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对食品安全的影响_第1页
寄生虫对食品安全的影响_第2页
寄生虫对食品安全的影响_第3页
寄生虫对食品安全的影响_第4页
寄生虫对食品安全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节寄生虫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寄生虫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物和饮用水,并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寄生虫不能在食物中或食物表面生长和繁殖。在繁殖时,它们需要特定的寄主食物害虫,这些害虫不仅吃和破坏食物,还会引起食物发热和发霉。食源性寄生虫的危害与控制通过食物感染人体的寄生虫称为食源性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节肢动物、吸虫、绦虫和蛔虫,后三种统称为蠕虫,淡水鱼和虾是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异型吸虫、包虫病、秀丽隐杆线虫和肾形吸虫的中间宿主。海鱼或软体动物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异尖线虫幼虫可以寄生在人体的胃壁上。猪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的重要宿主。猪肉可能含有猪绦虫囊

2、尾蚴(这种猪肉通常被称为“米猪肉”和“米粉猪肉”)、由旋毛虫幼虫形成的包囊、由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牛形成的包囊,它们是牛肉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的重要宿主。青蛙和蛇是曼氏精神分裂症、佛甲鱼、异叶并殖吸虫和棘球蚴的中间宿主或中继宿主。这些寄生虫以幼虫或囊蚴的形式存在于青蛙和蛇肉(或皮肤)中。螃蟹和小龙虾是肺吸虫病的中间宿主。并殖吸虫幼虫在体内形成囊蚴。人们吃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螃蟹和小龙虾,并获得并殖吸虫病。狗肉和羊肉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的重要宿主,也是并殖吸虫和曼氏并殖吸虫的中继宿主。如果人们吃生肉,他们可能会感染旋毛虫、曼氏肉孢子虫、弓形虫、并殖吸虫和曼氏柔鱼。蛔虫常见于被粪便

3、污染的蔬菜、水果、姜虫中,寄生于荸荠、茭白、荸荠中。寄主:寄生感染,为寄生者提供生存空间和营养。寄主:寄生虫病,临床表现明显;食源性寄生虫病;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并殖吸虫病(并殖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猪带绦虫病;牛带绦虫病;曼氏迭宫线虫病:旋毛虫病;山莨菪碱虫;棘球绦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1、危害性;2、机械损伤导致受感染者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症状;3、中毒影响及受感染组织和器官不同程度的免疫损伤。传播媒介造成的危害,2。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病学,传染源:感染寄生虫的人和动物的传播途径:消化道,大多数感染寄生虫的人吃生鱼、虾、贝类、肉类和不洁的蔬菜和水果。饮用未经处理

4、的原水或在食品生产中使用不干净的水也会导致寄生虫感染的流行特征: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3。食源性寄生虫的诊断和控制。初步诊断: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病因学诊断:检查鸡蛋,囊肿或蠕虫生物检测: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返回目录。预防和治疗、切断传染源:防疫、虫害控制等。消除中间宿主,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查:食品原料来源应可靠,原料食品应经寄生虫检验;注意原材料储存过程中的卫生控制,做到干净、干燥、通风,改善加工方法和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制作食物的水应该是卫生的;加工食品的温度应足够高,时间应足够长;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并返回目录。线虫纲属于线虫门。虫体呈圆柱形,约有10,0

5、00种,其中重要的有蛔虫、鞭虫、蛲虫、丝虫病、钩虫、旋毛虫和粪蛔虫。线虫,线虫的基本生活史:卵幼虫成虫,四次蜕皮后,旋毛虫成虫,旋毛虫幼虫包囊,1。旋毛虫,成虫寄生在马累肠道,幼虫寄生在肌肉组织。(1)致病性旋毛虫是一种小型线虫,雄虫长1.4-1.6毫米,雌虫。幼虫寄生在肌纤维之间,长度为1.15毫米。幼虫蜷缩成囊,呈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体长约0.5-0.8毫米的人畜共患寄生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暴发性流行和高死亡率的区域性特点。(2)流行病学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患有旋毛虫病的哺乳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人类感染与肉类卫生检查不严或肉类处理不当有关。一些地区的人有吃肉或半熟肉的习惯。当用切肉机和切

6、菜板切凉菜时,它也会引起人类感染。(3)旋毛虫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机械损伤、过敏反应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在人感染中明显。急性症状是发烧、眼睑和面部浮肿、全身肌肉疼痛,有时还伴有心肌炎。患者可能因心力衰竭、毒血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而死亡。(4)控制和预防措施严格的屠宰检验制度将生熟食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改进肉类食用方法,提倡熟食,不吃各种半熟肉类。猪必须有围栏,改善卫生环境,并且不能在自由范围内饲养成年男女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上的蛔虫,蛔虫未受精的卵,(1)大型线虫,蚯蚓状,圆柱形,生活粉红色定居:肠腔喂养:小肠中的半消化食物成虫寄生在小肠中,卵排出体外并发育,幼虫在体内迁移,卵在感染期间通过口感染。(2)流行病学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患者和带菌者是传染源,鸡蛋污染食品的流行特征:全球分布,流行于中国各省市,农村地区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3)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病因:感染蛔虫的虫卵被吞食:主要在脾胃,肠道蛔虫在肺部迁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