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怜悯是人的天性卢梭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探究文章的论证特点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12学习目标3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了解作者经典言论:1、你什么也舍不舍牺牲,结果你什么也得不到,由于你一心追逐你的欲念,结果你是永远也不能够满足你的欲念的。2、不管到了哪里,我都一直留恋那令人愉快的悠闲生活,对唾手可得的富贵荣华毫无兴趣,甚至厌恶。3、童年是理智的睡眠期。4、只有高贵的思想,而无高贵的血统5、善较之美价值更高6、把真理用在那些其存在对谁都不重要的,认识它又一无用处,无谓事情上,那就是对真理这个神圣的名词的亵渎。真理,如果毫无用处,就不是一件必须具有的东西。7、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8、我知道必须让孩子们有所专心,怠慢乃是孩子们最可怕的危险。9、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10、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11、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生活最有感受的人12、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13、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14、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15、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16、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的更对。17、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不能阻止我们前进。18、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19、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20、知识少的人,讲话讲得特别多;知识多的人,讲话反而讲得很少。21、一旦法律丧失了力量,一切就都告绝望了;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22、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23、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24、生命、健康、理性和舒适,应该是压倒一切的,不舒适的事物决不会显得优美;苗条并不等于瘦弱,为了讨好人家的爱,就不应当有一副不健康的样子。25、美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26、在变化无常的人生中,我们要特别避免那种为了将来而牺牲现在的过于谨慎的畏首畏尾的做法,这种做法往往是为了将来根本得不到的东西而牺牲现在能够得到的东西。27、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28、宁可让儿童一个字也不识,也不要使他为了学到这一些学问而把其他有用的东西都牺牲了。29、不是爱情,不是金钱,不是名誉,不是公平……请给我真理。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真实的内心,即使前面荆棘满地,也要坚定地走下去。为了不浪费你的这一辈子。30、因为做有意义的事情,其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享受。31、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32、我们之所以产生嫉妒的心理,是由于社会的欲望,而不是由于原始的本能。33、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34、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追求睿智呢?35、口音是语言的核心,它使语言具有情感的真实感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参赛,撰写了本文。该书探讨了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批判了封建等级关系。作者认为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状态”,产生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揣测到了矛盾斗争会发生对立面转化,以及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到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又认为每人有少量私有财产是社会平等的基础。该书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可看作是卢梭全部思想的基础,并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绪论。该书虽然没有入选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但它标志着卢梭的思想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时期。1.捐弃:juānqì,抛弃。2.嗜血成性:嗜shì:爱好。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3.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4.汲汲(jíjí):急切,急于得到。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5.厮(

sī)拼:互相拼。6.摒弃(bìngqì):舍弃、放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抛弃一些东西;也形容思想上的抛弃、丢弃。《怜悯是人的天性》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的。

中心论点。它既简洁又明确,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表明了文章论述的中心。题目解说怜悯是人的天性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怜悯是人的天性”意思是“怜悯”这种品格是人先天具有的,不受地位、财产的左右,“天性”一开始是平等的,不存在善恶之别。题目解说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梳理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

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

孤独孤立地存在于自然中自然私有制产生以前(原始社会时期)

“在这样的原始状态中,如果说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比一只猴子或一只狼需要另一只猴子或另一只狼更为迫切的话,那是不可想象的事。”——卢梭原始品性包括:保护自我怜悯同类引出话题引发思考论证脉络批驳

的错误观点

,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驳论文先破后立霍布斯第二部分(第2~3段)论证脉络驳论文(1)直接反驳,即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点是错误的方法。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驳论是指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常用的驳论方法有:(2)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3)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破后立,边破边立论证中心论点的两大方式:立论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是通过驳斥对方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写作借鉴先破后立,边破边立

①树靶子: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②指出错误的实质: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③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出……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破立论证脉络

在运用头脑思考以前人类就有怜悯心,怜悯心合乎自然,动物也有明显表现。①动物的一系列行为②《蜜蜂的寓言》囚禁者的故事

暴君苏拉、亚历山大在2、3段中,卢梭是如何论证“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的?举例论证论证脉络第三部分(第4段)怜悯心自爱心人类社会所有

的基础由于人的

产生美德理智和思考孤独、冷血、自私哲学家市井平民善良、热血、无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第三部分:对人天生就有怜悯心展开论述论证脉络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

。意义/作用③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①缓和人的自私与冷漠②潜移默化熏陶人的心灵论证脉络论证脉络1.卢梭所说的“怜悯”指的是什么?【明确】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而怜悯心可以指代是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文本研读1.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斜恶

捐弃

衡量

无拘无束B.妨碍

怜悯

禀性

感同身受C.哀鸣

目睹

催毁

无动于衷D.精辟

思索

陨害

一往无前答案:B解析:A项,“斜”应为“邪”;C项,“催”应为“摧”;D项,“陨”应为“损”。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A解析:A项,“打扰”,扰乱,搅扰。多用于表示人的行为。此处应用“干扰”。

学习活动:真和善是人类美好的品德,也是长期以来哲学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修辞立其诚》讲的是真,《怜悯是人的天性》关注的是善,这两篇文章都蕴含着深刻的理性精神和人生智慧,真和善给予了当代社会的我们什么启示?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甚至成为了人们实践活动的价值标尺。真理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