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9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程标准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相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难点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意义和特点。2.新文化运动各项内容的内在联系;中国先进学问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缘由。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政治方面袁世凯幻想复原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剧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2)经济方面南京临时政府嘉奖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商业的热忱。(3)思想方面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概况(1)序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旗帜:民主与科学。(3)主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4)中心及主要阵地:北京高校和《新青年》。3.内容(1)思想革命: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伦理革命: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抨击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并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见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新青年》杂志发动了白话文运动,领先改用白话文,采纳新式标点符号。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文小说,推动了文学革命和推广了国民教化。灵巧识记新文化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中心:北京高校。二大口号:民主、科学。三大内容:三提倡、三反对。四大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问题思索材料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将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思索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孔教?提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破坏民主,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背景(1)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建了有利条件。(2)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2.传播概况(1)起先传播:1918年,李大钊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成功》和《布尔什维主义的成功》等文章,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的起先。(2)广泛传播①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②“马克思学说探讨会”“俄罗斯探讨会”等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接连出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成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并创建了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了《劳动者》《劳动界》《劳动音》等刊物,向工人宣扬马克思主义。③当时宣扬马克思主义的还有杨匏安、李达、李汉俊等人。3.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思维点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以下特点:先进学问分子起了核心提倡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主动影响和局限性(1)特点①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②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③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确定确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确定否定的局限性。④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扬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扬马克思主义为主。(2)主动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②中国的学问分子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建了条件,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3)局限性①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确定化倾向。②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想受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确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必定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日益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表明马克思主义一起先传入中国,就注意和工人运动相结合。针对练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学问可以得出的推论是()主题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A.马克思主义渐渐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切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答案A解析据表格中文章的数量可知,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数量最多,这表明当时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一股强大的思潮,故A项正确。B、C、D三项中“唯一途径”“都是”“最关切……礼仪”的说法过于确定,不符合当时史实或表中所给信息。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一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缘由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更,不收若何效果也。——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应用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缘由是革命不彻底;封建伦理道德根深蒂固。材料二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陈独秀《复辟与尊孔》应用2材料二表明陈独秀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不适应当时的中国,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想欺瞒人民,儒学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2.获得材料信息材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开“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纳世界语等。应用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有何局限性?提示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确定否定或确定确定的偏向。一群教化救国的先生蔡元培说“教化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旗,让北大的气象面貌一新。那时的先生们,不擅评职称,擅长教好书;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袤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学贯中西,更想学以致用;热心时政,更愿为国家担当。他们对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充溢期盼,“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拥护和争取这两位先生,就是想让这个国家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真正的享受这个国家的美妙、这个世界的敬重。针对练“明显地,实行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须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化或影响的新学问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场“激烈变革”是指()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是在辛亥革命后,须要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即思想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故C项符合题意。1.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探讨,同席笑谈。蔡元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B.激励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发展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内涵的理解把握,该主见是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时提出来的,因此B项最符合题干要求和当时北大的实际。2.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平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全部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行。”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化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B解析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A、C两项属于辛亥革命的功绩;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建了有利条件,解除D项。3.(2024·成都高二期末)1918年3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钱玄同以读者名义致函《新青年》,肆意指责《新青年》排斥孔子,废灭纲常,尤集矢于文学革命;刘半农则代表《新青年》逐一批驳。双方各尽意气之能事,极具表演性和欣赏效果。他们这样做()A.厘清了文化阵营的分歧B.激发了公众舆论的关注C.扫除了文学革命的障碍D.助长了全盘西化的倾向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双方各尽意气之能事,极具表演性和欣赏效果”,双方的辩论,引发了民众的关注,故B项正确。4.(2024·聊城高二期末)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认为,“中国文字……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这主要反映出其思想观念的什么倾向()A.厚今薄古 B.实事求是C.极端主义 D.继承创新答案C解析材料中对中国文字全盘否定,没有相识到文字承载的内容不符合时代与文字本身无关,是一种极端主义思想,故C项正确。5.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当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作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作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这表明陈独秀()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D.否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以“产业”“劳动者”“资本家”“地位”为探讨主题,均为社会主义探讨的对象,故C项正确。6.“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指()A.实现民主共和 B.发展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答案D解析俄国十月革命开拓世界历史新纪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课时作业题组1新文化运动1.在欧洲启蒙思想家看来,“自由”“同等”是不行剥夺的天赋人权。在中国最早大力提倡这一观念的是()A.李贽的“异端”思想 B.林则徐“开眼看世界”C.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答案D解析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记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提倡自由同等思想。2.(2024·汕头高二期末)《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1000本,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思想禁锢,万马齐喑B.思想争鸣,兼容并包C.西方文化已被广泛接受D.启蒙报刊兴盛,竞争激烈答案A解析材料中陈独秀认为《新青年》影响有限的缘由是,“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新青年》与传统观点冲突,但当时社会思想禁锢,人们不敢关注、批驳《新青年》的观点,故A项正确。3.(2024·南阳高二期中)诗人徐志摩(1897~1931年)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验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学问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确定的片面性答案B解析“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可以看出其对民主科学的追求,故B项正确。4.(2024·大连高二期末)1920年,北京政府教化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民国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运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与此变更有关的事务是()A.国民大革命 B.中共成立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主见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了民国小学教材语言的改革,故C项正确。5.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头,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从材料中你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首倡民主与科学B.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D.宣扬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是为了协作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礼教的批判而写的。6.(2024·周口高二期末)1916年李大钊号召青年:“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这反映出此时的李大钊()A.主动提倡社会主义文明B.全盘确定西方资产阶级文明C.号召青年抵制西方文明D.主见有选择地汲取西方文明答案B解析李大钊主见“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全盘确定西方资产阶级文明,故B项正确。7.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平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全部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行。”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化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B解析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A、C两项属于辛亥革命的功绩;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建了有利条件,但不是主要功绩,解除D项。题组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8.(2024·汕头高二质检)1918年后,北洋军阀政府和各省的军阀统治者都曾发布吩咐或张贴布告,要求严防和查禁“过激主义”,认为“其祸甚于洪水猛兽”,应“严加防范,以遏乱萌”。这事实上反映了()A.封建军阀对共产主义的恐慌B.反帝反封建运动蓬勃兴起C.民主科学思想日益深化人心D.国民革命军北伐节节成功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1918年后,北洋军阀政府和各省的军阀统治者……要求严防和查禁‘过激主义’”,结合所学,1918年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材料反映了北洋军阀对共产主义的看法,故A项正确。9.(2024·晋中高二期末)1923年底,北京高校在一次“民意测验”中表明,“新青年”和“进步青年”的标准,多以信奉“主义”为表征。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西学已被青年所接受 B.马克思主义传播快速C.社会思想特别活跃 D.新三民主义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新青年”和“进步青年”的标准,以信奉“主义”为表征,他们大多声称曾经信奉过多种主义,或同时信奉多种主义,表明当时的社会思想特别活跃,故C项正确。10.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成功》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得出上述相识,主要是由于李大钊()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李大钊对俄国十月革命有了比较科学的相识,这说明李大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选B。11.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化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A.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B.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C.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D.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之后,全国掀起了追求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12.(2024·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期中)在陈独秀看来,“儒者三纲五常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源”,“片面之义务,不同等之道德,阶级尊卑之制度”就是“忠、孝、节、义”,“伦理道德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材料反映出陈独秀()A.主见伦理道德革命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C.主见变革政治学术 D.以立宪反对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依据题目中“伦理道德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得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故A项正确。13.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学问,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A.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学问B.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D.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答案C解析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学问,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得出新文化运动旨在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14.回眸百年中国历史,探讨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新”的特别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主要缘由在于()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动到制度层面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志向和文化精神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故D项正确。15.《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探讨马克思主义,西也是探讨布尔什维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探讨专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答案A解析题目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盛,只有A项符合题意。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胡适在五四之后,就呼吁“死心塌地”学习西方,不要怕“仿照”,也不必担忧“丢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敢于承认我们文化的落后,正视我们“百事不如人”。主见“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世界化的路”。1930年又提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纳、充分汲取。”1933年,他说: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采纳世界的科学学问与方法一步一步地自觉改革。”……有人说“胡适是主见自己向着西化的怀抱猛扑,让中国固有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从西化怀里找回到中国本位”。这是一种“矫枉必需过正”的宣扬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戏曲学院《安装工程BM算量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事业单位办公软件培训
- 基本公共卫生培训
- 2025工程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合作伙伴采购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V)
- 2025合同法在实践中的成就与局限(上)
- 2025年度高校学生国家助学金申请合同
- 2025冰箱购销合同模板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司
- 单位体检协议书模板合同
- 课题申报书: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学思政”创新实践路径研究
- 2025年游泳教练资格认证考试理论试题集(初级)
- 委托律师签署协议书
- 图文工厂转让协议书
- 货物贸易的居间合同
- 2025-2030中国疗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国企山东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二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招聘工作人员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