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至六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埃及古王国时期,永生被视为法老的专属特权,而普通人只能通过依附法老(如在法老金字塔附近安葬或参与其葬礼)获得永生。中王国时期,奥西里斯神话逐渐成为主流信仰,强调无论贫富,所有人均可通过“亡者审判”获得永生。由此可推知,中王国时期A信仰自由加剧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B.民主政治得到较大发展C法老神权削弱且集权统治受到冲击D.来世观念决定文化创造2.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实行改革,废除了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按地域原则将古罗马划分为四个区,按照财产的多少将罗马人划分为五个等级并确定了对应的权利和义务。这些举措A削弱了帝国统治的经济基础B.利于重构社会以促进罗马国家形成C奠定了民主共和政治的基础D.促进了罗马市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3.人主西欧前的日耳曼人也有“国王”,但国王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他不能一意孤行。如死刑、囚禁等事务只有祭司们才能执掌······在日耳曼人中,小事由酋师们商议,大事则由全部落决议。上述材料可用于研究A中古西欧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渊源B.罗马帝国君主集权制度的产生C基督教成欧洲国家主流信仰的根源D.西欧个人自由主义的萌芽发展欧洲语言中有不少天文学术语都源于阿拉伯语。花刺子密等阿拉伯人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直到16世纪还是欧洲大学的主要教材。阿拉伯“医圣”的《医典》也为巴黎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教育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反映出A.西欧文化对阿拉伯文化产生深远影响B.阿拉伯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C西欧文化与阿拉伯文化间的交流互鉴D.阿拉伯文化促进西欧文化发展5.考古学证据显示,大约公元前800年,中非地区开始出现冶铁技术,这一技术与源自喀麦隆(位于西非)的技术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并且从这一中心向南北方向扩散。另外,莫桑比克南部(非洲东南部)的Matola陶器(约公元1世纪)与西非原居地的陶器装饰风格也相似。这些可用来探究A.非洲文明的统一性B.班图人的迁徙路线C.原始农业开始出现D.古埃及文明的传播6.17世纪中期及以前,爪哇社会中统治阶级和平民都保持着咀嚼槟榔的习惯,槟榔也被广泛运用于祭祀、婚姻、求爱等仪式。17世纪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不断加强对爪哇的烟草倾销,加上烟草在功能上的替代性和“新奇”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香烟逐渐替代槟榔流行于爪哇。由此可知,这一变化A.表明殖民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发展B.源于物种交流改变了社会消费习惯C折射出政治现代化促使消费替代D.根源于殖民扩张提高民众消费能力7.下图是1500~1700年伦故人口本化的本动情况这一本化山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治制度民主化改革B.三角贸易促进外来人口的增长C产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D.国际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8.有学者收集了部分关于巴西糖厂的数据资料:1570年,巴西有超过60座仍在运营的糖厂;到1584年,糖厂数量估计为118座;1621年增加至160座,7年后达到250座。这一现象的出现A表明巴西糖业文明开始面临困境B.折射出巴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缘于葡萄牙在巴西进行殖民统治D.说明科技发展提高了巴西的生产力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既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场运动。它仅以受过教育的人为对象,基本上限制在城市贵族和统治精英范围之内”。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文艺复兴A阻碍了思想解放B.具有阶级局限性未脱离宗教束缚D.封建色彩较浓厚10.下表是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教义的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①上帝具有理性,因此他所创造的自然世界是合乎理性的,即有秩序、有规律的②世界只不过是上帝的造物,它本身是“好的”,但并不具有神性,上帝已将它交给人类“管理”③上帝创造世界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上帝全能全知又具有完全自由意志,所以他创造万物时,并不受任何高于上帝的法則或者必然性所限制A为地理大发现提供精神动力B.不利于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广C源于理性主义的传播和发展D.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1.面对“君主制”,17世纪末的英国选择与“君主”和解,并积极维护“君主”合法的政治地位;而18世纪末的法国却选择与“君主”对立,并最终将“君主”送上了断头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本质差异性B.英国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缺乏理性精神C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影响国家的政治构建D.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已成为大势所趋12.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英国爆发了农业革命。在革命过程中,圈地运动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并且通过推广新作物、新耕作制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实现了社会粮食供给的快速增加。由此可知,英国农业革命A为社会变革创造了一定的条件B.根源于国际物种大交换的发展C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D.推动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13.“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不是商品,而是工人的劳动能力本身,而劳动能力所具有的价值比它的产品所具有的价值小,或者同样可以说,劳动能力所实现的对象化劳动量比实现在劳动能力自身的对象化劳动量大。”这一论述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B.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机制C指出了工人暴力革命的必然D.意在号召无产阶级进行武装革命14.俾斯麦在19世纪某次国际会议开幕词中说:“召开本次会议的帝国政府相信,所有受到邀请的政府都希望,通过同这一大陆内地的贸易,向居民提供学习条件,对宣传有益知识的传教会和各种事业进行鼓励,以及准备消除奴隶制度,尤其是取缔贩卖黑人等方式,使非洲土著与文明相结合。”这次会议是A巴黎和会B.亚非会议C柏林会议D.日内瓦会议15.到1910年,非洲面积的90.4%、亚洲面积的56.6%、美洲面积的27.2%和100%的大洋洲都沦为殖民地。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A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进入垄断阶段B.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日趋稳定C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传统国际秩序D.谋求独立成为世界主流意识16.下表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况。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时间主要特征代表事件19世纪中叶以下层人民起义和反侵略为主波斯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晚期下层人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为主越南安世农民起义;中国戊戌变法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高潮伊朗立宪革命;土耳其革命;辛亥革命A重视阶级的合作B.具有落后性、时代性C.存在地区独特性D.呈现渐进性、阶段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从世界城市史的一般趋势来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出现更多的剩余,分工越来越细,人类物质文明也更加发达,这些都为城市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早一批脱离农业生产并能够聚集于城里的人,首先就是阶级社会中的统治者,统治阶级连同为统治者服务的军队、僧侣等,构成了早期城市的主体。上古时期的城市往往也是一个军事要塞,即使处在平原地带,也会建筑城墙以防入侵。-摘编自俞金尧刘健《权势创造城市-论农业时代的城市起源》材料二12~13世纪,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此外,大多数城市除了“中产阶级”或“市民”之外,还生活着数量相对较多的神职人员。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摘编自[美]约翰渝·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时代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历史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启蒙运动乃是相互交叠且联系密切的三代人的共同成就。第一代人以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为领袖。这一代是在洛克和牛顿的著作还是备受争议的新鲜事物时期成长起来的,并在1750年以前完成了大部分成果。第二代是在18世纪中期进入成熟阶段:富兰克林、卢梭、狄德罗······这批作家把第一代反教权主义和科学思想融合成一套自圆其说的现代世界观。霍尔巴赫、杰斐逊、康德属于第三代。他们与第二代以及第一代的长寿者交往密切,受前两代人的影响。他们还进入了新领域,包括科学的神话研究、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政治经济学、司法改革乃至实际的政治斗争。—摘编自[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上):现代异教徒的兴起》材料二启蒙运动在100年左右的时间内把西方文明自近代以来所崇尚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提高到ミ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为一种传统,使之传遍了整个西方世界,特别是在受过教育的民众层面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为19世纪西方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到这一时期,棉纺织业的制造商几乎已经参与了全部的生产过程,他们需要更大的空间。小型的珍妮纺纱机仍然在阁楼里面生产,更多的是在邻近的作坊中使用,但是水力纺织机、梳棉机和其他阿克莱特在最后阶段公布的机器不仅需要比其发明场所阁楼大更多的空间,更需要比人的臂力大更多的动力。这些机器的重量也使得将其置于一个更加牢固的建筑-工厂成为必要,而且在当时情况下除了水力,其他任何力都不能使其变成有益的。—摘编自[英]爱德华·贝恩斯《英国棉纺织业史》(1835年)材料二英国1802年的工厂法《学徒健康及道德法》产生于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化、合作劳动逐渐成为常态的背景下;也缘于社会制度变迁的结果,即工厂法之前的社会,交易费用不断增高,已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的事实证明,工厂管理制度的革新降低了交易费用,带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英国1802年工厂法同时孕育于当时启蒙运动中的人权思想的传播和人们对其的普遍接受,即自由、平等、生存的人权思想与同情、博爱思想不仅被社会精英们说教与宣传,而且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当面对现实社会中广大工人的悲惨处境时,国家层面上的道德观念得以不断强化,最终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摘编自李炼军《论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产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棉纺织业由工厂制取代家庭生产的合理性。(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学徒健康及道德法》发布的社会背景及积极影响。(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注:图1描绘了两个分别戴着德国和英国军帽的人物试图翻越一堵写有“MONROEDOCTRINE门罗主义)字样的围墙。图2描绘了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形象,他手持一根标有“THEBIGSTICI的大棒,坐在标有”PANAMA(巴拿马)的独木舟上。观察两幅漫画,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高一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王国早期,永生是法老的专属特权,普通人只能通过依附法老(如在金字塔附近安有人(无论贫富)均可通过伦理审判获得永生。这一变化打破了古王国时期法老对永生的垄断,意味着宗教观念的“民奥西里斯信仰的普及使普通民众获得独立永生的途径,反而可能缓和阶层矛盾,而非激化矛盾,排除A项;中王国时期的埃及政治体制并非民主政治,而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排除B项;“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划分为五个等级并确定了对应的权利和义务”可知,这种按地域登记户口和财产的方式,打破了氏族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削弱了氏族制度的根基,利于罗马从血缘社会向地域国家过渡,故选B项。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且材料中件,但罗马共和制本质是贵族共和,非“民主政治”,且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推翻王政后的结果,与塞尔维乌斯改革的直接关联较弱,排除C项;罗马市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是在罗马对外扩张之后(公元前3世纪后),排除D项。述,日耳曼人在入主西欧前的政治制度具有以下特点:国王权力受限,司法权由祭司掌握,事务决策分层(小事由酋师商议,大事由部落集体决议)。这些特征与封建社会中的分权结构、教会王权二元对立及城市自治等有直接关联,符合历到的祭司未明确其宗教属性,日耳曼人最初多信仰多神教,基督教成为主流是罗马教会传教的结果,与材料中的制度描述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个人自由主义强调个体权利保护,材料强调部落集体决议、权力制衡,非“个人自由主义”,排除D项。4.D根据材料“欧洲语言中有不少天文学术语都源于阿拉伯语”“阿拉伯人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直到16世纪还是欧洲大学的主要教材”等可知,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对西欧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故选D项。西欧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C两项;欧洲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B项。5.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班图人是西非居民,他们掌握了冶铁技术,随着他们的迁移,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的大部分地区,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特定技术(冶铁)和文化特征(陶器风格)的区域性传播,而非养)已是成熟的生产模式,且材料并未涉及农业,排除C项;古埃及位于北非,其文明影响力主要辐射至努比亚(今苏丹)、近东等地,与西非、中非的技术传播路径无关,时间也不吻合,排除D项。6.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垄断、低价倾销和商业推广,直接推动了烟草取代槟榔成为爪哇社会的畅销品,体现了殖民经济对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故选A项。虽然烟草传入亚洲属于物种交流的范畴,但材料中变化的根源并非单纯因物种存在,而是殖民者主动利用经济手段推广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政治现代扩张的本质是资源掠夺和经济控制,材料未体现“民众消费能力提高”,反而强调烟草的功能替代和新奇性,消费习惯的改变并非源于购买力提升,而是殖民经济带来的文化冲击,排除D项。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更积极地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活动(如成立东印度公司),伦敦作为贸易枢纽,大量的商品革命)虽发生在1688年,但民主化改革(如议会改革)主要于19世纪完成,且政治制度本身对人口增长的直接影响有限,排除A项;三角贸易虽在16世纪兴起,但其核心是奴隶贸易,主要涉及非洲、美洲和欧洲之间的商品与劳动力流动,对8.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以来,糖在西方社会是昂贵的调味品,糖的跨国贸易产生了丰厚的利润。16世纪葡萄牙对巴西进行殖民统治,糖业成为殖民经济的核心,巴西糖厂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正是当时西方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产物,故选C项。材料中巴西糖厂数量从1570年到1628年不断增加,这表明巴西糖用于支持葡萄牙统治者的奢靡生活,而非改善巴西人民的社会生活,排除B项;巴西糖厂数量增长的主因是殖民政策(如奴隶劳动力、资本投入),而非科技进步,排除D项。9.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材料强调人文主义“以受过教育的人为对象”,属于“城市贵族或统治精英”,这说明该学者认为文艺复兴运动中群众参与度不高,具有阶级局限缚,但这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理论的局限和影响的对象有限,排除C项;文艺复兴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排除D项。基础,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故选D项。地理大发现(15~17世纪)开始时间早于宗教改革(16世纪中叶),且其精神动力更多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对财富的追求以及早期教会的传教热情,排除A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欲推翻传统宗教思想的束缚,以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说法有误,排除。间;而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滞后,资产阶级力量薄弱,需联合底层民众推翻旧制度。因此,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制度,差异仅在于路径选择,排除A项;英国君主立宪制虽保留封建残余,但其制度设计(如议会主权)体现了理性精神,排除B项;英法确立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自身统治的过程,排除D项。12.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革命的结果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分流出大量劳动力,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故选A项。虽然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作物引入(如马铃薯),但农业革命的根源在于圈地运动和生产关系变革,而非国际物种交换,排除B项;国民经济结构剧变(从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转变为以工业生产为主干预经济生活,主张市场调节,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农业革命的作用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非直接推动思想变革,排除D项。13.B材料强调了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而非具体劳动产品),利用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对象化劳动量)远超劳动机制的本质,故选B项。材料中未强调资本主义的进步性,反而多批判其剥削本质,A项与理论核心相悖,排除;材料仅论述了资本家进行剥削的机制,并未强调工人暴力反抗的必然性,排除C项;虽然剩余价值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材料中的论述仅是对剥削机制的理论分析,并非号召革命,排除D项。14.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会议是1884年欧洲列强以“文明化”为名、行殖民瓜分之实的典型事件,故选C项。1919年巴黎和会主要处理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与瓜分非洲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亚非会议即1955年万隆会议,讨论亚非国家独立与反殖民议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议题涉及20世纪中叶的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与19世纪的非洲无关,排除D项。15.A根据材料“非洲面积的90.4%、亚洲面积的56.6%、美洲面积的27.2%和100%的大洋洲都沦为殖民地”并结合所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成为不可或缺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列强加速争夺殖民地的直接动力是满足垄断资本对资源与利润的攫取需求,故选A项。此时处于资本主义垄浪潮(如亚洲觉醒尚处于初期),材料强调殖民地的扩张而非反殖民斗争,与“冲击传统国际秩序”无关,排除C项;1910年,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虽已萌发(如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独立),但“成为世界主流”不符合史实。全球范围内民族独立浪潮的兴起始于二战后,排除D项。16.D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从19世纪中叶以下层人民起义和反侵略为主转变为20世纪初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为主,这体现出渐进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故选D项。材料并没有体不同现阶级之间的联合,排除A项;资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运动与最先进的生产力相关,“落后性”说法错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巴布教徒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下层民众以宗教为旗帜的反封建斗争,具有相似性,排除C项。17.(1)主要原因: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和宗教活动的需要;阶级分化的出现;预防外敌和自然灾害的需要。(8分)(2)历史意义:利于市民阶层发展壮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有利于商品经济繁荣,促进西欧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自治和王权强化,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6分)18.(1)特点:具有阶段性和延续性;涉及范围不断扩大;以知识分子为主;以理性为核心;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转让合同男方提出解除合作
- 中小企业合同保障宣言2025
- 山东省单县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井陉矿区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 智慧农业技术农业领域的新篇章与新机遇
-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示例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名校真题卷(含答案)
- 无子女双方协商离婚协议书
- 2025预制管桩购买合同书
- 生产车间计件工资制度方案
- 养殖专业毕业论文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蓉漂”人才荟武候区招聘23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移动式升降机平台安全培训
- 应用文写作+邀请参与非遗集市为主题的新年庆祝活动+讲义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
- 第三单元第3课+奖牌设计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竖曲线测设09课件讲解
-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图北京版】期中真题必刷卷B-【期中真题必刷卷】(北京专用)(原卷版)
- 2024年机动车检测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格合集(根据补充要求编制)
- 基于Transformer及多任务学习的电信网络诈骗识别
- 水泥杆拆除更换铁塔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