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综合素养测评B卷素养提升与思维创新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初赛:基础阅读一、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语段,攻破阅读障碍,争取进入复赛。(25分)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抵御(yù) B.计划(huà) C.强迫(qiánɡ) D.侮辱(rǔ)3.“承”在字典中的解释如图,给下列加点的“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1)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伟大时代。()(2)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时,必须精确计算其承重能力,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3)承蒙招待,不胜感谢。()4.读到语段中的“浴血奋战”,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照样子,写一写。(3分)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浴血奋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语段一,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请将他们的发言补充完整。(6分)6.关于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聪聪有话要说。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而后无数科学家和航天工作者__________着他们的原则,__________出现的问题,使月球探测工程___________平稳发展,一步步朝着目标前进。A.保持坚持解决 B.坚持解决保持C.保持解决坚持 D.坚持保持解决7.下列对语段二中病句的修改意见,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第①处,将“26年前,我国第一艘神舟飞船升空”和“26年来,中国载人航天连战连捷”对调。B.第②处,将“全世界都”删去。C.第③处,将“继续”改为“陆续”。D.第④处,删去“首次”或“第一次”。8.无数科学家和航天工作者矢志不渝,无私奉献,一心为祖国勇攀航天科技高峰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课文()中展示的美好品质。(2分)A.《搭石》 B.《将相和》C.《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D.《冀中的地道战》复赛:长文阅读二、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下面的内容,检测阅读能力,争取最先通关。(45分)(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13分)阅读速度【材料一】快速阅读也叫速读,顾名思义就是快速而有效地阅读。它的有效读速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率两个方面。比如,一分钟阅读了1000字,再根据这1000字出10道题,10道题答对了6道,那么有效读速就是600字/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逐字逐句地慢读,把“一目十行”这种高效的阅读方法与似懂非懂的“囫囵吞枣”等同起来,这其实是对速读的一种误解。【材料二】初学阅读者往往先用眼睛看到文字,再经过发音器官的默念,传到耳朵,然后由听觉中心传到大脑,最后由大脑去思索其意义。这样迂回的路线太长,不仅耗费精力,容易疲劳,还会影响理解和记忆的效果。速读只要求眼睛与大脑活动,即眼睛看到文字、符号或图形,马上反映到大脑,大脑立即产生反应,这就是“眼脑直映”。“眼脑直映”的路线比通常看书的路线要短得多,这样阅读的速度就快了。【材料三】下面是五年级学生东东的有效读速成绩统计图。有效读速成绩统计图9.材料一列举一系列的数字来解释“有效读速”,这样写的好处是()(2分)A.生动形象 B.突出强调 C.具体准确 D.条理清楚10. 材料三中,东东有效读速成绩的总体趋势是()(2分)A.上升 B.下降 C.保持稳定 D.先升后降11.阅读材料二,请抓住关键语句,说一说“眼脑直映”的原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最近,东东很困惑:每次阅读测试,他都能快速读完文章,做完题目,可最终的测试成绩都不太理想。这是为什么?请你试着解答并给他提一些建议。(至少提出两点建议)(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千米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大桥在航道海域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再在6千米外腾空而起。连接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均为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但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⑦施工的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港珠澳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港珠澳大桥不仅连接起中国的内地、香港和澳门,还将中国与世界连接在了一起,被连接起来的不只是地域,还有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有删改)13.阅读短文时有许多提高阅读速度的办法。结合短文,完成练习。(6分)(1)看到题目时,我会产生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问题读,我对短文的内容理解得更快了,阅读速度也更快了。(2分)(2)阅读第⑤段时,我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关键句来提高阅读速度。(2分)(3)读到第⑤段时,“半刚性”这个词语我不懂,为提高阅读速度,我应该()(2分)A.联系上下文,弄明白了再往下读。B.查工具书,弄明白了再往下读。C.上网查清楚,再接着读。 D.不影响阅读,不用管,接着读。14.港珠澳大桥“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5.下面关于港珠澳大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B.港珠澳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C.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解决了海底沉管隧道的对接安放难题。D.港珠澳大桥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16.面对港珠澳大桥这一伟大的工程,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写一写。(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冀中的地雷战 地雷战,即爆炸运动。冀中民兵在1940年的反“扫荡”斗争中就已经开始使用地雷。各地民兵就地取材,用各种土办法制造地雷。有的用废炮弹、废手榴弹、破铁壶、玻璃瓶子、罐子作壳,里面装上炸药;有的自制硫(liú)黄炸药,自制地雷外壳。这种土造地雷,随着地道战的开展,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成为民兵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使敌人防不胜防,草木皆兵。一次,敌人“扫荡”蠡(lí)县三区,全区民兵在敌人出动前的夜间埋了400多个地雷,还发动小学生挖了无数的小土坑。这些土坑有埋地雷的,也有不埋地雷的。有的埋地雷的地方,还用自行车带轻轻地压上印,表示上边走过车,底下没有危险;有的未埋地雷的地方,则故意捣起新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使敌人心惊胆战。还有一次,敌人到城北宋庄一带“扫荡”。敌指挥官看到一个花篮,便拾起来欣赏。就在他摆弄花篮时,花篮爆炸了,敌指挥官当场被炸死。敌人失去指挥官,只好撤走。但从此以后,敌人外出“扫荡”,就强迫老百姓走在前边,企图迫使民兵不敢使用地雷。民兵针对这种情况,制造了缓燃起爆雷。群众在前面踩上引爆装置,地雷过一段时间才爆炸。此时,敌人正好行至雷区,因而能炸死敌人,避免群众伤亡。这就使敌人的阴谋落空了。地雷埋在哪里呢?最初是埋设在大路上,后来逐渐移到村庄附近和村内了。起初村民们在村外挖三十至五十个地雷坑,最后发展到村庄附近的山野上随处都有地雷,甚至柴草堆里都有。有时炸死了野兔,军民们便将死兔送到敌人据点,以警告敌人。敌人经常处在一种恐怖气氛里,不敢在夜间或拂晓前袭击村庄,村民们就可以安心睡觉,不用逃到野外去露宿了。军民们对地雷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有的在送礼用的食盒里装上爆炸物,拉火线系在盒盖上,送到敌人岗楼附近。待敌人像得到宝贝一样高兴地抱回去揭开盒盖时,地雷爆炸了。还有“仙人脱衣”地雷,这种地雷有两层皮,外层皮的导火管不起作用,但揭开外层皮,就要爆炸。民兵把这样的地雷放在公路上,敌人发觉,便拿到据点里去研究,正在“脱衣”时,“仙人”就爆炸了。地雷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所以敌人出来时总是心惊胆战。一次,一个民兵偶然将一条破腰带埋在土里,还露出一小截布头。敌人见了,认为里面埋着地雷,齐齐趴在路上,叫伪军用铁丝系住布头,再退后老远用力拉,结果拉出一条四尺长的破腰带,可见敌人多么害怕地雷。地雷战使敌人伤亡惨重,并让他们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增强了冀中军民杀敌制胜的信心。(作者吕正操,有删改)17.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文章,补全下面的对话。(6分) 聪聪:看到文章标题,我产生了疑问:_______________?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我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快了,阅读的速度也快了。读完文章我知道了问题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梦:读到“地雷埋在哪里呢”,我就知道第4自然段要讲什么,所以我读得很快。读完后我知道了地雷埋设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1)第1自然段讲了民兵制造缓燃起爆雷的原因。 ()(2)第6自然段讲了敌人误将腰带当成地雷的故事。 ()(3)地雷战和地道战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增强了军民杀敌制胜的信心。()19.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想一想,填一填。(4分)20.冀中民兵为什么要开展地雷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时条件很差,民兵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只有地雷。B.地雷的制作材料比较多样,民兵可以就地取材。C.地雷使用广泛,对敌人起到很强的震慑作用。D.地雷战成效显著,给敌人造成越来越多的伤亡。21.有人建议把第2、3自然段删去,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赛:妙笔生花三、本次比赛竞争十分激烈,请你按要求写一篇作文,争取脱颖而出。(30分)22.如果要给参与比赛的一位同学画一幅漫画,你会选择画谁呢?是古灵精怪的“开心果”,还是多才多艺的“智多星”?是脾气火爆的“红辣椒”,还是慢条斯理的“小蜗牛”?先想想这位同学有什么特点,然后选择一两件最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用文字把这位同学“画”出来。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不少于450字。参考答案1.侵略筑造城堡攻陷拒绝2.C3.(1)③(2)①(3)②4.战场上,硝烟弥漫,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即使鲜血染红了战袍,也毫不退缩,继续英勇地战斗。5.青少年应该牢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