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1页
山西晋城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2页
山西晋城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3页
山西晋城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4页
山西晋城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晋城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一、常识判断(共15题)1.下列关于山西晋城的说法,错误的是()A.晋城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B.有著名的皇城相府景区C.是中国围棋之乡D.位于山西省最北部答案:D。解析: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并非最北部。2.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与晋城没有直接关联()A.陈廷敬B.蔺相如C.愚公D.司马光答案:D。解析:陈廷敬是晋城人,皇城相府是其故居;蔺相如故里在今山西晋城古郊乡;传说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在晋城王屋山。而司马光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3.晋城的主要矿产资源不包括()A.煤炭B.铁矿C.天然气D.石油答案:D。解析:晋城煤炭、铁矿、煤层气(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并非其主要矿产资源。4.下列关于晋城地方文化特色的表述,正确的是()A.上党梆子是流行于晋城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B.晋城剪纸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C.泽州打铁花已失传D.阳城犁镜制作工艺简单答案:A。解析: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晋城等地;晋城剪纸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泽州打铁花依然存在并传承;阳城犁镜制作工艺复杂,有独特的技术。5.晋城某山区出现了泥石流灾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奔跑B.向泥石流流动垂直方向的山坡上跑C.躲在低洼处等待救援D.立即返回屋内躲避答案:B。解析:发生泥石流时,应向泥石流流动垂直方向的山坡上跑,而不能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奔跑、躲在低洼处或返回屋内。6.下列属于晋城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是()A.青莲寺B.珏山C.良户古村D.五台山答案:无正确选项。青莲寺、珏山、良户古村都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在忻州,也不属于晋城。7.晋城在历史上曾属于以下哪个国家()A.秦国B.赵国C.魏国D.韩国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晋城大部分地区属于韩国。8.以下哪种美食不是晋城特色美食()A.过油肉B.烧大葱C.高平十大碗D.阳城肉罐肉答案:A。解析:过油肉是山西传统名菜,但不是晋城特色美食,烧大葱、高平十大碗、阳城肉罐肉都是晋城特色美食。9.晋城的气候类型属于()A.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答案:A。解析:晋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10.下列关于晋城旅游景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蟒河景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B.王莽岭景区是观日出、云海的好去处C.柳氏民居是现代建筑风格D.九女仙湖景色秀丽答案:C。解析:柳氏民居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并非现代建筑风格。11.晋城的市花是()A.牡丹B.菊花C.紫薇D.月季答案:D。解析:晋城的市花是月季。12.以下哪个事件与晋城有关()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A。解析:长平之战发生在今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巨鹿之战在河北巨鹿;官渡之战在河南中牟;赤壁之战在湖北赤壁。13.晋城某企业要发展绿色产业,以下不符合要求的是()A.发展生态农业B.开发高污染的化工项目C.建设风力发电场D.推广太阳能应用答案:B。解析:开发高污染的化工项目不符合绿色产业发展要求,生态农业、风力发电、太阳能应用都属于绿色产业范畴。14.晋城的传统手工艺“泽州铁器”以()著称A.轻巧B.锋利C.耐用D.精美答案:C。解析:泽州铁器以耐用著称。15.晋城某学校开展文化活动,以下不适合作为活动主题的是()A.传承上党梆子文化B.研究石油开采技术C.了解晋城古村落历史D.学习晋城剪纸艺术答案:B。解析:晋城并非以石油开采为主要特色,研究石油开采技术不适合作为以晋城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内容,而上党梆子、古村落历史、剪纸艺术都是晋城特色文化。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近年来,晋城的旅游业发展________,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A.方兴未艾B.偃旗息鼓C.一蹶不振D.江河日下答案:A。解析:“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符合晋城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偃旗息鼓”指放倒军旗,停敲战鼓,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一蹶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江河日下”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B、C、D选项均不符合语境。2.晋城的古建筑________,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A.鳞次栉比B.参差不齐C.错落有致D.杂乱无章答案:C。解析:“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用来形容古建筑合适;“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3.要想真正了解晋城的文化内涵,就不能________,而要深入探究。A.浅尝辄止B.持之以恒C.锲而不舍D.水滴石穿答案:A。解析:“浅尝辄止”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与后文“深入探究”形成对比,符合语境;“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水滴石穿”都表达坚持不懈的意思,不符合此处要求。4.晋城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每一种美食都________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A.承载B.承受C.承担D.担负答案:A。解析:“承载”指承受支撑物体,可用于抽象事物,如文化、情感等;“承受”一般指承受压力、痛苦等;“承担”通常与责任、义务等搭配;“担负”也多用于担负责任、任务等。5.随着时代的发展,晋城也在不断________自己的城市形象。A.塑造B.建造C.制造D.创造答案:A。解析:“塑造”有通过培养、改造使人或事物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的意思,可用于塑造形象;“建造”一般用于建造房屋、建筑等;“制造”通常指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创造”强调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6.晋城的自然风光________,让人流连忘返。A.美不胜收B.琳琅满目C.应接不暇D.目不暇接答案:A。解析:“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形容自然风光合适;“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多用来形容商品、工艺品等;“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7.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文化产业的繁荣________了良好的环境。A.营造B.创造C.打造D.建造答案:A。解析:“营造”有经营建筑、有计划地造的意思,常与“环境”搭配;“创造”强调从无到有地做出;“打造”多表示制造、创造;“建造”主要用于具体的建筑物等。8.晋城的历史文化犹如一座________的宝库,等待着人们去挖掘。A.博大精深B.浩如烟海C.源远流长D.积厚流光答案:A。解析:“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用来形容历史文化宝库合适;“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积厚流光”指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9.许多游客被晋城的魅力所________,纷纷选择再次前来旅游。A.吸引B.引诱C.诱惑D.招引答案:A。解析:“吸引”指把事物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方面来,符合游客被晋城魅力吸引的语境;“引诱”多含贬义,指诱导、迷惑人做坏事;“诱惑”也有吸引、招引的意思,但也带有一定的贬义;“招引”主要指引来。10.晋城的传统手工艺需要我们去________和传承。A.保护B.保卫C.维护D.守护答案:A。解析:“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用于保护传统手工艺合适;“保卫”一般指保护使不受侵犯,多与国家、领土等搭配;“维护”主要指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守护”强调看守保护。11.晋城的城市建设在不断发展,新的建筑________而起。A.拔地B.矗立C.屹立D.耸立答案:A。解析:“拔地而起”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用来形容新建筑很合适;“矗立”指高耸直立;“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耸立”指高高地直立。12.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________,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A.认识B.认知C.认同D.认可答案:A。解析:“认识”指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相互认识;“认知”指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了解;“认同”指承认、认可;“认可”指许可、同意。13.晋城的旅游宣传口号应该________当地的特色和魅力。A.体现B.表现C.展现D.呈现答案:A。解析:“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宣传口号应体现当地特色和魅力;“表现”指表示出来、显现出来;“展现”指明显地表现出;“呈现”指显出、露出。14.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晋城的企业需要不断________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A.推进B.推动C.促进D.推行答案:A。解析:“推进”有推动事业、工作使之前进的意思,推进创新符合语境;“推动”指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开;“促进”指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推行”指执行某种事情,推广施行。15.晋城的民间故事________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蕴含B.包含C.包涵D.涵盖答案:A。解析:“蕴含”指包含在内,强调内在的含有,民间故事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合适;“包含”指里边含有;“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涵盖”指包容、覆盖。三、判断推理(共15题)1.所有晋城人都爱吃面食,小李爱吃面食,所以小李是晋城人。以下哪项推理与上述推理结构最为相似()A.所有大学生都戴眼镜,小张戴眼镜,所以小张是大学生B.所有医生都穿白大褂,小王穿白大褂,所以小王是医生C.所有运动员都有强健的体魄,小赵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小赵是运动员D.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的推理形式为:A(晋城人)→B(爱吃面食),C(小李)→B(爱吃面食),所以C(小李)→A(晋城人)。A选项:A(大学生)→B(戴眼镜),C(小张)→B(戴眼镜),所以C(小张)→A(大学生);B选项:A(医生)→B(穿白大褂),C(小王)→B(穿白大褂),所以C(小王)→A(医生);C选项:A(运动员)→B(有强健的体魄),C(小赵)→B(有强健的体魄),所以C(小赵)→A(运动员),推理结构都与题干相似。2.以下能削弱“晋城的空气质量比去年有所改善”这一观点的是()A.今年晋城的雾霾天数比去年减少了B.今年晋城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C.今年晋城某一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数据比去年同期更差D.环保部门加强了对晋城空气质量的监管答案:C。解析:A选项雾霾天数减少、B选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都说明空气质量可能改善,起到加强作用;D选项环保部门加强监管与空气质量是否实际改善没有直接关联;C选项某一监测点空气质量数据比去年同期更差,直接削弱了“晋城的空气质量比去年有所改善”这一观点。3.如果“只有加强环保宣传,晋城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为真,那么以下一定为真的是()A.只要加强环保宣传,晋城的环境就能得到改善B.如果晋城的环境得到改善,那么一定加强了环保宣传C.如果不加强环保宣传,晋城的环境也能得到改善D.晋城的环境没有得到改善,说明没有加强环保宣传答案:B。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环境得到改善→加强环保宣传。A选项“加强环保宣传”是对后件的肯定,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不能得出环境就能得到改善;B选项“环境得到改善”是对前件的肯定,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得出一定加强了环保宣传;C选项“不加强环保宣传”是对后件的否定,否后必否前,应该是环境不能得到改善,而不是能得到改善;D选项“环境没有得到改善”是对前件的否定,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不能得出没有加强环保宣传。4.甲、乙、丙三人讨论晋城的旅游景点,甲说:“珏山和蟒河至少去一个。”乙说:“我不同意甲的观点。”那么乙的观点是()A.珏山和蟒河都去B.珏山和蟒河都不去C.去珏山但不去蟒河D.去蟒河但不去珏山答案:B。解析:甲说“珏山和蟒河至少去一个”,即珏山或蟒河。乙不同意甲的观点,那么乙的观点就是对“珏山或蟒河”的否定,根据“或关系”的否定为“且关系”,所以乙的观点是珏山和蟒河都不去。5.以下是关于晋城某学校学生的一些情况:有的学生喜欢上党梆子,有的学生不喜欢上党梆子,小李喜欢上党梆子。如果以上描述只有一句为真,那么以下能判断真假的是()A.所有学生都喜欢上党梆子B.所有学生都不喜欢上党梆子C.有的学生喜欢上党梆子D.小李不喜欢上党梆子答案:A。解析:“有的学生喜欢上党梆子”和“有的学生不喜欢上党梆子”是反对关系,两个“有的”至少一真。因为题干中只有一句为真,所以“小李喜欢上党梆子”为假,即小李不喜欢上党梆子。由此可推出“有的学生不喜欢上党梆子”为真,那么“有的学生喜欢上党梆子”为假,其矛盾命题“所有学生都不喜欢上党梆子”为真,所以“所有学生都喜欢上党梆子”为假。6.晋城某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已知:如果小赵参加活动,那么小钱也参加;如果小孙参加活动,那么小李也参加;小赵和小孙至少有一人参加活动。若小钱不参加活动,那么可以推出()A.小赵参加活动B.小孙参加活动C.小李参加活动D.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根据“如果小赵参加活动,那么小钱也参加”,小钱不参加活动,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小赵不参加活动;又因为“小赵和小孙至少有一人参加活动”,小赵不参加,所以小孙参加活动;再根据“如果小孙参加活动,那么小李也参加”,小孙参加活动,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小李参加活动。7.以下属于因果关系的是()A.晋城的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发展了煤炭产业B.晋城举办了文化节,同时天气很好C.小王去晋城旅游,小李也去晋城旅游D.晋城有很多古建筑,同时有很多游客答案:A。解析:A选项中因为晋城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发展了煤炭产业,存在因果关系;B选项举办文化节和天气好没有因果联系;C选项小王和小李去晋城旅游是两个独立的事件,没有因果关系;D选项有古建筑和有很多游客可能存在一定关联,但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8.对晋城某企业员工的调查显示,80%的员工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下最能削弱这一调查结果可靠性的是()A.调查的样本只选取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B.调查采用的是线上问卷的方式C.调查时企业正在宣传技术创新的好处D.调查的问题表述不够清晰答案:A。解析:A选项样本只选取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能代表全体员工的意见,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最能削弱调查结果的可靠性;B选项线上问卷方式不一定会影响结果可靠性;C选项企业宣传技术创新好处不一定会影响员工真实想法;D选项问题表述不够清晰不一定会导致结果不可靠。9.晋城某景区规定:只有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景区。以下情况一定符合该规定的是()A.小张购买了门票,所以他进入了景区B.小李进入了景区,所以他购买了门票C.小王没有购买门票,但他进入了景区D.小赵没有进入景区,所以他没有购买门票答案:B。解析:规定的逻辑关系为:进入景区→购买门票。A选项“购买门票”是对后件的肯定,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不能得出进入了景区;B选项“进入景区”是对前件的肯定,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得出购买了门票;C选项“没有购买门票”是对后件的否定,否后必否前,应该是不能进入景区,而不是进入了景区;D选项“没有进入景区”是对前件的否定,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不能得出没有购买门票。10.甲、乙、丙、丁四人对晋城的某个旅游项目进行评价。甲说:“这个项目很好。”乙说:“这个项目一般。”丙说:“甲的评价是错误的。”丁说:“我同意乙的观点。”已知只有一人说的是正确的,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说的是正确的B.乙说的是正确的C.丙说的是正确的D.丁说的是正确的答案:A。解析:甲说项目很好,丙说甲的评价是错误的,甲和丙的说法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为只有一人说的是正确的,所以乙和丁说的都是错误的。丁说同意乙的观点,乙观点错误,那么项目不是一般;所以甲说的是正确的。11.如果“晋城的文化产业发展好并且旅游市场繁荣”为假,且“晋城的文化产业发展好”为真,那么可以推出()A.晋城的旅游市场繁荣B.晋城的旅游市场不繁荣C.无法确定晋城的旅游市场情况D.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晋城的文化产业发展好并且旅游市场繁荣”为假,根据“且关系”一假则假,已知“晋城的文化产业发展好”为真,那么“旅游市场繁荣”一定为假,即晋城的旅游市场不繁荣。12.以下能加强“晋城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一观点的是()A.晋城今年高考的本科录取率比去年提高了B.晋城的学校数量比去年减少了C.晋城某学校的个别教师教学水平下降D.晋城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答案:A。解析:A选项今年高考本科录取率比去年提高,说明教育成果有提升,能加强“晋城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的观点;B选项学校数量减少与教育水平提高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个别教师教学水平下降不能代表整体教育水平情况;D选项学生人数增加与教育水平提高无关。13.某旅行社推出了晋城两日游的套餐,有以下条件:(1)如果去皇城相府,那么就去蟒河;(2)除非去珏山,否则不去王莽岭;(3)不去蟒河或者去王莽岭。已知最终去了皇城相府,那么可以推出()A.去了蟒河和珏山B.去了蟒河但没去珏山C.去了王莽岭但没去蟒河D.去了王莽岭和珏山答案:A。解析:因为去了皇城相府,根据条件(1)“去皇城相府→去蟒河”,可以推出去了蟒河;“去了蟒河”对条件(3)中“不去蟒河”的否定,根据“或关系”否定肯定式,可以推出去了王莽岭;再根据条件(2)“去王莽岭→去珏山”,可以推出去了珏山。所以去了蟒河和珏山。14.关于晋城的传统手工艺,有以下说法:(1)泽州铁器和阳城犁镜至少有一种工艺得到传承;(2)如果泽州铁器工艺得到传承,那么高平黑陶工艺也得到传承;(3)阳城犁镜工艺没有得到传承。由此可以推出()A.泽州铁器工艺得到传承B.高平黑陶工艺得到传承C.泽州铁器工艺没有得到传承D.高平黑陶工艺没有得到传承答案:B。解析:由条件(1)“泽州铁器或阳城犁镜”和条件(3)“¬阳城犁镜”,根据“或关系”否定肯定式,可以推出泽州铁器工艺得到传承;再根据条件(2)“泽州铁器→高平黑陶”,“泽州铁器工艺得到传承”是对前件的肯定,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高平黑陶工艺得到传承。15.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所有晋城人都爱喝小米粥,小张不爱喝小米粥,所以小张不是晋城人B.有的晋城人喜欢爬山,小李是晋城人,所以小李喜欢爬山C.所有晋城的景区都很有特色,某景区很有特色,所以该景区是晋城的D.有的晋城美食很辣,某美食不辣,所以该美食不是晋城美食答案:A。解析:A选项推理形式为:A(晋城人)→B(爱喝小米粥),C(小张)→¬B(不爱喝小米粥),所以C(小张)→¬A(不是晋城人),推理正确;B选项“有的晋城人喜欢爬山”不能得出某个具体的晋城人小李就喜欢爬山;C选项推理形式为:A(晋城的景区)→B(很有特色),C(某景区)→B(很有特色),所以C(某景区)→A(是晋城的景区),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D选项“有的晋城美食很辣”不能由某美食不辣就得出不是晋城美食。四、资料分析(共15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2年,晋城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305.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27.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02.4亿元,增长6.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03.4万吨,比上年增加2.7万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8%,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6.5%。1.2021年晋城地区生产总值约为()亿元。A.2158.6B.2224.2C.2305.4D.2461.9答案:A。解析: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2022年生产总值为2305.4亿元,增长率为6.8%,则2021年生产总值约为2305.4÷(1+6.8%)≈2305.4÷1.068≈2158.6亿元。2.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A.3.3%B.4.5%C.5.2%D.6.1%答案:A。解析:比重=部分值÷整体值,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为2305.4亿元,比重约为75.3÷2305.4≈3.3%。3.2022年粮食单产约为()吨/公顷。A.5.1B.5.3C.5.5D.5.7答案:B。解析:单产=总产量÷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103.4万吨,种植面积19.4万公顷,单产约为103.4÷19.4≈5.3吨/公顷。4.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增加值增长最快的行业是()A.采矿业B.制造业C.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8%,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6.5%,增长最快的是制造业。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少B.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增长率为0.5%C.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解析:A选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2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0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多,A错误;B选项,粮食种植面积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为0.1万公顷,基期量为19.40.1=19.3万公顷,增长率约为0.1÷19.3≈0.5%,B正确;C选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C错误。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2022年晋城旅游接待总人数为52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旅游总收入为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分景区来看,皇城相府接待游客3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蟒河景区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珏山景区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6.2021年晋城旅游接待总人数约为()万人次。A.4521.7B.4800.0C.5200.0D.5980.0答案:A。解析:根据基期量公式,2022年旅游接待总人数为5200万人次,增长率为15%,2021年旅游接待总人数约为5200÷(1+15%)≈5200÷1.15≈4521.7万人次。7.2022年旅游总收入的增长量约为()亿元。A.50.2B.54.7C.60.3D.64.8答案:B。解析: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旅游总收入现期量为380亿元,增长率为18%,增长量约为380×18%÷(1+18%)≈380×0.18÷1.18≈54.7亿元。8.2022年皇城相府接待游客人数占旅游接待总人数的比重约为()A.6.2%B.7.1%C.8.3%D.9.4%答案:A。解析:比重=部分值÷整体值,皇城相府接待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接待总人数为5200万人次,比重约为320÷5200≈6.2%。9.2021年蟒河景区接待游客约为()万人次。A.254.5B.259.1C.266.7D.270.0答案:B。解析:根据基期量公式,2022年蟒河景区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增长率为10%,2021年接待游客约为280÷(1+10%)≈280÷1.1≈254.5万人次。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2022年珏山景区接待游客人数的增长量小于皇城相府景区B.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