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施工课件:联锁图表编制与审核_第1页
铁路信号施工课件:联锁图表编制与审核_第2页
铁路信号施工课件:联锁图表编制与审核_第3页
铁路信号施工课件:联锁图表编制与审核_第4页
铁路信号施工课件:联锁图表编制与审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锁图表编制与审核2联锁图表是铁路车站信号设备联锁关系的说明图表。联锁图表应包括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和联锁表,较复杂站场还应有信号显示关系图。联锁图表由信号设计人员专门设计,是信号联锁关系核对试验的基本依据。一、什么是联锁图表?31.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两种形式。编制联锁表的主要依据是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存在施工图阶段和竣工图阶段两种形式。施工图阶段为设计提供的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竣工图阶段为施工后按设备开通实际情况由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图、以及电务段绘制的履历簿平面图。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4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以下主要讲竣工图阶段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竣工图阶段要同时核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图和电务段绘制的履历簿平面图。竣工图阶段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必须对照现场设备进行核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5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⑴线路核对。联锁区、非联锁区中与铁路信号设备有关的线路布置与实际一致,线路名称及编号齐全,联锁区、非联锁区分界清晰。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6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⑵信号机核对。①核对2个平面图信号机编号名称相同,高、矮柱及灯位排列相同,在线路同一侧,与实际设备一致。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7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⑵信号机核对。②核对2个平面图信号机名称相同,灯位排列相同、与实际设备一致。核对时应特别注意空灯位是否划“×”,防护专用线的调车信号机常态是否红灯。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8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⑵信号机核对。③核对信号机坐标与实际测量一致,在坐标栏标注齐全。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9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⑵信号机核对。④核对结果填入《信号平面图核对记录表》,并及时对错误进行修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0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⑶轨道电路核对。①核对2个平面图轨道电路编号名称一致,无岔区段和2组道岔以上区段均应在平面图上标注轨道电路名称。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1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⑶轨道电路核对。②核对轨道电路名称时应特别注意,用2组道岔号表示的区段应小号在前、大号在后,其中无岔区段用“/”隔开、后缀“G”或“WG”,道岔区段用“-”隔开、后缀“DG”。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2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⑶轨道电路核对。③核对轨道电路绝缘节绘制齐全。电气化区段交叉渡线应设第三组绝缘,核对时不但要看平面图是否绘制,还要看现场是否设置。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3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⑶轨道电路核对。④核对侵限绝缘和警冲标是否特殊标记。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4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⑶轨道电路核对。⑤核对绝缘节坐标齐全,与实际测量一致。a)绝缘节处有信号机的,绝缘节坐标不用标出;b)双动道岔渡线的绝缘,绝缘节坐标不用标出;c)电气化区段交叉渡线应设第三组绝缘,绝缘节坐标不用标出;d)除此以外的绝缘节坐标,必须在平面图上绝缘节旁标出。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5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⑶轨道电路核对。⑥核对结果填入《信号平面图核对记录表》,并及时对错误进行修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6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⑷道岔及脱轨器核对。①核对2个平面图道岔或脱轨器编号名称相同,与实际设备一致。核对时特别注意复示交分道岔编号名称合理,与实际设备一致。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51719212317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⑷道岔及脱轨器核对。②核对道岔定位位置与实际相符。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8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⑷道岔及脱轨器核对。③核对道岔直、侧向与实际相符,特殊开向在平面图特殊标注。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19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⑷道岔及脱轨器核对。④核对2个平面图的道岔轨型及辙岔号相同,与实际设备一致。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0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⑷道岔及脱轨器核对。④核对2个平面图的道岔轨型及辙岔号相同,与实际设备一致。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1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⑷道岔及脱轨器核对。⑥核对道岔及脱轨器坐标齐全,与实际测量一致。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2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⑷道岔及脱轨器核对。⑥核对结果填入《信号平面图核对记录表》,并及时对错误进行修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3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⑸图标核对。①竣工图图标填写齐全,应同时有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图标。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4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⑸图标核对。②履历簿平面图图标填写齐全,设备制式型号标注清楚。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5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⑹信号楼(值班员室)中心坐标核对。①应在坐标栏内标注信号楼(值班员室)中心坐标为“0”;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6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⑹信号楼(值班员室)中心坐标核对。②在信号楼(值班员室)上方或下方标注线别实测坐标;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7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⑹信号楼(值班员室)中心坐标核对。③当本站有2个以上线别时,应分别实测标出坐标。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8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⑺核对进站信号机外方>6‰下坡道。进站信号机外方列车制动距离内有超过6‰下坡道时,应标有换算坡度数。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29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⑻线路特殊标记核对。①区间运行方向箭头核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30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⑻线路特殊标记核对。②股道接车方向箭头核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31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⑻线路特殊标记核对。③扩大货物通行标记核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32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⑻线路特殊标记核对。④机车走行线方向标核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33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⑻线路特殊标记核对。⑤车挡标志核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34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⑼其它信号设备核对。核对结果填入《信号平面图核对记录表》,并及时对错误进行修改。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352.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内容。⑽其它信号设备核对。应答器、驼峰减速器、驼峰测速雷达、驼峰测重传感器等其它信号设备,核对方法与上述标准基本相同,核对后填入“其它核对项目”栏。二、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核对361.联锁表的结构联锁表由方向栏、进路号码栏、进路栏、进路方式栏、按钮栏、信号机栏、道岔栏、敌对信号栏、轨道区段栏、其它联锁栏、迎面进路栏和表示器栏构成。其中按钮栏由始端、变更、终端3个分栏构成,信号机栏由名称、显示、机车显示3个分栏构成,迎面进路栏由列车、调车2个分栏构成。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372.方向栏的编写与核对。方向栏应填写进路性质(通过、接车、发车、转场、调车)和运行方向。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383.进路号码栏的编写与核对。应按全站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顺序编号,或按咽喉区、场分别编号。通过进路由正线接、发车进路组成不另编号,仅将接、发车进路号码以分数形式填写。如接车进路为“2”,发车进路为“33”,则通过进路写作“2/33”。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393.进路号码栏的编写与核对。经过18号以上道岔侧向位置的接车进路,与下一条经道岔直向位置或18号以上道岔侧向位置的进路组合时,进站或接车进路信号显示一个黄色闪光灯光和一个黄色灯光,其信号显示比较特殊,在CTCS-2区段因列控中心报文编写需要此类进路则需单独给出进路号。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04.进路栏的编写与核对。应逐条列出车站范围内的全部列车和调车的基本进路和变通进路。①进路中有多条变通进路时以基本进路的号码加序号用以区分,如××-1、××-2……设计规范中一般要求在基本进路的基础上给出一条变更进路,但如果在试验中发现存在多条变更进路的情况时,应对联锁图表进行补充完善,并请设计签认;在CTCS-2区段为避免多余的变更进路给列控进路报文编写带来的困难,可以对多余的变通进路采用技术方法去除而禁止排出。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14.进路栏的编写与核对。应逐条列出车站范围内的全部列车和调车的基本进路和变通进路。②列车进路核对。列车接至×股道时,应写作“至×股道”;列车由×股道发车时,应写作“由×股道”;通过进路应写作“经×股道向××方面通过”;列车由×信号机发车时,应写作“由×信号机”。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24.进路栏的编写与核对。应逐条列出车站范围内的全部列车和调车的基本进路和变通进路。③调车进路核对。由D××信号机调车时,应写作“由D××”;调车至某一顺向调车信号机时,应写作“至D××”;调车至×股道时,应写作“至×股道”;向尽头线、专用线、机务段、双线出站口等处调车时,应写作“向D××”;当进站信号机内方仅能作调车终端时,应写作“至××进站信号机”。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34.进路栏的编写与核对。应逐条列出车站范围内的全部列车和调车的基本进路和变通进路。④延续进路核对。当向×股道接车进路末端延续进路有多条时,应逐条列出;延续进路编号应由接车进路号码和接车进路的第×条延续进路组成,如7-a、7-b;延续进路应检查延续进路上的全部道岔位置和轨道区段。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45.进路方式栏的编写与核对。基本进路规定为第一种方式,在栏中应写作“1”,变更进路写作“2”。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56.排列进路按下铵钮栏的编写与核对。顺序填写排列进路时应按下的按钮名称,有延续进路时终端按钮栏依次写接车进路终端按钮名称和延续进路终端按钮名称。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67.确定运行方向道岔栏的编写与核对。如有两种以上运行方式时,应填写区别开通进路中关键的对向道岔位置。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78.信号机栏的编写与核对。填写排列进路时,应写明开放信号机的名称、显示和机车信号显示。色灯信号和机车信号均应按显示颜色表示。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89.表示器栏的编写与核对。⑴只有1个表示器时,点亮时为“B”,不亮时不填;⑵有2个表示器时,点亮左白时填“2-左”,点亮右白时填“2-右”;⑶有3个表示器时,点亮左白时填“3-左”,点亮中白时填“3-中”,点亮右白时填“3-右”;⑷有4个表示器时,点亮左、中白时填“4-左中”,点亮左、下白时填“4-左下”,点亮中下白时填“4-中下”,点亮右、下白时填“4-右下”,点亮右中白时填“4-右中”。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4910.道岔栏的编写与核对。应顺序填写所排进路上的全部道岔以及有关防护和带动道岔的编号和位置。1——1号道岔在定位;(1)——1号道岔在反位;[1]——1号道岔防护在定位;[(1)]——1号道岔防护在反位;{1}——1号道岔带动在定位;{(1)}——1号道岔带动在反位;附图a:分别举例;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5011.敌对信号栏的编写与核对。填写所排进路的全部敌对信号。⑴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叠的列车进路;例如排列XQ→5G的接车进路,与5G向XQ的发车进路。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5111.敌对信号栏的编写与核对。填写所排进路的全部敌对信号。⑵同一咽喉区内对向或顺向重叠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例如排列XQ→5G的接车进路,与D11、S5D敌对。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5211.敌对信号栏的编写与核对。填写所排进路的全部敌对信号。⑶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叠的调车进路;例如排列D3→D9的调车进路,与D7敌对,又如D1→D15

的调车进路,与D5为终端的进路敌对:<17/19>SⅡD、S4D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5311.敌对信号栏的编写与核对。填写所排进路的全部敌对信号。⑷进站外方制动距离内接车方向有超过6‰的下坡道,在接车线末端未设隔开设备时,该下坡道方向的接车进路与对方咽喉的接车及调车进路;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5411.敌对信号栏的编写与核对。填写所排进路的全部敌对信号。⑸防护进路的信号机设在侵限轨道绝缘节处,禁止同时开通的进路;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5511.敌对信号栏的编写与核对。填写所排进路的全部敌对信号。⑹向驼峰推送车列占用股道与另一端向该股道的接车或调车进路。填写方式举例:①列车兼调车信号机的填写方式举例:S4——S4信号机的列车和调车均为所排进路的敌对信号;S4L——S4信号机的列车信号为所排进路的敌对信号;S4D——S4信号机的调车信号为所排进路的敌对信号;②调车信号机的填写方式举例:D1——D1信号机为所排进路的敌对信号;③有条件敌对时的填定方式举例:〈5〉D3——经5号道岔定位的D3信号机为所排进路的敌对信号;〈(5)〉——经5号道岔反位的D3信号机为所排进路的敌对信号。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5612.轨道区段栏的编写与核对。填写排列进路时应检查的轨道区段名称。①1-7DG——排列进路时应检查1-7DG区段的空闲;②〈25、33〉25-33DG——排列进路中,当25和33号道岔在定位时,应检查侵入限界绝缘区段25-33DG的空闲。③无岔区段有车占用时允许向该区段排列调车进路。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5712.轨道区段栏的编写与核对。填写排列进路时应检查的轨道区段名称。三、联锁表的编制与核对5813.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