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林芝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一、常识判断(共15题)1.西藏林芝被誉为“西藏江南”,以下哪种植物在林芝较为常见?()A.胡杨林B.红树林C.云杉林D.梭梭林答案:C。林芝气候湿润,云杉林是其常见的植被类型。胡杨林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如新疆等地;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梭梭林也多生长在干旱荒漠地带。2.林芝的主要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B.珞巴族C.哈萨克族D.东乡族答案:B。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林芝等地。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地;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3.以下关于林芝旅游景点,对应错误的是()A.雅鲁藏布大峡谷——观赏峡谷风光B.南迦巴瓦峰——看雪山美景C.巴松措——体验草原风情D.鲁朗林海——感受森林景观答案:C。巴松措是一个高山湖泊,以湖光山色著称,并非体验草原风情的地方。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观赏壮观的峡谷风光;南迦巴瓦峰是著名的雪山;鲁朗林海森林资源丰富。4.林芝所在的青藏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板块张裂B.板块碰撞C.火山喷发D.地壳下陷答案:B。青藏高原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板块张裂一般形成裂谷或海洋;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地貌;地壳下陷可能形成盆地等。5.林芝地区的河流大多属于()水系。A.黄河B.长江C.雅鲁藏布江D.珠江答案:C。林芝地区的河流大多属于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主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份;长江流经青海、西藏等部分地区,但林芝主要是雅鲁藏布江水系;珠江主要在南方地区。6.林芝特色美食“藏香猪”,其肉质鲜美主要得益于()A.当地的气候和环境B.特殊的饲料配方C.先进的养殖技术D.较短的养殖周期答案:A。藏香猪生长在林芝等高原地区,当地的气候和环境适宜,藏香猪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觅食,使得其肉质鲜美。并非依靠特殊饲料配方、先进养殖技术,且其养殖周期相对较长。7.以下哪种宗教在林芝地区有广泛影响?()A.基督教B.伊斯兰教C.藏传佛教D.道教答案:C。藏传佛教在西藏林芝地区有广泛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在林芝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8.林芝的桃花节一般在每年的()A.12月B.34月C.78月D.1011月答案:B。林芝的桃花节一般在每年的34月,此时桃花盛开,景色十分美丽。9.林芝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不包括()A.丰富的自然景观B.独特的民族文化C.便捷的交通网络D.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答案:C。林芝虽然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但由于其地处山区,交通网络相对不够便捷。10.林芝的森林覆盖率在西藏自治区处于()水平。A.较低B.中等C.较高D.无法比较答案:C。林芝气候湿润,森林资源丰富,其森林覆盖率在西藏自治区处于较高水平。11.下列关于林芝生态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大规模开发森林资源B.为了发展经济可以牺牲环境C.要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D.减少对自然景观的保护,重点发展人造景观答案:C。在林芝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不能大规模开发森林资源,也不能为了发展经济牺牲环境,应该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而不是减少。12.林芝的主要农业类型是()A.灌溉农业B.河谷农业C.绿洲农业D.基塘农业答案:B。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发展的是河谷农业。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绿洲农业主要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基塘农业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13.以下属于林芝地区传统节庆活动的是()A.泼水节B.那达慕大会C.望果节D.火把节答案:C。望果节是西藏林芝等地区的传统节庆活动。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节日。14.林芝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主要原因不包括()A.气候多样B.地形复杂C.人类活动频繁D.生态系统多样答案:C。林芝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因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生态系统多样等。而人类活动频繁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并非其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15.林芝与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方式不包括()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答案:D。林芝与外界联系主要通过公路、铁路、航空等方式。由于其河流落差大等原因,水运不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林芝的自然风光宛如一幅()的画卷,让每一个游客都陶醉其中。A.美轮美奂B.鬼斧神工C.巧夺天工D.栩栩如生答案:A。“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美好绝妙的事物,可用于形容自然风光的画卷。“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一般用于形容大自然的杰作等,但此处强调画卷,用“美轮美奂”更合适;“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用于形容自然画卷;“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不符合语境。2.尽管林芝的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比如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A.问题B.困难C.挑战D.阻碍答案:C。“挑战”更强调一种具有一定难度和压力的情况,林芝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如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情况可以用“挑战”来表述。“问题”表述较为宽泛;“困难”侧重于事情做起来不容易;“阻碍”强调阻挡前进的事物,“挑战”更符合语境。3.林芝的桃花盛开时,漫山遍野(),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A.五彩缤纷B.五颜六色C.花团锦簇D.五光十色答案:C。“花团锦簇”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与林芝桃花盛开时漫山遍野的景象相契合。“五彩缤纷”和“五颜六色”侧重于颜色多;“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多用于形容发光的事物,均不如“花团锦簇”合适。4.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旅游市场秩序,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A.整顿B.整治C.治理D.整理答案:A。“整顿”侧重于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常与“秩序”搭配。“整治”强调治理、整理,一般针对具体的问题或不良现象;“治理”范围较广,涉及对各种事务的管理和处理;“整理”主要指收拾、使有条理,不用于“市场秩序”。5.林芝的民俗文化(),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积厚流光D.薪火相传答案:B。“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也可用于形容文化丰富、内涵深刻,林芝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用“博大精深”合适。“源远流长”强调历史悠久;“积厚流光”指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均不如“博大精深”能体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6.游客们在林芝既能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观,又能()独特的民族风情。A.体会B.体验C.感受D.感触答案:B。“体验”更强调亲身参与、经历,对于独特的民族风情,游客需要亲身去参与和感受,用“体验”更合适。“体会”侧重于内心的领悟;“感受”强调感官上的感触;“感触”是指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感情,均不如“体验”贴切。7.林芝的旅游业发展(),未来有望成为西藏旅游的重要增长点。A.方兴未艾B.如火如荼C.风起云涌D.日新月异答案:A。“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林芝旅游业正在不断发展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符合语境。“如火如荼”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风起云涌”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相比之下“方兴未艾”更能体现其发展态势。8.为了更好地宣传林芝的旅游资源,当地旅游部门制作了()的宣传画册。A.精美B.精致C.精细D.精湛答案:A。“精美”侧重于精致美好,常用来形容物品外观漂亮、有吸引力,宣传画册外观精美能更好地吸引游客,用“精美”合适。“精致”强调精巧细致;“精细”侧重于细密、精致;“精湛”主要用于形容技艺高超,均不如“精美”符合语境。9.林芝的生态环境是其旅游业发展的(),必须加以保护。A.基础B.基石C.根本D.支柱答案:A。“基础”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林芝的生态环境是其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依托,是发展的基础,用“基础”合适。“基石”强调起到支撑作用的石头,常比喻基础中的重要部分;“根本”强调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支柱”比喻中坚力量,均不如“基础”准确。10.随着林芝旅游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这里的美景。A.向往B.憧憬C.神往D.仰慕答案:C。“神往”指心里向往,比“向往”“憧憬”更能体现出对林芝美景的强烈向往之情。“向往”和“憧憬”也有向往的意思,但“神往”更具感染力;“仰慕”一般用于对人的敬仰,不符合语境。11.林芝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相得益彰,()出独特的旅游魅力。A.凸显B.突显C.彰显D.显现答案:C。“彰显”有鲜明地显示的意思,能体现出林芝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相互配合后鲜明地显示出独特的旅游魅力。“凸显”和“突显”都有突出显示的意思,但“突显”更强调突然显现;“显现”只是一般的呈现,不如“彰显”有力度。12.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了旅游发展的活力。A.增添B.增加C.添加D.添补答案:A。“增添”有添加、增加的意思,常与“活力”“色彩”等抽象名词搭配。“增加”侧重于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多;“添加”一般指在具体的事物中加入别的东西;“添补”有补充、填补的意思,均不如“增添”合适。13.林芝的旅游市场需要不断()和规范,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A.完善B.完备C.改善D.改良答案:A。“完善”指使完备美好,对于旅游市场来说,需要不断地使其各个方面更加完备,用“完善”合适。“完备”侧重于应该有的全都有了;“改善”主要指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改良”一般用于对事物进行改进,使其更优良,均不如“完善”准确。14.游客们对林芝的美景赞不绝口,纷纷表示下次还会()。A.故地重游B.旧地重游C.重游故地D.重温旧梦答案:A。“故地重游”指再次到曾经去过的地方游览,比较常用和规范的表达。“旧地重游”也有同样的意思,但“故地重游”更常用;“重游故地”表述较生硬;“重温旧梦”侧重于回忆过去的美好事情,不符合语境。15.林芝的旅游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和引导。A.扶持B.支持C.资助D.援助答案:A。“扶持”有搀扶、支持,帮助其发展的意思,政府对林芝旅游发展不仅是给予支持,还需要帮助其成长,用“扶持”更合适。“支持”比较宽泛;“资助”主要指提供资金帮助;“援助”一般用于在困难时给予帮助,均不如“扶持”贴切。三、判断推理(共15题)1.所有林芝的旅游景点都很受欢迎。纳木错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景点,所以纳木错是林芝的旅游景点。以下哪项推理与题干最为相似?()A.所有的水果都富含维生素。苹果富含维生素,所以苹果是水果。B.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考试。小李参加了考试,所以小李是学生。C.所有的动物都需要呼吸。鱼需要呼吸,所以鱼是动物。D.所有的运动员都要进行训练。小张进行了训练,所以小张是运动员。答案:B。题干的推理形式是:A(林芝的旅游景点)→B(很受欢迎),C(纳木错)→B(很受欢迎),所以C(纳木错)→A(林芝的旅游景点),属于肯后推肯前的推理。B选项推理形式为:A(学生)→B(参加考试),C(小李)→B(参加考试),所以C(小李)→A(学生),与题干推理形式一致。A、C、D选项虽然推理形式也类似,但题干中纳木错实际不在林芝,是推理错误,B选项更符合题干这种推理错误的情况。2.如果林芝的旅游服务质量提高,那么游客满意度会增加。现在游客满意度没有增加,所以林芝的旅游服务质量没有提高。这是基于哪种逻辑推理?()A.肯前必肯后B.否后必否前C.否前必否后D.肯后必肯前答案:B。题干的逻辑关系为: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现在游客满意度没有增加,即对后件进行了否定,得出旅游服务质量没有提高,是对前件的否定,这是“否后必否前”的逻辑推理。3.林芝有三个旅游景区A、B、C,游客甲说:“我去了A景区,没去B景区。”游客乙说:“我没去A景区,去了B景区。”游客丙说:“我没去A景区,也没去B景区。”已知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去了A景区B.乙去了B景区C.丙去了C景区D.无法确定谁去了哪个景区答案:A。游客甲说去了A景区没去B景区;游客乙说没去A景区去了B景区;游客丙说没去A景区也没去B景区。乙和丙的话关于A景区和B景区的描述是相互矛盾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所以真话就在乙和丙之中,那么甲说的就是假话,甲说没去B景区是假的,所以甲去了A景区。4.林芝的旅游旺季分为夏季和秋季。如果是夏季,游客主要是来避暑和欣赏自然风光;如果是秋季,游客主要是来观赏红叶和体验民俗。现在有很多游客来林芝观赏红叶和体验民俗,所以现在是秋季。这是基于()A.肯定前件式B.否定前件式C.肯定后件式D.否定后件式答案:A。题干逻辑关系为:夏季→避暑和欣赏自然风光;秋季→观赏红叶和体验民俗。现在有很多游客来林芝观赏红叶和体验民俗,是对“秋季→观赏红叶和体验民俗”这一逻辑关系中后件的肯定,从而得出现在是秋季,是肯定前件式的推理。5.以下关于林芝旅游景区的描述,属于归纳推理的是()A.雅鲁藏布大峡谷很壮观,南迦巴瓦峰很美丽,所以林芝的旅游景区都很有特色。B.如果林芝的某个景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它会吸引很多游客。某个景区吸引了很多游客,所以它有良好的生态环境。C.林芝的所有景区都需要门票,A景区是林芝的景区,所以A景区需要门票。D.林芝的旅游景区中,有的以自然风光闻名,有的以民俗文化著称,所以有的以自然风光闻名的景区也以民俗文化著称。答案:A。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例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A选项从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峰这两个个别景区的特点,归纳出林芝所有旅游景区都很有特色的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B选项是演绎推理中的肯后推肯前;C选项是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D选项推理逻辑错误。6.林芝旅游部门对游客进行了调查,发现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占70%,喜欢民俗文化的游客占60%。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有30%的游客既不喜欢自然风光也不喜欢民俗文化。B.至少有30%的游客既喜欢自然风光又喜欢民俗文化。C.有70%的游客只喜欢自然风光。D.有60%的游客只喜欢民俗文化。答案:B。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和喜欢民俗文化的游客比例之和为70%+60%=130%,超过了100%,根据容斥原理,两者都喜欢的游客至少占130%100%=30%。A选项无法确定既不喜欢自然风光也不喜欢民俗文化的游客比例;C、D选项不能确定只喜欢一种的游客比例。7.某旅游公司推出了林芝三日游的两种套餐,豪华套餐和经济套餐。选择豪华套餐的游客满意度为80%,选择经济套餐的游客满意度为60%。所以,豪华套餐比经济套餐更能让游客满意。这是基于()A.平均数比较B.比例比较C.数量比较D.质量比较答案:B。题干是通过比较选择豪华套餐和经济套餐的游客满意度比例(80%和60%),得出豪华套餐比经济套餐更能让游客满意的结论,属于比例比较。8.林芝的某个景区规定:只有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景区。小李进入了景区,所以小李购买了门票。这是基于()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B.必要条件假言推理C.选言推理D.联言推理答案:B。“只有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景区”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逻辑关系为:进入景区→购买门票。小李进入了景区,得出小李购买了门票,是根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的肯前必肯后的规则。9.对于林芝的旅游发展,有人认为要注重生态保护,有人认为要大力开发旅游项目。以下能同时兼顾这两种观点的是()A.在生态环境好的区域适度开发旅游项目B.先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再进行生态保护C.只注重生态保护,不开发旅游项目D.只开发旅游项目,不考虑生态保护答案:A。A选项在生态环境好的区域适度开发旅游项目,既考虑了生态保护,又能进行一定的旅游开发,兼顾了两种观点。B选项先开发后保护可能会对生态造成破坏;C选项只注重保护不开发不利于旅游发展;D选项只开发不考虑保护会破坏生态环境。10.林芝有两个旅游小镇甲和乙,甲镇的旅游收入比乙镇高。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甲镇的旅游发展比乙镇好”这一观点?()A.甲镇的旅游成本比乙镇高B.甲镇的游客数量比乙镇多C.乙镇的旅游资源比甲镇丰富D.甲镇的旅游宣传比乙镇做得好答案:A。论点是“甲镇的旅游发展比乙镇好”,论据是“甲镇的旅游收入比乙镇高”。A选项指出甲镇旅游成本比乙镇高,说明甲镇虽然收入高,但可能利润并不高,不能仅根据收入高就得出旅游发展好的结论,削弱了论点。B选项游客数量多可能支持甲镇旅游发展好;C选项旅游资源丰富不代表旅游发展好;D选项宣传好可能促进旅游发展,支持了论点。11.以下属于类比推理的是()A.林芝的某个景区和另一个城市的景区都有美丽的湖泊,那个城市的景区很受欢迎,所以林芝的这个景区也会很受欢迎。B.林芝的旅游景区都需要维护,A景区是林芝的景区,所以A景区需要维护。C.如果林芝的旅游市场规范,那么游客会增多。现在游客增多了,所以旅游市场规范了。D.林芝有很多旅游景点,有的以山景闻名,有的以水景闻名,所以有的以山景闻名的景点也以水景闻名。答案:A。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A选项根据林芝的景区和另一个城市的景区都有美丽湖泊这一相同属性,推出林芝的景区也会和那个城市的景区一样受欢迎,属于类比推理。B选项是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C选项是演绎推理中的肯后推肯前;D选项推理逻辑错误。12.林芝旅游部门准备开展一次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如果活动成功,游客满意度会大幅提高;如果活动失败,会影响旅游部门的形象。现在活动已经开展,结果是游客满意度没有大幅提高,那么可以推出()A.活动成功了B.活动失败了C.活动既成功又失败了D.无法确定活动是否成功答案:B。题干逻辑关系为:活动成功→游客满意度大幅提高。现在游客满意度没有大幅提高,即对后件进行了否定,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活动失败了。13.有四位游客对林芝的四个景区A、B、C、D进行评价。游客甲说:“A景区是最好的。”游客乙说:“B景区不是最差的。”游客丙说:“C景区比A景区好。”游客丁说:“D景区是最差的。”已知四位游客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景区是最好的B.B景区是最好的C.C景区是最好的D.D景区是最好的答案:C。甲说A景区是最好的,丙说C景区比A景区好,甲和丙的话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为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所以乙和丁说的是真话,即B景区不是最差的,D景区是最差的。又因为丙说的是真话,所以C景区比A景区好,那么C景区是最好的。14.林芝的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关系。A.对立B.统一C.既对立又统一D.没有关系答案:C。林芝的旅游发展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体现了两者的对立关系;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合理的旅游发展也可以促进生态保护的投入和重视,这体现了两者的统一关系,所以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5.某旅游团队在林芝旅游,导游说:“要么去A景区,要么去B景区。”团队成员甲说:“我不同意。”那么甲的意思是()A.既去A景区又去B景区B.既不去A景区也不去B景区C.要么既去A景区又去B景区,要么既不去A景区也不去B景区D.去A景区不去B景区或者去B景区不去A景区答案:C。“要么去A景区,要么去B景区”是不相容选言命题。甲不同意,那么甲的意思就是对这个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否定,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否定是“(A且B)或者(非A且非B)”,即要么既去A景区又去B景区,要么既不去A景区也不去B景区。四、资料分析(共15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3年上半年,林芝市共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达到28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国内游客达到32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8%。入境游客30万人次,同比增长5%;入境旅游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0%。1.2022年上半年,林芝市接待游客约为()万人次。A.280B.292C.300D.310答案:B。2.2023年上半年,国内游客占接待游客总数的比重约为()A.85%B.91%C.94%D.97%答案:B。3.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加约()亿元。A.5.1B.5.4C.5.7D.6.0答案:C。4.2022年上半年,入境旅游收入约为()亿元。A.2.5B.2.7C.2.9D.3.1答案:C。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上半年,国内游客增长速度比入境游客快B.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速度比入境旅游收入慢C.2022年上半年,国内游客人数比入境游客少D.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比入境旅游收入少答案:A。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林芝市某旅游景区2023年各季度游客接待量如下:第一季度30万人次,第二季度40万人次,第三季度60万人次,第四季度50万人次。该景区门票价格为80元/人。6.该景区2023年全年游客接待量为()万人次。A.160B.170C.180D.190答案:C。全年游客接待量为各季度接待量之和,即(30+40+60+50=180)万人次。7.该景区2023年第三季度门票收入为()万元。A.4800B.5600C.6400D.7200答案:A。第三季度游客接待量60万人次,门票价格80元/人,门票收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项目一任务二思考与练习答案
- 急救护理学绪论
- 个人房屋租赁协议模板
- 2025国内货物买卖合同模板「」
- 小学梅花魂教案
- 广州短期装修工程合同
- 2025合同能源效益提升宣传口号标语
- 2025汽车销售合同模板
- 合同纠纷处理手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学案+素材
- 酒馆加盟代理协议书
- 光电芯片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物理考试(含答案)
-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定期清洗消毒空调及通风设施制度
- 实战经验:2024年记者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无线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投资咨询工程师项目后评价试题及答案
-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