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环境监测技术》基础篇项目二、监测方案编制
任务二地下水监测方案编制监测内容采样点布设环境监测井建设与管理采样频率监测项目与方法【任务导入】2019年4月,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教育部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目前,经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个批次的认定,已开展的与水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相关的X证书主要有《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水厂运行与调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个种类。【任务描述】: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是柳州市重点打造的生态环保示范区,区域内功能齐全,能满足近20万人的工作生活需求。为了解北部生态新区开发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柳州市计划对北部生态新区进行地下水监测,请按照国家监测规范要求,编制该区域地下水监测方案。【任务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等规范或标准,熟知地表水监测方案中布设点位、监测内容、监测井设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等要求。能力目标:能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编制某项目地下水监测方案。素质目标:激发学习者的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培养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一、监测内容地下水监测主要包括监测区域层面、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污染源及周边等区域的地下水环境的长期监测等内容。二、监测点布设方法(一)区域监测点布设区域地下水监测点密度应在地下水风险性评价分区的基础上进行,高风险区按照每100km2布设6~10个点,风险性较高地区按照每100km2布设5~6个点,风险性中等、较低和低的地区按照每100km2布设
3~4个点。区域地下水监测宜另加强泉水的水质监测,地区可利用当地自备井进行监测。多层含水层区应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层监测。二、监测点布设方法(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监测点布设1.孔隙水和风化裂隙水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面积小于50km2时,水质监测点不少于7个;面积为50km2~100km2时,监测点不得少于10个;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25km2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监测点按网格法布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内。2.岩溶水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岩溶主管道上水质监测点不少于3个,一级支流管道长度大于2km布设2个监测点,一级支流管道长度小于2km布设1个监测点。3.构造裂隙水构造裂隙水与岩溶水的布点方法一致。二、监测点布设方法(三)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点布设①工业集聚区对照监测点布设1个,设置在工业集聚区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处。污染扩散监测点至少布设5个,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呈扇形布设不少于3个,在集聚区两侧沿地下水流方向各布设1个监测点。工业集聚区内部监测点要求3~5个/10km2,若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15km2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监测点布设在主要污染源附近的地下水下游,同类型污染源布设1个监测点,工业集聚区内监测点布设总数不少于3个。②工业集聚区外工业企业对照监测点布设1个,设置在工业企业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处。污染扩散监测点布设不少于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工业企业内部监测点要求1~2个/10km2,若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15km2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监测点布设在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区域。三、环境监测井建设与管理(一)环境监测井建设要求1.环境监测井建设应遵循一井一设计,一井一编码,所有监测井统一编码的原则。在充分搜集掌握拟建监测井地区有关资料和现场踏勘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设计。2.监测井建设深度应满足监测目标要求。监测目标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须做好止水,监测井滤水管不得越层,监测井不得穿透目标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3.监测井的结构类型包括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丛式监测井、连续多通道监测井。4.监测井建设包括监测井设计、施工、成井、抽水试验等内容。三、环境监测井建设与管理(二)环境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要求与识别要求1.为保护监测井,应建设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包括井口保护筒、井台或井盖等部分。监测井保护装置应坚固耐用、不易被破坏。2.井口保护筒宜使用不锈钢材质,井盖中心部分应采用高密度树脂材料,避免数据无线传输信号被屏蔽;井盖需加异型安全锁;依据井管直径,可采用内径为24cm~30cm、高为50cm的保护筒,保护筒下部应埋入水泥平台中10cm固定;水泥平台为厚15cm,边长50cm~100cm的正方形平台,水泥平台四角须磨圆。3.无条件设置水泥平台的监测井可考虑使用与地面水平的井盖式保护装置。4.环境监测井应设置统一标识,包括图形标、监测井铭牌、警示标和警示柱、宣传牌等部分。四、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监测对象采样频次地下水饮用水源取水井常规指标采样宜不少于每月1次,非常规指标采样宜不少于每年1次。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采样宜不少于每年2次(枯、丰水期各1次)。区域
区域采样频次应结合工作地区地下水年内变化规律,对不同位置和层位的监测井设计不同的监测频率。高风险区的监测点,第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次),较高风险区的监测点,每年取样2次(枯、丰水期各取样1次),中等、较低、低风险区的监测点,每年取样1次(枯水期),地表水监测点每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次)。污染源
对照监测点采样频次宜不少于每年1次,其他监测点采样频次宜不少于每年2次,发现有地下水污染现象时需增加采样频次。表2.2.5不同监测对象的地下水采样频次五、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一)监测项目1.地下水监测项目主要选择《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常规项目和非常规项目。监测项目以常规项目为主,不同地区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非常规项目。同时为便于水化学分析审核,还应补充钾、钙、镁、重碳酸根、碳酸根、游离二氧化碳等项目。2.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以《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常规项目为主,可根据地下水饮用水源环境状况和具体环境管理需求,增加其它非常规项目。3.区域地下水监测项目参照《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相关要求确定。4.污染源的地下水监测项目以污染源特征项目为主,同时根据污染源的特征项目的种类,适当增加或删减有关监测项目。5.矿区或地球化学高背景区和饮水型地方病流行区,应增加反映地下水特种化学组分天然背景含量的监测项目。6.地下水环境监测时的气温、地下水水位、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等监测项目为每次监测的现场必测项目。7.实际调查过程中的监测项目应根据地下水污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尤其是特征项目以及背景项目的调查。8.所选监测项目应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行业监测技术规范、行业统一分析方法。五、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二)分析方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晋源区第七小学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重庆医科大学《建筑师职业基础(含务实与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聊城莘县联考2025届初三下学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伊宁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上海市第八中学2025届中考预测金卷:数学试题(浙江卷)含解析
- 西南科技大学《电视综艺栏目编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接收发展对象大会流程
- 2025数据中心服务器采购与维护工程合同
- 《2025高速数据传输接入服务合同》
- 2025设备租赁合同「样式」
- 国家开放大学毕业生登记表-
- 电脑故障诊断卡说明书
- 企业重组所得税特殊性处理实务(深圳市税务局)课件
- 2022年7月2日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客观题)及答案
- 瓦斯超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苗木质量保证措施
- 【公司利润质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 水利工程分部分项划分表
- 学生班级卫生值日表模板下载
- 责任商业联盟RBA(CSR)知识培训
-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