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家长班级课教案_第1页
xx中学家长班级课教案_第2页
xx中学家长班级课教案_第3页
xx中学家长班级课教案_第4页
xx中学家长班级课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班级家长课课题:有规矩 成方圆 小规则 成大事 设计者: 课型:九年级家长交流课 学员分析:本次学员是九年级学生的家长,由于我们是农村初中, 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中等偏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较低,有些 家长没有科学的教育方式,还有的根本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而孩 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和学校这两个最重要 的环境,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让本班家长明白来自外界的诱惑很多,家长应当怎 样帮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抵制诱惑,增强他们的自制力。 2、通过本节课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只有增强自制力,才可能形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3、通过本节课,让本班家长意识到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

2、习惯的 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来约束。 4、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一起探讨在家庭中怎样通过制订一定的规则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家长明白在家里制订规则来增强孩子的自制力,帮助孩 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2、难点:(1)如何制订切实可行、合理的规则来增强孩子的自制 力。 (2)如何让制订的规则更有效。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放松:PPT 播放视频茶道 二、打破坚冰,活跃气氛:互动小游戏雨点变奏曲 各位家长听我的口令:当我说小雨时,请大家拍拍肩膀;当我 说中雨时,请大家拍拍手;当我说大雨时,请大家拍拍腿;当我说 暴雨时,

3、请大家跺跺脚。 三、导入主题 1、小故事:米缸里的老鼠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 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 地环顾了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 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衣食无忧的休闲 中过去了。 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抉择, 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 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 己就是想跳出去,已经无能为力了。 2、现实版“老鼠吃米”的故事 小张是天河某师范学院2000级中文系的学生,刚读大学时他还 比较上进,

4、但自从买了电脑后,迷上了电脑游戏,有时他也想从游 戏中走出来,但是由于长期缺少跟班里同学交流,感到融不进集体, 因此越发迷上网络,甚至一整天都不去上课。一学期下来,他的7门 功课补考的有5门之多。根据“一个学期不得同时有3门课程补考, 否则留级”的校规,他留级了,但已是追悔莫及。小张由于自制力 差,导致了自己的学业失败。 教师总结:拿破仑希尔(一位成功学的有名学者)曾对美国 各监狱的16万名成年犯人作过一项调查,发现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 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有90%的人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自制。自制 力不强,不但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伤害,自己也受到惩罚,受到了 法律制裁。 3、PPT 播放视频:心理

5、学史上最有名的意志力实验棉花糖实验 教师总结:心理学家跟踪研究这批小孩十几年, 发现定力强的 孩子长大后不仅学习成绩好, 而且走上社会后成功的几率也大大高 过那些定力差的孩子, 甚至两性关系更稳定、体重更不容易超标、 更不可能出现吸毒问题等等。 教师提问: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棉花糖”呢? 4、让家长帮助孩子制订规则,成就辉煌人生 (1)首先呈现本班小组考核表。 (2)家教丛书典范父母课堂2016 年 12 月 57 页有一篇我和 女儿订文章,可以让家长参考。 (3)引导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制订规则,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5、PPT 呈现家长在制订了规则后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 问题 1:我儿子正在读

6、初三,最近英语成绩下降得很厉害。为了改 变这种状况,我们约定每天都复习 15 个英语单词。一开始他很配合, 能按照约定去做。后来,我慢慢提出一些其他的要求,比如,复习 完 15 个单词后顺便复习一下当天英语课上的内容,或者再做几道练 习题。可是,孩子不知怎么了,有一天竟说不去上学了。我该怎么 办呢? 老师提问:请家长仔细阅读并思考为什么刚开始孩子很配合到 后来竟然不去上学了?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2:家长困惑:我女儿比较爱玩游戏,虽然我规定她每次只能 玩 20 分钟,但到时间后总要我督促好几次她才能停下来。我希望女 儿能够学会自我管理时间,告诉她只要按规定做,我就给她物质奖 励。这个方法一开始比较有效果,但最近我发现她不管干什么都要 问问有没有奖励。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分组讨论发言,然后老师补充总结。 四、教师总结 1、促使孩子积极地完成某件事情,最好的方式是采取物质奖励和精 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 2、任何奖励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催化剂。 3、家长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调整好精神 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比例,并用得适当、合理。 4、家长可以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