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障碍_第1页
老年人睡眠障碍_第2页
老年人睡眠障碍_第3页
老年人睡眠障碍_第4页
老年人睡眠障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人睡眠障碍疾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邱亚娟,.,睡眠对人体极其重要,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分期: 快眼动睡眠期(REM)= 快速眼动 (做梦期),几乎完全痪瘫 非快眼动睡眠期(NREM):分为1-3期,什么是正常的睡眠?,.,快波睡眠-1期和2期睡眠 慢波睡眠-3期和REM睡眠 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交替进行,一般4-6个周期,什么是正常的睡眠?,.,年龄影响睡眠,年龄层 睡眠时数 新生儿 1418 hr 婴儿 1214 hr 学龄前儿童 1012 hr 学龄儿童 10 hr 成人 79 hr 老年人 68 hr,.,老年人睡眠特点,睡眠-觉醒的节律改变,常表现为早睡

2、早醒和白天打瞌睡。 总睡眠时间缩短。 夜间的多导睡眠图所记录的深睡眠(NREM睡眠3期)和REM睡眠,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睡眠障碍疾病的分类,原发性睡眠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 不宁腿综合征 REM睡眠行为障碍 发作性睡病 昼夜节律紊乱 失眠,.,OSA-主要内容,.,8,仅仅是打鼾?,.,OSA定义,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白天嗜睡等症状的综合症 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及潜在危险的高发性疾病,.,OSA定义,呼吸暂停:睡眠时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或明显减弱(较基线值下降90%),持续10秒以上 低通气:睡眠时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下降

3、30%以上,伴有SaO2下降4%以上;或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下降50以上,伴SaO2下降3以上。持续10秒以上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次数/小时+低通气次数/小时,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30次 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睡眠呼吸暂停分类,阻塞性呼吸暂停是指呼吸暂停时口鼻无气流通过,而胸腹呼吸运动存在 中枢性呼吸暂停是指呼吸暂停时胸腹呼吸运动不存在 混合性呼吸暂停是指同时存在两种呼吸暂停,.,12,12,睡眠呼吸暂停分类,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流行病学,OSA患病率%,.,流行病学,OSA死亡率%,.,男性 肥胖(标准体重20%) 颈短粗

4、软腭下垂重度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悬雍垂过长、增粗咽腔狭小小颌畸形、下颌退缩甲状腺功能低下舌体肥大舌根后坠咽部肿瘤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肿瘤肢端肥大垂体功能减退胃食管返流,OSA发病原因,.,肥胖 颈围大 舌体肥大 下颌小,.,17,上气道解剖图,.,OSA的临床表现,.,OSA的病理生理改变,OSA,.,.,OSA与呼吸系统,OSA,.,OSA与心血管疾病,OSA,.,高血压病,OSA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 大约50%的OSA患者有高血压,大约30%的高血压患者存在OSA 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治疗和评价委员会已将OS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病因,.,冠心病,OSA患者冠心病发病率为

5、:30.5% 发生机理: 血管内皮损伤 血液粘度增加 合并易患因素,.,心律失常,OSA,.,OSA与内分泌代谢疾病,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细胞因子异常 OSA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40%,而糖尿病患者中OSA的患病率可达23%以上,.,OSA与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 OSA是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卒中患者中61%-96%合并OSA OSA增加脑卒中3-12个月的病死率,并与脑卒中再发有关 老年痴呆,.,OSA与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GERD) 50%有GERD症状 机制:呼吸暂停时产生的胸腔负压增大,导致胃液容易反流到食管,而反流的胃液刺激咽腔,导致咽部充血水肿,从而加重睡

6、眠呼吸暂停,.,OSA诊断,根据患者睡眠时打鼾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身体肥胖、颈围粗及常见合并症可以做出临床初步诊断,.,OSA诊断多导睡眠监测,.,31,.,OSA诊断,.,诊断目标,.,就诊原因,白天嗜睡 夜间打鼾,影响别人睡眠 看宣传资料 妻子发现频繁呼吸间歇,担心 夜间憋气 其他系统疾患 ,.,一般治疗 减肥/规律锻炼 戒烟酒,慎用镇静催眠药 侧卧位 药物治疗 治疗原发病 呼吸驱动/兴奋药,OSA治疗方法,.,矫形器 口腔矫形器 外科治疗 悬雍垂腭咽成型术 UPPP 激光/射频辅助手术 LAUP 气管切开术、上颌前徙术、硬腭截短术、颏前移及下颌前徙术、鼻内镜手术、舌体或舌根切除手术、下

7、颌骨前移、口咽腔扩大等,OSA治疗方法,.,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CPAP(持续正压通气) 适合于80以上的OSA患者 BiPAP(双水平正压通气),OSA治疗方法无创通气,.,提供压力支撑上气道,保证上气道的开放,CPAP,.,CPAP适应症,2005年国际睡眠呼吸指南 中度以上OSAHS患者 轻度患者,伴有日间嗜睡、认知功能异常或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者 轻度患者,一般治疗无效者 手术前后和手术失败者,.,41,CPAP应用,.,.,CPAP治疗注意事项,OSA需要长期治疗 保持有效的治疗压力 保持鼻腔通畅 正确选择和使用面罩 使用湿化器或加温湿化器,.,OSA治疗原则,CPAP疗效明显

8、优于其它方法,应该作为首选治疗 对可耐受CPAP的轻度患者,中、重度患者和年老体弱、有严重冠心病、脑血管病、上呼吸道软组织塌陷明显而无明显解剖学狭窄因素者应首选CPAP治疗 无明显全身疾病的轻中度患者,若存在手术可以解决的解剖学狭窄,可考虑手术,.,OSA治疗原则,UPPP手术适于软腭水平狭窄者,口腔矫治手术和口腔矫治器则更适于喉咽部狭窄者,后者疗效优于UPPP 对重症OSA患者的手术要尤其慎重,必要时术前要做气管切开 对任何一种治疗方法,疗效评价和随访都是必须的,.,失眠-主要内容,.,失眠的定义,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1)睡眠潜伏期

9、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 (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 (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4)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h; (5)日间残留效应(diurnal residual effects):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失眠的分类,根据病程分为: (1)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 (2)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6个月; (3)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失眠的原因-5P,Physical causes(躯体性原因) Physiological causes(生理性原因) Psychological causes(心理性原因) Phar

10、macological causes(药物性原因) Psychiatric causes(精神性原因),.,伴随失眠的常见疾病,巴金森氏症 心肺功能不全 前列腺增生或尿道括约肌松弛致夜尿增多 抑郁或焦虑状态 慢性疼痛或不适 其他睡眠障碍 痴呆 药物:酒精、咖啡因、抗帕金森药物、p受体阻滞剂、组胺受体阻滞剂、皮质激素、干扰素、利尿剂、尼古丁、苯妥英钠、选择性5一HT再摄取抑制剂、茶碱和甲状腺素等,.,原发性失眠的治疗原则,“按需治疗”和“小剂量间断用药” 应选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一线药物 首选针对病因的治疗和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 老年人应慎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11、以防发生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反常运动、幻觉、呼吸抑制以及肌肉无力,从而导致外伤或其他意外。,.,“按需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具体策略,预期入睡困难时,于上床前15min服用; 根据夜间睡眠的需求,于上床30min后仍不能入睡时,或比通常起床时间早5h醒来,无法再次入睡时服用; 根据白天活动的需求,即当第2天白天有重要工作或事情时服用。 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建议短期用药,每周2或3天晚上使用。,.,临床治疗失眠的目标为:,(1)缓解症状: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 (2)保持正常睡眠结构; (3)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苯二氮卓类,在20世纪

12、60年代开始使用。主要特征有: (1)非选择性拮抗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 BZDA)复合受体,具有镇静、肌松和抗惊厥的三重作用; (2)通过改变睡眠结构延长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 (3)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明确,包括:日间困倦、认知和精神运动损害、失眠反弹及戒断综合征; (4)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二)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有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药物,其主要特征有: (1)由于选择性拮抗GABA BZDA复合受体,故仅有催眠而无镇静、肌松和抗惊厥作用; (2)不影响健康者的正常睡眠结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 (3)治疗剂量内唑吡

13、坦和佐匹克隆一般不产生失眠反弹和戒断综合征。,.,(三)褪黑素,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 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症状和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DSPS),不推荐作为催眠药物来使用。 Ramelteon作为一种褪黑素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已在美国被批准用于失眠的治疗。结果显示,该药物能缩短入睡时间和增加总的睡眠时间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失眠的治疗,入睡困难 -选择短半衰期的唑吡坦、佐匹克隆、咪达唑仑、扎来普隆 早醒 -抑郁症多见,治疗原发病,选择中-长半衰期地西泮、艾司唑仑 易醒 -上半夜选择短半衰期,后半夜选择中-长半衰期药物,.,失眠药物治疗的换药指征,(1)推荐的治疗剂量内无效; (2)产生耐受性; (3)不良反应严重; (4)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有相互作用; (5)长期大量使用(6个月); (6)老年患者; (7)高危人群(有成瘾史的患者)。,.,将苯二氮卓类换为其他催眠药物,目前,很多研究针对长期接受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的慢性失眠患者,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唑吡坦和佐匹克隆等)替代治疗。 换药时,苯二氮卓类药物应逐渐减量,同时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开始使用并逐渐加量至治疗剂量,在2周左右完成换药过程。,.,终止药物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