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福》(教学案)【文本解读】《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22年。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旧中国的黑暗现实。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整个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反动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仍然紧紧桎梏着人民,妇女受害尤为严重。阅读和学习本文时,要关注人物形象,注意从性格和心理特点角度感受和分析祥林嫂这一形象,思考造成她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同时,还要关注文中出现的“次要人物”,如“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和“善女人”柳妈等,鲁迅小说的语言简练而深邃,善于运用勾勒式的白描,而又往往“话里有话”。比如,通过对眼睛、神情的描写,寥寥数语,便表现出祥林嫂内心的悲苦。在阅读时,注意品味小说的语言,感受其中丰富的内涵与深厚的韵味。【素养目标】1.了解鲁迅,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4.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2、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社会根源的认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2.相关背景20世纪20年代,虽然中国的帝制政权被推翻,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等这些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仍然是套在人民,尤其是妇女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选取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3.解题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寒暄(xuān)
草窠(kē)
窈陷(yǎo)
瓦楞(lénɡ)尘芥(jiè)
歆享(xīn)
蹙缩(cù)
桌帏(wéi)两颊(jiá)
渣滓(zhāzǐ)牲醴(lǐ)
不更事(ɡēnɡ)2.解释词语①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②沸反盈天:形容极度喧闹,乱成一片。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三、文本探究【探究讨论1】梳理故事情节
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但它经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在开端之前还会有序幕,在结局后会有尾声。明确:
序幕:鲁镇准备祝福
结局:祝福之夜惨死
开端:逃避初到鲁镇
发展:被逼卖到贺家
高潮:再寡再到鲁镇
尾声:鲁镇正在祝福
【探究讨论2】赏析小说的叙事艺术
1.这篇小说在讲述故事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明确:(1)小说采用了倒叙。(2)作用:①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②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补充】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小说的叙述顺序有以下几种: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我”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①线索作用。以“我”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起连全文。②代表一种有限叙述视角。小说主要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③故事的亲历者和旁观者。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又增加了故事的客观性。④拓展主题意蕴空间。使小说主题从同情底层百姓妇女的不幸命运、批判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底层妇女的精神毒害,辐射到底层人之间的冷漠,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懦弱与情感隔膜。【探究讨论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1.文章几次写到“祝福”?对“祝福”景象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明确:文章三次写到“祝福”。(1)第一次是描写鲁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妇女的地位和套在她们头上的枷锁依旧。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2)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在极具封建迷信色彩的祝福中得以充分展示。祥林嫂由“享有”预备福礼的辛劳,到这点权利被剥夺。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3)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写“祝福”的景象。将祥林嫂的寂然惨死与富人们的欢乐祝福形成鲜明对比,加深悲剧气氛,突出小说反封建的主题,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2.文中四次描写雪花,对表现祥林嫂有何作用?
明确:
①借雪花的洁白表现祥林嫂的无辜。②借雪花的飘飞表现祥林嫂挣扎的人生。③借雪花的短暂表现祥林嫂生命的短暂。④由此得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的结语。3.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丧夫、再嫁、失子、死去都发生在春天或临近春天。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是巧合还是有意?明确
作者是有意这样安排的。春天本是美好的季节,应该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祥林嫂身上发生的却都是悲剧,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第二课时【探究讨论4】赏析人物形象人物: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在一篇文学作品中,往往会涉及对多个人物的塑造,其中作者会着力刻画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我们把他称之为主要人物或主人公。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1.祥林嫂从26岁到40岁上下共经历了七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七件事,并结合重点句子分析这些事件对祥林嫂人生的影响。明确:①逃至鲁镇。“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满足”一词写出了她对做工生活的满意。②抓回婆家。“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从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祥林嫂婆家的蛮横和夫权族权的威慑,可以揣度她回到婆家的生活状况。③再度出嫁。“我们见得多了……鲜血直流……”,可以看出夫权意识对她的巨大影响,她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④夫死子丧。倾诉阿毛之死。阿毛之死令她痛彻肺腑,因此也失去了在婆家生存的资格,乃至被赶出婆家。⑤重回鲁镇。鲁镇人的咀嚼赏鉴,让她感受到人性的冷漠,遭人唾弃。⑥捐献门槛。柳妈的话对她打击巨大。⑦死于祝福。“魂灵”之有无造成了她巨大的精神压力。2.文中有三次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各有什么变化?其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肖像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出相关描写,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并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明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脸色青黄青黄黄中带黑两颊红的消失了血色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眼睛顺着眼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衣着饰物(用物)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竹篮,空的破碗;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形象特点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精力充沛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精神已完全麻木、枯竭,物质上一无所有,陷入绝境作用: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肖像描写,尤其是祥林嫂的眼神变化,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概括了祥林嫂半生悲惨的经历。通过鲜明的对照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个阶段,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地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3.有人说,在当时的社会里,围绕在祥林嫂周围的人,不管亲的疏的、有恶意的无恶意的,都在把她往死路上赶。请根据下表,写出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或影响。
有关人物对祥林嫂的态度或影响初到鲁镇鲁四老爷钳制精神卫老婆子剥削金钱被卖改嫁夫家堂伯掠夺财产婆婆剥夺人身自由再到鲁镇柳妈精神恐吓鲁镇的闲人嘲笑打击寂然死去“我”增加其痛苦鲁家的短工毫无同情心4.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明确:抗争的表现:逃:山中出逃,做工鲁镇——敢于直面封建妇道、孝道,维护自我尊严撞:改嫁中的“出格”行为——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捐:倾其所有,洗刷“污秽”——追求人的平等权利问:死前问我鬼神——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质疑。5.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抗争是祥林嫂自发的,但她缺乏明确的认识,且方式方法也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封建礼教与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6.概括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及其意义。明确:祥林嫂是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为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7.请分别概括鲁四老爷、柳妈和“我”的人物形象。明确:
(1)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2)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撑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3)“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软弱与无能的一面。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探究讨论5】赏析小说的语言1.在祥林嫂被婆家抓走之后,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和“然而”,这两次的含义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一次“可恶”是指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做主,理所当然,而且反映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后面隐含的意思是: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1)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明确: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世界音乐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体育学院《高等天然药物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级阿拉伯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眉山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单元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综合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外交学院《智慧城市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西昌市礼州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8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金属活动顺序的比较
- 2025建筑材料产品购销合同
- 2025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合同协议书
- 前庭神经炎病人的护理
- 小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案例
- 招标代理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寺院宣传法治知识讲座
-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多源图像融合技术及其遥感应用-图像融合技术》课件
- 直播带岗方案
- 网络安全前沿技术与未来趋势研究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4届英语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
- 拼多多商业模式画布
- 道路新建、改造工程招投标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