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那年,旱獭很多,打谷场上的麦垛遭了殃,甲为了避免再受其害,我同两个舅舅、小姨去捉旱獭。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时,乙每当旱獭刚到洞口,我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反反复复折腾半天,惹得舅舅们也是捧腹大笑!然后旱獭早已逃得不见踪影。响彻山谷的笑声,仿佛还在昨天,却又不是昨天。这个春节,小舅因为腰疾复发,没有回家过年,这些年,因为工作和身体原因,他已很少回家。那个顽皮的少年,曾因夜半时分顶棚中的老鼠打架睡不着觉,抱着家中的肥猫不管三七二十一
2、放进顶棚中,报纸终究承受不住肥猫的体重,肥猫重重地摔了下来,喵呜了几声,逃之夭夭 , 小舅站在地上开怀大笑。丙我寂寞的故乡,您是否也在怀念这难忘的时光?(选自寂寞的故乡,有删改)(1) 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然后B . 三七二十一C . 逃之天天D . 寂寞(2)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B . 乙C . 丙。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下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
3、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4、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若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
5、致用的效果。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
6、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1) 下列关
7、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程端礼、徐与乔、周承年的读书方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B .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都是前人留下来的读书方法。C . 王国维认为,读书是“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D . 文章所述的各种读书法都有着鲜明的儒学烙印,并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一一对应。(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段列举朱熹等人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方法的结论。B . 南宋人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
8、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具有思辨色彩。C . 文章的每一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了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D . 文章在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进行论证时,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了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获取新知识、取得功名、矫正自我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B . 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C . 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并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D . 文章所论传统读书法,在现
9、代社会看来有积极的参考、指导价值,但仍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3. (9分) (2019高二下祁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8年8月23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在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后,加速器运行稳定,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已顺利完成样品实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
10、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与利用X光的同步辐射不同,中子是不带电荷的一种粒子,当中了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中子会直接穿过,有些会像弹珠一样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降和生说:比如说可燃冰的研究,那么它需要模拟千米深
11、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我们只有搞清楚了可燃冰的性质,我们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可燃冰。(选自2018年8月24日“央视网”)材料二:广东东莞大朗镇,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基地。从2006年5月在这里选址,到2017年中子源首次打靶、顺利产生第一束中子,再到2018年启动首批实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199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
12、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CII)方案。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为诸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最先进的大科学研究平台。2006年5月,陈和生来广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最后选择了东莞,克服了重重困难,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终于奠基,陈和生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2017年11月,在加速器、靶站和谱仪首轮联合调试中,中国散裂中子源实现了25Hz束流打靶运行,平均束流功率超过10kW,提
13、前达到打靶束流功率的验收指标。(选自2018年8月16日“央视网”)材料三: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当时,我国还没有研制过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25赫兹交流磁铁,我们向美国、日本研究所的专家请教,但他们只懂科学设计,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不能告诉我们。”傅世年说。于是,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子源。不仅如此,陈和生介绍,散中了源的“眼”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4、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17年8月28日10点56分18秒,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摘自2018年8月29日中国科学报)(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散裂中子源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B .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带领大家冲出了低谷,后又克服了重重困难,使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终于奠基。C . 中国散裂中子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能达到了验收指标,装置整体
15、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领先国际先进水平。D . 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被称为散裂中子源的“眼睛”,这项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终于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散裂中了源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B . 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会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16、C . 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和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都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终于攻破难关,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D . 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3) 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的原因。 4. (12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描容张晓风(一)有一次,和朋友约好了搭早晨七点的车去太鲁阁公园管理处,不料闹钟失灵,醒来时已经七点了。管理处派人来接,但来人并不认
17、识我,于是先到的朋友便七嘴八舌地把我形容一番:“她信基督教。”“她是写散文的。”“她看起来好像不紧张,其实,才紧张呢!”形容完了,几个朋友自己也相顾失笑,这么一堆抽象的说词,叫那年轻人如何在人堆里把要接的人辨认出来?其实,不怪他们,叫我自己来形容我自己,我也一样不知从何说起。(二)有一年,带着稚龄的小儿小女全家去日本,到了富士山腰,我在一座山寺前停了下来,那里贴着一张大大的告示,说两个月前有个六十岁的男子登山失踪了,他身上靠腹部地方因为动过手术,有条十五厘米长的疤口,如果有人发现这位男子,请通知警方。叫人用腹部的疤来辨认失踪的人,当然是假定他已是尸体了。否则凭名字相认不就可以了吗?寺前痴立,我
18、忽觉大恸,这座外形安详的富士山于我是闲来的行脚处,于这男子却是残酷的埋骨之地啊!时乎,命乎,叫人怎么说呢?而真正令我悲伤的是,人生至此,在特征栏里竟只剩下那么简单赤裸的几个字:腹上有十五厘米长的疤痕!原来人一旦撒手了,所有的学历、经验、头衔、土地、股票持份或功勋伟绩全部不相干了,真正属于此身的特点竟可能只是一记疤痕或半枚蛀牙。山上的阳光淡寂,火山地带特有的黑土踏上去松软柔和,而我意识到山的险峻。每一转折都自成祸福,每一岔道皆隐含杀机。如我一旦失足,则寻人告示上对我的形容词便没有一句会和我平生努力以博得的成就有关了。我站在寺前,站在我从不认识的山难者的寻人告示前,黯然落泪。(三)对我而言,做小人
19、物并没什么不甘,却有一项悲哀,就是要不断地填表格,你必须不厌其烦地告诉人家你是哪年生的?生在哪里?生日是哪一天?家在哪里?身份证号码几号?然而,我一面填表,一面不免想“我”在哪里啊?我怎会在那张小小的表格里呢?我填的全是些不相干的资料啊!资料加起来的总和并不是我啊!对我来说,最美丽的理想社会大概就是不必填表的社会吧!那样的社会,你一个人在街上走,对面来了一位路人,他拦住你,说:“咦?你不是王家老三吗?你前天才过完三十九岁生日是吧?我当然记得你生日,那是元宵节前一天嘛!你爸爸还好吗?他小时顽皮,跌过一次腿,后来接好了,现在阴天犯不犯痛?不疼?啊,那就好。”那样的社会,人人都知道别家墙角有几株海棠
20、,人人都熟悉对方院子里那只母鸡,表格里的那一堆资料要它何用?其实小人物填表固然可悲,大人物恐怕也不免此悲吧?一个刘彻,他的一生写上十部奇情小说也绰绰有余。但人一死,依照谥法,也只落一个汉武帝的“武”字,听起来,像是这人只会打仗似的。像那个会说出“何不食肉糜?”的皇帝,死后也混到个“惠帝”的谥号。反正只要做了皇帝,便非“仁”即“圣”,非“文”即“武”,非“睿”即“神”长长的一生,死后只剩下一个字,冥冥中仿佛有一排小小的资料夹,把汉武帝跟梁武帝放在一个夹子里,把唐高宗和清高宗做成编类相同的资料卡。(四)而茫茫大荒,漠漠今古,众生平凡的面目里,谁是我,我又复谁呢?我们却是在乎的。米开朗基罗走了,但我
21、们从圣母垂眉的悲悯中重见五百年前大师的哀伤。而整套完整的儒家思想,若不是以仲尼在大川上的那一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长叹作底调,就显得太平板僵直,如道德教条了。一声轻轻的叹息,使我们惊识圣者的华颜。那企图把人间万事都说得头头是道的仲尼,一旦面对巨大而模糊的“时间”对手,也有他不知所措的悸动!那声叹息于我有如两千五百年前的录音带,至今音纹清晰,声声入耳。 艺术和文学,从某一个角度看,也正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描容吧。马来西亚有个古旧的小城马六甲,我在那城里转来转去,为五百年来中国人走过的脚步惊喜叹服。正午的时候,我来到一座小庙。 然而我不见神明。 “这里供奉什么神?”“你自己看。”带我去的人笑而不
22、答。 小巧明亮的正堂里,四面都是明镜,我瞻顾,却只有我自己。“这庙不设神明你想来找神,你只能找到自身。”只有一个自身,只有一个空无依傍的自我,没有莲花座,没有祥云,只有一双踏遍红尘的鞋子,载着一个长途役役的旅人走来,继续向大地叩问人间的路径。 好的文学艺术也恰如这古城小庙吧?香客在环顾时,赫然于镜鉴中发现自己,见到自己的青青眉峰,盈盈水眸,见到如周天运行生生不已的小宇宙那个“我”。 某甲在画肆中购得一幅大大的弥天盖地的“泼墨山水”,某乙则买到一张小小的意态自足的“梅竹双清”,问者问某甲说:你买了一幅山水吗?”某甲说:“不是,我买的是我胸中的丘壑。”问者转问某乙:“你买了一幅梅竹吗?”某乙回答说
23、:“不然,我买的是我胸中的逸气。”描容者可以描摹自我的眉目,肯买货的人却只因看见自家的容颜。(1) 第二部分最后作者说自己“站在寺前,站在我从不认识的山难者的寻人告示前,黯然落泪”,分点概括作者黯然落泪的原因。 (2) 第三部分作者写了刘彻等几个皇帝的谥号,有何用意? (3) 赏析第四部分画线的文段。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20高二上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
24、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 ,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25、,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选自苏轼方山子传)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 , 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指柳氏也。坡又尝醉中与季常书云:“一绝乞秀英君。”想是其妾小字。黄鲁直元祜中有与季常简曰:“审柳夫人时须医药,今已安平否?公暮年来想渐求淸净之乐,姬媵无新进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邪?”又一贴云:“承谕老境情味,法当如此,所苦既不妨游观山川,自可损药石,调护起居饮食而已。河东夫人亦能怜老
26、大,一任放不解事邪?”则柳氏之妒名,固彰着于外,是以二公皆言之云。(选自容斋三笔卷三)(注)黄鲁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 . 余谪居于黄谪:恰好C . 方山子亦矍然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D . 审柳夫人时须医药审:知悉(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B .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C .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
27、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D .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山子血气方刚,崇尚侠义。年轻时,方山子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侠肝义胆,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B . 方山子远离尘世,隐居不仕。方山子住茅草屋,吃素食,隐居在山中。他家里四壁萧条,妻子和奴仆却洋洋得意.C . 方山子精于骑射,武艺髙强。方山子曾带着随从去西山游猎,只见他拉紧缰绳,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翔中的喜鹊。D . 方山子折节读书,有志用世。随着年龄的增长,方山子一改少年时的志趣行
28、为,开始发奋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9高一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姚合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注】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1) 作者是从哪些描写角度来写自己的闲居生
29、活的? (2)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9济宁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_”来说明学习的作用。 (2) 离骚中表现诗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相安)”想法的诗句是:“_,_。” (3) 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_,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8. (1分) (2019高三上大庆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8个字。 20世纪70年代之前,大多数人认为婴幼儿_,只能感性地认知事物。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婴幼儿对周围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业法律法规与放射性金属矿管理考核试卷
- 电感器在电力补偿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特色饮料作物种植与地域文化考核试卷
- 灯具的防尘设计及其维护考核试卷
- 煤制合成气生产考核试卷
- 林产品加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考核试卷
- 百货零售企业供应链金融考核试卷
- 石棉云母矿选矿厂绿色生产与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木材加工企业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考核试卷
- 国家电网技能培训体系与实践
- 2023年IDSA念珠菌病指南中文翻译
- 中医护理耳穴压豆课件
- 钢木质隔热防火门成品检验报告
- YS/T 713-2009干式变压器用铝带、箔材
- YB 4068-1991热轧环件
- 阿尔茨海默病康复课件
- 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培训课件
- 雨果与《巴黎圣母院》课件
-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分贝计设计与实现
-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知识点分类整理复习完美版
- 防洪度汛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