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农药.ppt_第1页
第4章-农药.ppt_第2页
第4章-农药.ppt_第3页
第4章-农药.ppt_第4页
第4章-农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 药 农药(pesticides)是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药物,包括提高药物效力的辅助剂,增效剂等。,合成杀虫剂无处不在,每个人从胎儿未出生直到死亡,都必定要和危险的化学药品接触,这个现象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合成杀虫剂使用才不到二十年,就已经传遍动物界及非动物界。 大部分重要水系甚至深层地下水中已测到这些药物。 早在十数年前施用过化学药物的土壤里仍有余毒残存。 它们普遍地侵入鱼类、鸟类、爬行类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躯体内,并潜存下来。 科学家进行动物实验,也觉得要找个未受污染的实验物,是不大可能的。在荒僻的山地湖泊的

2、鱼类体内,在泥土中蠕行钻洞的蚯蚓体内,在鸟蛋里面都出现了这些药物;并且这些药物贮存于绝大多数人体内,而无论其年龄之长幼。,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生产具有杀虫性能的人造合成化学药物的工业突然兴起,并飞速发展; 这种工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在化学战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一些实验室研制的药物消灭昆虫有效; 在实验室里巧妙地操作分子群,代换原子,改变它们的排列而产生大大不同于战前的比较简单的无机物杀虫剂; 以前的药物源于天然生成的矿物质和植物生成物-即砷、铜、铝、锰、锌及其它元素的化合物;除虫菊来自干菊花、尼古丁硫酸盐来自烟草的某些同属,鱼藤酮来自东印度群岛的豆科植物。,合成杀虫剂的生物学效应,

3、新的合成杀虫剂的巨大生物学效应不同于其他药物。 它们具有巨大的效应:不仅能毒害生物,而且能进入体内重要的生理过程中,并常常使这些生理过程产生致命的恶变。 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情况一样,它们毁坏的正好是保护身体免于受害的酶: 障阻躯体借以获得能量的氧化作用过程;阻滞各器官发挥正常的作用;在某些细胞内产生缓慢且不可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导致了恶性发展的结果。,一、分类:杀虫剂品种最多,用量最大,1、按其主要用途可分为:杀虫剂(insecticide) 杀螨剂(acaride) 杀菌剂(fungicide) 杀软体动物剂(molluscide) 杀线虫剂(nematocide) 杀鼠剂(rodenti

4、cide) 除草剂(herbicide) 脱叶剂(defoliant)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uth regulator),2、按作用方式可分为,1、内吸剂; 2、触杀剂; 3、胃毒剂; 4、熏蒸剂; 5、不育剂; 6、拒食剂; 7、诱杀剂; 8、防腐剂等。,3、按化学结构特点可分为,无机物; 有机汞、有机锡、有机氯、有机砷、有机磷、有机硫、有机氟、有机氮; 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酚类、醌类、有机酸类、脲及硫脲类、酯类、茚满二酮类、氮杂环类等;,除草剂,关于除草剂仅仅对草木植物有毒、对动物的生命不构成威胁的说法,已得到广泛的传播,可惜这并非真实。 除草剂包罗了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它们除

5、对植物有效外,对动物组织也起作用。 除草剂对机体的作用差异很大。有些为低毒;有些是新陈代谢的特效刺激剂,会引起体温致命地升高;有的单独或与别种化合物联合引起恶性肿瘤;有些则伤害生物种属的遗传物质、引起基因改变。,农药的共同毒性特点,(1)神经毒性: 多数有机化合物类农药,由于脂溶性较强,常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有的还是其发挥杀虫作用的主要机制。 毒性最强的为有机锡、有机汞、有机氯、有机氟、有机磷、卤代烃、氨基甲酸酯等,常可致中毒性脑病、脑水肿、周围神经病等,临床可见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昏迷、肌肉震颤、感觉障碍或感觉异常、瘫痪等,有的尚可引起中枢性高热,如六六六、狄氏剂、艾氏剂、毒杀芬等有

6、机氯类。,DDT(双氯苯基三氯乙烷),1874年首先由一位德国化学家合成的,但它作为一种杀虫剂的特性是直到1939年才发现的。 紧接着DDT又被赞誉为根绝由害虫传染的疾病、以及帮农民在一夜之间就可战胜田禾虫害的手段。 其发现者,瑞士的保罗.穆勒曾获诺贝尔奖金。,DDT使用普通,在多数人心目中这种合成物象一种无害的家常用物。,它最早的用法之一,是在战时喷撒粉剂于成千上万的士兵、难民、俘虏身上,以灭虱子。 人们普遍认为:既然这么多人与DDT密切打过交道,而并未遭受直接的危害,这种药物必定是无害的了。 粉状的DDT不易通过皮肤被吸收。但DDT溶于油之后,肯定是有毒的。如果吞咽下去,它就通过消化道慢慢

7、地被吸收了;还会通过肺部被吸收。 一旦进人体内, DDT就大量贮存在富含脂肪的器官内(因DDT本身是脂溶性的),如肾上腺、睾丸、甲状腺。相当多的一部分留存在肝、肾及包裹着肠子的肥大的、保护性的肠系膜的脂肪里。,DDT及最险恶的特性之一是通过食物链上的所有环节由一个机体传至另一个机体的方式。,例如,在苜蓿地里撒了DDT粉剂;而后用这样的苜蓿作为鸡食饲料;鸡所生的蛋就含有DDT了。 以干草为例,它含有7-8/100万的DDT,用来喂养奶牛牛奶里的DDT含量就会达到大约3/100万,而用此牛奶制成的奶油里,DDT含量就会增达65/100万。DDT通过这样一个转移进程,本来含量极少,后来经过浓缩,逐渐

8、增高。,(2)皮肤粘膜刺激性 :几乎各种农药均具一定刺激性,其中以有机硫、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锡、氨基甲酸酯、杀虫脒、酚类、卤代烃、除草醚、百草枯等作用最强,可引起皮疹、痤疮、水泡、灼伤、溃疡等。 (3)心脏毒性: 不少毒药可引起心肌损伤,导致ST及T波异常、传导障碍、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休克、猝死,尤以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磷、有机氟、杀虫脒、磷化氢等最为突出。,(4)消化系统毒性 :各类农药口服均可致明显化学性胃肠炎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如砷制剂、百草枯、环氧丙烷、401、402等,甚至可引起腐蚀性胃肠炎,而有呕血、便血等表现;还有些农药如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砷、有机硫、氨

9、基甲酸酯类、卤代烃、环氧丙烷、2,4-滴、杀虫双、百草枯等则 具有较强的肝脏毒性,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及肝脏肿大。,独特的毒性,血液毒性:如杀虫脒、螟蛉畏、甲酰苯肼、敌裨、除草醚等可引起明显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甚至导致溶血;代森锌可引起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也可致溶血;茚满二酮类可致凝血障碍,可引起全身严重出血; 肺脏毒性:五氯苯酚、氯化苦、磷化氢、福美锌、安妥、杀虫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卤代烃、百草枯等对肺有强烈刺激性,可致严重化学性肺炎、肺水肿,后者还能引起急性肺间质纤维化;,肾脏毒性:前述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农药,皆可因血红蛋白管型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10、。此外,有机磷、有机硫、有机汞、有机氯、有机砷、杀虫双、安妥、五氯苯酚、环氧丙烷、卤代烃等对肾小管还有直接毒性,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杀虫脒还可以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其他:五氯酚钠、二硝基苯酚、二硝基甲酚、乐杀螨、敌普螨等可导致体内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使氧化过程生成的能量无法以ATP形式储存而转化为热能释出,机体可发生高热、惊厥、昏迷。,杀虫剂还可能由母亲传到子女身上。 杀虫剂残余已被FDA的科学家们从人奶的取样试验中找了出来。这就意味着人奶哺育的婴孩,除他体内已集聚起来的毒性药物以外,还在接收着少量的却是经常性的补给。 然而,这决非该婴儿的第一次遇到中毒的危险,有充分的理由相

11、信,当他还在宫体内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有机磷农药为目前我国使用最广的杀虫剂,按其毒性可分为四类,剧毒类,如特普、甲拌磷(3911)、乙拌磷、磷君(速灭磷)、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地虫硫磷(大风雷)、谷硫磷(保棉磷)、硫特普(3911亚砜)、八甲磷、棉安磷(硫环磷)、益棉磷、灭蚜净等;,高毒类,如敌敌畏、久效磷、乙硫磷(蚜满立死、1240)、苯硫磷(伊波恩、EPN)、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基内吸磷(甲基1059、4044)、甲胺磷、氧化乐果、三 硫磷等; 中毒类,如敌百虫、乐果、茂果、伏杀硫磷、倍硫磷(百治屠)、克瘟散、杀螟松、增效磷、皮蝇磷(伊涕57等); 低毒类,如

12、马拉硫磷(4049)、杀虫畏、家蝇磷、灭蚜松、溴硫磷等。,一、农药危害1、急性中毒2、慢性危害,包括蓄积毒性和远期作 用,如致癌,生殖发育毒性3、免疫功能损害二、职业性农药中毒的高危人群农药厂工人及施用农药的人员中,急性农药中毒最主要的病因是杀虫剂,常见品种为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杀虫脒等。 其次为杀霉菌剂(常见品种如有机汞、有机锡等)、杀鼠剂(如有机氟、茚满二酮类等)及个别除草剂(如百草枯)等。,有机磷酸盐,属世界上最毒药物之列。 伴随其使用而来的首要的、最明显的危险是,使得施用喷雾药剂的人,或者偶尔跟随风飘扬的药雾、与覆盖有这种药剂的植物、或与已被抛掉的容器稍有接触

13、的人发生急性中毒。,在佛罗里达州,两个小孩发现了一只空袋子,就用它来修补了一下秋千,其后不久两个孩子都死去了,他们的三个小伙伴也得病了。这个袋子曾用来装过一种杀虫药,叫做对硫磷(l605);试验证实了死亡正是对硫磷中毒所致。 另外有一次,威斯康星州有两个小孩(堂兄弟俩),一个是在院子里玩耍,当时他的父亲正在给马铃薯喷射对硫磷药剂,药雾从毗连的田地里飘来,另一个跟着他父亲跑进谷仓,又把手在喷雾器具的喷嘴上放了一会儿,也中毒了,两个孩子都在同一天晚上死去。,一、接触机会,1、 生产过程中尤其在出料时 2、 分装和检修 3、 施用农药过程中,如配料 4、 喷洒及检修施药工具 5、 拌种及在仓库内熏蒸

14、 6、 装卸,运输,供销,保管,一、联合作用,配以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等其它杀虫剂制成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配农药,以杀灭害虫为主,多以有机磷农药为主体; 混配农药的毒性大多呈相加作用,少数可为协同作用,如马拉硫磷与异丙威混配; 开发与推广应用高效低毒的混配农药,科学家们发现:当把马拉硫磷与某种别的有机磷酸酯同时施用时,严重的中毒现象会产生到所预言的严重毒性的五十倍; 两种农药联合使用是没有必要的。中毒之险不仅对这周可能喷打一种虫药而下周另喷一种的人存在; 另外,对硫磷和马拉硫磷能增强某些用作肌肉松驰剂的药物的毒性,而有几种磷酸酯(包括马拉硫磷)能显著增长巴比妥酸盐的安眠时间。,一、有机磷酸酯

15、类农药,有机磷农药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一、分类 1、杀虫剂,如对硫磷、内吸磷、马拉硫磷、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 2、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等; 3、其它,如除草剂、脱叶剂、灭鼠剂,杀线虫剂、不育剂,生长调节剂等,二、理化特性,1、化学结构与毒性的关系 有机磷农药大多为磷酸酯类或硫代基磷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 R1 Z 2 X,、2大多为甲氧基(CH3O)或乙氧基(C2H5O); 为氧或硫原子; X可为烷氧基、芳香基、卤基或其它基团,结构与毒性有关; 代入不同基团,可形成多种不同的化合物。各种化合物的毒性大小不同与其化学结构中、X、 Z基团的改变

16、有关,2、一般为油状液体,工业品呈淡黄色至棕色,易挥发,常有类似大蒜样臭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对光,热,氧及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遇碱则易分解,故残效期较短 3、敌百虫为白色粉未状结晶,易溶于水,在碱性溶液中可变成毒性较大的敌敌畏,进一步水解,毒性降低 4、有机磷农药的工业品常含有杂质,如三烷基硫代磷酸酯,其中有的组分毒性较高,使用时应加注意,三、毒理,1、吸收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完整的皮肤、粘膜吸收进入体内,经皮吸收常是职业性中毒的主要途径 2、分布:肝脏含量最高,肾、肺、脾次之,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有的还能通过胎盘屏障到达胎儿体内 在体内能迅速代谢转化,故体内常无明显的物

17、质蓄积 3、排泄:代谢物主要由肾随尿液、小部分随粪排出,4、代谢,代谢转化主要有氧化和水解两种方式: (1)氧化作用后的产物毒性增强(活化作用) (2)水解作用常使毒物的毒性降低(解毒作用) 例1,对硫磷在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下,很快氧化脱硫,形成毒性大得多的对氧磷,后者又可被磷酸三酯水解酶水解而解毒。分解后的代谢产物对硝基酚以游离状或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等结合,随尿排出。,对硫磷是用途最广的有机磷酸酯之一,也是毒性最强、最危险的农药之一。 例如蜜蜂与它一接触,就变得“狂乱地骚动、好战起来”,作出疯狂似的揩挠动作,半小时之内就近乎死亡。 有位化学家,企图以尽可能直接的手段获悉对硫磷对人类

18、产生剧毒的剂量,他就吞服了极微的量,约等于0.00424两。紧接着迅疾地发生了瘫痪,以致他连事先预备在手边的解毒剂也未来及够着就死去了。 据说,在芬兰对硫磷现在是人们最中意的自杀药物。,毒理,有机磷杀虫剂能破坏酶类,这些酶在体内起重要作用。此类杀虫剂的目标是神经系统,不论其受害者是昆虫或是热血动物。 正常情况之下,一个神经脉冲借助乙酰胆碱一条条神经地传过去;乙酰胆碱是一种履行必要的功能作用然后就消失了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生存是这样的迅忽,连研究人员在没有特殊处置办法的条件下也无法在人体毁掉它之前取样作试验。 如果乙酰胆碱当一次神经脉冲一通过,不立即被毁掉,脉冲就继续沿一根根神经掠过,而此时这种物

19、质就以空前更加强化的方式尽力发挥其作用,使整个身体的运动变得不协调起来:很快就发生震颤、肌肉痉挛、凉厥以至死亡。,在加里福尼亚,采摘柑桔的三十人中有十一人得了重病,表现干呕、半瞎、半昏迷等,除一人外都不得不住院治疗;他们的症状是典型的对硫磷中毒。 桔林是在大约两周半之前曾用对硫磷喷射过;这些残毒已持续了十六至十九天之久。 早在一个月之前喷过的桔林里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故,而且以标淮剂量处理过六个月之后,柑桔的果皮里还发现有本药的残毒。,乙酰胆碱这种偶发性已由身体作了应付的准备。一种称为胆碱酯酶的保护性酶,每当身体不再需要乙酰胆碱时,就随即消灭它。 此种手段求得了一个精确的调节办法,身体也从未积聚达

20、危险含量的乙酰胆碱。 但有机磷杀虫剂进入机体后,保护酶就被破坏了。且当这种酶的含量被减少之时,乙酰胆碱含量就积聚起来。在这一作用上,有机磷化合物同生物碱毒蕈碱(发现于一种有毒的蘑菇-蝇蕈里面)相类似。,5、中毒机理,有机磷农药毒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胆碱酯酶(CE)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AC)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在神经系统内聚集,而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在正常情况下,完成使命后的乙酰胆碱在胆碱酯酶作用下,迅速水解失效。 有机磷农药在结构上与乙酰胆碱很相似,当其入体后,亲电子的磷酰基迅速和胆碱酯酶中的酯解部位结合,形成较牢固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图一)

21、,导致后者在生理部位积聚,而产生相应的效应称胆碱能危象。,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它与M型受体结合,引起效应器兴奋; 表现为心血管活动受抑,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兴奋 (痉挛、收缩),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瞳孔缩小)和消化道、呼吸道腺体 (分泌增加)兴奋; 这种作用与毒蕈碱样作用相似,称为毒蕈碱样作用。,乙酰胆碱与N型受体结合:,在交感及副交感神经节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后膜上,乙酰胆碱与N型受体结合,对节后神经元和骨骼肌神经终板小剂量引起兴奋、大剂量引起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烟碱相似,称为烟碱样作用。,胆碱能危象,在正常情况下,完成使命后的乙酰胆

22、碱在胆碱酯酶作用下,迅速水解失效。有机磷农药在结构上与乙酰胆碱很相似,当其进入人体后,亲电子的磷酰基迅速和胆碱酯酶中的酯解部位结合,形成较牢固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 (图4-10),导致后者在生理部位积聚,而产生相应的效应称胆碱能危象。,6、迟发性多发性神经毒作用(OPIDN),有些品种如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甲胺磷、对溴磷、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丙氟磷等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1-2周开始发病,有的3-5周病人出现肢体瘫痪(OPIDP),通常先累及感觉神经,后发展到运动神经;开始多见于下肢远端部分,后可波及上肢,并向肢体近端延伸,称为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

23、organophosphate 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OPIDN)。,OPIDN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神经靶酯酶()的磷酰化是引起OPIDN的必要条件。有机磷酸酯化物抑制了脑和脊髓组织中的,并使其老化,从而导致OPIDN 病理变化主要为周围神经和脊髓长束轴索变性,继发脱髓鞘改变;病变过程为通向胞体的长纤维未端首先受损,并逐渐向胞体方向发展,呈“返死”现象,7、中间型综合征(),近年,还发现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出现胆碱能危象后和OPIDN之前,出现中间型综合征(),常见于有机磷急性中毒后。主要表现为肌无力,累及的肌肉有颈肌、上肢肌和呼吸肌,常伴颅神经支配的

24、肌肉瘫痪,但神志清楚,感觉无异常,有时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临床经过:颅脑神经功能最先恢复,其次是呼吸肌和肢体近端肌力,颈屈肌功能最后恢复。恢复期4天18天。引起的农药有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甲胺磷、倍硫磷等,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8、影响有机磷酸酯农药毒性大小的因素,(1)毒性高低与其化学结构中的取代基团有关,例如,结构式中基团为乙氧基时,其毒性一般较甲氧基大,因后者较易分解;X基团为强酸根时,毒性较弱酸根者大,因前者能使磷原子的趋电子性增强,从而使该化合物对胆碱酯酶的亲和力增高;基团为氧原子时,其毒性较硫同系物大,如对氧磷的毒性为对硫磷的0倍。 (2)其它:毒作用与产品的质量、纯度、剂

25、型、 助剂及进人体内的途径等因素有关。,四、临床表现,、急性中毒潜伏期长短取决于入体途径、毒性、剂量及机体健康状况等。农田喷洒农药中毒者,多在农药侵入人体后发病。一般发病愈早,病情愈重。 (1)毒蕈碱样症状:早期就可出现,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涎、视物模糊、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分泌增多;严重时可以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大小便失禁等。,(2)烟碱样症状:患者出现全身紧束感、动作不灵活、发音含糊、胸部压迫感 等,进而可有肌肉震颤、痉挛,多见于胸部、上肢和面颈部,严重时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见有头痛、头晕、倦怠、乏力、失眠或嗜睡、多梦

26、,严重时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惊厥、昏迷等,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而危及生命。,(4)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后遗症:如头晕,乏力、下肢无力、心悸等,数周后多能恢复。但也有少数重症患者在症状消失后4896,个别在7后出现中间型综合征;另有少数患者在中毒恢复后,经潜伏期,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有个别患者,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好转、已进入恢复期时,可因心脏毒作用而发生“电击样”死亡;还有个别患者在急性中毒后可出现癔病样发作等精神障碍。,、慢性中毒,多见于农药厂工人; 由于长期少量接触有机磷农药,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降低,但症状一般较轻; 主要有类神经症,部分患者出现毒蕈碱样症状,偶有肌束颤动、瞳孔缩小、少

27、数尚可有屈光不正、视野缩小、色觉障碍及神经一肌电图和脑电图异常; 农药厂工人、喷药操作人员及其他经常接触农药的人做定期的血液检查是很重要的。,、致敏作用和皮肤损害,有些有机磷农药具致敏作用,可引起支气管哮喘。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六、诊断,我国现行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诊断原则:根据短时间接触大剂量有机磷的职业史,相应的临床表现,结合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参考作业环境的劳动卫生调查资料和皮肤污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疾病后,方可诊断。 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及分级标准(见P126),六、处理原则,、急性中毒 (1)清除毒物:立即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

28、水(忌用热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眼部受污染,应迅速用清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洗后滴人后马托品数滴。口服中毒者,用温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液无农药味为止,经上述处理后,可给予葡萄糖、VitC、肝泰乐、甘露醇、速尿等非特异性解毒治疗; 糖皮质激素为化学中毒的必需用药,应早期足量应用,首日剂量不应小于60mg(地塞米松); 出现循环功能不良表现者,可早期投用纳洛酮; 对病情较重患者,可早期使用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治疗; 此外,还可早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以早期阻断恶性损伤环节。,(2)特效解毒药物:迅速给予解毒药物,轻度中毒者可单独给予阿托品;中度中毒者,需要阿

29、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如氯磷定,解磷定)两者并用。 合并用药时,有协同作用,剂量应适当减少。 敌敌畏、乐果等中毒时,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的效果较差,治疗应以阿托品为主,解磷定、解磷等的用药原则为早期足量,有首次冲击量,48小时后应有维持治疗直至肌颤完全消失,不必急于停药。 使用上述药同时还需投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以对抗中枢神经及毒蕈碱样症状,用药达阿托品化后应维持治疗,直至症状基本控制。,近年还重视钙通道阻滞剂及安定在有机磷中毒时的应用,认为对防止和减轻中枢神经症状、中间综合征及心肌损害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如异搏定(0.1mg/kg,iv)、心痛定(0.01mg/kg,iv),每日

30、可23次;安定可510mg,im,23次/日,抽搐明显时可1510mg/次,iv。,(3)对症治疗:处理原则同内科。治疗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衰竭或呼吸麻痹时,立即给予机械通气,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切开,呼吸暂停时,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表现消失后仍应继续观察2-3天;乐果、马拉硫磷、久效磷中毒者,应延长治疗观察时间;重度中毒患者避免过早活动,防止病情突变。 (4)劳动能力鉴定:,、慢性中毒,应脱离接触,进行治疗。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正常后调离有机磷作业个月,以后一般仍可恢复原工作,但若屡次发病或病情严重者应予调换工

31、作。,七、预防,卫生部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安全用药操作规程,(1)配药,拌种应有专用容器和工具;正确掌握浓度。拌过农药的多余种籽应妥善保管,防止误服。各种容器,工具用毕后,应在指定地点清洗,防止污染水源。鱼塘等 (2)喷药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药剂污染皮肤和吸人中毒。大风和中午高温时应停止喷药 ()施药工具应注意保管,维修,防止发生阻塞、漏水或其它故障。严禁用口吹吸喷头和滤网,()施药工人应穿长袖衣、长裤和鞋、袜,使用塑料薄膜围裙、裤套和鞋套。皮肤可涂抹肥皂,以减少药液经皮吸收。使用碱液纱布口罩,可以防止吸人中毒。配药和检修喷药器械时,应戴橡皮手

32、套。工作时,禁止吸烟或进食,不要用手擦脸或揉眼睛。皮肤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洗净,工作服和手套需用碱水浸泡,再用清水洗净。 (5)施用过高毒农药的地方要竖立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等,以防人、畜中毒。,、加强管理,限制用药范围,()农药的运输应有专人负责运送和看管,不得与粮食及其它食物,日用品混合装载。装卸时,如发现包装破损渗漏,应立即妥善改装,被污染的地面和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要用碱水,石灰乳或草木灰水处理。 ()供销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农药保管、收发工作。剧毒农药应有专仓,专柜保管,不可与粮食、蔬菜、瓜果、饲料等混放。药械和农药空瓶、空箱等容器,应用碱水彻底消毒或交给供销社统一处

33、理,不可作其它用途,()严格按照规定合理使用农药。,剧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蔬菜和成熟期的粮食作物及果树的害虫,严禁用于涂治皮肤病及其它用途。凡因农药中毒死亡的家畜、家禽等应予深埋或焚毁,严禁食用或出售。,、医疗预防措施,(1)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连续施药后应休工天。 (2)施药季节,医务人员应深入田间进行卫生宣传,协助作好安全用药工作,收工后对施药人员进行家访,及时发现和治疗中毒患者。,()对接触者应作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有机磷农药作业人员应每年体检次,检查项目除与就业前体检要求相同外,还需根据接触有机磷农药的情况,增加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次数。必要时,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患

34、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明显的肝、肾疾病;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全身性皮肤病;全血胆碱酯酶恬性明显低于正常者,不宜参加此项工作,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也不适从事此项工作。,(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仿效天然除虫菊化学结构的合成农药其分子由菊酸和醇两部分组成。本类农药杀虫谱广、药效高,对哺乳类动物毒性一般较低 (对水生动物毒性较大),环境中残留时间较短。,现我国使用的有20几种,如氯菊酯、杀虫菊酯、嗅氰菊酯、甲醚菊酯、氯氰菊酯等。,1理化特性,本类农药绝大多数为粘稠油状液体,呈黄色或黄褐色 易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大多不易挥发,在酸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则易分解失效。 拟除虫菊酯有很多异构体,可分为1型 (不含氰基如氯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