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卷A卷(含答案)_第1页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卷A卷(含答案)_第2页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卷A卷(含答案)_第3页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卷A卷(含答案)_第4页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卷A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5年4月19日9:00—11:30】绵阳市高中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古代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高峰,涌现出了孔子、孟子、老子等影响深远的文化大家。大约同一时期的希腊也正处于文化高度繁荣的古典时代,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众多文化巨匠。古典文明能够走向繁荣,得益于这个文明长期以来不断发展和积累的社会土壤,同时也是其充分借鉴吸收其他文明要素的结果。古代中国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在各自的发展早期,就与其他文明有着丰富多样的交流互鉴,并最终将其它文明中的优秀要素融入到本土主体文明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典文明。早期中国文明在发展进程中基本上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文明发展快、程度高,因而中原地区借鉴和吸纳的主要是其他文明中的一些具体的物质文明。早在夏朝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就通过欧亚草原与其他文明有了较为频繁的交流。源自西亚和欧亚草原的绵羊、黄牛、小麦等先后传入中、国。同样,在中国驯化的水稻等农作物、驯养的家猪等动物,养蚕织丝等技术,也经过中亚传入到了西亚。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不仅延续了夏朝通过欧亚草原与中亚及西亚进行的商贸活动,还与东南亚有着广泛的往来。越南永富省曾出土过4件牙璋,这些牙璋的形制特点与二里岗出土的商代牙璋十分相似。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期,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早期中国文明的中心区域从未发生转移。总体来说,早期中国文明没有出现断裂,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在整体上也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古代希腊早在克里特文明时期就与近东和埃及文明有着非常密切的交流互鉴。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南部,是连接西亚和北非的重要枢纽。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80年,克里特岛各地形成了一批以宫殿为中心的早期国家,这很可能是克里特岛上的原始部落受到近东王宫国家的影响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考古学家在克里特岛上发现了很多同时期埃及的手工制品。同时,克里特文明颇具特色的壁画和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其他艺术形式,也对埃及和近东的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克里特文明逐渐被迈锡尼文明取代,克里特文明的很多特色也因此消矢。文明中心也从克里特岛转移到了迈锡尼等地区。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与地中海周边的文明交流互鉴更加密切。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来自埃及和近东的物品。比如,在迈锡尼遗址的祭祀中心区域,就发现了一块刻有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名字的釉陶匾牌的大块残片。公元前13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进入鼎盛时期,影响着伯罗奔尼撒半岛及鳘个爱琴海地区。公元前1100年,强势的“多利安人”入侵,迈锡尼文明随之毁灭,古希腊进入被称作“果暗时代”的大混乱时期。公元前8世纪,希腊社会逐渐从迈锡尼文明裦亡后的低潮中重新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古希腊除了从近东和埃及引入了艺术品和手工制品外,更主要的是向更加发达的东方文明学习了包括语言、文字等在内的精神文明。文明的交流互鉴不应改变主体文明的基本特性。早期中国和早期希腊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过程中都保持了各自主体文明的基本特性。中国在周代形成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都是基于中国文明本土特色而建立起来的,这为后来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希腊在古风时代(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600年)形成的城邦制度和各种政治制度,包括贵族制、僭主制等,也是基于希腊本土土壤而形成的,并为后来的希腊文明框定了发展方向。因此,早期中国和早期希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只是在社会的某些层面上进一步巩固了其原本就存在的特性。(摘编自李永斌《早期中国和早期希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材料二:“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这里所谓的“不齐”,指的是差异与多元,是事物的常态。而在人类文明历史中,多元也是人类文明历史与现实的呈现。差异性源自文明各自之独特性,是文明多元的基础。每种文明既包含着可“攻玉”的“他山之石”,也存在着限制自身发展的缺陷,因此差异并不意味着优劣。然而,克服缺陷仅靠文明的自身反思远远不够,还需要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点,当然,反思自身也多半是以其他文明为镜。可见,文明的发展𥜽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多元决定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也是构成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和基础。进行文明的交流互鉴,需要解决如何对待不同文明之间“差异”的问题。文明交流互鉴要“尊重差异”差异是交流互鉴的“资源”,是交流互鉴的动力。交流互鉴实现了各文明之间物质、精神等资源的“交换”。尊重差异是了解差异的前提。对话是了解差异、认识其他文明最为直接的途径。文明对话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模式。对话能不能有效开展,取决于双方对彼此“差异”是否真正尊重。“对话的目的不在于转变他者。”对话不是为了阐述各自的立场,而是虚心倾听,耐心交流,认识其他文明的长处以及自身的缺陷,进而正视差异的存在。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建立在共同认同的基础上,当然,这样的认同是一种以最为根本的原则作为内容的认同,同时也是交流互鉴能够运行的基础。封闭的个体之间无法展开对话以及交流互鉴,建立在开放性之上的彼此共同认可才是能够实现交流互鉴的前提。“同”既是构成关系的基础,也是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基本的认同是结成关系的纽带。但过度地追求“同”,又将会以消解关系各方的差异为代价。“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多元且和谐才能促成万物生长,完全同一的一元化则无法持续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保留差异,还需要进一步在差异中寻求“和谐”,即“异中求和”。在差异中寻求文明的和谐,首先是“群而不党”。文明之间的交往,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文明之间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8页)以尊重差异为前提的交往,是合而为“群”,群集而汇聚成人类文明共同体,而不是结而为“党”,“党同伐异”,破坏多元性与包容性。追求同一,排除异己,最终将会为文明带来灾难。其次是“重叠共识”。多元文明在文明的基本问题上形成基本相同的人类文明观念,达成重叠的共识。这一共识不仅仅是文明交流互鉴得以运行的基础共识,更是文明交流互鉴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解决人矣文明共同面对问题时所形成的超越意义的共识。交流互鉴的结果不是全盘接受或者拒绝,而是共存及融合,形成和谐的状态。(摘编自史少秦、佟德志《文明交流互鉴的哲学阐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较早期中国、早期希腊同其他文明的交流情况,可发现二者交流的对象存在差异,这与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有关。B.克里特文明融合了其它文明的元素,催生了包括柏拉图在内的众多哲学家,这对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不同的文明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正是这种独特性造成了文明之间的差异,也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可能。D.“同则不继”的意思是如果追求绝对的同一,事物将难以持续发展,比如“党同伐异”就是过度求同的一种具体表现。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融入的外来文明丰富了早期中国中原地区农作物和家畜的种类,这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B.不同国家间思想文化的交流、技术的传播和贸易的往来,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C.对不同文明的差异秉持尊重与包容的态度,是保持自身主体文明基本特性的前提与基础。D.两则材料均以文明交流互鉴为话题,材料一更侧重于实例呈现,材料二更偏向于理论阐释。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论述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彼此之间的文明交流情况,并且肯定了这种交流互鉴对于双方文明进步的意义。B.材料一以时间为序,详细地介绍了古希腊文明不同时期的特点,并着重区分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差异。C.材料二引用“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既引出后文“文明具有多元性”这一观点,也让文章更具说服力。D.材料二认为对话对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与隔阂具有重要作用,并介绍了不同文明之间有效开展对话的方法。4.早期中国文明与早期希腊文明不仅在发展进程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容上也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些差异与不同。(4分)5.唐朝时期,中原音乐多以优美、舒缓为主,表达情感较为含蓄;而西域音乐活泼明快,情感表达热烈奔放。《霓裳羽衣曲》是中原地区与西域文明交流产生的优秀成果。请阅读下面文字,并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将其视为优秀成果的理由。(6分)《霓裳羽衣曲》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音乐节奏上,它融合了西域音乐的活泼灵动,但又不失中原音乐的典雅庄重:在情感表达上,它借助舞者细腻的动作,含蓄传递情感,尽显中原地区“中和”的传统审美特点;在氛围营造上,它以缥缈的风格营造出仙境般的意境,既契合本土道教对仙境和长生的追求,也反映出西域对神秘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8页)(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麦田望不到边汤成难六十出头的马永善做了一回男主角。马永善是他在电影里的名字,实际上他叫杨本丁、闷子、闷瓜、闷葫芦。杨本丁是大名,后三个是外号。小官庄的人只叫他外号。从前马永善每天要对牛说很多话,现在,他要把那些话分一部分出来对女演员说。马永善迟钝着,老半天也吐不出一个字来,导演说,你莫紧张,慢慢来。马永善还是说不出话。女演员就说,嗨,这样吧,你把我当作那头牛吧,现在你就对牛说。①马永善眉毛一耸,脸上愁苦起来,他说黑团吆,今年春耕不需要你了,都交给了机器。又接着说,你莫担心,好好吃草,假若以后再也不耕地了,我也要给你养老送终。导演来小官村拍纪录片,一眼就相中了马永善,那天马永善牵着他的黑牛站在河坝上,看着远处麦田里的一辆黑色轿车发呆,轿车如一条小船,被麦浪推着向前。晚上,马永善在家就见到了导演,是由导演的姨父杨共和领来的。这两人经过小桥爬上河坝去往马水善家的路上,就吸引来不少目光。马永善住在河对岸,两间低矮的瓦房缩在河堤上。②从高处看,小官庄像碗一样,马水善的房子就像是漏出碗外的两颗米粒儿。导演看到马永善的那一刻,就确定下来了,他说马永善眼睛里有东西,而这个东西正是他想要的。马永善听不懂,他搓搓手,又揉揉眼睛,好像人家正批评他。村长杨共和替马水善把事情确定了,他说,马永善,你这个闷子,让你遇上好事了,你就等着在大电视上看自己吧。女演员叫田杏,也曾红过,前不久刚过完四十六岁生日,她已经很久没有拍戏了。田杏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换了衣服,穿得跟农妇没什么两样,脸也不知怎么就暗淡了下去。田杏在纪录片里饰演马永善的老婆,而现实中的马永善是没有老婆的。年轻时也有人给他介绍过对象,都没相中。九十年代初,马永善到集市上买了头耕牛.有了牛的马永善觉得自己有了伴。马永善睡在瓦房里,牛睡在牛棚里,半夜,牛打一声响鼻,马永善就会醒来。声音从窗户钻进来,噼噼啪啪落在他的枕边,马永善翻个身,说一句,黑团吆,快睡觉哦,明天还要早起干活咧。田杏住在马永善的瓦房里,这是她要求的,为了保证拍摄效果,吃住行都和马永善一起。③矮瓦房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光他们的衣物就堆了一小角,还有摄像器材等等,只留下一条窄窄的道,好在不影响走路,也不影响拍摄,她和导演、导演助理在屋子一角收拾出一小片空地,铺上稻草,作为睡觉的地方。田杏对这个“家”倒是一点也不生分——第二天当马永善起床时,就看到她麻利地往灶膛里添柴,到锅台上和面,从水缸里舀水……屋子里弥漫着热气,叫人心头暖暖的。早饭盛上来了,是稀饭汤圆,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在碗面。他多久没有吃过汤圆了,一个人过日子是简单的、潦草的。马永善央了个汤圆送进嘴里,糯糯的,黏黏的,拖拽住牙齿。他喜欢这感觉。麦子熟了,六月的阳光普照着,大地一片灿烂。割麦的事是可以交给机器的,拦上一辆从村子经过的收割机,半天光景就能收拾干净。但马永善不屑那样,不就是花点力气么?他喜欢每一根麦穗儿从手上经过的感觉,要不然整个农忙时间都觉得不够踏实。天蒙蒙亮他们便往麦地去了,草尖正结着露珠,裤脚很快就湿了。田杏还不会割麦,几天前她就向马永善“请教”了,马永善带田杏去割麦时教了她几招———握镰刀的姿势,两脚的距离,手的着力点等,田杏学得快,割起麦来很像那么回事了。如果不是一旁的相机,没人能看出这是在拍摄,更没人能发现这个动作麻利的女人是个演员呢。吃罢早饭,太阳也出来了,被麦芒划过的皮肤又痒又疼。马永善问田杏,累不?累,田杏笑说,牙齿在脸的衬托下显得白亮,最初拍摄时还需要往脸和手臂打油彩,这些天显然不用那么费事了,脸上皴黑很多。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8页)马永善说,去田头歇着吧。田杏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她薅住一把麦子用力割去,她说自己曾悲过失眠症……马永善发现田杏并不需要对话,她在自言自语,也许,她只想倾诉,对他,对着麦子,对着这一眼看不到头的平原。到了夜晚,田杏很快睡着了,用她的话说,每天都这么干活,还哪来的失眠呢。割下的麦子从前都是由黑团运到打谷场上,现在马永善舍不得黑团再吃劲,他将麦子一捆捆装在板车上,再将板车的纤绳套在自己肩颈上。田间小路坑洼不平,车轮常常陷入泥沼中。田杏便快步跟上,用力推着板车。纪录片终于拍完了,杀青的这晚,大家相互说着真诚又客套的话。田杏也端起了酒杯感谢马永善,感谢他帮助自己顺利地完成拍摄。④田杏一口气说了很多,说到小官庄的水、麦地、打谷场、桥墩……次日一早,他们就要离开,之所以如此迅疾,是担心路上出现状况,这一夜的雨使人发愁,天像是漏了。每年雨季,从小官庄到县城的路就不太好走。雨滴像麦粒一样纷纷扬扬。马永善去牛棚里坐了会儿,紧紧地依着黑团,他觉得幸亏还有黑团。几只牛蝇憩在牛腿上,黑团无动于衷,它已经老得甩不动尾巴了。夜里马永善睡在牛棚里,好像有预感一样,黑牛在天亮前断了气。那些从前和黑团说的话现在不知道对谁说了。一切都改变了,一切又好像没有改变。一天,马永善遇见杨共和,说想问他一个问题,杨共和等了半天,马永善也没说出个话来,杨共和快要离开了,马永善才支支吾吾问——你说,是不是梦?杨共和被问得云里雾里,回说,哎呀,你这个闷子———马永善愣在路上,他很久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了,也快忘记自己还有这样一个名字。油菜花又开了几朵,金灿灿的,筒直像耀眼的灯光。他把油菜花插到了黑团坟上,回来的路上,没有田杏,也没有黑团。(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纪录片的拍摄为线索,串联起马永善与田杏相处的有关情节,从最初马永善的拘谨,到二人逐渐熟悉,情节发展自然流畅。B.田杏能够很快进入角色,无论是干家务活还是干农活都能很快上手,从中可以看出田杏不仅农村生活经验丰富,而且专业能力强。C.文中自然环境描写“雨滴像麦粒一样纷纷扬扬”,渲染了压抑的氛围,将雨滴比作麦粒,表达了马永善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D.小说以女演员田杏的视角来展现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劳作时田杏与马永善默契协作,彰显了小官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友善与真诚。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的动作描写“眉毛一耸”以及神态描写“愁苦起来”,生动地表现了马永善面对镜头时的紧张和局促。B.句子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村庄的形状,并突出表现了马永善住所的偏僻,暗示了他孤独的生活状态。C.句子③中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说明了拍摄组的到来,让马永善家的这座矮小的瓦房较平日多了一些生气。D.句子④中田杏能一口气说出小官庄的诸多事物,可见她在拍摄期间熟悉了小官庄的生活,这段经历让她印象深刻。8.文中说“一切都改变了,一切又好像没有改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9.文中主人公的真实姓名“杨本丁”先后被“闷子”“马永善”等称呼取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语文试题卷第5页(共8页)(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君讳休复,字邻几。其为人外若简旷,而内行修饬,不妄动于利欲。其强学博览,无所不通,而不以矜人。至有问辄应,虽好辩者不能穷也,已则默若不能言者。其为文章淳雅,尤长于诗,淡泊闲远,往往造人之不至。善隶书,喜琴、弈、饮酒。与人交,久而益笃。孝于宗族,事孀姑如母。天圣中,与尹师鲁、苏子美游,知名当时。当庆历时,小人不便大臣执政者,欲累以事去之。君友苏子美,杜丞相婿也,以祠神会饮得罪,一时知名士皆被逐。君坐落职,监蔡州商税。久之,复得集贤校理,修起居注,累迁刑部郎中。君于治人,则曰:“为政所以安民也,无扰之而已。”故所至,民乐其简易。至辨疑折狱,则或权以术,举无不得,而不常用,亦不自以为能也。君之论议颇多,凡与其游者,莫不称其贤,而在上位者久未之用也。自其修起居注,士大夫始相庆,以为在上者知将用之矣,而用君者亦方自以为得,而君亡矣。呜呼,岂非其命哉!(节选自欧阳修《江邻几墓志铭》)材料二: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自明道、景佑以来,名卿巨公往往见于余文矣。至于朋友故旧,平居握手言笑,意气伟然,可谓一时之盛。而方从其游,遽哭其死,遂铭其藏者,是可叹也。益自尹师鲁之亡,遽今二十五年之间,相继而殁,为之铭者至二十人,又有余不及铭与虽铭而非交且旧者,皆不与焉。呜呼,何其多也!不独善人君子难得易失而交游零落如此,反顾身世死生盛衰之际,又可感夫!而其间又有不幸罹忧患、触纲罗,至困厄流离以死,与夫仕宦连蹇、志不获仲而殁,独其文章尚见于世者,则又可哀也欤!陈留江君邻几,常与圣俞、子美游,而又与圣俞同时以卒。余既志而铭之,后十有五年,来守淮西,又于其家得其文集而序之。邻几,毅然仁厚君子也。虽知名于时,仕宦久而不进,晚而朝廷方将用之,未及而卒。其学问通博文辞雅正深粹而论议多所发明诗尤清淡闲肆可熹。然其文已自行于世矣,固不待余言以为轻重,而余特区区于是者,盖发于有感而云然。(节选自欧阳修《江邻几文集序》)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3分)其学问通A博B文C辞雅D正深粹E而论议F多所发G明H诗尤清淡闲①肆可喜。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笃,深厚,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的“笃”意思不同。B.之,代词,与“蚓无爪牙之利”(《劝学》)的“之”用法不同。C.志,志向,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的“志”均为名词。D.盖,如果,与“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的“盖”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邻几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却从不向他人炫耀;他孝顺长辈,待人宽厚,爱好广泛,喜欢弹琴和下棋,擅长诗歌创作。B.江邻几主张安民,实行简政,受到百姓的喜爱;他懂得变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案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C.自尹师鲁去世后,身边的许多人也相继离世,欧阳修感慨君子难得且易失,故交零落,又想到人生无常,内心感到悲伤。D.欧阳修在淮西任职期间,有感于江邻几的人品与才华,主动为他的文集作序,希望借此让江邻几的文章能够流传于世。语文试题卷第6页(共8页)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至有问辄应,虽好辩者不能穷也,已则默若不能言者。(4分)(2)而方从其游,遽哭其死,遂铭其藏者,是可叹也。(4分)14.欧阳修为什么会发出“呜呼,岂非其命哉!”这样的感慨?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3分)(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久雨小饮①陆游春来日日风雨横,老去时时衰病攻。门外回塘初涨绿,尊前槁面暂生红。未除豪气每自笑,欲吐狂言无与同。安得并刀①剪檐溜,凭高万里望晴空。【注】①本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当时陆游因支持抗金而遭受排挤,闲居在家。②并刀,并州(大原)出产的剪刀,后被称为“并州刀”或“并州剪”。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联中的“横”字突出了雨势的强烈,“攻”字强化了诗人遭受病痛折磨的痛苦。B.在狂风暴雨的影响之下,门外池塘的水位开始上涨,水面也飘满了被风吹落的树叶。C.“暂生红”写出诗人饮酒后脸上有了短暂的红晕,和他平常憔悴的面容形成了对比。D.诗人想用剪刀剪断檐雨,这既有对晴天的渴望,也寄寓了诗人摆脱困境的强烈愿望。16.本诗第三联“未除豪气每自笑,欲吐狂言无与同”反映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2)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孤单无依地生活,平时只有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当中以“,”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雷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三十岁的我,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我静坐在屋子里,火炉上烤着几片馍馍,一小碟成菜放在炉旁的木凳上,屋里光线暗淡。柴禾在炉中啪啪地燃烧着,炉火通红,我的手和脸都烤得发烫了,脊背却依旧凉飕飕的。寒风正从我看不见的一道门缝吹进来。冬天又一次来到村里,来到我的家。我在把怕冻的东西一一搬进屋子,糊好窗户,棉门帘挂好之后,寒风还是进来了。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就在前一天,我似乎已经预感到大雪来临。空气中,凛冽寒意辐射开来。我劈好足够烧半个月的木柴,整齐地码在窗台下。我无意与想要找我聊天的老乡寒喧,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像在迎接一位久违的贵宾———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扫到一边,腾出干净的一片地方来让雷落下。下午我还走出村子,到田野里转了一圈。我没顾上割回来的一地苞米竿,它们将在大雪中站一个冬天。每年下雪之前,都会发现有一两件顾不上干完的事而被搁置一个冬天。语文试题卷第7页(共8页)18.文章开头写“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语言看似啰嗦,但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汉字的形旁能提示汉字的字义,我们在知道词语的意思后,可借助汉字的这一特性,判断汉字使用是否正确。材料第二段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其中的一处,参照表中示例进行修改。(3分)词语错字修改原因说明甘之如怡怡饴词语意思是“感到像糖那样甜”“个”旁多和食物相关,“‘”旁多与心理活动相关。“糖”属于食物范畴,所以应用“饴”字。(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人们总觉得在屋子里摆放一些花草可以让氧气更充足。但是,有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一下它们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毕竟绿色植物也要吸收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也就是说,。一般来说,在白天,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进行速度远快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被用于光合作用之中,这时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氧气会进入到空气中,()屋子里的氧气含量在白天确实会提高。可是到了晚上,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了,呼吸作用却会继续进行。它们会从空气中吸收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我们最好不要在卧室里面养个头比较大的植物。倘若整个卧室又缺少足够的光线,那么在深夜入睡之后,这些植物便会开始“掠夺”氧气了。21.你认为以下两个标题,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标题,并阐述理由。(6分)①跟植物同眠要当心②居室绿植————双刃剑22.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加点的“可以”与“这篇文章不错,可以读一读”中的“可以”意思相同。B.“植物也会消耗氧气”这句话可以补充到文中画横线处。C.文中两处引号的作用不同,前者表示强调,后者表示特殊含义。D.文中括号内可以依次填入“不过”“并且”“因此”这三个词语。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真正的成功不是超越他人,而是与他人共同成长,互利共赢。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题卷第8页(共8页)绵阳市高中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催生了包括柏拉图在内的众多哲学家"错)2.C(“是保持自身主体文明基本特性的前提与基础”错)3.C(A."材料一论述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彼此之间的文明交流情况"错;B.“并着重区分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差异”错;D.“对话对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错。)4.①文明发展进程方面:早期中国文明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文明中心未发生转移;早期希腊文明的发展具有割裂性,文明中心曾发生转移;②文明交流互鉴内容方面:早期中国主要吸纳和借鉴其他文明中的具体的物质文明;早期希腊侧重学习其他地区的精神文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5.①主体特征鲜明:《冤裳羽衣曲》虽融合西域音乐元素,但未改变中原地区的传统审美特点;②存在共同认同:中原音乐与西域音乐在舞蹈意境特点上有共同之处,促进文明的交流;③尊重差异:《冤裳羽衣曲》尊重节奏上的差异,西域和中原的音乐元素在作品中都有体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6.A(B"田杏不仅农村生活经验丰富"错;C"马永善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错;D"以女演员田杏的视角”错,“小官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友善与真诚”错。)7.A(“表现了马永善面对镜头时的紧张和局促”错)8.改变:拍摄让马永善的生活状态短暂改变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度,心境也发生变化;没有改变:拍摄后,马永善生活回到原点,孤独的状态依然存在,乡村的边缘地位也未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9.①展现人物性格特点:“闷子”是他真实性格的反映,表现出他木讷、不善言辞的特点:②映射人物内心世界:他接受"马永善"的称呼,体现了他渴望被认可和对新生活的向往;③体现人物的边缘化:“杨本丁”本名被遗忘,暗示其真实身份被漠视,自我存在感低;④引发读者思考:通过称呼的变化,引导读者思考对主人公身份认同、社会角色等的思考。(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10.BEH(每处1分,断四处及以上得0分,共3分)11.D12.D(“希望借此让江邻几的文章能够流传于世”错。)13.(1)每当有人询问,(他)总能回答,即使善辩之人也不能使他理屈词穷,事后却沉默得如同不善言辞的人。(画线处各1分,共4分)(2)然而刚刚与他们交游往来,却突然就为他们的离世而痛哭,接着为他们撰写墓志铭,这真是令人叹息啊!(画线处各1分,共4分)14.①感慨江邻几仕途坎坷:江邻几才能卓越,却久未受到重用,才华得不到施展;②感慨江邻几命运无常:朝廷刚刚准备委以重任,他却在此时去世,让人惋惜。(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满分,共3分)15.B(“水面也飘满了被风吹落的树叶”错)16.①壮心未泯:诗人虽遭排挤,但依然怀有壮志豪情,心中渴望对国家有所作为;②知音难觅:诗人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倾诉,这种孤独让他内心感到无比苦闷;③无奈自嘲:他知道在当时环境下,自己的壮志难以实现,自嘲中蕴含着无奈。(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17.(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共6分)18.渲染氛围:“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为文章营造了一种宁静又略带沧桑的氛围;②暗示时间流逝:强调了雪落的现象是过去一直存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轮回;③反映心境:表现我对“落雪”现象已习以为常,和后文"我"已不注意落雪构成联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得满分,共4分)19.示例:在我把怕冻的东西一一搬进屋子,糊好窗户,挂好棉门帘之后,寒风还是进来了。(改对1处得2分,该对2处得4分)20.答案示例词语错字修改原因说明寒喧喧暄词语意思是“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内容”,“□”旁多和语言相关,“日”旁多与太阳有关,这里与“寒”相对。所以应用“暄”字。苞米竿竿秆词语意思是“玉米的秸秆”,“^””旁多和多和竹子相关,“禾”旁多与农作物有关,所以应用"秆"字。(找出错别字1分,改对1分,说明原因1分,共3分)21.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