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1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2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3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4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1.(2022秋·黑龙江大庆·八年级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问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2.(2022秋·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中)科学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会以特殊的形式存在:如水在超低温下变为“高密度液态水”,比蜂蜜还粘稠;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变成冰,俗称“热冰”。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密度液态水”和“热冰”均为新型混合物B.三种不同存在形式的水,化学性质是相同的C.“高密度液态水”的分子间隔大于常温常压下的水分子间隔D.常温常压下的水瞬间变成冰,是由于分子受到阻碍停止了运动3.(2023春·吉林长春·九年级校考期中)四月鲜花络绎不绝,南湖京桃淡雅、伊通河畔樱花飘荡,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A.桃花酿酒,美容养颜—分子种类发生变化B.樱花飘香,清新淡雅—分子不断运动C.花有不同,香气各异—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D.花瓣晒干,依然娇媚—分子体积变小4.(2022秋·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校考期中)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 B.分子运动实验C.白糖溶于水 D.铁水铸造成锅5.(2023春·重庆巴南·九年级统考学业考试)2022年2月4日北京举办第24届冬奥会,若降雪量不足,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储存于冷库,当需要雪花时,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制成冰,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凝结成冰,水分子静止不动C.冰片吹成雪花时,水分子分解 D.水变成冰,水分子间隔改变6.(2023·河北沧州·统考模拟预测)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夏天晾晒衣服比冬天更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破镜不能重圆—分子之间有斥力7.(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有序转变为无序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8.(2022秋·广东东莞·九年级东莞市企石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A.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B.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的体积变大9.(2023·安徽芜湖·统考模拟预测)航天员饮用水属于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 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10.(2023·广东广州·执信中学校考二模)如图所示,当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若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反应,则会在导管中出现倒流现象。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碱少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11.(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劝学》中有“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名句。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B.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C.水结冰出现的冰水混合状态还是纯净物D.“冰寒于水”是因为冰和水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12.(2023·湖南长沙·校考三模)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A.过氧化氢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D.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13.(2023·河北唐山·统考二模)下列宏观实事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宏观实事微观解释A固体很难被压缩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剧烈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种类不同D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14.(2023·河北唐山·统考二模)以下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柳絮轻扬——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互相压紧后会粘在一起——原子间存在引力15.(2023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干一分子不断运动B.5mLH2O和5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一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间有间隔C.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一水分子体积增大16.(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气体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氧空气中氧气浓度为100%B.氮分子无法透过分子筛C.制氧过程中氮分子的体积未发生改变D.该过程中氧分子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17.(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B.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荷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升高温度,分子体积变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18.(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向一杯水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杯中水的体积基本没有变化,而味道变甜。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①分子不断运动

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的体积很小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二、实验题19.(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而物质却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面是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1)如图1,在A烧杯中加入浓氨水,在B烧杯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和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2)在课堂上,魏老师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2),发现盛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原因是______。20.(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特性。(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浸有酚酞试液的白色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2)将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氮气的集气瓶(两气体不反应),按图2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①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最终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