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 (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 【案例分析】以下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1、一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不会说话,只会发音和听懂别人的语言,一岁后,由说单个的词到说不完整的句子,三岁后句子逐渐完整和连贯,并且复合句在不断增多。 2、有的孩子在学会用小勺吃饭后,突然不好好吃了,把饭撒在桌子上;有的孩子刚满周岁时会喊“妈妈”,会说出几个单词,过一个月,却不开口了。,观点总结: 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总是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偶尔也出现暂时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
2、,(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案例分析】 以下几个案例分析幼儿心理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1出生头几天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头几个月的孩子虽然能看能听,但不会认人,6个月左右才开始认生;1岁半以前没有想象活动,也谈不上人类特有的思维;2岁左右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 2最初孩子的情绪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别,后来,逐渐出现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嫉妒、畏惧等复杂而多样的情感。 3小班孩子常常在活动室东游西荡,无所事事,活动没有目的性,而大班的孩子则在活动之前就想清楚了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1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
3、种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不齐全到齐全。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 (2)从笼统到分化。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弥漫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情绪,发展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暧昧到分化和明确。,2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幼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3从被动到主动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
4、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是指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阶段性是指学前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儿童心理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在: 1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 2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
5、速度。 3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这里涉及几个重要概念,即关键期、危机期、最近发展区等。 (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谈话引入】“六、一”是儿童的节日,你们知道儿童是指哪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你们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时是属于哪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可划分为以下各阶段。,1、婴儿期(或称乳儿期) 01岁 其中可分为: 新生儿期 01月 婴儿早期:16月 婴儿晚期:612月 2、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 13岁,3、学前期(或称幼儿期) 36岁 其中有可分为: 幼儿初期 34岁 幼儿中期 45岁 幼儿晚期 56、7
6、岁 4、学龄期 6、7岁18岁 其中又可分为: 学龄初期 6、711、12岁 学龄中期 11、1214、15岁 学龄晚期或青年期 14、1517、18岁,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各年龄阶段中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含义: 1年龄特征不是某一年龄阶段个别儿童或少数儿童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而是从许多儿童的发展中概括出来的特征。 2年龄特征不是某一年龄阶段儿童所有的心理特征,而是与其他年龄阶段所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3年龄特征不只是指某一年龄阶段儿童表面的外部的心理特征的概括,更包括其
7、内的规律性的特征。,(二)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问题讨论】 1、儿童的年龄特征会不会发生变化? 2、现在的孩子是否比以前聪明? 3、为什么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心理发展不一样? 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可变性的一面。,1稳定性 一般来说,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性表现在心理发展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的进程和速度上。 儿童心理稳定性的原因分析 (1)儿童的脑的发育是有一个稳定的顺序和阶段的。在头脑中建立神经连是有一定次序的 (2)人类掌握知识经验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着一顺序。 (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
8、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可变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会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变性。 3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辨证统一,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人生第一年 【问题讨论】 你们接触过许多1岁以前的孩子,也学习过学前卫生学,能否描述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征?并概括出1岁以前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1、初生到满月(O1月) 【问题讨论】孩子什么时候出现心理现象?是在什么基础上出现的? (1)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 (2)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
9、(3)认识世界的开始 (4)人际交往的开端,【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你认为新生儿的心理表现出什么特点? 有一位母亲,在孩子出生后8天时,患了感冒,于是她戴上了口罩。当她同往常一样地抱孩子,要给他喂奶的时候,孩子频繁地看她的脸。妈妈发现,孩子吃奶少了,变得入睡困难,睡觉也不那么安稳,睡眠时间也短了。看来,新生儿发现了母亲的异样,因而心神不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2、满月到半岁(16月) 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儿童心理发展依然非常迅速。如果说新生儿的发展是一天一个样,那么,从满月到半岁,可以说是一月一变样。 半岁前儿童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视觉和听觉的发展上。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10、(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3)主动招人 (4)开始认生,3、半岁到周岁(612月) 【婴儿室观察】 安排几对母子在观察室的亲子活动,观察幼儿动作的发展和亲自交往的情况后分析该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3)言语开始萌芽 (4)依恋关系发展,(二)13岁 【问题讨论】 1、1岁孩子最重要的动作发展是什么?(学会直立行走)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2、13岁幼儿出现了哪些新的心理现象? 1)学会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 4). 出现最初的独立性,(三)36岁 【分组讨论】 根据在不同的年龄班观察幼儿,将学生分为3
11、大组,即小班观察组、中班观察组和大班观察组,讨论分析各年龄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后集体交流。,1、34岁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2)爱模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245岁 (1)爱玩、会玩 (2)思维具体形象 356岁 (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第三节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自我分析】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是怎样影响的?举例说明。,一、客观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不同血缘关系的儿童的智商相关表
12、,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 【案例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 48 周起每天作 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到第 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 5 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 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二)社会因素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并谈谈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受哪些社会因素影响?是怎样影响的? 1一对双生子由于家庭的变故,其中一人被一对很有教养的经济条件优越的夫妻收养,并耐心教育,而另一人则流落街头,沦为乞丐
13、,将来他们的个性会相同吗?为什么? 2印度狼孩的例子。 3城市的孩子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了解少于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对电脑的认识不如城市的孩子。,对幼儿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第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历史上的争论由来已久。,(1)遗传决定论 理论观点: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
14、传所决定的。遗传决定论的论点是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代表人物: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FGalton),(2)环境决定论 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 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J B Watson) (3)二因素论 即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折衷。 理论观点:儿童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 (WStern),(4)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 理论观点: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通常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问题在于现代科学尚不能解决所谓遗传限度(上下限)的测量问题(病态的除外),因而这种提法只能作为一种假设,作为科学命题还缺乏证据,而且容易导致对遗传作用的神秘化理解。,(5)科学的观点 我们认为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的。 总之,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PVC防水胶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蒸汽快速热水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管式双色液位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热收缩胶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PE树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干燥机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冲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鸵鸟蛋工艺品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铝合金眼镜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纯钛手链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阀门和龙头项目发展计划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2000题中级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 2025初级会计理论考试100题及解析
- 三兄弟分田地宅基地协议书范文
-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2024年中考真题)
-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对比论证 课件14张
-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7.4 实践与探索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 《普通生物学教案》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