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临床意义_第1页
凝血功能临床意义_第2页
凝血功能临床意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t【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1.pt延长: 见于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凝血因子的缺乏,如先天性凝血因子ii、v、vii、x和纤维蛋白原的缺乏,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口服抗凝药物等。pt是监测华法林效果的首选检查当aptt、tt正常时,见于f缺乏;当aptt、tt合并异常时,可见于fx、v、凝血酶原、fib缺乏;白血病、尤其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肝、肾疾病、dic、原发性纤溶、口服抗凝剂(华法令等)、口服避孕药、维生素k缺乏、恶性贫血、循环抗凝物(如肝素、fdp等)及某些试剂和药物(如奎宁、有机砷、硫脲嘧啶、皮质类固醇、edta、冬酰胺酶、安妥

2、明、乙醇等)均可使pt延长。 pt延长,pt比值增加见于: 先天性者多见于凝血酶原及因子v,vii,x缺乏症 ;后天性者多见于肝脏病,阻塞性黄胆,dic,口服抗凝药物等 .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抗凝血活酶形成的抗凝物质 . 因子viii的抑制物 . 因子ix的抑制物 抗凝血酶抑制物 如多发性髓骨瘤、冷球蛋白血症、高丙球蛋白血症。 类肝素抗凝物质 先天性少见,获得性多见 多见于电离辅射、急性白血病、严重肝病、过敏性休克、全身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抗凝物质 多见于全身性红斑狼疮 多为igg或igm,主要是对抗凝血活酶的磷脂部份。 2.pt缩短: pt缩短见于dic早期血液

3、呈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和血栓性疾病等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ami后数日内、静脉炎、pe最初几日内、f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咖啡因、镇静安眠药、抗组胺剂、维生素k等可使pt缩短。3.抗栓酶类药物治疗监测:维持pt在正常参照的1.52.0倍。4.口服抗凝剂监控:国际敏感指数(简称isi)目前各国在口服华法令类抗凝药物时,已广泛使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作为控制用药量的指标监测warfarin等,pt期望值为参考值的2倍(30s左右)为宜;inr 2.04.5,inr5.5,出血并发症可能。5.术前准备: 非髋关节手术: inr 1.5-2.5; 髋关节手术: inr

4、2.0-3.0;.6.预防原发、继发性静脉血栓形成:inr 2.0-3.0;7.预防pe、复发性静脉血栓形成2.0-4.0;8.预防动脉血栓栓塞(包括心脏) 3.0-4.5。 aptt【临床意义】aptt延长:pt、tt正常,见于内源凝血系统因子水平降低,如血友病甲、乙,及vwd;pt、tt均异常,提示合并共同通路因子缺乏,如低fib血症、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等;原发、继发性纤溶,如fdp、dic(消耗性低凝期);循环抗凝物,如因子抗体、la、肝素治疗等。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如dic高凝期、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ami、pe、脑血

5、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妊高征和肾病综合征等。监测普通肝素(ufh)首选指标:应用中等剂量(12万u/24h)和大剂量(23万u/24h)ufh时,必须做实验室监测,aptt达正常参照值的1.52.0倍,此时血浆ufh浓度为0.2u0.5u/24h,既可取得最佳抗凝疗效,又无严重出血风险。蛇毒抗栓酶类药物治疗监测:维持aptt在正常参照的1.5-2.5倍。 fib【临床意义】fib含量增高:生理性: 据报道典型人群:年龄每增长10岁,fib平均增加10mg/dl;据统计,40%fib差异是由于个体差异所致。月经期及妊娠期全程,凝血因子不同程度增高,3个月左右达高峰,顺产产后24h恢复正常,剖

6、宫产后,vwf 3个月左右才恢复正常。病理性:fib水平增高:fib属急性时相反应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与fib含量呈正向增长关系,无性别差异,有年龄差异。常见于急性炎症、血栓前状态、血栓栓塞病、术后、ami、妊高征、风湿热、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dic、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病、休克、放疗后.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栓塞); 产后、大手术后; 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酸中毒;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 dic的纤溶亢进期;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fib水平减低:先天性低(无)fib血症、重症肝炎、肝硬化、原、继发性纤溶、di

7、c(消耗性低凝期)、异常fib血症、新生儿、早产儿、某些产科意外、恶性肿瘤、重度贫血等。先天性低(无)fib血症、原、继发性纤溶、dic(消耗性低凝期)、新生儿、早产儿、重度贫血、 肝硬化、重症肝炎等。溶栓治疗检监测:fib应维持在1.21.5g/l tt【临床意义】 凝血酶时间(tt):tt是凝血共同途径的常用筛选试验tt延长:见于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异常fib血症;肝素、类肝素物质存在;at-活性增高;fdp和/或fdp存在。肝病、肾病、原发性纤溶、dic、异常球蛋白血症或免疫球蛋白增多症等疾病,tt可延长。非常低的纤蛋白原含量(0.8g/l)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 dic 尿毒症 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 tt缩短:见于dic高凝期、ca2+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