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之福柯_第1页
社会学理论之福柯_第2页
社会学理论之福柯_第3页
社会学理论之福柯_第4页
社会学理论之福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讲 福柯,一、生平经历,1、青少年时期 米歇尔福柯1926年出生在法国普瓦捷市一个著名的医生家庭。 母亲主持家务,母亲是位节俭、严厉的女人。福柯后来回忆自己的少年生活时,常常泛起阵阵深沉的压抑感。,三个可怕的印象: 第一个可怕的印象:旁观看截肢手术。 第二个可怕的印象:一个被家人囚禁了几十年的妇女。 第三个可怕的印象:对犹太同学的负罪感。,一、生平经历,福柯在青少年时期的这些经历,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扭曲。福柯对诸如疯狂与压抑、惩罚与训诫、人的自我的消解等等论述,或许都与青少年时期的这些经历有着深层心理的联系。,一、生平经历,2、大学时代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当福柯来到这所学校时,正是

2、战后学校学术氛围非常活跃时期。福柯很快被这里涌流的各种学术思潮所吸引,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一、生平经历,3、学术生涯 福柯发表了许多学术著作,其中主要有:精神病和心理学(1954),疯癫与文明(1961),临床医生的诞生(1963),事物的秩序(1966),知识考古学(1969),话语的秩序(1971),规训与惩罚(1975),性史(1976)等。,一、生平经历,4、个人生活 自杀 同性恋 吸毒,一、生平经历,1958年,任法国驻波兰大使馆代理文化参赞 1961年,博士论文疯狂与非理智通过答辩 1968年,经历法国五月风暴 1970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思想哲学史教授”,一、

3、生平经历,福柯在70年代频频出访美国,并在洛杉矶染上艾滋病。 1984年6月2日,福柯晕倒在厨房里,6月25日,福柯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一、生平经历,二、思想来源,(一)马克思 理论的批判性 意识形态 实践,(二)尼采 将知识和权力结合 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 对生命和自我的强调,二、思想来源,(三)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6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一股学术思潮。结构主义不关注实体,而是从实体的关系入手分析关系的结构。 但是福柯发现,结构主义寻求现象的内在本质和稳定结构。他越来越感到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同多样复杂、变动不居的现实是不相符的。 后结构主义,二、思想来源,三、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和

4、权力谱系学,(一)知识考古学 1、在历史中考察现实 把现实放到历史过程中考查,追根溯源地研究现实生活的“历史社会学”。 在对知识的历史追溯中揭示现实世界存在、变异和扭曲的根源。,福柯对历史的几个看法: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现实中的事物在历史中能捕捉到它发展变化的踪影。 无论现实还是历史,都是以扭曲的异化形式存在着和联系着。,三、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历史不是一个连续的线性发展过程,历史传统也不是不可超越的。 追求多样异质性,而不是普遍规律性,对整体性和总体化思维模式进行批判。,三、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2、知识:关注话语实践 知识就是一个话语系统,知识是以话语形式表现和展开的

5、。 福柯不是把知识当作纯粹观念或意识层面的精神活动,而是从“话语实践”的角度开展知识考古学研究。,三、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首先,要关注话语所指的事物是如何被话语建构起来的,又是怎样在话语的控制下存在、断裂和变异的。 其次,要关注人和话语的关系,“谁在说话?谁是这种语言的拥有者?谁是它的接受者?”。,三、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和传统的思想史的区别: 首先,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观念系统,而知识考古学要在话语实践中揭示理论和知识形成的现实基础和先决条件。 其次,思想史要在思想理论中揭示出无差别的普遍规律,而考古学要在话语实践中揭示出具有差别性的规则。,三、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和权力

6、谱系学,(二)权力谱系学 所谓权力谱系学就是“权力-身体-知识”的三维结构。 在权力与知识的关系上,福柯着力揭示知识和权力的正相关关系,目的是阐明权力如何在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中,扩散到整个社会中。,三、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第一,知识是在权力的制约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没有脱离权力关系的抽象知识; 第二,权力离不开知识,不仅权力在特定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中形成,而且知识本身就是权力; 第三,权力同知识不可分,只有在权力与知识的联系中才能把握权力的实质与作用。,三、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身体不仅是知识的反映、分析对象,而且也是权力的具体作用对象。 如果仅就权力与知识两种因素开展讨

7、论,难免限于一般观念论和知识论的视野,而引入了身体因素,就会使权力与知识关系不可回避地展开于社会过程之中。,三、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1961年出版的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狂史是福柯第一本重要的著作。福柯在历史过程中展开对欧洲精神病的研究,得出“疯狂是文明的产物”这一结论,揭示了理性对人性的扭曲。,福柯把欧洲精神病病史或疯狂史区分为三个时期:(1)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序幕时期,(2)从17世纪开始的古典时期,(3)20世纪以来的现代时期。 三个时期不仅表现了三种关于疯人的知识形式,而且也表现了理性对人性的压抑是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残酷的过程。,四、理性的压抑

8、:疯癫与文明,(一)序幕时期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疯人被认为是放荡形骸、狂妄自傲的,显示出人类的粗野天性和隐秘心理,精神错乱者或疯人受到的处置是隔离。 “愚人船”,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二)古典时期 17世纪开始的古典时期,欧洲进入了理性主义时代,欧洲人的疯狂观念和对待疯狂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疯狂现象在欧洲受到了更严重的歧视和更深重的压抑。,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科学理性走上垄断地位,科学理性和逻辑原则被抬到无以复加的地位,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要遵循科学理性,否则都是不合理的、无效的。,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古典时期对待疯人的方式是“大禁闭”,把疯人像罪犯一样关押起来

9、。典型的代表是法国总医院,它是由法国国王下令建立的一个收容穷人、罪犯和疯人的行政机构。 疯人受到了政治权力的压迫。,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禁闭制度是一种利用政治权力来控制社会、维护秩序的方式,关押的对象不仅限于疯人。但是,控制疯人是维持禁闭制度最有力的理由。 当18世纪后期,欧洲知识分子开始批判禁闭制度时,正是以反对把疯人关押在总医院中为主要理由,但其实质是否定整个禁闭制度,要求建立新社会秩序。,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三)现代时期 疯狂的现代时期开始于法国的皮内尔和英国的图克分别创立的新型精神病医院。他们被称为疯人的解放者。 然而福柯不同意这种赞誉。在福柯看来,现代精神病院不是解

10、放疯人的科学的医疗机构,而是从道德和心理上对疯人施行更残酷压迫的改造所。,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图克的精神病院把宗教和道德融为一体对疯人实行恐怖性惩罚。图克在精神病院里制造神圣的宗教氛围,要求疯人在宗教戒律下严守各种行为规范。 皮内尔的原则是:应当对疯人实施综合性的道德教育,使疯人在不断的刺激中向理性世界的道德标准屈服。,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现代精神病院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在科学治疗技术的掩盖下实施更严格的道德和心理惩罚。 隔离和禁闭仅仅是外部形体的惩罚和活动空间的限制。 而现代精神病院的做法从自我和内在的角度进行控制,是一种更加残酷的压迫手段。,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总之,

11、福柯把人们习以为常地认为是生理和医学上不正常精神状态的疯狂放到欧洲政治制度和宗教、伦理等文化形式中去考察,得出了同人们惯常观念相反的结论,即向来被认为应当受到理性治疗的疯狂,是理性压迫的结果。 和通常的科学和进步的观念不同,福柯认为,疯人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获得越来越多的宽容和更人道的对待,反而是遭受了越来越残酷的压迫。,四、理性的压抑:疯癫与文明,五、话语与现实,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福柯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科学话语如何制约或构造着人们的现实经验。 两个病例: 古典时期的医生波姆:浸泡产生的内膜 现代时期的医生贝勒:解剖发现的假膜,这两个病例所记述的都是医生的观察经验,但是,现代人看到这两个病例时

12、却仅仅认为后者是真实的。 原因在于话语对现实经验的制约作用。波姆是在古典时期分类医学的话语系统中来展开自己的临床观察,而贝勒是在现代时期解剖医学的话语系统中来展开自己的临床观察,而我们则是用贝勒一样的解剖学话语来鉴别这两种观察经验的真伪,那么也一定会站在贝勒一边。,五、话语与现实,福柯以医学经验为例,对18世纪到19世纪这一时期的话语系统变化进行了历史分析。 18世纪的分类医学把疾病看成可以同人体分离的实体,可以离开人体到处传染。所以,医学的关注点是疾病,是某种疾病的分类体系和等级、属性、类别。,五、话语与现实,而到了19世纪,医学特别强调对病人临床表现的观察,疾病只是人体内部结构病变的外在表

13、现,医生的关注点从疾病的分类体系转移到病人和病人的身体上。 因为当时的科学话语是专注各种现象内在结构,在这种科学知识的作用下,将医生的目光引向了病人的身体内部,试图探视人体的内部结构,并产生了解剖医学。,五、话语与现实,人最初在科学视野之外,后来,人体被抛入科学视野之中。 福柯论述临床医学的诞生过程,不仅要剖析了科学话语如何在特定历史条件中改变人们的感觉经验,而且还要揭示了科学话语如何入侵人体,如何把人自身作为科学的对象。,五、话语与现实,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福柯利用他的权力谱系学方法论述了权力的构成与施行方式。 福柯把以权力身体知识三维结构为基础建立的理论观

14、点称为“微观权力物理学”。这是一种新的权力观和研究权力的方式。,第一,权力是多形态的,而不是同质的政治权力。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的局部领域,使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来运行。 第二,权力是一种策略,而不是所有物。把权力看作是一个动态运行的过程,表现为调度、计谋、策略、技术、运作。,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第三,权力是生产性的实践,而不仅仅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权力不断创造出社会成员关系之间崭新的联系。 第四,权力与知识之间存在着微妙复杂的关系。 第五,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宏大的权力上,还应该充分考虑微观权力。(权力在社会不同局部的流动、多变的形态、细枝末节的管理方式、对人的身体

15、的控制),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福柯把历史社会学方法运用到权力问题的研究中,考察了历史上的三种惩罚模式:(1)中世纪末期和旧制度时期的酷刑;(2)18世纪反对酷刑的改革者的刑法;(3)现代的约束、监视技术和监狱设施等。,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关于酷刑,福柯不同意仅仅从野蛮和恐怖把它理解为不正常状态,而是把它理解为一套按照明确原则建立起来的权力技术。 支持酷刑建立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有三条:其一,酷刑是一套受控制的、有差别地制造痛苦的技术。其二,酷刑是一种惩罚仪式,具有训诫与警示的作用。其三,酷刑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在于炫耀统治者的权威。,六、权力的微观物理

16、学:规训与惩罚,18世纪的改革者们打着弘扬“人性”的旗号反对酷刑,他们提出要按照法律的普遍原则来惩治罪犯。改革司法原则的理论根据是社会契约论,这种理论不仅论证了法律原则的普遍权威性,而且也从理论上限制了王权的至高无上性。,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但实际上,改革的真正目标并不是确立一种更公正、更人性的惩罚体制,而是要建立一种更有章可循、更有效率、更持之以恒、更细致入微的惩罚体系,它是现代社会权力的运作形式。,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到了现代时期,规训这种权力技术逐渐占据了关键性的地位。规训是一种“柔和”的制度,主要依靠一套管理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的微观权力技术来施展。 规

17、训权力主要以“层级监视”、“规范裁决”和“检查机制”三种技术为基础。,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层级监视”实质上是模仿自然科学观察自然、控制自然的方法来监视人、控制人。 “规范裁决”是指特定群体内部的规则被视为具有原则性,并被称之为“规范”。,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检查制度” 显示了人可以被视为对象,并且被征服。被检查者一定要被置于可观察状态或可监视环境中,“规训权力”可以无所遗漏地审视被检查者。并且,检查过程中有不断的书写记录,建立了可以对个人进行有效分类、复审、核对的档案,个人被投入这种文件控制之中。,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全景畅视监狱” “全景畅视监

18、狱”是英国哲学家边沁设想的一种监狱模式,这种监狱的主要特点是把监狱的一切犯人、看护和各种设施都置于中央监视塔的监视视野里,整个监狱呈现为围绕中央监视塔而展开的环形结构。,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福柯把这种监狱的设计原则称为“全景畅视主义”,认为它充分表示了规训机制的极度扩张。这种权力技术逐渐从监狱扩散到学校、工厂、兵营,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广泛采用的权力技术。,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规训权力的核心是对人身体的控制,目的是生产出“驯顺的身体”,这对资本主义社会来说非常有必要,因为工厂和科层制组织需要这种训练有素的、守规矩劳动力。,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总之,规训权

19、力确立起一种渐进的、连续的、不易觉察的等级秩序;越来越庞大的规训惩罚系统建立起来,全社会都处在监视之中;人们面对不断强化的纪律控制变得越来越麻木,规训权力在越来越广泛的层面上得到了容忍。,六、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规训与惩罚,七、性、权力与自我,福柯在三卷本的巨著性史中,讨论了西方社会对性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权力的作用和人之自我的丧失。 在西方,人们一直认为性的历史就是一个对性进行压抑的历史,所以,人们希望通过追求性解放、通过对性的公开讨论来对传统权力进行挑战。但是,福柯指出,实际情况与这种性压抑的说法恰好相反。,有关性的话语一直在稳步增长,制度鼓励人们去谈论性的问题,这正是一种新的权力技术。 福柯发现,基督教中的忏悔实践将性变成一种可以讲述的东西。 从18世纪开始,人口学、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学科都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有关性的“知识”。,七、性、权力与自我,问题的实质是,18世纪开始,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