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药性PPT课件_第1页
类药性PPT课件_第2页
类药性PPT课件_第3页
类药性PPT课件_第4页
类药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类药性及其评价方法和应用,候选药开发失败原因,药效和药代的关系,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强度,选择性,解决方法,在研发早期对 ADME/T 进行评价,研发中药物,发现、临床前,一期 二期 三期临床,及时淘汰 及早淘汰,理想模式,传统模式,ADMET,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毒性(Toxicity),ADMET,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口腔、胃、小肠、大肠、直肠、肺部、鼻粘膜、角膜 影响吸收的理化性质 如解离度、水溶性、脂溶性、溶出速度、稳定性,ADMET,分布 药物从循环系

2、统转运至各脏器、靶组织的过程 药物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分布情况产生显著差异 如肝肾等消除器官、脂肪组织、中枢、与血浆或组织蛋白结合,ADMET,代谢 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即药物最终被转化为水溶性物质而易被排泄 影响药效的强度、持续时间 I 相转化 利用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II相转化 将极性基团与内源物质结合生成易溶、易排出的结合物,ADMET,排泄 药物从体内消除的过程 主要途径 肾排泄 肝消除(胆汁) 随唾液、乳汁、汗液、泪液、呼气排出,ADMET,毒性 靶标毒性 脱靶效应 活性代谢物 氧化应激 应激状态下产生自由基或过氧化物,亲电试剂 自由基 亲核试剂 氧化还原反应物,类药性,类

3、药性就是指和已知药物的相似性 类药性分子:具有类药性的化合物 并不一定是药物,成药可能大 类药性是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的总和,类药性评价,理化性质:分子量、亲脂性和pKa 拓扑结构特征:可旋转键、氢键数目、极性表面积 药代动力学性质:生物利用度、代谢稳定性、血浆蛋白结合率 毒性特征: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类药性评价方法,基于经验判断的类药性评价 基于理化性质的类药性评价 基于ADMET性质的类药性评价,一、基于经验判断的类药性评价,在已知药物数据库中提取与类药性相关联的理化性质和拓扑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经验规律 用途:用于化学库(组合化学物库或虚拟化合物库)的早期设计和评价 缺点:不能区别单

4、个化合物是“类药”还是“非药”,数据库,药物数据库 世界药物索引,World Drug Index(WDI) MDL药物数据报道数据库,MACCS- Drug Data Report (MDDR) 综合药物化学数据库:Comprehensive Medicinal Chemistry ( CMC) 非药物数据库 现有化学品目录数据库,Available Chemical Directory ( ACD),基于经验的类药性评价方法,Lipinski法 Ghose法 Verber法 类药片段分析法 非类药片段分析法,(一)利平斯基规则,WDI数据库中总结 Lipinski,RO5规则,五倍率规则

5、分子量500 氢键给体 (OH和NH)5 氢键受体10 CLogP 5.0 或(MLogP 4.15 ) 化合物如果违背上述规则中的两条或多条,就很难被生物体所吸收,(二) Ghose法,CMC数据库中80%药物的理化性质具有以下特征 分子量在160480之间,平均357 原子数在20 70之间,平均48 ALogP在-0.4 5.6之间,平均2.52 摩尔折射率在40 130之间,平均97,(三) Verber法,Lipinski的补充 极性表面积PSA 1402(或氢键供体和受体数之和12 ) 可旋转单键数10,(四)类药片段分析法,对CMC数据库中的药物分解为骨架和侧链,类药片段分析法,

6、CMC数据库5121个分子中含有 1179组不同的骨架 32个骨架出现在50的药物分子中 六元环是最常见的结构 1246组不同的侧链 20中最常见的侧链出现的频率73 最常见:羰基、甲基、羟基、甲氧基,常见骨架,常见骨架,常见的侧链片段,(五)非类药片段分析法,非类药性化合物:non-drug-like 分子特征可能导致毒性、生物利用度低下等不适宜成药的特性,排除非类药化合物的标准,分子中存在“非药物”元素(如过渡金属元素) 相对分子量小于100或大于1000 碳原子总数小于3 分子中无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 分子中存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毒性或反应活性子结构,常见的毒性或反应活性子结构,可以

7、和蛋白质形成共价键并产生假阳性或毒性。,二、基于理化性质的评价,亲脂性 pKa 水溶性,(一)亲脂性,亲脂性是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亲脂性与溶解度、透膜性、代谢稳定性、蛋白结合率密切相关 脂水分配系数 logP:中性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logD:酸性或碱性化合物在特定的pH条件下的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logD可由化合物的logP与pKa计算 在一定的pH条件下,有机弱酸与有机弱碱化合物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亲脂性,测量方法:高通量摇瓶法,毛细管电泳法和反相色谱法 预测方法:A logP,ACD logP, ClogP, MlogP,X logP,(二)pK

8、a,pKa决定水溶性和透膜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酸性或碱性较强的分子,在体内以较多解离形式存在,导致透膜性和生物利用度差,改善pKa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胺类化合物: pKa 1011 酸类化合物:pKa 35,pKa,测量方法:毛细管电泳法和光谱梯度分析法 预测方法:商业软件预测,(三)水溶性,LogS表示 S:化合物饱和水溶液浓度(浓度单位:mol/L) 85%的药物:LogS在 15之间 其余药物:小于5 少数药物:大于1,水溶性,影响水溶性的因素 化合物的亲脂性 分子大小 pKa 晶体能 熔点等,水溶性,测量方法:浊度法、散射法,直接紫外以及高效液相法 预测方法:商业软件预测,水溶性,结构修饰

9、改善化合物水溶性 增加离子化基团 降低亲脂性,增加离子化基团,降低亲脂性,降低亲脂性,增加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三、基于ADMET性质的类药性,透膜性 转运蛋白 代谢稳定性 血浆稳定性 血浆蛋白结合 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或诱导作用 hERG通道阻滞,(一)透膜性,Permeability: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能力 决定因素 亲脂性( log P) 氢键数目 离子化特征 大小及柔性,口服吸收程度评价,通常以表观渗透系数( Papp )表示。 评价模型 Caco - 2人肠上皮细胞系 犬肾上皮细胞系(MDCK) QSAR模型预测 极性表面积和亲脂性系数(log P)是决定膜渗透率(对于被动转运

10、)重要的因素,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 血脑分配系数(logBB):平衡时化合物在脑和血液中的浓度分配: BB = C脑/C血,血脑屏障穿透能力,穿透血脑屏障的决定因素与膜渗透决定因素相似 亲脂性( log P) 氢键数目 离子化特征 大小及柔性 对化合物性质要求更加严格,性质范围更小,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评价,评价模型 过度表达P-糖蛋白的MDR1- MDCK II,TR-BBB和TM-BBB等细胞单层模型 预测模型,Log (C脑/C血)=0.0148PSA+ 0.152ClogP+0.139,(二)转运蛋白,转运蛋白介导的主动转运是药物透

11、膜的主要方式之一 小肽转运蛋白 氨基酸转运蛋白 单羧酸转运蛋白 有机铵盐转运蛋白 外排转运蛋白:P-糖蛋白,转运蛋白,提高药物的主动转运效率,可在分子中加入与底物相似的片段,如氨基酸片段 伐昔洛韦的生物利用度提高35倍,(三)代谢稳定性,代谢稳定性描述化合物的代谢速度和程度 代谢稳定性低:药物在体内容易代谢 生物利用度低 半衰期短 清除率高,代谢稳定性评价,全肝细胞代谢分析,肝微粒体代谢分析,S-9 肝匀浆液 代谢分析,代谢稳定性评价,全肝细胞,肝微粒体,仅包括I相代谢酶 易于保存 分析操作容易、费用低,包括所有代谢酶和转运蛋白 费用高,细胞保存不易,S9肝匀浆液,包括主要I、II相代谢酶 分

12、析操作容易、费用低 匀浆液保存不稳定,提高代谢稳定性,引入不易代谢的原子或基团 增加易代谢片段的位阻,引入不易代谢的原子或基团,t1/2=52.3min,t1/2=4.6min,易氧化羟基化,增加易代谢片段的位阻,例:倍他洛尔的甲基:易发生去甲化代谢,t1/2=3.56h t1/2=1622h,(四)血浆稳定性,化合物在血浆中被水解的速率和程度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可水解特定的官能团 酯,酰胺,氨基甲酸酯,内酰胺,内酯,磺酰胺等 血浆稳定性低:高清除率和较短的半衰期,提高血浆稳定性,经结构修饰提高特定基团耐受水解酶的能力 酰胺基代替酯基 增加易水解片段位阻,酰胺基代替酯基,半衰期延长,t1

13、/21min t1/2=69h,增加易水解片段位阻,t1/2=0.5h t1/2=1.5h t1/2=6h t1/2=16h,(五)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可降低药物的分布容积,肝脏代谢和组织穿透能力,延长半衰期 研究方法:平衡透析和超过滤,血浆蛋白结合,提高血浆蛋白结合率:增加药物的亲脂性 引入烷基、芳基、卤素等疏水基团 降低血浆蛋白结合率:引入极性基团,如氨基、羟基和羧基,(六)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或诱导作用,药物对CYP450的抑制和诱导作用是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70:酶的抑制 23%:酶的诱导 7:其他,(七)hERG通道阻滞,阻滞钾离子通道产生心率失常 格帕沙星 阿司咪唑 西沙比利 结构共性 一个碱性氮 亲脂性较强 缺乏阴离子 基于受体和配体的预测、实验方法,研发中药物,发现、临床前,一期 二期 三期临床,及时淘汰 及早淘汰,理想模式,传统模式,类药性研究的目的,指导药物化学家不仅仅设计并合成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更重要的是指导设计并合成出能够发展成为药物的分子,将类药性整合到药物发现中的策略,早期评估类药性,从hit到lead阶段的早期性质评估能够排除问题化合物,据此强化lead的选择,并帮助设计初步合成修饰。,类药性整合到药物发现中的策略,建立结构-性质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