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4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_第1页
卷34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_第2页
卷34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_第3页
卷34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_第4页
卷34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能力全练知识点一化石燃料及对环境的影响1.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2.(2021湖南长沙中考)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3.下列物质:①CO2、②氟利昂、③SO2,大量排入大气将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的后果有:(I)破坏臭氧层,(Ⅱ)加剧温室效应,(Ⅲ)形成酸雨。污染物与所造成的后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①(I) B.②(I) C.①(Ⅲ) D.③(Ⅱ)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5.家庭中使用天然气,曾经出现下列情景:①某人深夜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查找泄漏原因并进行处理时,天然气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爆炸。 ②某人在封闭的阳台上使用天然气做饭,结果中毒死亡。根据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分析情景①中发生爆炸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3)情景②中使人中毒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4)家庭使用天然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能源的利用和开发6.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7.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如图7-2-1所示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如下图所示。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文作者郑秀珍、凯平等,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________(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三年模拟全练9.(2021广东开平月山初中期中,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乱扔垃圾 B.燃放鞭炮 C.多开汽车 D.禁止吸烟10.(2021山东青岛五中月考,9,★★☆)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1.(2021安徽宿城一中第三次月考,1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煤、________和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五年中考全练12.(2021天津中考,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13.(2021吉林中考,15,★☆☆)木炭是一种常见的燃料。(1)在实验室中,用酒精灯点燃木炭,从燃烧条件分析,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机制木炭制成空心管状,可使其燃烧更加充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1河南中考,19,★★☆)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共13.4g,完全燃烧后生成26.4gCO2,则生成H2O的质量为________g15.(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3O,★★☆)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0=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16.(2021北京中考,26,★★☆)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①图7-2-5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图7-2-6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核心素养全练17.[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2021独家原创试题)火花塞是发动机的心脏,高压放电时的电火花可以引燃油气混合物,使汽车工作。火花塞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物,石油炼制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18.[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氢能源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氢能源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请将下列四位同学对氢能源的描述填写完整。19.[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读取图片信息后回答:(1)此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2)结合化学常识,谈谈你对标签中“密闭,避光保存”和“易燃,应远离火源”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能力全练1.A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属于化石燃料,因此不能禁止使用.故选A。2.AA项,面粉等可燃性粉尘遇到明火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故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项,烟花厂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应建在人员稀少的地方,不能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项,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会使天然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而引发燃烧或爆炸;D项,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紧密堆积.故选A。3.B氟利昂的大量排放会使臭氧层遭到破坏;CO2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O,的大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4.A(①化学变化中一定生成其他物质并且伴随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有些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③燃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④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才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放热,也有吸收热量的,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5.(1)CH4+2O2eq\o(\s\up5(点燃),\s\do3(=))CO2+2H2O(2)打开电灯时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在空气中的天然气(或点蜡烛时,引燃混在空气中的天然气等合理)(3)CO(4)要注意通风,并把废气排到室外;要经常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合理即可)[解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气体。在家中使用天然气时,一旦发生泄漏,应及时关闭阀门,加强通风,防止产生明火或电火花,以免引起爆炸。6.A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7.(1)水(2)分子间隔[解析](1)由图示可知,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水;(2)从微粒角度讲,水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8.(1)石油、煤炭(2)CO化学(3)2(4)ABD[解析](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石油、煤炭。(2)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2种元素组成。(4)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错误。三年模拟全练9.D乱扔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A错误:燃放鞭炮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污染空气,多开汽车不利于保护环境,C错误;禁止吸烟有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10.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者缺一不可,故A不正确;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故B正确;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故不正确;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故D不正确。11.(1)石油天然气(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催化剂分(3)CO2+4H2eq\o(\s\up8(催化剂),\s\do0(=),\s\do5(△))=2H2O+CH4(4)B(5)BC[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等。(2)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催化剂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eq\o(\s\up8(催化剂),\s\do0(=),\s\do5(△))=2H2O+CH4。(4)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则生成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应该是1:2.故选B。(5)A项,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错误;B项,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可增加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项,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五年中考全练12.D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会造成酸雨.故选D。13.(1)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解析]:(1)在实验室,用酒精灯点燃木炭,酒精灯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将机制木炭制成空心管状,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燃烧更加充分。点燃14.隔绝氧气(或空气)C2H5OH+3O22CO2+3H2O12.6[解析]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乙醇完全点燃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26.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6.4g×eq\f(12,44)=7.2g,乙醇和乙醛中C和0的质量比均为(12×2)∶16=3∶2,所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故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3.4g-7.2g-4.8g=21.4g,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1.4÷eq\f(2,18)=12.6g。15.(1)160(2)3∶5∶32(3)7.5%[解析](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8×(1×2+16)=160;(2)这种可燃冰中碳、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