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的天文和历法2016-03-30琅琊王观止小学堂 在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对指导百姓的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里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顾炎武说的“人人皆知”,大概有些夸张,但是说明古时天象跟人们的生活关系相当密切。古代人民根据天文来制定历法,从而指导农业生产;根据天象,来预测吉凶,从而决定事情是否要做。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
2、昴,以正仲冬。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古代的文学作品,也都记录了大量的天文历法词语,了解一些天文历法词语,对读懂古文,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天文知识 1、七政:古人把日月和金(Venus)木(Jupiter)水(Mercury)火(Mars)土(Saturn)五颗行星称为七政或七曜。政者,正也,正方位也。曜者,闪耀也。在观感上,以上七颗天体物给人的感觉比较明亮,所以古人称其为曜。金木水火土是是根据五行说定的名称,古人认为岁星为木之精,荧惑为火之精,填星为土之精,太白为金之精,辰星为水之精。古人把七天作为一个周期,分别称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
3、日,分别对应周日至周六,这一星期的称法还在日语中使用。谈到五颗行星的运行,不能不知道“黄道”。所谓黄道,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古人以地球为中心观察太阳的运行,他们设想了一个天球,这个黄道就是以地球为中心,太阳运行一周在天球上所经历的路线。我国先民很早就观测到五颗行星在黄道上的运动轨迹,木星最受人注意,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人们就测得它十二年绕天一周,于是创十二次(每年木星在一次)法,用来记岁。火星之所以称为荧惑,是因为它荧荧像火,并且顺行逆行的情形复杂,使人迷惑,故名。土星,古人认为它二十八年绕天一周,于是把一周天分为二十八宿,每年土星镇行一宿,镇有守义,又镇与填的声旁相同,所以称为镇星或
4、填星。土星在秦以前的文献还没发现。金星,古人称其为太白,是因为它光色银白,是全天最亮的星,又称其为明星,如诗经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金星还有启明和长庚的别称,是因为它黎明出见于东方,黄昏见于西方。水星又称辰星或昏星,在五个行星中离太阳最近。五星运行的速度和路线各不相同,但有时会遇到一起,也就是在黄道某点与地球连成的一条线所在的面上出现,这时,古人就以为是开天辟地的时候,如汉书高帝纪:“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霸上。”意为刘邦攻打秦都而秦亡。古人还认为某一星运行到某一位置也是吉凶的征兆等。 2、二十八宿、三垣与四象:古人认为恒星间的相互位置固定不变,所以拿它为标志来说明日月五
5、星运行所到的位置。他们先后定出黄道和赤道(亦称天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与黄道有一个23度26分的夹角)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区作为观测的标志,也就是所谓的二十八宿(也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宿者,舍也,止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j)北方玄武七宿:斗(d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u)、胃、昴(mo)、毕、觜(z)、参(sh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n)二十八宿不仅是五星的坐标,有时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像“荧惑守心”、“太白食昴”等。黄道与天赤道关系图 二十八宿图 古人认识星空是
6、逐步的,二十八宿只是黄赤道附近周天的星象,不足以包括广大的星空,于是古人又创“三垣”来补充。三垣是指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的天区在北极周围,我国黄河流域常见不没的部分。在二十八宿和紫微垣之间的区域又分出二垣,星宿、张宿、翼宿和轸宿以北的天区是太微垣;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和斗宿等以北的天区为天市垣。 三垣位置图 古人有“四象”的概念,是指前朱雀后玄武,右青龙左白虎。四象大概起源于中华大地上的祖先图腾,至于二十八宿跟四象相配,一般认为是春秋以后的产物。四象图 3、十二辰与十二次:我国古人把天球赤道从东向西等分为十二部分,并以十二支名称来命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7、亥。这是古人根据对北斗斗柄回转和所指之处的观察,子为正北、卯为正东、午为正南、酉为正西,所以称正北到正南经过天顶线叫子午线,正东到正西经过天顶的一线为卯酉圈。十二辰纪年法又叫太岁纪年法,因为实际地球运行是自西向东的,十二辰的顺序与岁星运行的轨道相反,所以古人假设了一个自东向西运行的岁星,叫太岁。古人还为十二辰造了一些别名,尔雅释天:“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汉代以后,又用十二辰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据尔雅记载,摄提格等十二辰叫岁阴,另有纪年的十干叫岁阳,名称分别
8、是:阏逢(甲)、旃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阳(癸)。甲子纪年起于东汉,较早的纪年法是用岁阳岁阴相配来纪年。如史记历书: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甲寅年)、端蒙单閼二年(乙卯年)等。 十二次是我国古代另一套天空区划系统。古人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和位置,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等分为十二部分,称为十二次,名称依次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这实际是岁星实际运行的轨道。十二次的功用,除了说明岁星每年运动的位置以外,古人用以纪岁。更为重要的是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如说太
9、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 十二次、十二辰、二十八宿对照表 十二辰和十二次的运行图 4、中星、日躔、赢缩:古人昼测日影,夜考中星,以定四时。所谓中星,就是黄昏时出现于天空正中的星宿,如果是星宿在天中,则是春分;如果是心宿在天中,则是夏至;如果是虚宿在天中,则是秋分;如果是昴宿在天中,则是冬至等。 日躔就是太阳经过的星座,说文解字:躔,践也。也就是经过的意思。古人根据观测初昏中星,来推知日躔所在的星宿,进而推知时令节气。 赢缩,史记天官书:“岁星盈缩。其趋舍而前曰赢,退舍曰缩。”在天文学上的,赢缩指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速度,也写作盈缩。由于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的,靠近太阳的时段运行的快
10、,远离太阳的时段运行的慢。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的运行也就有快有慢,快的时候叫赢,慢的时候叫缩,从春分到秋分,太阳(实际是地球)要走186天,从秋分到春分,则只需走179天。地球运行时间的长短影响到节气的划分,所以节气的实际时间并不在推算的那一天,如春分是提前三天,秋分是推后三天达到昼夜平分。 5、分野:我国春秋时期,占星术盛行,占星家们用天空的星象变化来占人间各地的吉凶祸福,为此,将地上的州、国与星空的区域互相配合对应,称为分野。二十八宿与州、国的分野情况:(1)角、亢、氐:陈、兖州。韩、郑。对应大概是现在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河南新郑一带、山东兖州。(2)氐、房、心
11、、尾:豫州。原先是宋的分野,大概是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之间。(3)尾、箕:幽州。燕国的分野,大概是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4)斗、牛、女:江、湖、柳州。这三个包括的地方很广。斗分野在吴,牵牛、婺女,则在越,包括了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东部及北部,而后来扩展到交趾、南海、九真、日南等,(5)女、虚、危:青州。主要是齐的分野。包括现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及河南省东南一部分。(6)危、室、壁:并州。主要是卫的分野,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7)奎、娄:徐州。主要是鲁的分野,则今山东省南部和江苏西北部。(8)胃、昴、毕。冀州。主要包括赵、魏的分野,今山西北部和西南部、河北西
12、部和南部一带、陕西省东部一带。(9)毕、觜、参。益州(这个应为并州)。主要是魏晋的分野。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10)井、鬼。雍州。主要是秦的分野,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还包括了四川的大部分。(11)柳、七星、张:三河。主要是周的分野,但未详何为称三河。按以河南、河内、河东三郡为三河,而周灭后,多数在魏地,大概是指河南东部及南部一带。(12)翼、轸:荆州。主要是楚的分野,主要是湖南大部分,旁及湖北、安徽、广东、江西、贵州等。二十八宿分野图 人们把二十八宿与阴阳五行结合起来,赋予了各种文化意义,依此来测定吉凶、命数。文学作品也用二十八宿来附会书中的主人公,借以隐喻一些人物的命运,使之具有
13、浓厚的中国文化意味。二、历法知识 1、关于历法:是根据天象来连续纪录时间,以满足人们对时间的需要的方式。法是确定历的方法,也就是确定计时的标准,协调时间与天象的关系,确定符合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时间标准,以使人们能有条不紊地生活。世界的历法可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三种。以太阳运动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阳历,以月亮运动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阴历,兼顾两种运动的历法叫阴阳合历。我国的古代历法基本是阴阳合历,只有部分少数民族用过纯阴历和纯阳历。 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夏历(公元前17世纪以前),也称农历,大概是因为农业在人们生活中低位很重要,此历法跟农时结合得很密切的缘故;又称旧历,是相对于辛亥革命后采用的国际公历
14、而言的;又称阴历,则不准确,因为夏历是兼顾阴阳历的,应该是阴阳合历。除夏历外,还有殷历和周历,也都是阴阳合历的。三个历法不同在于岁首所建的月份不同,夏历以十二地支所在的寅月(正月)为岁首,殷历以丑月(十二月),周历以子月(十一月)为岁首。 2、日、月、年、岁:古人对“日”的概念产生自太阳的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逐渐就用“日”来作为一天的计算单位。太阳从日出再到下一个日出,其实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商代以前,人们就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来作为纪日的名称,得六十“甲子”。见下表:01 甲子11 甲戌21甲申31 甲午41甲辰51甲寅02 乙丑12乙亥22乙酉32 乙未42乙巳
15、52 乙卯03 丙寅13丙子23 丙戌33丙申43丙午53丙辰04丁卯14丁丑24丁亥34丁酉44丁未54丁巳05戊辰15戊寅25戊子35 戊戌45戊申55戊午06己巳16己卯26己丑36 己亥46 己酉56 己未07庚午17 庚辰27庚寅37 庚子47 庚戌57 庚申08辛未18 辛巳28 辛卯38 辛丑48 辛亥58 辛酉09壬申19壬午29 壬辰39 壬寅49 壬子59 壬戌10癸酉20癸未30癸巳40癸卯50 癸丑60癸亥一日分为十二时,一百刻。古人以十二辰计时,所以又叫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所以一个时辰的一半就是一个小时。时辰从夜半算起,从夜里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依次类
16、推。古人计时用铜壶滴漏法,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划分一百刻,一刻又分为十分,所以古人的刻比我我们现在的刻(一昼夜九十六刻)要短。昼夜长短,随季节而不同,所以每个季节昼夜的刻数也不同。日落西天以后,天空繁星点点,月亮皎洁,显得格外突出。古人通过对月亮圆缺的观察,发现由半圆月至满月,由圆月至半圆月,时间分别是7天,由半圆月至月消失,由月消失至半圆月,也分别是7天。天文上,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古人叫日月相会,叫做,也叫做合朔。从合朔到下一个合朔,时间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叫做一个月。为了计算方便,古人把月份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穿插计算,但跟岁实的时间还差一点,所以有时
17、接连两个月都是大月。古人有所谓的月建,就是把一年的十二个月跟天上的十二辰联系起来,依夏历,北斗星柄指寅,叫做正月,斗柄指卯叫二月,依次类推。商历是斗柄指丑为正月,周历是斗柄指子为正月。每月的第一天称为朔,古人认为这一天特别重要,因为如果朔日定错了,时序就会混乱。古代的史官记事的时候,只要是发生在朔日的事件,都要着重记下。古代是用干支纪日的,所以要想查到具体日子的干支,也须确定朔日的干支。每月的第三天叫胐,说文解字:胐,月未盛之明也。即月亮出来了,但是还不太明亮的意思。每月的十五日(或十六日,偶或十七日)叫望,这时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中间。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在东
18、,月在西,遥相望。古人又把十六日叫既望。每月的初七或初八,二十二或二十三,太阳和月亮成90度夹角,地球上的人们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古人称为弦。释名释天: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似张弓施弦也。初七或初八叫上弦,二十二或二十三叫下弦。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大概是一个月到头了,就像一天太阳下山,日光晦暗,就要结束了的意思。商周时代,一个月分为四个部分,朔日到上弦叫初吉,初吉到望日为既生魄,望日到下弦叫既望,下弦到晦日叫既死魄。有些古文中又称初二或初三为哉死魄,二十五日为旁死魄。一个月又分为三部分,叫做旬,一旬十天,是因为天干有是个从甲到癸是一个周期,一旬又叫“浃日”。十二日为“浃辰”,则是
19、十二辰的周期了。太阳、地球、月亮运行图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十二个月亮圆缺的周期大致跟一个寒来暑往的周期接近,也就是禾谷成熟的周期,古人称一年,平年有354日。又由于月亮实际运行天数跟计算的偏差,古人每三年就会加一个月,叫“置闰”,闰月一般是29日,所以闰年是383天。三年置闰后,还余下岁差4.75日,所以第五年又要置闰,五年两闰则又多出1.75日,所以后人又规定十九年七闰,大约每三十二个月有一个闰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周期,确切时间是365.24199天,古人叫“岁实”,也称“朞”(书经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其实就是天文学上的太阳年,也叫回归年,也就是实际上的阳历年,古人称岁。
20、岁的概念来源于岁星,也就是木星,从上面的天文部分已经说明。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的,闰月是来解决阴阳历矛盾的。商周时代,闰月都在岁末,秦代以十月为岁首,所以闰月也称后九月。汉代开始沿用秦历,汉武帝初年改历,规定闰月设置在无中气的的月份,以调节阴阳历矛盾到极点的情况。 3、四时、节、候:一年分为四时,即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近代又称为四季。一年又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月有两个节气,在前的叫节气,在后的叫中气。二十四个节气不是一开始就定好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刚开始大约只规定了四个,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简称“分至”。在书经尧典
21、里叫做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大概是每个季节的中间。后来增加到八个节气,即左传僖公五年里记载的“分至启闭”。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最后规定为二十四节气,在淮南子(西汉)中,二十四节气已经具备。二十四个节气是一个太阳年的二十四等分,也就是每个节气15.2日有奇,因此一般阳历上半年每月六日、二十一日是节气,下半年是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春季 Spring立春 Spring begins2月35日雨水 The rains2月1820日惊蛰 Insects awaken3月57日春分 Vernal Equinox3月2022日清明Clear and bright
22、 4月46日谷雨 Grain rain4月1921日夏季 Summer立夏 Summer begins5月57日小满 Grain buds5月2027日芒种 Grain in ear6月57日夏至Summer solstice6月2122日小暑 Slight heat7月68日大暑Great heat7月2224日秋季Autumn立秋 Autumn begins8月79日处暑Stopping the heat 8月2224日白露White dews9月79日秋分Autumn equinox9月2224日寒露 Cold dews10月89日霜降Hoar-frost falls10月2324日冬季Winter立冬 Winter begins11月78日小雪 Light snow11月2223日大雪 Heavy snow12月68日冬至 Winter solstice 12月2123日小寒S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记事周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行星齿结构减速齿轮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行车轮辐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愈材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蓝牙单声道耳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脊柱植入物和手术装置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胎盘眼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肌肉刺激装置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聚氨酯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网络隔离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医疗废物的处理》课件
- 绳子莫泊桑课件
- 2024年国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防性侵安全教育课件
- 改革开放课件教案
- 自行车采购合同模板
-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分析案例(论文)》14000字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 DL-T5501-2015冻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
- 鸡毛信的故事-红色故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