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1页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2页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3页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4页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 冠脉造影cag简介1 1929年,werner forssmann完成首例心导管术2 1959年美国儿科医师sones为一个有主动脉病变的患者做心脏造影的时候,利用特制的头端呈弧形的造影导管,误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并将导管远端分别置于左、右冠状动脉口,将约30ml的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右冠状动脉内而使其清晰显影,令人惊讶的是,患者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生室颤,因为在这之前医疗界普遍认为向冠状动脉里注射造影剂是非常危险的(会引起室颤),从而开创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3 1964年,sones完成了第一例经肱动脉切开的冠状动脉造影术。4 1967年,ju

2、dkins采用穿刺股动脉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二 什么是冠脉造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或上肢挠动脉,沿降主动脉或上肢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3、ivus、oct、ffr等逐步在临床应用,发现部分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正常的血管段存在内膜增厚或斑块,但由于ivus等检查费用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现在并不是常规检查手段。三 曹妃甸区医院如何开展起的cag1 呼吁2 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四 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lm、lad、lcx、rca五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以诊断为主要目的:1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2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3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4 pci或cabg后复发心绞痛。

4、5心脏手术前,年龄50岁,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6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以治疗为主要目的:1稳定型心绞痛或omi,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2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3发作12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发病在12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诊pci手术;如无条件开展pc

5、i术,对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转入有条件的医院。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争取补救性pci。对于ami无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梗死后1周左右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应尽早在辅助循环的帮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疗。对于高度怀疑ami而不能确诊,特别是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4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5 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6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6、的均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评价冠状动脉。7 cabg后或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六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证1对碘或造影剂过敏。2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3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4电解质紊乱。5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 1977年首先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此后,ptca技术从欧洲到美洲迅速被推广,适应症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工业产品也迅速发展,各种操作设备(如:导管、球囊)不断改进以适应不同病变的处理。2 1986年,puol和sigmart将第一枚冠脉支架置入人体。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可显著减

7、少ptca的再狭窄,可以处理夹层和急性血管闭塞,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又一个里程碑。3 2003年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投入临床,使支架的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使冠脉介入治疗又进入到一个新的纪元。4 可吸收支架八 介入治疗指征1 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2 up和nstemi的高危患者,提倡尽早介入治疗。高危患者主要包括:反复发作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药物治疗时活动耐量低下;血心肌酶指标升高;心电图新出现的st段压低;出现心力衰竭或出现二尖瓣反流或原有反流恶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室速;6个月内接受过介入治疗;曾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等。3 st

8、emi患者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开通ira:(1)直接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行pci直接开通ira。直接pci可以及时、有效和持续的开通ira。建议“进门-球囊开通”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对于12小时内(特别是3-12小时内),特别是对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如有条件应行直接pci。对于发病超过12小时,但仍有缺血症状、心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建议行直接pci。对于发生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可将时间放宽至36小时。而对于发病已超过12小时,且无缺血症状的患者,则不建议行pci。(2)转运pci:首诊医院无行直接pci的条件,而患者不能立即溶栓,则转至具备pci条件的医院行直接pci。(3)补救pci:溶栓失败后ira仍处于闭塞状态,对于ira所行的pci。(4)易化pci:发病12小时内,拟行pci的患者于pci术前有计划的预先使用溶栓或抗血小板药物,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