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心肺脑复苏,丛燕华东医院急诊科,.,2,猝死的定义,定义:猝死指突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意外死亡。1970WHO认定猝死概念:突然而未能预料的死亡,或急性症状及体征发生后24小时内的死亡。1979年WHO重新认定猝死概念:看来健康的人,或是病情平稳或正在好转患者,在6小时内意想不到地发生非暴力性死亡。1982年Goldstein认为,在症状起始后1小时内的死亡称为猝死。,.,3,猝死的定义,目前,我国多采用WHO6小时的诊断标准,但从猝死的突发和意外性而言,多数心脏病专家将1小时作为心源性猝死的时间标准。,.,4,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0-90%心肌病:肥
2、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肌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膜病变等心脏电生理紊乱:预激综合症、长QT综合征等心包填塞其他,.,5,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非心源性意外事件: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窒息、自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CO中毒、有机磷中毒、灭鼠药中毒等各种原因所致严重休克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严重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6,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非心源性药物致恶性心律失常:洋地黄、氨茶碱等其他:某些脑血管意外、重症坏死性胰腺炎、迷走神经受刺激致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麻醉意外等,.,7,心肺脑复苏的定义,心搏、呼吸骤停和意识丧失的意外情况发生时,以迅速而有效的人
3、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使呼吸循环重建的同时,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智力完全恢复。这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和复苏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itation,CPCR)。实践证明,心肺复苏是关键,而大脑复苏更加重要。,.,8,心肺脑复苏的紧迫性,大脑对缺氧最敏感,是高氧耗的组织。它占体重的2%,其血流量占心排血量的15%,而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一般脑缺氧4-6分钟后可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害,故心搏停止时间越长,进行复苏愈加困难,成功希望亦越小。动物实验发现:复苏开始每晚1分钟则存活率下降3,除颤每晚1分钟则存活率下降7-8。心肺复苏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功
4、能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植物人的发生。,.,9,如何判断心搏骤停,突然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喘息发绀瞳孔扩大呼吸停止,.,10,如何判断心搏骤停,四不要不要等能否听到心音不要等心脏骤停的各项诊断依据均具备不要等心电图证实不要等静脉通路建立,.,11,如何判断心搏骤停,五要点神志丧失、昏迷、口唇由苍白变为青紫。(10-20秒)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30秒)双侧瞳孔散大、四肢抽搐。(30-40秒)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20-60秒)双侧瞳孔散大、固定。(1-2分钟),.,12,如何判断心搏骤停,.,13,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成人
5、生存链,.,14,心肺脑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延续生命支持(PLS),.,15,基础生命支持,A、B、C、D“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人工循环“D“(defibrillation)除颤,.,16,A-判断意识,轻拍肩膀高喊患者姓名无反应意识丧失,.,17,A-立刻呼叫,.,18,A-救护体位,患者去枕仰卧位头部外伤者:水平仰卧,头部稍抬高面色发红者: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者:头低脚高位救护员位于患者一侧(一般为右侧),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贴于患者肩、胸部。,.,19,A-开放气道,注意
6、取下假牙松解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内的污物及呕吐物,.,20,A-开放气道,仰头抬颈法:病人平卧,一手放于病人颈后将颈部上台,将另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以小鱼际侧下按前额,使病人头后仰,颈部抬起。此种手法禁用于头颈部外伤者。,.,21,A-开放气道,仰头举颌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下、后推动患者的头部,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颌或下颌角处,举起下颌,使头部过伸。,.,22,A-开放气道,托颌法:把手放置病人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病人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病人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面颊贴紧病人的鼻孔。此法效果肯定,
7、但费力,有一定技术难度。对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的病人,此法更安全。不会因颈部动作而加重颈部损伤。,.,23,B-判断呼吸,耳听口鼻呼吸声眼看胸部或上腹部起伏面感觉气流的吹拂感无呼吸人工呼吸,.,24,B-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口对鼻吹气口对口鼻吹气口对呼吸面罩吹气,.,25,B-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气道通畅的情况下,术者用放在患者前额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鼻翼,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术者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患者口唇四周,再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为1秒以上,同时观察患者胸部隆起。吹气完毕,术者松开捏鼻翼的手,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有无下降,听、感觉患者呼吸情况,准备进行下次吹气。成
8、人吹气频率:1012次/分;每次吹入气体量500600mL。,.,26,B-人工呼吸,.,27,B-人工呼吸,简易呼吸囊通气法,.,28,B-人工呼吸,操作者站于患者右后方,将面罩紧贴于患者口鼻,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固定压紧面罩,其余3指托起患者下颌(呈EC手法),使面罩紧贴患者口鼻无漏气。右手挤压呼吸囊(每次送气400-600ml),无自主呼吸的患者10-12次/分,.,29,B-人工呼吸,边挤压边观察:面罩内有气雾活瓣运转正常胸廓随挤压而起伏面色口唇转为红润SaO2上升,.,30,C-判断脉搏,方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另一手触摸近侧颈动脉。位置:气管正中旁开2指(男性可先触及喉结
9、),.,31,C-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中下1/3处)胸骨下切迹上2横指,.,32,C-胸外心脏按压,快速定位法:,.,33,C-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应平稳,有节律不间断地按压,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放松后,掌根不能离开胸壁按压深度至少5cm,.,34,C-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方法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2反复进行,完成5个周期后再评估循环体征并发症肋骨骨折、肝裂伤、气胸、血胸、心包积血等多为按压手法和位置不恰当引起,.,35,C-胸外心脏按压,要点有力的按压快速按压尽量减少按压中断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按压人每2分钟轮换,保证按压质量,.,36,C-胸外
10、心脏按压,按压有效标志缺氧情况明显改善瞳孔由大变小按压时可及大动脉搏动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37,D-除颤,除颤前策略心前区叩击:握拳从20-40cm高度用小鱼肌快速向心前区捶击1次。适应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目击下发生的心脏停搏;监护下的患者,如出现扭转性室速、室颤。除颤前CPR:心搏骤停大于4-5分钟,除颤前先行5个周期的CPR。,.,38,早期CPR,C,A,B,.,39,D-除颤,位置:右侧锁骨下心前区能量:单相波360J双向波截断指数波150-200J直线波120J,.,40,进一步生命支持,气管内插管,呼吸机应用。开放静脉,药物治疗。心电监护,纠正心律失常。纠正
1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41,复苏时第一线药物的应用,1肾上腺素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1)药理作用:具有和受体双重兴奋作用的内源性儿茶酚胺,可使外周动脉血管收缩,增加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心肌和脑血流供应小剂量(0.3ug/kg.min)使阻力血管扩张,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工作效率。中等剂量(0.7ug/kg.min),使阻力血管扩张,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增加,提高心输出量。大剂量时,受体兴奋大于受体兴奋表现在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升高,改善冠脉血流。(2)剂量: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成人标准剂量为每次1.0mg,3-5分钟一次,称标准剂量。,.,42,
12、复苏时第一线药物的应用,2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复苏中推荐剂量1.0-1.5mg/kg,必要时3-5分钟重复,总量为3mg/kg。胺碘酮:首次300mg静脉推注,再次150mg静脉推注。,.,43,复苏时第一线药物的应用,3阿托品(1)药理作用:阿托品是胆碱能神经阻滞剂,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特别适用于迷走神经反射所致的心跳停止;阿托品还能抑制腺体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这对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肺通气有利。(2)适应证:缓慢性心律失常,尤其是迷走神经反射所致的心跳骤停。(3)剂量:静脉推1.0mg,3-5min可重复,消除迷走作用最大剂量为0.04mgkg。,.,44,复苏时第一线药物的应
13、用,4.碳酸氢钠过去碳酸氢钠作为CPR时主要常用药物,目的在于消除心脏骤停时代谢性酸中毒。近年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心脏骤停后10min以内,主要以呼吸性酸中毒为主,之后才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心肺复苏在没有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时,由于不能有效地排出体内C02,过早输入碳酸氢钠,虽可使血液碱化,但由于碳酸氢根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解离后的CO2可迅速扩散通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酸化,加重颅内酸中毒,更进一步加重脑水肿。,.,45,复苏时第一线药物的应用,补充碳酸氢钠的适应证肯定循环骤停超过10分钟已肯定存在代酸、高钾血症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巴比妥酸盐过量大约95淹溺者有代谢性酸中毒原则:宁少勿多,宁酸勿
14、碱剂量: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给予补充,.,46,延续生命支持,维持呼吸防止脑缺氧和脑水肿降温:33-340C;脱水;防止抽搐;高压氧治疗;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他,.,47,终止复苏指征,脑死亡和心血管无反应性,即可终止复苏目前,临床上终止复苏的指征:循环停止15分钟以上,标准复苏30分钟仍无心电活动者;室颤经1小时以上多次除颤与抢救,室颤仍存在者;经30-60分钟标准复苏,始终不能出现自主、有效的心搏者。,.,48,脑死亡,1968年美国哈佛医学院脑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了“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作为新的死亡标准,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脑死亡诊断标准: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2.自发呼吸停止;3.脑干反射消失;4.脑电波消失(平坦)。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告死亡。但需排除体温过低(32.2)或刚服用过巴比妥类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两种情况。,.,49,脑死亡,1997年,日本器官移植法规定脑死亡判定须有以下5项依据:(1)无呼吸试验(离开人工呼吸机即没有自主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款保证合同与借款保证担保合同
- 沥青摊铺劳务合同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会计手工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理工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财经学院《CoreDraw图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影视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海洋大学《材料与加工工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流体传动及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农业相关政策培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软件系统项目实施方案(共3篇)
- 2025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恩施市福牛物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滚动轴承-》课件
- 2025年中国CAR-T免疫细胞治疗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妊娠期用药安全课件
- GB/T 44958-2024化工设备安全管理规范
- 《化妆品包装材料相容性试验评估指南》
- 2025年轧钢原料工技能考试题库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