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侯集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冲刺联考(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徐州侯集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冲刺联考(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徐州侯集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冲刺联考(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徐州侯集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冲刺联考(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徐州侯集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冲刺联考(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侯集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冲刺联考(二模)生物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研究发现,HLAI类抗原(简称H蛋白)几乎分布于人体全部正常细胞表面,是效应T细胞识别“自己”的重要依据,绝大多数癌细胞膜上丢失了此类蛋白,而特有肿瘤特异性抗原TSA(简称T蛋白)。绝大多数癌细胞表面有MHC分子(简称M蛋白),MHC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参与T细胞对抗原信号的识别,MHC分子与肿瘤抗原结合才能被效应T细胞所识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蛋白和M蛋白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B.与正常细胞相比,癌变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能力增强C.效应T细胞识别并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的防卫功能D.提高H蛋白或降低M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利于癌细胞逃脱免疫监控2.下列关于R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mRNA、tRNA和rRNAB.RNA分子中不存在ATP中的“A”C.RNA分子中不含氢键,有的RNA具有催化功能D.RNA可以作为细菌的遗传物质也可以作为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工具3.下图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D.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4时对应的种群数量4.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群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型可以不同B.种群中老的个体死亡能保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增强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C.相同类型的群落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D.受病虫危害的水稻呈斑块状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6.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hBX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B纯合(XhBXhB、Xh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B.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了B、b基因是基因重组导致的C.果蝇的眼形由野生正常眼转变为棒眼可能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的D.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中雄果蝇占1/37.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可能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B.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C.在侧芽处施加人工合成的生长素来促进侧芽生长D.赤霉素可促使子房在无种子发育的情形下仍发育成果实8.(10分)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二、非选择题9.(10分)柳树为常见的阳生植物,绿萝为常见的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一般大于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素分布于绿萝叶绿体基粒的______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______________过程。(2)实验过程中,给柳树浇灌H218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经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绿萝的净光合速率为0时,柳树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或“小于0”)。(3)若将柳树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除第一阶段有少量ATP生成外,第二阶段并没有ATP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回答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问题:(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________和纯度鉴定。(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样品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①透析的目的是:将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蛋白除去。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如图为前胰岛素原加工成胰岛素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前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加工过程需要蛋白酶催化_____________的断裂。脂肪酶不能催化该加工过程,这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____性。(2)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性。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胰岛B细胞都含有胰岛素基因,但胰岛素基因只能在胰岛B细胞内得以表达,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转基因获得的大肠杆菌中获取的前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需在体外用蛋白酶切除信号肽和C肽。不能从转基因大肠杆菌中直接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以饥饿处理的小鼠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探究经过低温(4℃)保存过的胰岛素是否具有生理活性,请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小鼠的具体活动状态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氨基丁酸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氨基丁酸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可能需要经_______才能与突触小体膜(突触前膜)融合并分泌出去。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氨基丁酸释放,并与位于图中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氯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____________(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产生。(2)人体注射麻醉剂后,麻醉剂起到了与____(填物质名称)一样的功能,从而可____________(填缩短或延长)氯离子通道打开的持续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H蛋白是分布于几乎人体全部正常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是效应T细胞识别自己的重要依据,而癌细胞丢失了该类蛋白质,所以不能被效应T细胞当成自己而识别;癌细胞表面有肿瘤特异性抗原TSA(简称T蛋白),绝大多数癌细胞表面有MHC分子(简称M蛋白),MHC分子与肿瘤抗原结合才能被效应T细胞所识别。【详解】A、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其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粘连蛋白)减少,不是因为T蛋白和M蛋白的出现,A错误;B、癌变细胞分裂能力增强,能够无限增值,但失去了分化能力,B错误;C、效应T细胞识别并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C错误;D、提高H蛋白的表达水平,效应T细胞会识别癌细胞为“自己”;降低M蛋白的表达水平,癌细胞不易被效应T细胞所识别,因此二者都有利于癌细胞逃脱免疫监控,D正确。故选D。2、A【解析】

RNA分子的种类及功能:(1)mRNA:信使RNA;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2)tRNA:转运RNA;功能:mRNA上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子)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3)rRNA:核糖体RNA;功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详解】A、线粒体中含有DNA,能进行转录合成出mRNA、tRNA、rRNA三类RNA,A正确;B、ATP中的“A”指的是腺苷,即腺嘌呤+核糖,存在于RNA中,B错误;C、tRNA为单链、但分子中含有氢键,C错误;D、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要求考生识记RNA的种类及功能,能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D【解析】

据图分析,此曲线的纵坐标为“种群增长率”,其种群为S型增长,t2时刻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3时刻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t4时刻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非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详解】A、t3时种群增长率下降,但是种群数量仍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B、t4时刻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非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B错误;C、此曲线的纵坐标为“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其种群为S型增长,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C错误;D、据图分析,t4时刻种群数量达到K值即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D。4、A【解析】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是一个反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在充分理清题目给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反馈调节过程来解题。5、D【解析】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A、同一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型可以不同,A正确;B、种群中老的个体死亡,新的个体产生,能保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使种群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B正确;C、只要不同的地段所存在的生境和历史条件相似,相同类型的群落就有可能重复出现,C正确;D、受病虫危害的水稻呈斑块状的稀疏分布属于种群的特征,不是群落的特征,D错误。故选D。6、B【解析】

1、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2、分析图形:图示为一对X染色体,有一对等位基因B、b,h与B连锁。【详解】A、h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核基因,其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的产生都是核糖体,A正确;B、B、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基因,不可能是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B错误;C、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B是碱基对替换导致的,基因突变发生在分裂间期,C正确;D、由于B纯合(XhBXhB、XhBY)时能使胚胎致死,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Xh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产生的子代有XhBXb:XbXb:XbY=1:1:1,F1中雄果蝇占1/3,D正确;故选D。根据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选项。7、C【解析】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促进生长;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植物生命活动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详解】A、当植物体感受到某些特定外界刺激时,如单侧光及重力,该部位的激素浓度或比例往往会发生变化,A正确;B、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促进叶片的脱落,B正确;C、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因此,要促进侧芽生长,需降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C错误;D、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茎伸长和果实的发育,故赤霉素可促使子房在无种子发育的情形下仍发育成果实,D正确。故选C。8、C【解析】

熟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知道DNA复制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详解】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后者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错误;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子链DNA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即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相比加倍,但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数减半,由此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类囊体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18O2),二氧化碳(C1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小于0ATP的合成需要ADP、Pi、能量。植物细胞中有ADP和Pi,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可以合成少量ATP,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能量释放出来,因此没有ATP生成【解析】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两大重要的代谢活动。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可来自于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和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可用净光合作用来表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反应式如表所示。光反应暗反应水的光解:H2O→H++O2+e-CO2的固定:CO2+RuBP→三碳酸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三碳酸的还原:三碳酸→三碳糖NADPH的合成:NADP++H++能量→NADPHRuBP的再生:三碳糖→RuBP能量转化:光能→电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能量转化: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详解】(1)叶绿素分布于真核细胞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2)H218O先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18O2),二氧化碳(C1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由于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大于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因此,当绿萝的净光合速率为0时,柳树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3)将柳树密闭在无O2、遮光的环境中培养,其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释放出来,而植物细胞中有ADP和Pi,则可以合成少量ATP,但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无能量释放出来,因此没有ATP生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常见的考点也是重难点,特别是对于净光合作用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和作答时,应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总反应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物质变化。10、纯化防止血液的凝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纯度鉴定【解析】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样品处理包括四个步骤,即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透析袋是利用半透膜制作的,半透膜可以让小分子可以自由进出,而大分子不能通过。样品纯化的目的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除去。【详解】(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4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2)①采取血液时要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以防止血液凝固;②样品处理又包括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4步。(3)①透析即是血红蛋白的粗分离,透析的目的是除去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②透析的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4)样品的纯化是通过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5)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肽键专一流动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缺少加工、修饰蛋白质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将生长状况、健康状态相同的饥饿处理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注射低温(4℃)处理过的胰岛素和等量的常温条件下未经处理的胰岛素,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活动状态【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在核糖体上由氨基酸形成的多肽链是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序列被切除,在多肽链内部形成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