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主线]
1.原始社会(1)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2)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2.奴隶制社会(1)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2)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3.封建国家形成: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⑴分布特点:广泛,多元化;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⑵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⑶社会生活:渔猎和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生产力水平较低。2、新石器时代:从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⑴分布特点:数量多,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⑵基本特征: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刀耕火种,饲养家畜,聚落定居。⑶主要代表:①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栽培粟等作物(陕西姜寨聚落遗址);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②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黑陶(蛋壳陶);北方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出土了精美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1)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出现;氏族间联系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通过战争争夺财富权力。⑷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出现
国家诞生3、社会组织二、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联盟(1)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不一,神话色彩浓重。(2)五帝时代:黄河中上游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尧、舜通过“禅让”传承部落联盟首领。(3)约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万邦”时代。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2.夏朝建立(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血缘宗族关系)(2)中央:设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3)地方:聚族而居。对夏部族生活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三、商和西周1.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后建都于殷。(2)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占卜记录证实史书中有关商朝的记载;出土了许多青铜器。(3)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实行内外服制国家管理结构,扩大了商朝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幾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4)统治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灭商建周,定都镐京。(2)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前提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①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②内容:a.对象:王族(分封主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b.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土内世袭统治,可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c.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封建亲戚,以蕃屏周”。③影响:a.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稳定了政治秩序,延续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传播了周文化,有利于家国认同感的强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消极:受封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3)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②特点:a.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特点)。b.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c.宗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血缘和政治、政权和族权相结合,“家”与“国”紧密结合)。③作用a.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b.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c.对后世:家、国结合,使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影响后世。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强调家庭本位,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4)礼乐制度:①内容: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②作用: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③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5)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召公、周公共同执政。(6)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但分封制并不是全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3.商周社会经济(1)特征: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时期。(2)农业: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等工具,青铜农具极少。②实行井田制,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土地,层层分封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随意买卖。(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3)手工业:工商食官。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权力和秩序的象征,青铜文化;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料。4、商周文化:⑴文化:甲骨文,青铜铭文(金文);学在官府;周礼“天下一家”(文化认同的民族意识)⑵思想: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敬祖重德的文化为儒家学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3)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干支纪日法集体劳作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1)政治上:经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上: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具有国家机器;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对外服的控制相对薄弱,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贵族政治;家国同构;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经济上:木石工具为主;井田制,土地国有,集体劳作;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时代”;“工商食官”制度。(3)文化上:流行占卜;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祖先崇拜;华夏认同。贵族政治: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权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他们依靠血缘和出身世代享有世袭的特权,即世卿世禄制度,这一时期的政治被称为“贵族政治”。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A例题分析:某学者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早期国家诞生C.王的出现D.世袭制的确立B例题分析:2.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D7.(2020·广东珠海一模·24)“帝”最初指天神而非人王,商王死后就上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有“贞咸宾于帝”,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帝乙、帝辛等。王名加帝,反映了A.王权的至高无上B.王权的神化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德州市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物理试题仿真题含解析
-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数学试题含解析
- 安保服务合作合同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年初三8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智慧农业技术与农民福祉提升研究
- 二手车交易与服务合同范本
- 信息技术服务购销合同2025
- 驾校车辆租赁合同
- 自愿离婚财产分配及赡养合同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 (高清版)JTG 3370.1-2018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
- 《生理学》-血液循环-选择题(A型)
- 电气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
- 2.1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
- 人事行政工作成功典范总结
- 三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 (新版)制丝操作工(二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
- 会议室改造方案
- 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 VDA6完整版本.3过程审核报告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