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进展.ppt_第1页
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进展.ppt_第2页
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进展.ppt_第3页
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进展.ppt_第4页
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进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进展,一、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在西方国家中,酒精性肝病是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25-64岁人口中酒精性肝硬化的死亡率占第三位。酒精性肝硬化占其肝硬化患者的50%-75%。以往认为我国酒精性肝病发病率较低,酒精所致肝硬化占肝硬化的5-7%,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均酒精消耗大幅度上升,因酗酒所致的疾病发病率较80年代增加了30倍。肝脏是酒精代谢的重要器官,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目前尚无准确统计数据)。,酒精性肝病的危险因素: 1、饮酒时间、量:酒精含量计算:酒精(g)=酒精饮料(ml)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适度饮酒量:男性30g/日

2、(38度白酒,2两/日),女性20g/日。,导致肝损伤的每日饮酒量因个体而有差异,一般认为每天饮酒80-150g,连续五年以上即可造成肝损伤。饮酒量与肝脏病变发生率的关系(见附表),2、饮酒习惯:每日饮酒比间断饮酒危害性大,而一次大量饮酒的危害性又比一日分次饮酒为大。短期大量饮酒常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甚至并发肝功能衰竭。研究资料表明,非餐时饮酒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性比仅餐时饮酒者高3.4倍;饮多种酒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性比饮单一酒类者高23.2倍。,3、营养因素:随着对酒精性肝病的逐步认识,转移了人们对营养因素致病的注意。营养缺乏与酒肝没有直接的病因学关系,但增加食物中蛋白质有助于改善酒精所致的

3、肝损伤。大量饮酒同时给予去脂饮食,虽不能预防酒肝发病,但能减轻脂肪肝程度。,4、遗传因素:酗酒者形成肝硬化的饮酒量、时间因人而异。33%大量饮酒者并无肝损害发生。研究表明此与患者遗传素质有关:酒精在肝内代谢率的个体差异达3倍,其代谢率50%与遗传有关,这是由于酒精代谢酶乙醇脱氢(ADH)和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多形性所致;HLA-B8(英国)、HLA-B40(挪威)、HLA-B13(智利)以及HLA-DR4的组织型人群易患酒肝,饮酒时间短、体内无明显大量乙醇蓄积时即患酒肝。女性酗酒肝损害较男性明显,在一般量的饮酒后女性血中乙醇水平即升高。可能与女性胃粘膜中乙醇脱氢酶减少有关。,二、酒精性肝病的

4、发病机理1、酒精代谢:饮酒后,、乙醇在胃肠很快被吸收,、除极少量(2-10%)从肾和肺排泄外,、90%以上的乙醇在肝内代谢,、两条途径:, 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可被乙醇诱导,其功能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E1(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某些人(主要是亚洲人)天生具有无活性的乙醛脱氢酶(ALDH)-基因多态性,饮酒后血中乙醇浓度高,对酒精耐授性降低、脸红,ADH对低血浓度的乙醇氧化起主要作用。在长期饮酒及高浓度乙醇时,MEOS发挥主要作用。,乙醇在胃肠道代谢:一般认为肝脏是乙醇的唯一代谢器官,近来研究发现,饮用中等量的酒精(一般社交场合下饮酒),约有20%在胃中氧化,乙醇 ADH 乙醛,胃

5、粘膜中ADH代表机体对酒精的第一道防御屏障。长期大量饮酒使ADH活性降低,女性胃粘膜中ADH活性较男性低,另外,阿司匹林、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除外)可减低胃ADH活性,使血中酒精浓度增加。,2、乙醛的肝毒性作用,乙醛是酒精肝病的重要介导物,对肝细胞的多种功能,如DNA的修复,微管组装,线粒体氧化呼吸功能,脂肪酸的氧化以及纤维化的发生均有损伤作用,导致肝细胞内脂质和蛋白质积聚,肝细胞脂肪变、代谢紊乱、坏死。乙醛可刺激胶原合成,形成肝硬化。另外乙醛还可与肝细胞中的蛋白质结合成复合物,介导免疫反应而损肝。,三、酒精性肝病的病理 酒精性肝病在病理上表现为三步曲: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6、它们可单独存在或同时并存。,脂肪肝是酒肝中最先出现和常见的病变。肝脏明显肿大,可达2-5kg(正常1.5kg)。肝细胞内脂肪滴可在大量饮酒后3-7天出现,戒酒后1-2个月恢复正常。一般无炎症发应,或仅有少许单核细胞浸润。,酒精性肝炎是以肝细胞变性、乙醇透明小体(Mallory小体)坏死区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为其组织学特点,病变以肝小叶中心区为主。酒精性肝硬化为小结节性,结节内不含有汇管区和中央静脉,结节大小相似,直径一般不超过1cm,随病程进展可形成粗大结节。,四、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与其他非酒精性肝病。一般来说,酒肝的临床表现较病毒性肝病者轻。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无症状或

7、仅有轻度不适(乏力、腹胀等)。75%病人肝脏肿大,偶尔并发肝内胆汁郁积出现黄疸,转氨酶可轻度升高,碱性磷酶一般不升高。,酒精性肝炎一般具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纳差、乏力、腹胀、恶心、黄疸等。转氨酶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等亦升高。严重者可并发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硬化多为隐袭性发病,平均在50岁左右出现症状,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可出现与其他肝硬化类似的症状和体征。,酒精与肝炎病毒的关系: 研究表明:酒精性肝病与肝炎病毒具有密切的相互作用。酒精性肝病的病程可因并存HBV、HCV而改变。慢性HBV、HCV肝病的病程也可因长期酗酒所改变;两者同时并存提高了发生HCC的危险性。我们最近的研究结果证实:酒

8、精可明显增强、促使乙肝病毒复制,促进肝脏的纤维化。,五、酒精性肝病的诊断 诊断的目的:确立是否酒肝;酒精性肝病在临床病理属于哪个阶段;与其他肝病鉴别。在诊断过程中应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饮酒史。包括饮酒的种类、量、时间、方式和进食情况。肝脏活组织检查对确定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和肝硬化有肯定的价值,同时不仅有助于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其他生化和特殊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的代谢异常、病情程度及与其他肝病的区别(如其他原因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其它原因的肝硬化等)。,一些有意义的生化检查: 1、红细胞平均容积(MCV):酒精对胃肠粘膜损伤、对骨髓的毒性等造成叶酸、B12吸收减少,RBC成熟障碍。酒肝病

9、人MCV明显增大,我们研究发现酒肝病人MCV异常者为71.43%,由于MCV监测简便、快速,可将MCV做为酒肝的常规过筛检查。,2、AST/ALT:酒肝时AST升高较ALT更为明显,AST/ALT2占酒肝56%。我们的有关研究显示:以非酒肝的AST/ALT比值上限为界值,酒肝敏感性为60%,非酒肝仅为12.5%,各种类型的酒肝比值均显著高于其相应类型的非酒肝。此比值可作为酒肝诊断的特异性指标,有助于鉴别非酒肝。,3、mAST、mAST/tAST:乙醛对肝细胞线粒体的毒性作用,酒肝病人线粒体谷草转氨酶(mAST)活性明显升高。我们的研究发现,酒肝病人mAST活性、mAST/tAST比值显著高于非

10、酒肝病人,敏感性分别为85.7%和91.4%,且酒精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炎的mAST活性及mAST/tAST比值显著高于酒精性脂肪肝。虽然非酒肝的mAST活性高于正常,但mAST/tAST比值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因此 mAST、mAST/tAST比值可作为酒精性肝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区别于非酒肝,动态观察其变化可反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4、糖缺陷转铁蛋白: 酒肝时,转铁蛋白在肝细胞中滞留,血中明显升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一)酒精性肝病,1.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

11、酒精量40g/d,女性略低;或2周内有暴饮史。 2. 禁酒后血清ALT和AS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ULN)以下。如禁酒前ALT和AST2.5ULN者则禁酒后应降至1.25ULN以下。 3. 下列2项中至少1项阳性:(1)禁酒后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2)禁酒后GGT活性明显下降,4周后降至1.5ULN以下,或小于禁酒前40%。 4. 除外病毒感染、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二)酒精性肝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1. 肝炎病毒现症感染标志阳性。 2. 禁酒后除血清ALT和AST下降可能不明显外,其他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 3. 通常禁酒4

12、周后ALT和AST均应下降至3ULN以下,禁酒前3ULN者则应至少下降70%。 未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取得组织学诊断证据。下列项目可供诊断参考:AST/ALT2,血清糖缺失转铁蛋白(CDT)增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增高,酒精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CT)0.6,以及早期CT测定肝体积增加(720cm3/m2体表面积)。,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诊断,1. 酒精性脂肪肝:在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改变中,酒精性脂肪肝出现最早,出现率也最高。形态学上尚不能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区别,因此诊断须依靠临床资料。低倍镜下,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的肝细胞占肝小叶1/31

13、/2为轻度脂肪肝;占肝小叶1/22/3为中度脂肪肝;占小叶2/3以上者或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呈鱼网状者为重度脂肪肝。部分可表现为泡沫状特殊类型的小滴型脂肪化。,2.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组织学特点是:(1)肝细胞明显肿胀呈气球样变,尤为小叶中央的肝细胞,气球样变性的肝细胞内有时可见巨大的线粒体,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坏死;(2)门管区和小叶内有明显嗜中性多型核细胞浸润,有聚集在坏死和含酒精透明小体(alcohol hyaline body)的肝细胞周围的倾向;(3)肝细胞浆内凝集倾向,酒精透明小体出现高。,3. 酒精性肝纤维化:表现为细胞外间质,包括、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在肝中央静脉周围和肝细胞周围

14、沉积,形成所谓肝细胞周围纤维化。随着纤维化进展,门管区原为轻至中等程度的纤维沉积增加并扩展,并有细长纤维向小叶内延伸,形成所谓“星芒状纤维化”。 4. 酒精性肝硬化:形成的纤维隔从中央静脉到门管区分隔小叶。假小叶纤维隔一般细窄,结节较小,大小较均匀,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少数以小结节为主混有大结节。同时肝细胞明显脂肪变,酒精性肝炎的表现仍可存在。肝界板不清,但无碎屑样坏死。,酒精性肝病临床分型诊断,1. 轻型(亚临床型)酒精性肝病:有长期饮酒史,但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肝组织学表现为非特异性变化或基本正常,缺乏酒精透明小体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2. 酒精性脂肪肝:病变主要在肝小叶,低倍镜下肝小叶中1/

15、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无其他明显组织学改变,未作肝活检者影像学检查(CT或B超)有脂肪肝特异性表现。 3. 酒精性肝炎:如未作肝活检,临床酒精性肝炎应符合下列诊断标准和附加项目中3项或以上。诊断标准:(1)饮酒量增加可作为发病或恶化的诱因;(2)AST为主的血清转氨酶升高;(3)血清胆红素升高(34.2mol/L)。附加项目:(1)腹痛;(2)发热;(3)外周血象白细胞增加;(4)ALT增高1.5ULN;(5)GGT增高2ULN。,4. 酒精性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等肝功能衰竭表现,或出现严重内毒素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等,尽管禁酒,肝脏持续肿大,凝血酶原活动

16、度40%,白细胞明显增高,组织学可见多数酒精透明小体和严重肝细胞变性坏死。本型包含合并肝硬化者,但晚期肝硬化者除外。 5. 酒精性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很难诊断酒精性肝纤维化。在未作肝活检情况下,应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学检查,如透明质酸(HA)、型前胶原肽(PP)、层粘连蛋白(LN)和型胶原等标志物有助于临床诊断。在诊断为肝硬化时应区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性。,六、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酒精性肝病治疗原则:戒酒供给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及蛋白质适当休息。,戒酒是酒肝的根本治疗 戒酒后临床症状异常常可得到迅速改善。严格限制脂肪摄入,脂肪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15-20%为宜。补充多种维生素、VitB、C、VitE(具有抗氧化作用)。疏基谷胱甘肽(商品名凯西莱)具有解毒、保肝作用。肝得健(易善力)具有修复肝细胞膜、改善细胞代谢作用,促进肝细胞恢复及再生。,皮质类固醇激素、丙基硫氧嘧啶、秋水仙碱:对于严重病人经其他治疗无显著改善可试用。疗效有争议,副作用大,不做为常规应用。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与其他病因肝硬化相同。,七、酒精性肝病的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