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396.12-1999 旱地错季适应栽培技术要求_第1页
DB13T 396.12-1999 旱地错季适应栽培技术要求_第2页
DB13T 396.12-1999 旱地错季适应栽培技术要求_第3页
DB13T 396.12-1999 旱地错季适应栽培技术要求_第4页
DB13T 396.12-1999 旱地错季适应栽培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9-01-20发布1999-02-01实施2程》,第四项《旱作农业工程建设的管理》。本标准是上述系列标准中的第本配套技术规程包括13个标准:DB13/T396.8-1999旱地花生(5000kg/hm²)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农业厅农业处。参加起草单位:农业厅农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立峰、李志宏、王英君、魏瑞敏。32.1错季生产生产本地或外地常规条件下本季节所不能生产之作物的一种生产方2.2适应栽培通过调整作物生育期,使作物需水与环境供水节律相一致的作物栽培3.1具备可有效影响作物错季栽培的可控条件。如地膜覆盖、温、网、应使生产项目具有明显的比较经济效益;跨区销售的作物生产必须具4.2适应栽培技术5.1错季生产河北省标准计量局1999-01-20批准1999-02-01实施45.1.1技术原则5.1.2产地条件有效积温需求小于800℃的叶菜、根茎类喜凉蔬菜。如大白菜、大白5.1.3.1大白菜、大白萝卜品种,要求播后15天内日平均温度高于12℃5.1.4.1选择具有补水灌溉条件的耕地,播期坐水点种,生育中期遇旱5.1.4.2大白菜、早熟园白菜5月中一6月下旬;大白萝卜5月中-7月上5.1.4.37月下旬-9月下旬陆续收获,均衡上市。5.2适应栽培根据河北省雨热同季特点,通过农艺措施使作选择在本区的雨季始(7月初)进入旺盛生长,至秋季能够安全成熟DB13/T396.12-15e黑龙港类型区,棉花5月初,春谷、芝麻5月下,花生5月上旬为适宜播5.2.3.3趁雨追肥按预期作物产量施用化肥,并将其中氮肥的30%-40%在雨季作物生育6河北省耕地面积650多万公顷,其中旱地、半旱地占69%。受制于匮缺的水资源及贫乏的人工辅助年投入,旱地作物生产长期低而不稳,实际作物产量只及区域降水生产潜力的13%-20%。研究表明,“旱”与“薄”是我国全部北方旱作农区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限制因素。产量低是地力薄促使作物生产适应多变的降水环境以提高作物生产效益,获得增加的人工辅助年投入是旱农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1996年,河北省政府印发《关于发展旱作农业的意见》,将“旱地错季适应栽培技术”列入全省旱农发展的十大技术之中。根据该类技术的已有研究成果及近几年的生产实旱地作物错季适应栽培技术是以积极适应与充分利用区域自然生态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与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综合技术。因此,将技术的采用原则,作物的选择及关键技术作为本规程主要指标,并分旱地作物错季生1.1技术原则与产地条件:针对异地的市场需求组织本地商品生产是错季生产的主要特点,而其本质是发挥所生产作物的季节时差优势。为此确定错季生产必须使产销两地的主要生态条件至少相差一季,而温度成为首要因素。由海拔与纬度而实现的温度错季按海拔上升100m,平均温度下降0.5-0.6℃,纬度系增高1度(约111km),平均温度下降0.5-0.9℃计算。1.2作物选择与技术关键:面向异地市场的生产,作物选择是重要基础。作物可利用本地原栽之传统作物,而更多的是需引进一些新型的优势作物。因此本规程规定一个所选蔬菜作物的生理生态要求及面对市场生产体系》(冀科鉴字1998号)成果。在补水地生产大白菜。亩产量可达5100-6200kg,旱地园白菜3600-3700kg,大白萝卜6200-6600kg。亩产值72.适应栽培2.1技术原则与作物选择:旱地作物生产以水为主要限制,通过选择适栽,作物与调整播期,以最大限度地缓解水分供需矛盾是旱作增产的关键。为此确定一个发挥河北省雨热同季资源优势,以作物旺盛生长期(水分临界期)为主要参照,通过调整播期,使之正值雨季的技术原则与相应2.2技术关键:旱地以适水为主的栽培技术包括耕作蓄水、播期适水及生产用水几个方面。因此将早耕保墒。因雨播种,趁雨追肥作为技术关本规程之关键技术量值,根据《河北省低平原旱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综合配套技术》(冀科鉴字)、《太行山区旱地提高降水生产效率技术体系》(冀科鉴字)。旱地农田采用适应栽培技术,实现作物生育关键时期、化肥施用高效期、雨热丰沛期三者的同步,达到稳产增收。低平原区采用该技术水分利全省适于错季生产的高寒半干旱区耕地面积有360万亩。其中40万亩有补水灌溉条件,按70%面积发展错季蔬菜生产,亩产值1500元计,则年采取这一技术按亩增产粮食40kg,应用面积2000万亩,年增产粮食8亿公斤。这一错季适应栽培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旱农区粮食生产力与经济经查询,国家、农业行业标准中没有类似标准,也未见外省制定类似标准。作为旱地错季适应栽培技术规程,在我省乃至全国尚属首例。与建议各级农业部门,因地制宜组织实施本标准。在省政府组织实施的旱作农业工程建设中,按标准组织技术培训,确保旱作农业工程建设健8GB4407.1-4407.2-1996GB16715.1-1996瓜菜作物种子。《河北省种植业区划》河北科技出版社1988。《河北省低平原旱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综合配套技术》(冀科鉴字)。《太行山区旱地提高降水生产效率技术体系》(冀科鉴字)。《旱地农业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油料作物实用栽培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中国设施农业论》新世纪出版社1992。《农业实用技术》农业出版社1992。以及农业厅、财政厅、省计委有关旱作农业工程建设的文件等。1 1999-01-20发布1999-02-01实施2本标准系列共四项,第一项《旱作农业工程建设总则》,第二项《旱作农业区划与主导技术模式》,第三项《十大旱作农业技术配套技术规程》,第四项《旱作农业工程建设的管理》。本标准是上述系列标准中的本配套技术规程包括13个标准:坡改梯田与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旱作农区集雨水窖技术规范旱地丰产沟、丰产坑耕作技术规程旱地培肥改土技术规程抗旱耐旱作物、品种筛选与利用抗旱耐旱作物与品种的鉴定旱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旱地花生(5000kg/hm²)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旱地小麦机械沟播栽培技术规程旱地地膜小麦机械穴播栽培技术规程旱地秸秆覆盖与秸秆还田技术规程旱地作物错季适应栽培技术要求抗旱、保水化学制剂应用技术规程本标准是DB13/T396.13-1999。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农业厅农业处。参加起草单位:农业厅农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宏、张立峰、王英君、魏瑞敏。3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旱剂、保水剂的应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干旱农区主要作物。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抗旱剂在作物生育期间通过调整作物生理代谢或成膜包被植物表面而减少植物蒸腾的一类化学调控制剂的总称。根据其性质及作用方式分为三类:2.1.1代谢型抗蒸腾剂这类物质能参与代谢,引起气孔关闭,从而达到降低蒸腾的作用。如一些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代谢抑制剂等。2.1.2薄膜型抗蒸腾剂它由各种能形成薄膜的物质组成,这些物质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封闭气孔口,阻止水分透过,从而降低蒸腾。如硅酮类、聚乙烯、聚氯乙烯、石蜡乳剂等。2.1.3反射型抗蒸腾剂这类物质能反射无效光合辐射,降低叶温,从而降低蒸腾。如高岭土。2.2保水剂能够吸收保蓄土壤水分并可缓慢释放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的化学制剂。按其原料和合成途径分三类:2.2.1淀粉类合成物答如淀粉一聚丙烯酸盐接酯聚合物。商品名为多聚物A-100。2.2.2纤维素类合成物即羧甲基纤维素类型。商品名有阿硅隆,阿库塞尔等。2.2.3合成聚合体类DB13/T396.13-14当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且大于土壤凋萎含水量范围时,土4.1适用作物应用于小麦、玉米、棉花、谷子、大豆、花生等大田作物,也应用于4.2使用方式4.2.1代谢型抗蒸腾剂小麦、玉米按药剂:种子:水=1:250:50比例,搅拌均匀,然后堆闷3个小时后播种,如和农药配合,先拌农药,后拌黄腐酸。特别注意不要4.2.1.2喷施小麦、谷子等小叶作物,用量600g/hm²-750g/hm²,玉米、甘菜等大叶作物1125g/hm²-1200g/hm²,用水975g/hm²-1125g/hm²,于小麦在孕4.2.2薄膜型抗蒸腾剂5保水剂可用于浸种、拌种、种子包衣,枝条苗木扦插涂茎、作物移栽涂根,以及土壤沟(穴)施或地表喷洒。5.1种子包膜或拌种按保水剂:种子:水=1:100:50-200比例,取一定重量的保水剂,均匀撒入定量的水中,边撒边搅拌至形成均匀的凝胶状的水分散体,再将种子全部浸入,充分混合后静置一段时间,而后捞出,摊一薄层晒干,摊晒时要不断翻动。稍干后用干细沙,或干土粉面撒在种子上,用手揉搓碎结块的种子颗粒。5.2根部涂层用于树苗,花卉幼苗和菜苗的移栽或运输。5.2.1先配制成1%-2%的保水剂水分散体,水中可添加适量营养液。洗去树苗根部泥土,边沾边栽。5.2.2如长途运输,可将保水剂粉末与锯末按1:1的比例混合进行沾根,然后将苗木捆扎成束,把根部放后刺有小孔的聚乙烯袋中,再放入水中浸润2小时后,用塑料布包扎运输。5.3插条涂层用于甘薯苗栽植,树枝和花卉扦插。5.3.1先剪好插条,再把保水剂与水按1:200-300的比例混合成胶状水分散体,将插条置入调好的保水剂中,保水剂胶状物沾附在插条上,插条取出晾干后即可栽插。5.3.2保水剂可和生根粉配合使用,先将枝条插在50M的生根粉药液中,浸泡具有潜不定根部位。一年生的休眠枝用50-100PPM药液全枝浸泡2小时,嫩枝只需浸泡0.5时-1时,浸泡深度2厘米。然后用1%的保水剂沾根栽插。5.4土壤沟施或穴施大田作物或蔬菜每公顷用保水剂150kg,随开沟或按穴施入,施后随即播种或移栽。5.5地表撒施主要用于铺设草皮。每公顷用保水剂75-150kg,均匀地撒于地表。5.6作育苗床先将保水剂与营养液按1:100-200混合均匀,再与其它基质如煤渣,蛭石,珍珠岩等按1:1的比例混合,即成为无土栽培育苗的苗床基质,可66.1使用抗旱剂的注意事项6.1.1代谢型和薄膜型蒸腾抑制剂可同时降低光合作用,要严格按说明6.1.2蒸腾抑制剂喷洒时间为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大风(风力>4级)不喷,雨前不喷。6.1.3用抗旱剂拌种时,按第6.2.4-6.2.6执行。6.2使用保水剂的注意事项6.2.2容器要洗刷干净,用清水稀6.2.3需进行农药或微量元素拌种时,应先拌农药或微量元素,凉干后6.2.4不要在塑料薄膜上摊晒涂层种子;翻动不要过勤,晒干后要把结6.2.5由于保水剂包裹在种皮外,种子颗粒加大,播种时播量要比正常6.2.6处理好的种子要干燥贮藏保存,防正毒烂变质,但花生等易脱皮6.2.7制作保水剂水分散体时,必须边加保水剂边搅拌,切勿将全部保7抗旱、保水化学制剂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抗旱保水化学制剂应用技术规程的编写是在多年多点试验的基础上,1.1最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确定:作物发芽出苗的土壤水分一般在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适宜水分下限为60%。当土壤水分严重缺乏时(土壤水势<-1.0MPa),施用保水剂,种子发芽率也不足50%,(苗宇新.1996)。因此,保水剂最适宜的施用土壤水分条件为土壤水分在凋萎含水量至土壤持,组织多家农业科研及推广部门分别在我国北方旱农区进行了保水剂多点示范应用。在我省的衡水、沧州、廊坊、石家庄、张家口等市县,分别以拌种、涂根、土壤施用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示范,结果表明保水剂在提高播种出苗率,移栽成活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增加产量等方面的效果都施用方法确定依据,中国农科院气象科学研究所选用黄腐酸为代表的XJ—1型吸水剂可使土壤含水量增加7-20个百分点,增加土壤孔隙7-10个百分点;植物叶面蒸腾抑制剂可调节植物气孔开闭,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改善作物品质,预般粮食作物可增产7-17.3个百分点。根据试验示范效果,我省重点推广使用的有抗旱剂一号、种子包衣剂加吸水剂、叶面宝和ABT生根粉等。抗旱剂一号(FA旱地龙)的拌种、喷撒、沾根等应用技术,一般可增产10%以上。(万)(万)(个)(公斤)(公斤)(公斤)8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27点,小麦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