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昭通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一、常识判断(共15题)1.云南昭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下不属于昭通特色资源的是()A.煤炭资源B.页岩气资源C.稀土资源D.温泉资源答案:C。昭通有丰富的煤炭、页岩气资源,也分布着不少温泉资源,但稀土资源并非其特色资源。2.下列关于昭通历史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昭通是古滇国的核心区域B.昭通有“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C.昭通的文化起源于近代D.昭通没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答案:B。昭通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古滇国核心区域在滇池周边;昭通文化历史悠久,并非起源于近代;昭通市的威信县扎西镇有重要历史意义,但昭通整体目前没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表述不准确。3.以下哪种动物是昭通地区可能出现的珍稀动物()A.大熊猫B.东北虎C.黑颈鹤D.金丝猴答案:C。昭通大山包是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大量黑颈鹤栖息;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等地;东北虎分布在东北地区;金丝猴在昭通不是典型分布动物。4.下列关于昭通地理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B.昭通地势南高北低C.昭通属于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D.昭通有金沙江、牛栏江等河流过境答案:B。昭通地势北高南低,而不是南高北低,其他选项描述均正确。5.下列哪部文学作品与昭通有一定关联()A.《平凡的世界》B.《边城》C.《乌蒙磅礴》D.《呐喊》答案:C。《乌蒙磅礴》与昭通所在的乌蒙山区有一定关联;《平凡的世界》故事发生地是陕西;《边城》是湘西故事;《呐喊》是鲁迅的作品集,无直接与昭通关联内容。6.昭通某一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有“火把节”这一重要活动,这个少数民族最可能是()A.回族B.彝族C.白族D.苗族答案:B。彝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是火把节;回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白族有三月街等节日;苗族有苗年等节日。7.昭通的特色美食“昭通酱”,其主要原料不包括()A.大豆B.辣椒C.芝麻D.小麦答案:C。昭通酱以大豆、辣椒、小麦等为主要原料,芝麻不是其主要原料。8.以下关于昭通教育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昭通没有高等院校B.昭通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在云南一直处于领先地位C.昭通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条件D.昭通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且无特色专业答案:C。昭通有昭通学院等高等院校;昭通基础教育发展在不断进步,但并非一直处于云南领先地位;昭通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条件;昭通职业教育也在发展,有一些特色专业。9.昭通在经济发展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不包括()A.高原特色农业B.有色金属冶炼C.旅游文化产业D.航天航空产业答案:D。昭通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有色金属冶炼、旅游文化产业等,航天航空产业并非其重点发展产业。10.下列关于昭通交通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昭通没有铁路经过B.昭通机场航班较少且只开通国内少数城市航线C.昭通的高速公路网络非常稀疏D.昭通的水运发达,可直接通江达海答案:B。昭通有铁路经过;昭通机场航班较少且只开通国内少数城市航线;昭通高速公路网络在不断完善,并非非常稀疏;昭通水运并不发达,无法直接通江达海。11.昭通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以“苹果之乡”著称,这个行政区是()A.镇雄县B.昭阳区C.鲁甸县D.巧家县答案:B。昭阳区是“中国苹果之乡”。12.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与昭通有密切关系()A.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扎西会议D.飞夺泸定桥答案:C。扎西会议在昭通威信县召开;遵义会议在遵义;四渡赤水主要涉及贵州、四川、云南交界多地,但扎西会议在昭通意义特殊;飞夺泸定桥在四川。13.昭通的传统手工艺中,以竹编技艺闻名的地区是()A.永善县B.盐津县C.大关县D.绥江县答案:C。大关县的竹编技艺较为闻名。14.下列关于昭通生态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昭通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B.昭通在生态保护方面投入较少C.昭通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D.昭通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答案:B。昭通建立了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自然保护区,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并且在生态保护方面投入不断加大,并非投入较少。15.昭通某乡镇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主打“温泉康养”主题,这个乡镇可能是()A.彝良县洛泽河镇B.水富市两碗镇C.镇雄县泼机镇D.威信县水田镇答案:B。水富市两碗镇有丰富的温泉资源,适合发展温泉康养旅游。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昭通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每一处景色都像是大自然精心______的杰作,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A.雕刻B.雕琢C.刻画D.塑造答案:B。“雕琢”更强调精心细致地加工、创作,用于形容大自然对景色的打造更合适;“雕刻”一般用于具体的物品雕刻;“刻画”多侧重于描写人物形象等;“塑造”常搭配形象等。2.随着昭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______,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A.日新月异B.一日千里C.突飞猛进D.扶摇直上答案:A。“日新月异”侧重于变化快且新,能体现城市建设不断有新变化,新面貌,符合语境;“一日千里”强调速度快;“突飞猛进”着重于进展迅速;“扶摇直上”多形容地位、名声等迅速上升。3.昭通的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习俗______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A.包含B.包涵C.蕴含D.囊括答案:C。“蕴含”有包含、蕴藏的意思,更能体现传统习俗中深藏着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包含”比较宽泛;“包涵”多用于请人原谅;“囊括”指全部包罗。4.虽然昭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______这些困难。A.克服B.征服C.战胜D.攻克答案:A。“克服”常与“困难”搭配,强调用意志和努力去解决困难;“征服”一般用于征服自然、敌人等;“战胜”多搭配对手、困难等,但“克服困难”更常用;“攻克”多用于攻克难关、难题等。5.昭通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各种美食让人______。A.垂涎欲滴B.馋涎欲滴C.食指大动D.胃口大开答案:A。“垂涎欲滴”形容非常嘴馋,看到美食的样子更合适;“馋涎欲滴”也有此意,但“垂涎欲滴”更常用;“食指大动”侧重于有想吃的欲望;“胃口大开”强调食欲好。6.昭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______和传承。A.保护B.保卫C.维护D.守护答案:A。“保护”强调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用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合适;“保卫”多用于保卫国家、领土等;“维护”侧重于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守护”有看守保护之意,但“保护”更正式和常用。7.昭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他们用相机______下了这些美丽的瞬间。A.记录B.记载C.纪录D.登记答案:A。“记录”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这里用相机记录瞬间合适;“记载”一般用于文字记录历史等;“纪录”常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等;“登记”多用于对信息的记录。8.昭通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教师们______地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A.孜孜不倦B.废寝忘食C.兢兢业业D.勤勤恳恳答案:A。“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更能体现教师持续不断地为学生付出努力;“废寝忘食”强调专注到忘记吃饭睡觉;“兢兢业业”侧重于做事谨慎、勤恳;“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9.昭通的城市规划越来越合理,道路宽敞整洁,建筑布局______。A.错落有致B.鳞次栉比C.井井有条D.有条不紊答案:A。“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用于形容建筑布局合适;“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井井有条”和“有条不紊”主要强调有条理,不侧重于布局的美感。10.昭通的乡村旅游正蓬勃发展,游客们在这里可以______到浓郁的乡村气息。A.感受B.感觉C.感触D.感悟答案:A。“感受”侧重于亲身受到、体会,能体现游客在乡村体验到乡村气息;“感觉”更强调感官上的察觉;“感触”侧重于思想上的触动;“感悟”强调有所领悟。11.昭通的文化传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不能______,要积极参与其中。A.置身事外B.作壁上观C.袖手旁观D.隔岸观火答案:C。“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强调在文化传承这件事上不能不参与;“置身事外”侧重于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在一旁看热闹。12.昭通的自然风光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______,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A.景致B.景色C.景观D.风景答案:A。“景致”侧重于指风景和景物,更强调景色的特色和趣味,能体现不同季节景色的特点;“景色”比较宽泛;“景观”通常指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风景”也是指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13.昭通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不断创新,才能______市场的需求。A.满足B.符合C.迎合D.适应答案:D。“适应”强调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企业创新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满足”侧重于使需求得到实现;“符合”强调与标准等一致;“迎合”有故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14.昭通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每一个故事都______着一段动人的传奇。A.隐藏B.蕴藏C.暗藏D.埋藏答案:B。“蕴藏”指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更能体现历史故事中深藏着传奇;“隐藏”侧重于藏起来不被发现;“暗藏”有隐蔽、隐藏的意思,多含贬义;“埋藏”一般用于具体事物埋在地下等。15.昭通的旅游宣传需要更有特色,要______出本地的文化魅力。A.展现B.展示C.呈现D.表现答案:A。“展现”强调明显地表现出来,更能突出把本地文化魅力充分表现出来;“展示”侧重于摆出来让人看;“呈现”指显出、露出;“表现”侧重于表示出来某种思想、感情等。三、判断推理(共15题)1.以下关于“昭通人都爱吃昭通酱”这一判断,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B.这是一个特称肯定判断C.这是一个全称否定判断D.这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答案:A。“昭通人都爱吃昭通酱”表达的是所有昭通人都有爱吃昭通酱这个属性,属于全称肯定判断。2.“有些昭通的景点是非常值得一去的”,以下与之矛盾的判断是()A.所有昭通的景点都不值得一去B.有些昭通的景点不值得一去C.所有昭通的景点都非常值得一去D.没有昭通的景点值得一去答案:A。“有些昭通的景点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是特称肯定判断,其矛盾判断是全称否定判断“所有昭通的景点都不值得一去”。3.已知“如果去昭通旅游,那么就会去参观大山包”为真,以下哪种情况一定为真()A.去了昭通旅游,但没去参观大山包B.没去昭通旅游,就不会去参观大山包C.去参观了大山包,就一定去了昭通旅游D.没去参观大山包,就没去昭通旅游答案:D。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去昭通旅游,那么就会去参观大山包”,根据“否后必否前”,没去参观大山包,就一定没去昭通旅游;A选项与原命题矛盾;B选项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C选项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4.有以下几个判断:①昭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②昭通的美食很有特色;③昭通的旅游资源丰富。如果以上判断都为真,那么可以推出()A.只要是美丽的城市,美食就一定有特色B.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美食一定有特色C.昭通既美丽,美食又有特色,旅游资源还丰富D.有美食特色的城市,旅游资源一定丰富答案:C。已知三个判断都为真,那么可以得出昭通既美丽,美食又有特色,旅游资源还丰富;A、B、D选项都属于不合理的逻辑推导,不能从已知的关于昭通的判断中得出这样普遍的结论。5.甲说:“昭通的苹果很有名。”乙说:“我不这么认为。”丙说:“你们两人的观点都不对。”关于丙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丙的说法正确,因为甲和乙的观点都片面B.丙的说法错误,因为甲和乙的观点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C.丙的说法正确,因为甲和乙的观点可以同时不成立D.丙的说法错误,因为甲和乙的观点是反对关系,不能同假答案:B。甲说昭通苹果很有名,乙说不这么认为,两人观点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不能同时为假,所以丙说两人观点都不对是错误的。6.某旅游团在讨论是否去昭通旅游,有人说:“如果去昭通,就一定要去看黑颈鹤。”有人说:“去昭通不一定要去看黑颈鹤。”这两种说法()A.可以同时为真B.可以同时为假C.必有一真一假D.只有一种说法为真答案:C。“如果去昭通,就一定要去看黑颈鹤”和“去昭通不一定要去看黑颈鹤”是相互矛盾的说法,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7.以下推理形式正确的是()A.所有昭通人都喜欢吃洋芋,小李是昭通人,所以小李喜欢吃洋芋B.有些昭通人喜欢唱歌,小张是昭通人,所以小张喜欢唱歌C.所有昭通的景点都很美,这个地方很美,所以这个地方是昭通的景点D.有些昭通的企业很有活力,这个企业有活力,所以这个企业是昭通的企业答案:A。这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推理,大前提“所有昭通人都喜欢吃洋芋”,小前提“小李是昭通人”,能得出结论“小李喜欢吃洋芋”;B选项“有些昭通人喜欢唱歌”不能必然推出小张喜欢唱歌;C、D选项属于“肯后推肯前”,推理形式错误。8.“要么去昭通旅游,要么去丽江旅游”,如果这一判断为真,以下情况可能发生的是()A.既去昭通旅游,又去丽江旅游B.既不去昭通旅游,也不去丽江旅游C.去昭通旅游但不去丽江旅游D.去昭通旅游,也去了大理旅游答案:C。“要么去昭通旅游,要么去丽江旅游”是不相容选言命题,只能有一个选言支为真,即要么去昭通不去丽江,要么去丽江不去昭通,所以C选项可能发生;A选项两个选言支都为真不符合;B选项两个选言支都为假不符合;D选项说去了大理旅游与原命题无关。9.已知“并非所有昭通的学生都喜欢学习”,以下与之等价的判断是()A.所有昭通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B.有些昭通的学生不喜欢学习C.有些昭通的学生喜欢学习D.没有昭通的学生喜欢学习答案:B。“并非所有昭通的学生都喜欢学习”意思就是存在一些昭通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即“有些昭通的学生不喜欢学习”。10.甲、乙、丙三人讨论昭通的景点。甲说:“大山包很值得去。”乙说:“如果大山包值得去,那么黄连河也值得去。”丙说:“大山包值得去,但黄连河不值得去。”已知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对的,那么()A.甲说的对B.乙说的对C.丙说的对D.无法判断谁说的对答案:B。乙说的“如果大山包值得去,那么黄连河也值得去”和丙说的“大山包值得去,但黄连河不值得去”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对,所以甲说的是错的,即大山包不值得去,那么丙的话就是假的,所以乙说的是对的。11.以下判断中,属于联言判断的是()A.昭通或者是历史文化名城,或者是旅游胜地B.如果昭通发展旅游业,那么经济会增长C.昭通是历史文化名城且是旅游胜地D.昭通要么发展农业,要么发展工业答案:C。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昭通是历史文化名城且是旅游胜地”符合联言判断的特征;A选项是选言判断;B选项是假言判断;D选项是不相容选言判断。12.对于“昭通的美食有特色”和“昭通的美景很迷人”这两个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是联言关系B.二者是选言关系C.二者是条件关系D.二者没有逻辑关系答案:A。这两个判断可以同时成立,表达了昭通在美食和美景方面的特点,属于联言关系。13.已知“只有昭通的企业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以下哪种情况不符合这一判断()A.昭通的企业创新了,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了B.昭通的企业没创新,但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了C.昭通的企业没创新,在市场竞争中没立足D.昭通的企业创新了,但在市场竞争中没立足答案:B。“只有昭通的企业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逻辑关系是“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企业创新”,B选项“企业没创新,但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了”是“否后肯前”,不符合逻辑。14.“有些昭通的手工艺人技艺高超”,通过换位推理可以得到()A.有些技艺高超的是昭通的手工艺人B.所有技艺高超的都是昭通的手工艺人C.有些昭通的手工艺人不是技艺不高超的D.所有昭通的手工艺人技艺都高超答案:A。特称肯定判断“有些昭通的手工艺人技艺高超”换位后得到“有些技艺高超的是昭通的手工艺人”。15.有一个判断“昭通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其进行否定得到()A.昭通的教育水平没有提高B.昭通的教育水平在下降C.昭通的教育水平没有不断提高D.昭通的教育水平一直很低答案:C。对“昭通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进行否定,就是“昭通的教育水平没有不断提高”,A选项“没有提高”表述不准确,可能有波动情况;B选项“在下降”过于绝对;D选项“一直很低”与原判断否定无关。四、资料分析(共15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3年,昭通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1.01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8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740.05亿元,增长5.8%。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8.7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23万公顷,增加0.34万公顷;烤烟种植面积6.87万公顷,减少0.12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85.21万吨,比上年增加3.42万吨;油料产量21.34万吨,增加1.23万吨;烤烟产量11.23万吨,减少0.56万吨。1.2022年昭通市地区生产总值约为()亿元。A.1459B.1460C.1461D.1462答案:A。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2022年昭通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41.01÷(1+5.6%)≈1541.01÷1.056≈1459亿元。2.2023年昭通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A.20.8%B.21.0%C.21.2%D.21.4%答案:A。比重=部分量÷整体量,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3.84÷1541.01≈324÷1540≈20.8%。3.2023年昭通市油料种植面积的增长率约为()A.2.9%B.3.1%C.3.3%D.3.5%答案:B。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2023年油料种植面积基期量为11.230.34=10.89万公顷,增长率为0.34÷10.89≈0.34÷10.9≈3.1%。4.2023年昭通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约为()吨/公顷。A.4.15B.4.18C.4.21D.4.24答案:C。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种植面积,2023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285.21÷68.71≈285÷68.7≈4.21吨/公顷。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昭通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量小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量B.2023年昭通市烤烟种植面积的减少量小于烤烟产量的减少量C.2023年昭通市油料产量的增长率高于粮食产量的增长率D.2023年昭通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速最快答案:C。A项:根据增长量公式计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量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量需进一步计算,经计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量大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量,A错误。B项:烤烟种植面积减少量是0.12万公顷,产量减少量是0.56万吨,单位不同无法直接比较大小,B错误。C项:油料产量增长率为1.23÷(21.341.23)≈1.23÷20.11,粮食产量增长率为3.42÷(285.213.42)≈3.42÷281.79,经计算油料产量增长率高于粮食产量增长率,C正确。D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6.2%大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4.8%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5.8%,D错误。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2023年昭通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34亿元,比上年增长6.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2.67亿元,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5.67亿元,增长7.8%。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45.67亿元,增长8.2%;饮料类零售额12.34亿元,增长7.5%;烟酒类零售额23.45亿元,增长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34.56亿元,增长6.2%。6.2022年昭通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亿元。A.616B.617C.618D.619答案:A。根据基期量公式,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58.34÷(1+6.8%)≈658÷1.068≈616亿元。7.2023年昭通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A.77.9%B.78.1%C.78.3%D.78.5%答案:A。比重=512.67÷658.34≈513÷658≈77.9%。8.2023年以下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增长量最大的是()A.粮油、食品类B.饮料类C.烟酒类D.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答案:A。根据增长量公式,现期量大且增长率大的增长量一般大,粮油、食品类现期量45.67亿元,增长率8.2%,相比其他几类,其增长量最大。9.2023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量约为()亿元。A.10.2B.10.4C.10.6D.10.8答案:C。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量为145.67×7.8%÷(1+7.8%)≈146×0.078÷1.078≈10.6亿元。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2023年昭通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低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B.2023年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饮料类零售额的增速高于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的增速C.2023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量小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量D.2023年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占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有所上升答案:C。A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8%低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7.8%,A正确。B项:饮料类零售额增速7.5%高于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速6.2%,B正确。C项:经计算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量大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量,C错误。D项: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率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三方租赁合同2025年
- 2025年住院医师考试-皮肤科住院医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聘用外籍人员劳动合同(2025版)
- 2025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 苹果水果采购合同范本2025年
- 轮胎品牌战略合作协议范本
- 起重机租赁合同书(2025版)
- 墙面粉刷劳务分包合同2025年
- 劳动变更协议书2025年
- 探索VR模拟在医疗领域的教育培训新路径
- 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第3版) 课件 樊富珉 第1讲 心理健康知多少-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第7讲 人际关系你我他-人际交往
- 健康体重管理培训课件
- 8.3+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5至2030中国羟基封端的聚丁二烯(HTPB)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DB11-T 695-202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中科大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课件第2章 温度测量
- 肛周脓肿护理疾病查房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二卷)含答案
- 国企改革笔试题库及答案
- GM/T 0129-2023SSH 密码协议规范
- 2025届成都青羊区四校联考七下英语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