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25.04)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一、根据要求完成1-5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在那个鲜为人知的偏僻小镇,流传着许多传说。曾经,镇上来了一个看似鹤立鸡群的外乡人,他那与众不同的举止和斑谰奇异的服饰,引得众人侧目。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他的态度从最初的好奇逐渐转为憎恶。一日,镇里一位孩童离奇失踪,众人震悚万分。有人诘问外乡人,怀疑他与孩子失踪有关,外乡人却不可捉摸,矢口否认。此后,镇里时常传出奇怪的呜咽声,仿佛是失踪孩子的哭诉,这让本就人心惶惶的小镇更加笼罩在恐惧之中。直到有一天,一位智者突然醒悟,意识到可能是镇外那废弃工厂的机器作祟。原来,那机器年久失修,运转时发出的声音被误认成呜咽,而孩子实则是贪玩迷路。当真相大白,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那些曾因无端猜忌对外乡人产生憎恶的人们,心中满是愧疚。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斑谰B.憎恶(zēng)C.震悚D.呜咽(yè)2.文段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鲜为人知B.鹤立鸡群C.不可捉摸D.真相大白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七年级三班将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调查现状】学校让同学进行了一项关于读书现状的调查,下面是调查报告,请根据表格内容写出结论。(2分)学段调查项目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天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2小时0.5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27.8%35.8%45.6%你的结论:(2)下面是小华写的活动感受中的一段文字,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生活中我与语文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忧伤时,语文为我擦泪;欢乐时,语文为我舞蹈。成功时,;分别时,。语文学习能培养高雅的情趣,积淀丰厚的底蕴,语文学习应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去。5.请写一则广告宣传语号召同学们读书,字数在20字以内。(1分)二、(36分)(一)文言文比较阅读【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①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②于云梦③,使虞人④起禽⑤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⑥拂王旃⑦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刘基《常羊学射》,有删改)【注释】①若:你。②田:同“畋”,打猎。③云梦:湖泽名。④虞人:古代掌管山泽的小官吏。⑤起禽:轰赶禽兽。⑥鹄(hú):天鹅。⑦旃(zhān):赤色曲柄旗。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吾射不亦精乎射:名词,射箭的技术B.尝射于家圃尝:曾经C.以钱覆其口覆:倾覆D.笑而遣之遣:打发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我酌油知之臣之射也B.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使虞人起禽而射之C.尝射于家圃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D.蒙乃始就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8.下列对甲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借事说理。既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即使有本领也不能自傲。B.文章描写手法多样。采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使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C.文章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箭术高超,自命不凡;卖油翁技艺娴熟,从容不迫。D.文章内容详略得当。详写陈尧咨在家圃射箭的情形,略写卖油翁演示沥油的过程。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B.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C.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D.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分)(2)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3分)11.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射箭,但所讲的道理不同。结合两文蕴含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4分)(二)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2-13题。(共7分)东栏梨花①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释】①《东栏梨花》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当时苏轼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离开朝廷,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描写了春末夏初之景,梨花盛开,柳絮纷飞,从颜色和形状的角度突出了景物的特点。B.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意境美妙。C.次句是前句的回复,如以“柳絮飞”应“梨花淡白”,以“花满城”应“柳深青”但读起来并不觉得重复,反而觉得更有情致。D.诗歌后两句以“雪”比喻梨花,并用“清明”加以衬托,表现梨花的洁白繁盛。13.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三)根据原文默写14.诗文名句默写。(每空一分,共8分)(1)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2),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3)雄兔脚扑朔,。(《木兰诗》)(4)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句子是,。(6)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表达自己既渴望赴边报国又不忍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三、(7分)15.名著阅读(7分)“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1)上述语段中的“她”是①________,语段刻画了她的②________特点。祥子与虎妞的结婚,是他不幸的开始;③________的去世,则是他彻底堕落的开始。(3分)(2)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往往有相同的命运,却有不同的结局。请概括祥子的结局并探究背后的原因。(4分)四、(31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题。(共12分)材料一:①阅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滋养精神最有效的方式,然而阅读也有“深”“浅”之分。②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这种阅读方式如今广为流行。③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向、实现精神跨越的过程。材料二:①当今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阅读方式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人们运用数字阅读工具,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获取大量信息,方便快捷;二是由于浅阅读负载的文本信息集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于一体,视觉图像脱离了高度抽象的文字编码,人们不需要解码,直接经由视觉感受就可以完成;三是浅阅读不再受读者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限制,只需具备一般的视觉感知能力即可,轻松愉快。②浅阅读多是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这种浅显化、碎片化的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弱化,知识难成系统。浅阅读中,读者只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量地获得信息。这种功利性的阅读心态,使读者对外来信息只简单接受,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浅尝辄止。同时数字阅读中各种各样的链接和音像让青少年很难养成集中精力阅读的习惯,弱化了他们的专注力和阅读理解力。浅阅读一旦成为习惯,必导致思考力和文化感受力的萎缩。材料三:①著名心理学家内尔发现,当读者进行深阅读时,阅读速度会变慢。这使得读者能通过反思、分析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丰富阅读的内容,看到文字背后的思想意蕴。这是一种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体会的阅读。②那么,怎样才能深阅读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③寻找关联。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联想,从本书的其他章节或者其他书籍里面,寻找对该知识点的理解。④纵向挖掘。遇到一些重要或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要去深度挖掘它背后的原理和背景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知识融会贯通。⑤精准转化。在真正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后,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整理和讲述。这是一个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和整理,然后重新阐述的过程。当你进入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你就迈进了深阅读的门槛。⑥圈画批注。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把问题或内在的理解感悟转化成文字。通过思维导图、文字批注等方法,来实现你与所读材料的互动,让阅读向纵深行进。⑦其实,阅读的“深”与“浅”可以并行不悖。鲁迅主张读书既要“泛览”“多翻”,又要“专精”“读活”。书海无涯,采用何种阅读方式最终取决于个人的阅读能力及阅读目的。16.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材料内容的一项是()(3分)A.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剧增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但没有改变人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介质。B.深阅读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C.利用数字化阅读工具进行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D.阅读的“深”与“浅”可以并行不悖,在现实生活中,采用何种方式阅读最终取决于个人的阅读能力及阅读目的。17.阅读材料三,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当读者进行深阅读时,阅读速度会变慢,因为读者需要时间反思和分析。B.浅阅读,使读者对外来信息只简单接受,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浅尝辄止。C.在深阅读中,读者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文字批注等方法实现与所读材料的互动,让阅读向纵深行进。D.在深阅读中,如果真正理解了书中内容,就可以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整理和阐述,让书本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1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浅阅读”流行的原因。(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9分)将月光包进粽叶①南风酥软,布谷啼清。新麦收打晾晒入仓后,秸秆的清香还未走远,粽叶的气息就翩然而至。②端午节,该是世界上最芬芳的节日吧。有屈子诗赋里薜草的暗香,有黄酒别具风味的醇香,还有来自乡野的菖蒲和艾蒿,在门楣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但萦绕在我记忆里的,却是芦叶在盈盈水间散发的缕缕清香。那每一瓣青绿,都宛若一叶扁舟,为我载来流淌在母亲粽针尾孔里的粼粼月光。③家乡的五月,槐花、栀子的清芬弥散开来,蟒蛇河畔的芦苇在馨风中忘情地拔节,不知不觉就绵延成一片片郁郁葱葱的青纱帐。端午节来临前,母亲总要拎着竹篮到河边采芦叶。我和弟弟妹妹跟在母亲身后,欢快地穿行在芦苇丛中。(甲)身前身后的芦苇结成阵围拢过来,遮天蔽日的绿色让人恍若进了翡翠宫,就连空气也仿佛能拧出绿色的汁液来。我们一边唱着、笑着、嬉闹着,一边帮助母亲拣那最宽、最绿、最嫩的芦叶打来,扎成一个个细长的捆子,准备回家包粽子用。茂密的芦苇丛里,歌声、欢呼声和采粽叶的声音不时起伏,惊起一群群水鸟,扑棱棱飞向瓦蓝瓦蓝的天空。④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把晒干的芦叶洗净了,放在清水里煮。听得水咕嘟咕嘟地响了,看见冒出袅袅的热气了,芦叶的味道便弥漫开来。那一屋子清洌洌的香气,闻着就像心上盖了床让太阳晒得酥香的小花被,角角落落都是温暖的味道。(乙)煮过的芦叶经历了水与火的浴炼,变成了青褐色,浑身上下也多了一股子韧劲,仿佛一根根系扎乡情的绸带。⑤当一弯新月挂上树梢之时,母亲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她将三四片芦叶连水抿在一起,折叠成三角形、斧头形或哑铃形,然后灌进泡胀了的糯米、肉丁、大枣、红豆、花生仁之类的食材,末了用粽针将芦叶完缝合榫地收口。⑥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弟弟妹妹尚未睁眼,便依稀听到厨房里传来母亲拉风箱的声音。起床来到灶前,只见火焰还在轻舔着大铁锅的锅底,芦叶的清香却早已混合着粽子的糯香,在鼻息间轻漾开去,濡染了整个院子。我们就在这抵挡不住的粽香里耐心等着,走过来,走过去,左瞧瞧,右瞅瞅……⑦今夜,又到月影朦胧时分,我坐在老家的榆木桌前陪母亲包粽子。满头银霜的母亲颤抖着双手,把月光与憧憬一起包进粽叶,宛似这些年来无数次为我捆扎出门远行时的包袱。我捋着粽叶的脉络,像是要细数出年轮的翻转,一丝丝失落涌上心头。芦叶依旧,可当年那穿行在芦苇丛中的身影、洒落在芦苇荡里的笑声却怎么也觅不到了。只有这一枚枚粽叶,如同一只只竹筏,载着母爱和乡情撑过岁月的河流,年年为我送来飘香的祝福。⑧怀着一汪漂泊的心事,我帮母亲将芦叶尾穿进粽针孔。此刻,我蓦然悟出,这世间粽子的味道,只有在故乡,只有在母亲的手里,才会最香……19.下面是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记述了作者童年、成年对端午节粽香的感受,一繁一简,详略得当。B.作者回忆童年采、煮芦叶和包、煮粽子的过程,运用了描写、叙述等写法。C.第⑦段写今夜陪母亲包粽子,表现了作者因重复童年故事而高兴的心情。D.本文通过包粽子的情节,表达了作者怀念童年、思念故乡、感念母爱的情感。20.文章围绕“将月光包进粽叶”展开,其中有哪些与之有关情节或场景?请列举三个。(6分)21.这篇散文中运用了大量优美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月光和粽叶,例如“月光像轻柔的丝线,缠绕在粽叶的脉络间”。请从(甲)(乙)两处任选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22.有同学读完文章后说:“感觉作者把对家乡和童年的思念都藏在了月光和粽叶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将月光包进粽叶”的理解。(5分)五、作文(60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在诗文字里行间体味到哲理的光彩……独特的色彩,寄寓着独特的情思,抒发着独特的人生感悟。请以“独特的色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答案1.A(“斑谰”应为“斑斓”)2.B(“鹤立鸡群”形容人的仪表或才能突出,此处形容外乡人的举止和服饰不恰当)3.D(A项“开展与策划”语序不当;B项“空气质量”与“改进”搭配不当;C项缺少主语)4.(1)随着年级升高,每天自由阅读时间减少,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增加。(2)成功时,语文为我喝彩;分别时,语文为我祝福。5.示例: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期劳务合同2025
- 新版二手房买卖合同
- 深圳建筑劳务分包合同样本
- 股权转让合同规范化样本
- 离婚协议书模板:一双儿女
- 房屋交易合同协议
- 二手房销售代理协议
-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临时工劳动合同
- 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合同研究
- 围墙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性发育异常疾病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清水河储能电站施工方案设计
- 从汽车检测看低空飞行器检测发展趋势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3短视频中期拍摄
- 中铁投资公司招聘笔试题
- 2024年十堰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 中药热奄包在急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观光小火车方案
- 《资本论》思维导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