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会集巴黎宣言 古今中外都高度赞扬孔子,那么,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文化的代表孔子,走进他的论语世界。,导入新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华夏思想智慧的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师,至圣孔子,.,教学目标,一、理解字句,疏通文意。 二、解读形象,学习精神。 三、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研读第一章,1、词句 见
2、仪封人请见 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患、丧(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木铎(了解不掌握) 之 君子之至于斯也 从者见之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翻译: 君子之至于斯也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xin引见,jin拜见,xin引见,定语后置标志,代词,代仪封人,主谓间,.,2、探究 仪封人见到孔子后,是如何评价孔子的(翻译该评价句)?请作简要分析(角度:该评价体现了仪封人怎样的情感,揭示出孔子怎样的精神)。 在仪封人的眼中,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研读第二章,1、词句 是 是鲁孔丘与 是也 是知津矣 是鲁孔丘之徒与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而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耰而不辍 辟 怃然与易 翻译: 而谁以
3、易之/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判断动词,判断动词,代词,这个人,判断动词,代词,这种情形,通“尔”,通“尔”,顺承,.,2、探究 在长沮、桀溺眼中,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长沮、桀溺处世态度如何?请简要分析。 长沮、桀溺对孔子的态度如何?,混乱不堪,逃避,“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他们对社会形势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同时委婉地劝告孔子放弃无谓的努力。“是知津矣”还有一定的讥讽嘲弄意味。,.,研读第三章,1、词句 谏 追 殆 辟 翻译 何德之衰 2、探究 在接舆眼中,当时的社
4、会是什么样子? 接舆的处世态度如何? 他对孔子的态度如何?,从政者殆不推行王道,逃避,“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把孔子比作凤,表达了自己的孔子的理解和肯定;又“何德之衰”“已而已而”,表达了对孔子做法的批评和告诫,写出了接舆对当时社会的极端失望。“趋而逼之”,他不与孔子交谈,表现了一种冷落和不屑。,.,研读第四章,1、词句 荷蓧(“蓧”了解即可,不需掌握)丈人置其杖而芸 使子路反见之 长幼之节不可废 见 子见夫子乎 见其二子焉 使子路反见之 之 长幼之节 君子之仕也/道之不行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翻译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
5、而乱大伦,jin 看见,jin 引见、介绍,jin 拜见,结构助词,主谓间,都为使动用法,.,2、探究 丈人的处世态度如何? 丈人对孔子的态度如何?,逃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表明了丈人认为孔子不干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他表示厌恶,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至,则行矣”,他不见孔子,也是表达了冷落和不屑。,.,研读第五章,1、字词 晨门(仅了解) 是(判断) 与(通“欤”) 翻译 奚自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2、探究 在晨门的眼中,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坚忍不拔,义无反顾,知其不可而为之,.,作 业,1、归纳整理“见”“是”“而”在本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6、2、归纳整理文中的特殊句式 3、金太阳“基础知识”部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解读形象,学习精神。 2、联系现实,学以致用。,.,一、复习巩固 默写下列语句,1、鸟兽不可与同群, _?天下有道,_ 。 2、凤兮,凤兮!_ ?_ ,来着犹可追。 3、_,_。孰为夫子? 4、君子之仕也,_。_,已知之矣。,.,合作探究,1、文本写了仪封人、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晨门等人,从这些人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当时什么样的时代特征?生活在那样的时代里,他们的大都采取了什么样的处世态度? 2、孔子与长沮等人的处世态度有什么不同? 3、长沮等人对待孔子的态度一样吗? 4、这几则文字围绕孔子“知其不
7、可而为之”的精神编撰在一起,短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孔子的这种精神?请摘录有关语句分析。 5、通过以上的分析,你心目中的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学以致用,6、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即使生不逢时,也是可以努力有所作为的,不能只求明哲保身。 孔子的
8、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万民造福。 隐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仁者。 一代圣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但是他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对此,你有何感想?请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主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1、文本写了仪封人、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晨门等人,从这些人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当时什么样的时代特征?生活在那样的时代里,他们的大都采取了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天下无道。 混乱不堪。 执政者危险(胡作非为,
9、不行王道),消极避世,.,2、孔子与长沮等人的处世态度有什么不同?,这两类人物都强烈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但前者力图改变它,并且不屈不挠,后者则选择了避世,洁身自好。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我的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3、长沮等人对待孔子的态度一样吗?,长沮、桀溺: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他们对社会形势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同时委婉地劝告孔子放弃无谓的努力。“是知津矣”还有一定的讥讽嘲弄意味。 接舆:“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把孔子比作凤,表达了自己的孔子
10、的理解和肯定;又“何德之衰”“已而已而”,表达了对孔子做法的批评和告诫,写出了接舆对当时社会的极端失望。“趋而逼之”,他不与孔子交谈,表现了一种冷落和不屑。 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表明了丈人认为孔子不干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他表示厌恶,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至,则行矣”,他不见孔子,也是表达了冷落和不屑。 仪封人,晨门:孔子的知己。 总之,这些人都是非同寻常的人,或者说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精英,他们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也担忧那个时代,但知道无法改变社会,所以大都选择避世。他们对孔子赞美,尊重,劝说,讥讽,否定,批评,不愿与之交流,理解但不相为谋
11、。可以说他们理解孔子,同情孔子,同时也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4、这几则文字围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编撰在一起,短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孔子的这种精神?请摘录有关语句分析。,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句话写出了孔子悲苦的内心世界,也是孔子大智慧的集中表现。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我必须积极入世,以道易之,要团结更多的人,争取更多的人。孔子明白自己的形势,所以一个“怃然”写尽了他内心的苍凉。 孔子下,欲与之言:孔子明知接舆不会与自己一道入世济时,但是他充满幻想,多么希望得到接舆的理解和认可。“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2、”,可以想象孔子在碰壁之后多么的无奈和孤独! 使子路反见之:“荷蓧者”本身是一个懂得“礼”的人,他“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对于社会上这样的贤人,孔子是十分尊重和景仰的,他使子路反见之,目的也想博得丈人的理解和支持,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5、通过以上的分析,你心目中的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积极入世,勇于进取;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坚忍不拔,知其不可而为之。,.,学以致用,6、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即使生不逢时,也是可以努力有所作为的,不能只求明哲保身。 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儿科学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10《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2024国家电投国宁新储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四川雅安市石棉县龙昌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石棉恒泰昌商砼有限公司招聘驾驶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名校联盟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历史人教版 资源出现短缺的教学设计
- Unit 3 All about me Lesson 4:What do you like to do?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第二单元第9课《for循环的应用实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第6课《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尺寸链的计算表格
- 夏玉米套种辣椒技术
- 学术规范与写作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绝缘电阻测试仪安全操作规程
- DB6101T 197-2022 藤蔓类尾菜堆肥技术规程
- 《生僻字》歌词(带拼音解释)
- 西藏房屋建筑工程竣工材料全套表格
- 品管圈基本知识
- 物业项目保洁服务质量保证及安全保障措施(标书专用)参考借鉴范本
- 量子力学英文课件格里菲斯Chapter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