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屏边县民族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云南省屏边县民族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云南省屏边县民族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云南省屏边县民族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云南省屏边县民族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屏边县民族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3.1920年11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帮助下,中国第一个工会组织一上海机器工会成立。该工会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形式向工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这表明当时A.工农革命联盟已经形成 B.工会直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C.强调无产阶级团结斗争 D.国民大革命进人发展新阶段4.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5.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提出: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这一思想A.促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C.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D.契合中共八大制定的经济方针6.外国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虽然是一场民众起义,却不应被理解为民主的展现,尤其不是西方式民主;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衍生自西方对中国所做出的掠夺。”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反帝爱国运动 B.爆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C.是一场民主思想启蒙运动 D.是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7.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喜欢用黄金装饰画面,其目的是为绘制的神圣人物创作一种神圣的氛围。14世纪,画家们开始改用建筑或者自然风景图案的衬底,这样就创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空间,人物看上去似乎真实地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这一改变A.受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C.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进展 D.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杜甫:《忆昔》)对此诗评述较为恰当的是A.客观真实,无需考证B.文学家言,尚待求证C.背离实际,不足为信D.溢美之辞,不足为信9.英国技术专利制度起源于12世纪。如图为1700年到1800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与专利总数图。由此可知A.专利制度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发展B.工业的发展与政府专利制度易成反比C.强烈的专利意识是英国强盛的根源D.专利制度推动英国近代科技正式形成10.对如图漫画所体现的制度认识正确的是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③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制度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1.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公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对于选举资格做出规定: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了A.国共两党矛盾基本消除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中共改变民主革命目标 D.中共实行民主抗日执政理念12.《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13.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③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4.在现代英国宪政体制中,理论上议会下院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详细审议一切立法,但事实上它却不能违背内阁意愿修改立法。在这方面,它完全不能与美国国会的权力和独立性相媲美。这是因为英国A.国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 B.上院制约了下院行使某些权力C.宪法是非独立性宪法文件 D.行政权与立法权未能正式分开15.1985年9月,为解决美国贸易赤字问题,美日等国签订《广场协议》,宣称各国政府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促使美元贬值,在此后3个月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迅速下跌20%,此事表明A.美无彻底丧失了主导地位 B.美国实施了利益优先原则C.日本消除了对美国的依赖 D.世界贸易正式走向规范化16.如表是1780—1851年,英国某项商品的进口数量统计曲线。该商品最可能是A.茶叶 B.煤炭 C.棉花 D.羊毛17.1508年教皇邀请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小教堂描绘天顶。米开朗琪罗描绘了数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没有任何神秘主义色彩,而是人文主义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大聚会。拉斐尔对此由衷称赞说米开朗琪罗是用同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这个世界的。据此判断,拉斐尔称赞的画作是A.《雅典学院》 B.《创世纪》 C.《末日审判》 D.《哀悼基督》18.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C.墨子D.荀子19.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炎黄”概念形成并载入文献始于A.夏朝 B.西周 C.东周 D.秦汉20.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的调整 B.生产方式的革新 C.传统文化的成熟 D.社会经济的转型21.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在《法律答问》中亦明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表示犯罪;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A.利于实现土地私有B.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C.使土地私有合法化D.利于了解秦朝经济生活22.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得出结论()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B.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23.“小小的三棱镜、时钟和地图竟成为藉以敲破中国森严的思想堡垒的法宝”,这得益于A.遣唐使 B.粟特人 C.传教士 D.留学生24.如图是19世纪法国画家西斯菜的名作。有评论家指出,西斯莱对色彩感觉特别敏锐,笔触轻快而有变化,特别善于运用微妙的色彩关系,表现具有诗意的自然景色。这说明西斯莱的艺术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25.宋朝对官员的优待达到了历史的高峰。除享有稳定的俸禄职田收入外,还可以封妻荫子,免夫役和二税。即使犯法,也可用“官当”代替刑罚。宋朝的优待A.激发了文人的创新精神 B.导致官员人数不断膨胀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D.是科举制度发展的必然26.陕甘宁边区政府曾三令五申要加强预防接种和预防注射工作,边区卫生处于1941年组织注射伤寒、霍乱疫苗200瓶、牛痘苗30打,注射3300余人;1941年3月,边区民政厅发布《陕甘宁民政厅布告》,对传染病的隔离制度作了初步规定;1942年,边区防疫委员会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由此可知,陕甘宁边区A.阻止了传染疫病的流行和蔓延 B.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C.逐步建立起现代疫病防控机制 D.贯彻全面抗战路线方针27.下表为截至1944年抗战后方的民营工业情况,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B.民族工业资本规模持续缩小C.时局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官僚资本造成通货膨胀严重28.县大约产生于春秋中叶的楚国,当时楚灭其北邻若干小国后置县,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由贵族担任,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官僚政治体制正式确立 B.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C.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D.贵族世袭特权已被取缔29.1913年,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原来每生产一辆汽车所需劳动时间为12小时8分钟。当引进T型车装配线后,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后来继续扩大T型车装配线后,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这说明A.垄断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B.行业垄断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C.自由竞争的企业法则遭抛弃D.商业垄断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30.某次重要会议的决议指出:“要从下述观点来进行经济建设……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这次会议是A.1917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B.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C.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D.1990年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非常)大会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二战后,德国对历史问题的反省非常彻底。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德国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并向受害国人民“认罪、道歉”“请求宽恕”。联邦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根据1952年联邦德国同美英法三个占领国签订的《波恩条约》,德国要对境内外受纳粹迫害者进行赔偿。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对邻国放弃一切领土要求。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减少邻国对纳粹德国“东山再起”的疑惧。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被称之为欧洲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通过以勃兰特为代表的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有力地推动着德国与东方国家的和解进程,使德国顺利加入联合国而融入国际大家庭。——摘编自梅兆荣《德国如何反省二战侵略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为解决历史问题而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措施的影响。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体之一。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一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网上评选活动,世界各国所有人士均可参加投票,一个月后评选揭晓,评出千年十大思想家。政治、经济及社会学家马克思以遥遥领先的得票荣登榜首。排名在马克思之后的分别是: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阿奎那、霍金、康德、笛卡尔、麦克斯韦、尼采。——摘编自《参考消息》2002年(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材料二“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39卷(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材料三“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材料四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虽然牛顿承认了上帝的第一推动力),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达尔文的主要贡献。依据材料三、四,指出牛顿和达尔文两位科学家的成就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共同作用。33.漫画中的历史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问题(1)分别依据图片信息,概括图一、图二的主题?(2)具体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出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我们如何看待这两幅漫画的历史价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运用近代化史观,判断C项正确。材料指领事馆机构的设立,未涉及大使领事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A、D项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2、C【解析】本题是历史研究方法题。史学家傅斯年的观点是强调论从史出,史论不能超越史料而人为地拓宽、转变、拔高,表2仅仅是四川学者吴虞在成都和北京两地消费结构的对比变化,即选C项。ABD三项都超越了史料,都违背了傅斯年的观点。3、C【解析】

据材料“该工会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形式向工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可知,体现了通过工会团结的现象,C项正确;工农革命联盟于1927年后逐渐形成,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7月,B项错误;国民大革命于1924年开始,D项错误。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1500-1900年”、“1800年以后,增长指数的剧增”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不符合统计图总体信息特征;BC两项,统计图中,无从直接体现,具有片面性。D项表述客观,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5、D【解析】由材料“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可以得出其强调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应该要与实际相结合,与中共八大提出的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相符,D符合题意;A与题干“三大改造后”的时间信息不符;三大改造后中国经济依然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改变,BC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的理解,结合中共八大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6、A【解析】

材料的观点是五四运动不能从民主的角度分析,应从中国遭受的侵略与民族自觉的角度评价,从“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可以看出,它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五四运动的爆发具有突发性,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的民主启蒙作用,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7、C【解析】

这一改变反映了14世纪的画家们不再以神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C项;14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尚未兴起,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画家创作内容的改变,并非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排除B项;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排除D项。8、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学考证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诗证史,但是诗歌本身属于文学作品,真实性有待考证,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排除;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的,CD选项说法错误。9、A【解析】

材料时间是1700—1800年,图中说明专利总数在1765年后增长加快,推动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加快,1765—1800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纺织业是英国经济的排头兵和科技集中应用领域,A项正确。B项错在“反比”,排除;C项材料无法看出专利意识,先进制度才是强盛根源,排除;D项1687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近代科技正式形成,材料时段为1700—1800,排除。故选A。10、C【解析】

材料中的职工代表大会体现的是职工通过代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突出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错误,A排除;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有,④错误,BD排除。故选C。11、D【解析】

材料信息“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反映了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民主选举,这体现了民主抗日执政的理念,故D正确;A项说法错误,国共两党矛盾没有消除,故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9月,故B错误;材料正是民主革命目标的反映,故C错误。12、B【解析】材料中解释了姓氏的来源以及作用,显然说明西周时期姓氏是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B正确;姓氏是确定宗法制基础,不是分封制,A错误;等级制度和晋升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和D。点睛: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怎样?(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13、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随之而来的是欧洲列强开始的早期殖民扩张,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14、D【解析】

内阁常以政府的名义向议会提交议案,因为内阁政府可凭借多数席位控制议会,所以其议案往往都能通过。故英国的内阁事实上集行政权与立法权于一身。D正确;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而且材料与国王无关,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下院与内阁的关系,而不是下院与上院,B排除;英国至今未有一部统一而独立的宪法,C排除。故选D。15、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为扩大出口,扭转贸易赤字,要求他国作出牺牲和让步,突出了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B项正确;“彻底丧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美国此举,恰恰证明美日之间经济联系密切,排除C项;世界贸易走向规范化的标志是1995年是世贸组织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B。16、C【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780—1851年”可以联系此时间段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是以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而发明机器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英国大量进口棉花,纺纱织布,再将布运到世界各地销售,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英国工业革命所必需的原料,排除。17、B【解析】

由材料信息“1508年教皇邀请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小教堂描绘天顶”“数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没有任何神秘主义色彩,而是人文主义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大聚会”可以判断出,拉斐尔称赞的画作是《创世纪》,故B正确;《雅典学院》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创作的壁画,故A错误;《末日审判》是由米开朗基罗创作于1536年,故C错误;《哀悼基督》是大理石雕像,故D错误。18、D【解析】

从材料中的“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来看,这位思想家主张礼法并用,属于荀子的主张。故答案为D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排除A项;韩非主张法治,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点睛】“隆礼”“重法”,是荀子基于人性恶理论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而提出的主张。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欲,“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有欲必有争,人性是恶的。因此要“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即在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的同时,还要并用刑罚制服性情顽劣之人。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把儒、法两家对立的政治主张结合起来。19、C【解析】

“炎黄子孙”称呼的来历,最早可以定位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战国时期史书《国语》中记载当时的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人,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答案为C;ABD不符题意,排除。20、A【解析】

由于重农抑商政策和抑制土地兼并政策的松动,商人社会地位有一定提高,工商业者也可购买土地,从而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故答案为A项;当时的生产方式没有出现革新,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中的现象没有关系,排除;社会经济没有转型,仍然是自然经济为主,排除D项。21、C【解析】

根据材料“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等信息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都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通过这些律令使土地私有合法化,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已经建立了土地私有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秦朝通过材料中的律令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使土地私有合法化的问题,没有体现秦朝严刑峻法,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秦朝通过材料中的律令使土地私有合法化,仅仅通过这些律令了解秦朝的整个经济生活,故D选项错误。2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说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亚洲经济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增加亚洲各国的经济实力,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所以D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C两项目前已经实现与将来时间特征不符。故选D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23、C【解析】

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使天主教的势力在欧洲逐渐缩小,他们转而向东方传教,材料反映的就是其传教中采用的手段,C正确;遣唐使是唐朝时期日本和朝鲜政府派往唐朝的使者,A错误;粟特人是前6--前4世纪波斯帝国的居民,B与材料无关;中国历史上的留学生开始于洋务运动,D与材料无关。24、C【解析】

印象画派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他们将“光”与“色”在画面中造成一种生动明快的效果,与西斯莱的艺术风格相同,故选C;浪漫主义的特点是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不符合题意,A错误;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是现实主义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错误;画家以象征、变形和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反传统、反理性的创作是现代主义,与材料内容不符,D错误。25、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对官员的优待大大鼓励了士子从政为官,这在壮大了统治基础的同时,还导致了冗官,即官员人数不断膨胀,故B正确;这一措施对激发文人的创新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建立的标志,故C错误;宋朝对官员的优待和科举制度发展没有必然关系,故D错误。26、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不但采购疫苗,还对传染病的隔离制度作了规定,并且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表明陕甘宁边区的防疫措施已经达到了现代防疫的要求,故选C;AB说法绝对化,排除;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7、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后方的民营工业显著增加,这主要和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工业内迁及为抗战服务有关,说明的是时局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正确;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洗劫,A排除;持续缩小的说法与材料数据不符,B排除;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的发展,D排除。故选C。28、C【解析】

据材料“当时楚灭其北邻若干小国后置县,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可知,春秋中叶的楚国开始改变原来的地方制度分封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由贵族担任,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正确;据所学可知,秦朝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错误;“社会结构”指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B错误;材料只是涉及楚国的局部地区,不能推断春秋时期其他国家的情况,D说法错误。29、A【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垄断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它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汽车成本下降,从而价格降低、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涉及“行业垄断”信息,排除;C项,自由竞争的企业法则遭抛弃的说法材料没体现,排除;D项,商业垄断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0、C【解析】

“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表明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苏联决定开始工业化建设,该会议应该是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故C正确;ABD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政府承担并反省战争责任;加强立法,防止悲剧重演;积极赔偿受害者;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尊重国际条约;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增进与邻国的政治互信。(2)为德国重新崛起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解析】

(1)措施:根据材料“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德国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可归纳出政府承担并反省战争责任;根据材料“联邦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可归纳出加强立法;根据材料“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可归纳出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根据材料“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可归纳出尊重国际条约;根据材料“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可归纳出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