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 ....ppt_第1页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 ....ppt_第2页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 ....ppt_第3页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 ....ppt_第4页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一、新世纪教师道德发展的诉求,师德话题是一个既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是“育人”,因而“为人师表”就成了人们对这一职业期望的重要标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生存需求上升到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层面。转型期的震荡不断挑战着今日的教师形象。师德内涵必须不断更新,及时吸收体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新内容。,“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要求。因此,由约束走向激励,由知识走向发展,发展学生,发展教师,依靠教师的内涵发展引领学生,师生互动发展,共同发展,这正是新世纪师德修养的基本点。,换句话说,只以工作量的投入衡量教师境界的高低是不够的,道德教师应当

2、在反思与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生命的新能量,形成师生互动之势 。,新世纪教师道德发展的诉求,新世纪道德型教师意味着在深层次上超越工具论的教师观,转变为一个发展论的教师观。,道德型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责任心、上进心。,道德型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教师。,二、师德与教师心理健康,侧重分析师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师德问题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也是跨学科的理论问题。从伦理学角度看,师德可以是道德商数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道德又与认知相关;从教育学角度看,师德涉及教师的人格问题。而从宗教学或哲学角度看,师德问题还涉及人性的认识。,(一)教师心理健康的功效,1、优良的心理品质是教师必备的基础素质和从教的基

3、础 优良的心理品质是教师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素质在教师的素质中具有重要地位)。 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和制约教师其他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心理素质影响其他素质作用的发挥。,2、优良的心理品质是教师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证 优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优良的心理品质能够建立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改善教育环境。 优良的心理品质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优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健康成长。,(二)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一位心理学家说,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教师不仅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

4、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与道德的力量、通过自身良好的情绪和健康、成熟的性格去感染学生,这需要教师比常人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原因及缓解对策,(一)教师应该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1、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把健康概念深化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具有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

5、 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也有人给出了六条标准: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的能力;与人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热爱生活与参与工作。,2、教师具备优良心理品质的特征 有人认为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有: A(appreciation)欣赏:欣赏身边的人和物,欣赏身边发生的事,特别是欣赏儿童; B(bridge)桥梁:要成为儿童与成年人世界之间的桥梁,儿童通过你明白成人的世界,成人也因你而知道儿童的梦; C(calm)稳定:情绪稳定,遇到困难时不变不惊,给儿童以可靠与依赖感;,D(

6、dedication)奉献:随时准备着把自己的时间、精神、能力、青春等等都投入到为儿童的服务中; E(empathy)同理心:站在儿童的角度体验与分享儿童的情绪情感; F(flexible)灵活:以多元性的工作策略和活跃的思维方式迎接儿童多样性的需要; G(genuine)真诚:不要伪装和面具,不要道貌岸然的训诫,要以心换心;,H(humor)幽默:放下抓得牢固的尊严来轻松一下,以另类的方式表现智慧; I(interest)兴趣:有广泛而独特的爱好,有血有肉,有生机; J(journey)旅程:善于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总结与回顾,才能带领儿童走向他的旅程; K(kid)领袖:有坚定的原则和信念,有

7、清晰的方向和使命; M(model)榜样:青少年正处于寻找自我的时期,你的存在、关怀和启迪,将成为他们追求和模仿的典范;,N(no)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不,知道自己不应该再前行时,能恰当地停下来; O(optimistic)乐观:凡事向积极处想,即使黑云密布,仍相信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远了;P(purdent) 谨慎:深思熟虑,小心行事,不妄做判断; Q(quit)放手: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认识自己的局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 R(restect)尊重:尊重儿童以不同速度、不同形式的成长; S(sensitiue)敏感:以专业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别人所无动于衷的问题;,T(trustworthy)值

8、得信赖:专业的背景和亲和的个性,让人感到可靠与称意; U(understanding)理解:在深入地明白自己的基础上,深入地明白他人; V(vision)视野:看得远,看得阔,看得精; W(warm-hearted)热情:温暖青少年戒备的心,用光亮去照耀他们的成长之路; X未知数:工作与生活中可能有很多未解的谜,与儿童去共同寻找答案; Y(yes)是:适当的肯定,对儿童对自己都是负责; Z(zero)从零开始:逆境中有勇气重新来过,输得起才能赢。,我们认为教师应具备的优良心理品质有: 良好的职业角色认同 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优良的人格魅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角色意识 坚强的意

9、志品质 丰富的创造力 较强的适应、改造教育环境的能力,51.24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63.2的教师需要心理减压,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1、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人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检出率为44.93%,其中,36.59%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7.06%的为中度症状,1.72%的为重度症状,需要进行心理治疗,而全国正常人群总体检出率为38%。,2003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课题组对3055名教师测试表明,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8%,12%具有明显的心

10、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为轻度障碍。 2004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王加绵等人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表明,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自卑心理严重、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理明显、焦虑水平偏高、性格忧郁孤僻、逆反心理强6个方面。,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38.5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只有28.8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

11、康状况比较好。 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低,有64.40%的被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而只有15.40%的被调查教师的满意度比较高。 有68.20%的人成就感低落,对工作没有成就感,只有8.2%的人(也就是说,10名被调查教师中只有1名教师)对自身的评价较高,具有较高的成就感, 认为自己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而一个人在工作是否有较高的成就感,会直接决定个体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据北京市教科院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50%的中小学教师希望改行,只有17%的教师愿意终身执教。 在美国,至少有68%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在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为20%,教师在50%左右。,案例二,马玲是某中学高

12、一的数学教师,去年刚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应聘到她现在所在的中学任教。在同去的多名新同事中,身高1.68米的她因工作出色,校长曾在全校大会上当众表扬。 6月3日12时,回到办公室的赵老师发现,同住一个宿舍的马玲将房门反锁了。敲门、打电话均没反应后,赵老师叫来学校领导,安排一学生翻窗打开了房门。发现马玲用一根绳子拴在暖气管子上,上吊了。后来经过抢救,马玲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她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无法继续工作,学校给她放了长假,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以后仍不见好转,只好到医院就医,经诊断,马玲是由于工作压力大患上了抑郁症。,记者在马玲妈妈提供的一个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工作以来

13、,除了第一个月相对开心以外,后面这段时间,我连笑是什么感觉都不清楚了我感觉到我的生活没有阳光,一片灰暗,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当一名教师许多该做得来的题不会做,该讲得清的题不会讲,我觉得自己愧对教师这个称号,甚至当别人叫我马老师时,我真想叫他们别喊按理说,作为一个数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教数学是不成问题的,可我做不到”,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学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教师,男教师,女教师,中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教师压力之重已成为社会及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严重影响教师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心头之患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必须减轻教师心理压力。 种种迹

14、象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了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侯了!,2、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认知方面的心理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迟钝、错觉、幻觉等); 记忆障碍(记忆衰退、健忘症等); 思维障碍(抽象概括能力下降、思维迟钝、表达吃力等); 想象障碍(想象力缺乏、自打妄想、臆想等); 注意障碍(注意分散、不稳定、范围狭窄等), 情感方面的障碍:,激越的情感情绪异常(情感显著高涨、焦虑、易怒等); 低弱的情感情绪异常(情感淡漠、低落、脆弱等); 情感和情绪错乱(情感倒错、表情倒错等), 人格障碍 冲动,多疑、固执、嫉妒,强迫,退缩,孤僻离群,反社会等 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 身心

15、反应症状 出现疲劳、失眠、健忘、胃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教师的压力反应,行为的(喝酒、攻击、退缩、离职) 情绪的(压抑、冷漠、焦虑、愤怒、紧张、神经质) 身心反应症状(疲劳、失眠、健忘、胃病、心脏病、高血压),教师的心理压力来自何处? 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三)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社会原因,社会冲击与挑战,竞争日益激烈,应激因素增加,突发意外事件增多,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与教师自我价值观的冲突,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来看,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集体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等。 方方面面的角色期望直接冲击着教师自我价值观的表达,把教师职业进行过分的

16、神化。使得教师居在高高的“神坛”之上,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被“侍奉”为完美的偶像。这其实是角色期望的过分无限增大了教师的职业压力。,2、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悖论”,从体能的解放到人对自身体力的鄙视,从技能的转移到人对自身技术的忽视,从智能的革命到人对自身精神的轻视,互联网在无限地扩大人对世界理解的同时,也在极大地缩小人自身活动的世界。,互联网在全面地反映现实社会的同时,也在系统地构造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互联网在充分地增强人的思想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在显著地削弱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能力。,互联网在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同时,也在摧残着人的传统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3、职业因素,据有关跨文化研

17、究资料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警察及其他助人职业等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4、学校教育内部的原因,工作环境较封闭、单纯,教育管理人员不公正的评价,违背教育目标,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负荷,学生不良行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有的还成为解聘不合格教师的依据。 教师绩效评价方式单一,是教师职业压力增加的一个源头。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培养教师在工作中的创新精神。,有人统计,教师的日平均劳动时间达967小时,比我国实行的8小时工作制高167小时 教师生活描述:两眼一睁,忙到

18、息灯,5、自身的原因,教师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不良行为模式及个别特征,对现实生活中人生经历中的经验的错误总结,教师的身份认知障碍,家庭原因及生理原因,缺乏科学的思维方法,自我期望值设定过高,追求“完美主义”,人际关系,专业发展前景,传统观念中教师的形象是完美的,理想化的,这使教师成为文化中的人,教育中的人,期望中的人。普通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不得不把“完美”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 追求“完美”的心态容易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个性、能力、机遇等。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对自己自责,对他人怀有敌视、对立情绪。,教师的职业压力还产生于学校管理者是否支持与同行

19、之间的竞争,即如何面对“荣誉”和“利益”。“不被重视”是教师职业心理的紧张源之一,是否被学校领导重视,是否被同行认可和尊重都容易使教师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这种负情绪通过师生互动传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心理也处于不平衡状态,并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目的要求。,(四)增进教师心理健康 促进师德建设,从社会层面看,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改进需要国家和社会制定各种政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提倡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并杜绝教师的消极心理。 从教育体制或学校层面看,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改进教育制度,改善教师工作环境,给教师更多的教育教学自主性。,从教师个体层面看,需要教师学会进行心理的维护与调适。这需要注意以下方面:,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塑造健康的体魄,合理作息,科学用脑,塑造优良个性,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会快乐的生活,乐于合群,善于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学会调适情绪,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对待现实生活,英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就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就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就收获一种命运。,行动由自己控制,习惯由自己改善,命运由自己把握。找到一根撬动自己成功的杠杆心中什么苦和累都会化作另一种芬芳,永远飘香在自己和孩子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