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诈于微,防骗于心——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电信网络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为日常交流、消费、娱乐等活动带来极大便利。然而,与之相伴的是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且越发隐蔽、狡猾。对于高一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心智快速发展、社会阅历逐渐丰富的关键时期,但对复杂多变的电信诈骗手段仍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警惕性。一方面,学生们日常频繁使用各类电子设备和网络平台,如社交软件、网购平台、在线学习工具等,这使他们暴露在电信诈骗的潜在风险之下。另一方面,学生群体相对单纯,易受虚假信息蛊惑,一旦遭遇电信诈骗,不仅可能导致个人财产受损,还会对其心理造成冲击,影响学习和生活。近年来,校园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诈骗金额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涵盖助学金诈骗、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游戏装备交易诈骗等多种类型,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开展此次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刻不容缓,旨在增强学生的识骗防骗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筑牢安全防线。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如网络购物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交友诈骗等;熟知各类诈骗的惯用手段,包括虚假信息诱导、情感操纵、制造恐慌氛围等;掌握电信诈骗的识别方法,能够精准辨别诈骗信息的破绽和疑点。2.
意识目标: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和深度讲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的严重危害,切实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时刻保持防范意识,摒弃侥幸心理,形成主动防范电信诈骗的思维习惯。3.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电信诈骗时保持冷静、理性,迅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熟练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如及时挂断、不随意回复信息、向家长老师或警方求助等,有效避免遭受电信诈骗。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诈骗类型与手段详述: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各种常见类型,包括网络购物退款诈骗中骗子如何利用学生对网购流程的熟悉度设局,冒充公检法诈骗时如何模仿官方话术制造恐慌,交友诈骗怎样通过情感诱导骗取信任等;全面分析每种类型诈骗所采用的具体手段,让学生对诈骗方式有清晰认知。2.
识别与应对方法传授:传授实用的识别方法,如查看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分析语言逻辑漏洞、核实对方身份等;系统讲解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在接到可疑时如何冷静应对,遇到可疑网络信息时如何处理,以及遭遇诈骗后如何及时止损、报警求助等,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和策略。(二)教学难点1.
克服麻痹大意与侥幸心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因一时疏忽或心存侥幸而忽视诈骗风险,需要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和心理引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的危害,从根本上克服这些错误心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2.
提升复杂情境下的应对能力: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实际情境复杂多变,学生在面对新型、复杂的诈骗手段时可能不知所措。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拓展思考,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各种复杂情境下准确识别并有效应对电信诈骗。四、教学过程(一)震撼开场,引发关注1.
案例展示:2025年4月6日,任某某在网上搜索兼职信息时,通过公众号提供的网址刷单软件。4月9日,任某某通过好的软件开始进行刷单任务,在上午9点左右用自己的储蓄卡向客服指定的账户转501元人民币进行刷单任务并得到返现,任某某以为赚到了钱。4月10日继续进行刷单任务,上午9:30左右向指定账户转账501元,完成任务后同样得到返现,在上午11点左右又继续向该软件指定的账户转账1600元,继续完成任务并得到返现。4月11日上午9:30继续转账501元再次进行刷单任务,完成后依然得到返现,但在中午12点左右转账4600元时,没有返现。任某某联系客服,客服不断要求任某某继续转账才能返现,任某某回复已没有钱转账,客服要求任某某自行在各大软件上面进行贷款借钱,并提出如不进行刷单就提交三倍违约金的威胁。任某某才意识到可能被诈骗了,共计损失4680元,随即拨打110进行报警。随后,播放一段精心剪辑的新闻视频,视频中详细报道了多起发生在校园周边的电信诈骗案例,包括学生因轻信网络兼职刷单信息被骗取大量生活费,以及被冒充老师的诈骗分子骗取学费等真实事件,视频中受害者懊悔的神情和家庭遭受的巨大损失,极具视觉冲击力。2.
引导性提问: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表情严肃,目光扫视全班同学,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完这些数据和案例,相信大家内心都很震撼。大家想一想,这些电信诈骗案件为什么会屡屡得逞?如果是你接到类似的诈骗信息,你能及时识破吗?”短暂停顿后,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初步感受和想法,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思考状态,激发学生对电信诈骗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欲望,顺利引入班会主题。(二)类型剖析,洞察手段1.
网络购物诈骗: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网络购物诈骗的常见手段。例如,“同学们,你们在网上购物时有没有收到过自称是商家客服的消息?有些骗子会假冒商家客服,说你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给你办理退款。他们会发送一个看似正规的退款链接,让你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一旦你填写了这些信息,你的钱就会被瞬间转走。这是因为这个链接其实是骗子设下的陷阱,他们通过获取你的银行卡信息来实施诈骗。”同时,展示一些网络购物诈骗的聊天记录截图和虚假退款链接的示例,让学生对这类诈骗手段有更直观的认识。2.
冒充公检法诈骗:生动描述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场景和话术,教师说道:“想象一下,你突然接到一个,对方自称是公安局的警察,说你涉嫌参与了一起重大案件,要求你将资金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进行调查。他们还会通过发送虚假的逮捕令、案件文件等,让你信以为真。很多人因为对警察的信任和对法律的敬畏,再加上骗子营造的紧张氛围,就轻易地按照他们的要求转账了。但实际上,公检法机关是不会通过要求你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的,这完全是骗子的诈骗手段。”接着,播放一段模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骗子的诈骗话术和语气,加深印象。3.
交友诈骗: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解交友诈骗的特点和手段。教师讲述:“在社交软件上,有一些骗子会伪装成帅气的男生或漂亮的女生,主动与你聊天交友。他们会和你分享生活,关心你的近况,逐渐获取你的信任。当你们的关系变得亲密后,他们会以各种理由向你借钱,比如家人生病、自己遇到经济困难等。一旦你把钱借给他们,他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有一位同学,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心仪’的对象,短短一个月就被骗走了上万元的积蓄。所以,大家在网上交友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更不要随意给对方转账。”展示一些交友诈骗的聊天记录和骗子的虚假照片,让学生了解骗子的伪装手段。4.
网络游戏诈骗:结合学生熟悉的网络游戏场景,讲解网络游戏诈骗的方式。教师说:“很多同学都喜欢玩网络游戏,有些骗子就会利用这一点进行诈骗。比如,他们会在游戏中发布虚假的游戏装备交易信息,说自己有低价出售珍稀装备的渠道。当你联系他们并按照要求支付款项后,他们要么不发货,要么发送一些无法使用的虚假装备。还有一些骗子会以帮助你提升游戏账号等级、解除账号封禁为由,骗取你的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然后盗走你的账号。大家在玩游戏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平台进行交易,不要轻信游戏中的陌生人信息。”列举一些网络游戏诈骗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这类诈骗的常见手段和危害。(三)案例警示,敲响警钟1.
详细案例讲述: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电信诈骗案例,案例涵盖不同类型的诈骗手段和不同背景的受害者。案例一:助学金诈骗:“小辉是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一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有一天,他接到一个自称是教育局工作人员的,对方准确地说出了他的姓名、学校和家庭情况,告知他可以申请一笔助学金。小辉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按照对方的要求,他先缴纳了一笔所谓的‘手续费’。然而,当他转账后再拨打对方时,却发现已经无法接通,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小辉不仅损失了自己积攒的生活费,还因为这件事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焦虑之中,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案例二:网络贷款诈骗:“小美看到网上有一则低息贷款的广告,由于近期她想买一部新,但手头资金不足,便心动了。她按照广告上的联系方式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以需要验证还款能力为由,要求小美先转账一笔小额资金到指定账户。小美转账后,对方又以各种理由让她继续转账,前后共计转账了5000多元。当小美要求对方放款时,对方却消失了。小美这才发现自己掉进了网络贷款诈骗的陷阱,不仅没拿到贷款,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案例三:虚假中奖诈骗:“周末,小刚正在家中上网,突然收到一条来自某知名电商平台的中奖信息,称他在平台的抽奖活动中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高额奖金。小刚兴奋不已,按照信息中的提示点击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随后,对方以缴纳个人所得税为由,要求小刚转账3000元。小刚犹豫了一下,但想到即将到手的奖品,还是转账了。结果,他不仅没有收到奖品和奖金,银行卡里的钱也被转走了。小刚的父母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和无奈,家庭气氛也变得十分压抑。”2.
深度剖析与讨论:在每个案例讲述结束后,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如“在这个案例中,骗子是如何一步步骗取受害者信任的?”“受害者在哪些环节中存在疏忽,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如果你是受害者,当时你会怎么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围绕问题展开热烈的交流和探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讨论结束后,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3.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全面总结和点评,进一步强调电信诈骗的狡猾性和危害性。教师说道:“同学们,从这些真实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电信诈骗分子手段极其狡猾,他们善于抓住人们的心理弱点,利用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进行诈骗。而受害者往往因为一时的疏忽、贪婪或对信息的不加辨别,就轻易地落入了骗子的陷阱。我们一定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训,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冷静思考,遇到可疑情况时,不要盲目相信,要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或者向警方求助。”通过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四)火眼金睛,精准识别1.
信息来源判断:教师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判断信息来源来识别电信诈骗,教师说道:“同学们,当我们收到一条陌生信息或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来源。正规的机构和单位在与你联系时,通常会使用官方的联系方式,并且能够提供准确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证明。比如,银行不会通过私人号码给你发送涉及账户资金的重要信息,公检法机关也不会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案件调查。如果对方无法提供明确的身份信息,或者使用的是一些可疑的联系方式,如境外号码、无实名登记的网络等,那么这条信息很可能是诈骗信息。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轻易相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展示一些常见的官方客服和联系方式,以及一些可疑的诈骗号码和信息来源示例,让学生学会区分。2.
语言逻辑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诈骗信息中的语言逻辑漏洞,教师说:“诈骗分子在编写诈骗信息时,往往会因为急于骗取钱财而出现语言逻辑混乱的情况。比如,一些诈骗信息中会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或者前后表述不一致的问题。还有些骗子会使用一些夸张、诱惑性的语言,如‘巨额奖金等你来拿’‘一夜暴富不是梦’等,这些都是明显的诈骗信号。我们在收到信息时,要仔细阅读内容,分析其中的语言逻辑,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就要提高警惕。”展示一些诈骗信息的原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语言逻辑漏洞,并进行分析和讨论。3.
身份核实技巧:传授学生核实对方身份的有效技巧,教师说道:“当对方自称是某个机构或单位的工作人员时,我们不能仅凭对方的口头表述就相信。我们可以通过拨打该机构的官方客服进行核实,注意要使用官方网站或正规渠道获取的客服,不要拨打对方提供的可能存在风险的号码。另外,我们还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相关的工作证件或证明文件,通过查看证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来确认对方身份。如果对方拒绝提供或找各种借口推脱,那么很可能是骗子。”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拨打官方客服核实身份,以及如何辨别工作证件的真伪,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方法。4.
风险特征识别:教师总结电信诈骗信息的常见风险特征,教师说道:“除了前面提到的方法,我们还要注意识别电信诈骗信息的一些常见风险特征。比如,要求你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不给你思考和核实的时间;以各种理由要求你转账汇款,尤其是要求你将资金转到陌生账户或所谓的‘安全账户’;承诺给你高额回报,但又没有任何合理的依据和保障。当我们遇到这些风险特征时,一定要坚决拒绝,不要轻易相信。”列举一些具有典型风险特征的诈骗场景,让学生进行判断和识别,巩固所学知识。(五)策略传授,有效应对1.
冷静应对:教师强调在接到可疑或信息时保持冷静的重要性,教师说道:“同学们,当你接到一个自称是警察,说你涉嫌犯罪,要求你转账的时,或者收到一条声称你中奖了,需要先缴纳手续费才能领取奖金的信息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人们的恐惧、贪婪等情绪,让你在慌乱中失去理智,从而按照他们的要求行事。这时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这很可能是一个诈骗陷阱,不要被对方的话语所迷惑。只有保持冷静,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通过模拟一些紧张的诈骗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练习,学会在面对诈骗时保持冷静。2.
信息核实:详细讲解如何对可疑信息进行核实,教师说:“当你收到可疑信息后,不要盲目相信,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核实。如果你不确定某个信息是否真实,可以先向身边的人请教,如家长、老师、同学等,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些有用的建议。同时,你还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客服等正规渠道查询相关信息,确认信息的真实性。比如,如果你收到一条关于银行卡的异常交易信息,你可以拨打银行的官方客服,向工作人员咨询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情况,而不是按照信息中的提示拨打陌生号码。通过核实信息,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陷入诈骗陷阱。”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核实的模拟练习,给定一些可疑信息,让学生通过查询官方网站、拨打客服等方式进行核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及时止损:教师讲解在发现可能遭遇诈骗时如何及时止损,教师说道:“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或者已经给对方转账汇款,不要慌张,要立即采取措施止损。首先,如果你还没有转账,要马上停止操作,并删除与对方的所有联系方式,避免再次受到对方的干扰。如果你已经转账,要第一时间联系银行,说明自己遭遇了诈骗,请求银行协助冻结账户或追回资金。同时,要尽快拨打110报警,向警方提供详细的诈骗信息,如对方的联系方式、转账金额、转账时间等,以便警方能够及时展开调查,追回你的损失。记住,时间就是金钱,越早采取行动,追回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及时止损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如某学生在发现被骗后立即联系银行和报警,成功追回了大部分被骗资金,而另一位学生因为犹豫不决,错过了最佳止损时机,导致资金无法追回。4.
举报与宣传:鼓励学生在遇到电信诈骗时积极进行举报,并向身边的人宣传防骗知识,教师说道:“同学们,如果你接到了诈骗或信息,除了保护好自己,还要积极参与到打击电信诈骗的行动中来。你可以将这些诈骗信息举报给相关部门,如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公安机关等,让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阻止更多的人上当受骗。同时,你还要将自己学到的防骗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如家人、朋友、邻居等,让他们也提高防范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是防骗的守护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让电信诈骗无处遁形。”介绍一些常见的举报渠道和方式,如12321举报平台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向警方提供有效的举报信息等。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向身边的人宣传防骗知识,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宣传方式和方法,如制作防骗宣传海报、编写防骗顺口溜等。(六)总结回顾,巩固提升1.
知识梳理:教师对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梳理,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会计师知识系统的全面架构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成就展望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证券工具运用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心理素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职业素养试题及答案
- 项目成果达成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全景观察试题及答案
-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随堂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职业伦理的核心理念与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知识更新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一季度厦门写字楼和零售市场报告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小米创业思考
- 2023届汇文中学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GB/T 12939-2002工业车辆轮辋规格系列
- 送元二使安西公开课课件
- DB32T4220-2022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规范-(高清版)
- 生物化学-脂类课件
- Q∕SY 02098-2018 施工作业用野营房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