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调节主攻点之二第一课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含解析_第1页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调节主攻点之二第一课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含解析_第2页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调节主攻点之二第一课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含解析_第3页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调节主攻点之二第一课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含解析_第4页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调节主攻点之二第一课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解析:选B受内外因素影响,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改变的;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干脆歼灭入侵病原体解析:选A人体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整和激素调整相互影响,协调发挥作用;人体神经调整的过程,本身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神经调整并不能干脆歼灭入侵的病原体,处理和歼灭入侵病原体要靠免疫系统。3.经探讨发觉,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a~d表示物质,已知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整作用为负反馈调整D.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选D激素调整具有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三级管理模式特点,故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在下丘脑分泌的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下可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c甲状腺激素,肯定数量甲状腺激素能够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抑制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稳定,为负反馈调整。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蛋白质激素,饲喂会被消化道的蛋白酶分解失去功能,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下丘脑合成的d抗利尿激素通过神经垂体释放经体液可运输到全身细胞,但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原尿中水的重汲取。4.鸟类的繁殖大多是在春天进行的,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整(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B.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D.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共同参加下完成的解析:选B图示表明:长日照可以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分泌性激素→动物的繁殖行为。5.图1为坐骨神经腓肠肌试验,其中电流计放在传出神经纤维的表面,图2是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假如分别刺激图1中的①、②,不会都引起肌肉收缩B.刺激图1中②能检测到电流计指针有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刺激图2中c点,电流计①指针不偏转,电流计②指针偏转两次D.刺激图2中c点,若a处检测不到电位改变,缘由是突触前膜释放了抑制性递质解析:选C刺激图1中的①时,神经纤维能将兴奋传到肌肉使肌肉收缩,干脆刺激肌肉也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图1中的②时,兴奋不能传递到神经纤维上,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刺激图2中c点时,兴奋不能在突触处向左传递,电流计①指针不偏转,而兴奋向右传导时,能引起电流计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图2中c点,a处检测不到电位改变,缘由是兴奋不能从突触后膜向突触前膜传递。6.(2024·南京二模)科学家选择了一批各项生理指标都相同的健康大鼠开展了三组试验:甲组大鼠饲喂一般饲料;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并加强运动。试验持续6周后,测得下表数据(瘦素是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体重(g)瘦素(ng/mL)胰岛素(mIU/L)血糖(mmol/L)瘦素受体蛋白(OD)甲361.751.2813.615.060.48乙436.607.9533.577.490.10丙348.704.6225.695.770.28A.乙组大鼠血糖明显高于甲组,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B.运动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浓度C.乙组大鼠的瘦素水平高于甲组,但体重没有降低的缘由与瘦素受体蛋白数量有关D.据试验结果推想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削减糖类等物质的摄入量,加强运动进行日常保健解析:选A依据表格分析,乙组血糖、胰岛素含量高于甲组,说明注射胰岛素不能降低血糖浓度;比较乙组和丙组数据发觉,丙组瘦素受体蛋白较高、瘦素含量较低,可以推断出运动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的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同时降低瘦素的浓度;乙组大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整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分解,因此乙组中大鼠的瘦素含量高于比照组,但大鼠体重并未降低;从试验的数据中,针对糖尿病病人提出合理膳食,削减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好的保健看法。7.图1是当皮肤接受肯定强度刺激后引起肌肉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1是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效应器F由神经纤维的细小分枝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B.针刺手指引起难受,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所以针刺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C.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一种递质,与②上的受体结合,可能会引起膜电位的改变D.某人体内一种抗体与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持续舒张,这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解析:选B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针刺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假如在突触间隙注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膜电位改变;抗体攻击自身结构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8.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整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水平降低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解析:选C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的上升,刺激X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血糖调整天生就有,所以是非条件反射,①是传入神经,②是血糖调整中枢,故②是下丘脑;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该激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来补充血糖的含量;靶细胞上受体的成分是糖蛋白。9.吗啡与脑内的神经递质脑啡肽,共同参加痛觉调整,具有镇痛作用。下图1为痛觉传入示意图,图2为注射吗啡后痛觉调整示意图,a、b、c表示有关的神经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痛觉感觉器产生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a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传导B.某种痛觉形成有关的神经递质,可与b神经元上的多种受体结合,引起b神经元兴奋C.痛觉传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沟通的功能D.吗啡和脑啡肽能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削减,抑制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解析:选B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并不是与多种受体结合;神经冲动在不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说明白细胞膜具有信息沟通的功能;由图2可知,吗啡和脑啡肽的作用是削减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10.下图是激素分级调整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下丘脑可受多种激素的反馈调整B.分级调整是分层限制的方式,反馈调整是一种系统自我调整的方式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低时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D.TSH特异性地运输到下丘脑和腺体并发挥生理效应解析:选D从图中可看出,下丘脑受TRH、TSH和功能激素的反馈调整。分级调整是分层限制的方式,反馈调整是一种系统自我调整的方式。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低时会通过反馈调整解除抑制,使下丘脑分泌TRH,垂体分泌TSH。激素随体液运输,无特异性,激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11.(多选)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零B.②为神经中枢,可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C.③为突触,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D.刺激④会引起⑤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活动解析:选ACD①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②为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功能是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③为突触,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④是传出神经,刺激④能够引起⑤收缩,但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12.(2024·南通考前模拟,多选)如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甲表示物质。下列描述符合该模型的是()A.若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甲是抗利尿激素,则②是垂体细胞B.若①是甲状腺细胞,甲是甲状腺激素,则②可能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C.①是传入神经元,甲是神经递质,②是传出神经元D.①是T细胞,甲是淋巴因子,②是B细胞解析:选BCD若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甲是抗利尿激素,则②应是肾小管细胞、集合管细胞;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能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传入神经元可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出神经元,使其产生兴奋或抑制;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二、非选择题13.(2025届高三·海门高级中学调研)如图是人体血压上升后,部分调整过程示意图。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血压上升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将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_________信号。兴奋传入心血管运动中枢,中枢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__________,继而完成调整过程。(2)心血管运动中枢兴奋,通过释放__________作用于A神经和B神经,引起A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B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3)由图可知,当血压上升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削减”),使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水分的重汲取削减,血液总量削减,血压下降。(4)血压调整机制可分为快速调整机制和缓慢调整机制。依据图示,其中缓慢调整途径是:血压上升→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____________→血压下降(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解析:(1)当血压上升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将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兴奋传入心血管运动中枢,中枢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继而完成调整过程。(2)神经中枢兴奋时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因此心血管运动中枢兴奋,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A神经和B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对A神经起抑制作用,引起A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改变是正电位增加(或保持正电位);释放的神经递质使B神经产生兴奋,B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改变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3)由图可知,当血压上升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削减,使肾小管、集合管等对水分的重汲取削减,血液总量削减,血压下降。(4)依据图示可知,调整机制中的缓慢调整途径是:血压上升→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血压下降。答案:(1)电分析和综合(2)神经递质正电位增加(或保持正电位)正电位变为负电位(3)削减肾小管、集合管(4)下丘脑→抗利尿激素14.下图是人体在寒冷状态下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④代表人体内不同的调整方式,A~G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其中碘在器官F中参加激素的合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中,________________是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的靶细胞,做出上述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体内缺碘时,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活动高于正常人。(3)D→E→F的调整方式属于________调整;F产生的激素对E、D分泌活动的调整被称为________调整。(4)某同学认为“G产生的物质进入血管后,会被定向地运输到A、B处发挥作用”,你认为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C为感受器,具有感受外界(或寒冷)刺激产生兴奋的功能。从图中可看出,激素分子能与A上的受体结合,也能与B上的受体结合,说明A、B都是其作用的靶细胞。(2)人体缺碘时,甲状腺(F)产生甲状腺激素的量削减,因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高于正常人。(3)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调整属于分级调整;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调整属于反馈调整。(4)激素进入血液后,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是只能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答案:(1)感受外界(或寒冷)刺激产生兴奋A、BA、B上均存在与该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2)D、E(3)分级(负)反馈(4)不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是只能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15.如图甲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图,图乙为对应图甲反射弧局部放大的效果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________(填“A”或“B”)处给以适当的电刺激,视察________(填“A”或“B”)处是否有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