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5.1《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15.1《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15.1《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15.1《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一、知人论世与文体知识1.了解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人。唐代政治家,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诤臣”称之。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册封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贞观十七年(643年)去世,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2.社会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朕亡一镜矣!”(二)解读题目《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谏”,“规劝、劝戒”之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建议。“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知识卡片:1.讽、谏、谤、讥、说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朋友,使改正错误。如《谏逐客书》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含蓄委婉)讽刺。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如《触龙说赵太后》2.年号、谥号、庙号及对古代皇帝的称谓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死后据其生前事迹评定的带有褒贬色彩的称号。周初始制谥法,至秦废止,汉复其旧,历代因袭,直至清朝灭亡。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在隋以前,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朝以后,除了某些“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区别谥号、庙号、年号,记住一点,凡带褒贬意思的基本上是谥号,如:文帝、武帝、炀帝、献帝等;凡带祖、宗字的基本上是庙号;明清以后的皇帝多用年号。3.疏“疏”通称“奏疏”。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疏,也就演变为“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它起源于汉代,后世人们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类文体的通称。疏的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以用“疏”。如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等。“讽、谏、谤、讥、诽”区别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公开指责。讥指责别人的过失,是微言讽刺。诽是背地里议论。二、课内重点知识梳理(一)字音求木之长(zhǎng)浚其泉源(jùn)塞源(sè)殷忧(yīn)谗邪(chán)黜恶(chù)谬赏(miù)垂拱(gǒng)壅蔽(yōng)载舟(zài)(二)成语积累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载舟覆舟:覆,颠覆。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择善而从: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三)挖空梳理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四)情景默写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3.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魏征总结这“十思”,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使智者、勇者、仁者、信者都能为君所用,各尽其责。5.用“车驾”和“绳索”作比,说明不重视人民力量之危险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取天下与守天下难易不同是因为前后做法态度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刑法威吓无法让百姓心服的句子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9.一文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永保无疆之休”。12.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向帝王表达了和诸葛亮《出师表》中“远小人”、辨善恶一样的谆谆告诫。13.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揭示君主在“殷忧”和“功成”时不同的处世态度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翻译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4.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5.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6、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答案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2.载舟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