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金工实训钳工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任务二轴承的安_第1页
项目一金工实训钳工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任务二轴承的安_第2页
项目一金工实训钳工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任务二轴承的安_第3页
项目一金工实训钳工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任务二轴承的安_第4页
项目一金工实训钳工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任务二轴承的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一:金工实训-钳工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任务二轴承的安装与拆卸4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正确。3轴承的拆卸的工艺方法正确。2轴承的安装的工艺方法正确。1轴承安装与拆卸的工具选择正确。5遵守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工作完毕,将工具摆放整齐并做好场地清洁工作。任务目标教学条件及准备1.评估场地安全可靠,工作台整齐、环境清洁、光线明亮。2.每个工作台的抽屉内配备有相应的轴承拆卸与安装工具,如:拉马、套筒、垫块、铁锤、铜棒、一字螺丝刀、勾头扳手、梅花-开口扳手、活络扳手、油枪等。3.实训学生需穿好工作服、工作鞋等防护用品,女生还需戴上工作帽,并将长发挽入帽中。评估工艺图1.准备好若干轴承、拉马和各种常用轴承拆装工具2.穿好工作服、佩戴手套,做好安全防护3.被评估人员能够正确选择常用的轴承拆卸与紧固的工具4.被评估人员的轴承安装与拆卸的工艺正确理论知识一、轴承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轴和轴上的零件,减少轴与支承间的摩擦和磨损,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轴的回转精度。根据轴承工作时的摩擦性质,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理论知识1.滚动轴承滚动轴承靠滚动体的转动支承转动轴,运动方式是滚动,接触部位是点。其特点如右图所示理论知识(1)滚动轴承的结构理论知识(2)滚动轴承的种类理论知识2.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由轴瓦和轴承座组成,用于支承转动轴,运动方式是滑动。其特点如右图所示理论知识(1)滑动轴承的结构理论知识(2)滑动轴承的种类理论知识二、滚动轴承的拆卸当维修设备的时候,有时需要把轴承暂时拆下。当轴承损坏后,就更需要把损坏的轴承拆下,更换新的轴承。因此如何采用安全、有效地拆卸方法十分重要。一般轴承与轴为过盈配合、与座孔为间隙配合时,可将轴承与轴一起从壳体中拆出,然后用压力机或其他拆卸工具将轴承从轴上拆下。常见轴承的拆卸方法如下。理论知识1.机械法拆卸轴承(1)滚动轴承外圈的拆卸拆卸过盈配合的滚动轴承外圈时,在设备外壳上通常会预留几处对称分布的,用来拆卸轴承外圈用的螺孔,如右图所示,拆卸时将挤压螺杆全部分几次同步均匀地用力从螺孔拧进,把滚动轴承拆卸下来。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轴承等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肩上设置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理论知识(2)将三爪或二爪的拉马安装在轴承上的拆卸,如右图所示:

拆卸轴承时,将拉马的拉爪所加的拉力加在轴承内圈上,将轴承拆卸下来。

在结构特殊无法拉住轴承内圈时,可以拉住轴承外圈,将轴承拆卸下来,但这样拆出的轴承只能报废。理论知识(3)使用液压助力器拆卸轴承,如右图所示,使用方法同拉马拆卸轴承类似,但在施加液压压力时,应经常观察拉爪是否拉偏,发现偏斜应及时纠正,否则极易拉坏轴承或损伤轴。操作中需要防止轴承突然脱落伤人。理论知识2.液压法拆卸滑动轴承如右图所示

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可以通过对轴上的油孔施加油压,增大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间隙进行拆卸。拆卸宽度大的轴承时,宜采用油压法与拉拔工具并用的方法。

液压法拆卸轴承,相对于其它拆卸轴承的方式具有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经济、安全可靠、对轴没有损害等优点。使用液压法拆卸轴承理论知识三、滚动轴承的安装1.安装前准备(1)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果轴承内有铁屑、毛刺、灰尘等异物进入,将使轴承在运转时产生噪声与振动,甚至会损伤滚道和滚动体。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确认无伤痕或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外壳内绝对不得有研磨剂、型砂、切屑等。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将型砂清除干净。(2)轴承表面涂有防锈油,必须用清洁的汽油或煤油仔细清洗,再涂上干净优质的润滑脂方可安装使用。清洁度对轴承寿命和振动、噪声的影响非常大。但全封闭轴承已填充好润滑脂,用户可直接使用,不可再进行清洗。在安装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前,不要拆开轴承的包装,以免使轴承受到污染。理论知识(3)滚动轴承在安装前要弄清是内圈转动还是外圈转动。因为转动的座圈的配合要比不转动的座圈的配合紧一些。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过盈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的安装方法因轴承类型及配合条件不同而异。由于一般多为轴旋转,因此内圈与外圈可分别采用过盈配合与间隙配合;而外圈旋转时,则外圈采用过盈配合。(4)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多为过渡配合,一般在过渡配合的第2、3、4类范围内选用。对第2类以上的过渡配合(过盈率在79.67%以上),多采用压力机压入,在安装现场,更多的则是采用热装法;对第3、4类的过渡配合,因其过盈率多为36.94%,故多用锤击法。理论知识2.安装方法(1)锤击法

安装轴承时不能用手锤直接锤击轴承端面和非受力面,应该在轴承受力端面上垫上套筒、垫块或其他安装工具,这样可以在安装轴承时使轴承均匀受力。(a)采用锤击法操作时,首先应在轴颈表面和轴承内圈的内表面涂一层润滑油,然后将轴承水平套在轴端,手持手锤和紫铜棒对称而均匀地锤击在轴承内圈上,使其水平套入轴上,然后选择一个套筒,套筒的内径要比轴的外径大一些,比轴承的内圈小一些,然后将套筒套在轴上并压在轴承内圈上。将轴承打进去,直到轴承内圈与轴肩靠紧为止。如右图所示理论知识(b)对于需要将轴承装在轴承座孔中的情况,所选择的套筒内径要比轴承外圈的内径大一些,比轴承外圈的外径小一些,保证在安装轴承时,套筒端部能压在轴承的外圈上,将轴承装入座孔中。(c)对于需将轴承的内、外圈同时装在轴上和轴承座孔中的情况,则可采用如右图所示的垫环,同时压住轴承的内外圈,使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同时均匀受力进入轴和轴承座孔中,这样可以避免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滚子和滚道不受损伤。理论知识(2)压入法压入安装一般是利用压力机进行安装,根据轴承与轴好轴承座孔之间的配合关系,有3种装配方法。(a)内圈与轴为过盈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间隙配合时,装配方法如右图(a)所示。(b)若轴承外圈与座孔为过盈配合,装配方法如右图(b)所示。(c)若轴承与轴颈、座孔都是过盈配合,如右图(c)所示。理论知识(3)热装法此法利用热胀冷缩,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孔,变过盈配合为间隙配合,以方便安装。方法如下。

(a)将轴承放至机油中加热到80~l00℃,用温度计监测,趁热取出轴承并迅速套在轴颈上,即热套入方法。(b)若轴承外圈与座孔为过盈配合,可对轴承座孔周围金属进行加热,然后将轴承装入。实操操作评估操作试题:轴承的装卸如右图所示1.选择需用的工具

(1)拉马

(2)套筒(3)垫块(4)铁锤拉马可分为两爪拉马、三爪拉马、液压拉马,主要用于拆卸轴承、皮带轮等安装在轴上的零件。套筒可分为轴承内圈套筒、轴承外圈套筒、轴承内外圈套筒,主要作用是:根据轴承的配合要求,保证轴承在安装时受力均匀,避免损伤轴承。垫块的主要作用是安装在套筒上,用来承受手锤的冲击力,并避免端面受到损伤。铁锤的主要作用是对轴承端面施加冲击力(5)铜棒(6)一字螺丝刀(7)勾头扳手(8)梅花-开口扳手(9)活络扳手(10)油枪铜棒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冲击力并避免轴承端面受到损伤一字螺丝刀的主要作用是拆装止动垫圈勾头扳手的主要作用是拆装圆螺母这种扳手套上螺母或螺钉头后不易打滑,在拆卸轴承时用来拧紧拉马上的螺杆头。活络扳手使用时要注意:开口部位必须卡紧螺栓,否则易使螺母的菱角损坏,使用时应使固定边受力,活动边支撑工件,它也可用于拆卸轴承时用来拧紧拉马上的螺杆头油枪主要用于给机械零部件加油润滑,在安装轴承时用来给轴承和轴加油润滑实操操作实操操作2.轴承安装

1)将清洁好的轴垂直夹在台虎钳上,并在轴的颈部用油枪加少许油润滑,将未拆封轴承盒打开,将轴承取出并将轴承内圈加少许油润滑,然后将轴承水平套在轴上。(2)用铜棒前后左右轻轻敲击轴承内圈,使其水平套入轴上,选择一个套筒,套筒的内径要比轴的外径大一些,比轴承的内圈小一些,然后将套筒套在轴上并压在轴承内圈上。(3)在套筒上端加上一个垫块,用手锤敲击垫块,将轴承安装到轴肩的位置。(4)将止动垫片的内翅对准轴的键槽并安装到轴上(5)将圆螺母用勾头扳手拧入螺纹轴上,拧紧后用一字螺丝刀将止动垫圈的一个外翅卡入圆螺母的一个槽中,轴承安装完毕。

实操操作3.轴承拆卸(1)与安装轴承顺序相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