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6分)学校拟开展“感受自然,饱览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感受自然之姿在大多数人眼里,攀登珠峰是一件浩浩荡荡的事。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见证着亚洲大陆的过往与兴衰。陡(qiào)的地势,为这里增加了无数艰难险阻。八千八百多米的山体(chù)立在那里,让人不免心生畏惧。攀登珠峰的人不期而至,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或是为了进行科考,或是为了追寻信仰,抑或是为了挑战人类极限力量,展现不屈的精神。攀登路上,有被风霜雨雪阻隔的蹒跚脚步,有被爬山越岭阻碍的山高路远,也有被同伴救助的险象环生。对于他们,登上山顶后的眺望如喝下仙露琼浆一般畅快;对于我们,一种澎湃之情油然而(shēng)。1.选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依次应填入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俏伫mánliàobài声B.峭矗pántiàopài生C.峭矗pántiàopài声D.俏伫mánliàobài生2.选文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浩浩荡荡B.不期而至C.爬山越岭D.仙露琼浆任务二:寻觅文化之源自然是文化之源。①在漫长的岁月里,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创造了无数的文化成果。②文化不仅是对自然的改造和创新,更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复制。③文化凝聚着人们的力量,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④它不仅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也为人们提供了探索、学习和欣赏。3.选文中画线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任务三:领略国色之魅中国传统色彩具有经久不息的魅力。宋代诗人曾几借“谁将山杏胭脂色,来作江梅玉颊红□的诗句,将诗词中美到极致的中国传统颜色演绎得高端而又浪漫。在春晚舞台上,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以舞为语,梅红、沧浪、缃叶、远山黛等□43种颜色被唱成歌□舞成画,给观众带去一场视听盛宴。4.依次填入上面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B.,”…………C.。”,。D.”……,任务四:探寻文明之美5.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我校特邀请王教授为同学们举办讲座。下面的邀请函有两处语言表述不当和一处格式错误,请找出并改正。(4分)①改为②改为③格式:二、阅读理解(35分)(一)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活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6.下列对文言词句的分类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选项类别示例A通假字药稍镕但手熟尔B词类活用木格贮之卿今当涂掌事C古今异义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亭亭净植D特殊句式其印为予群从所得问女何所思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又为活板自以为大有所益B.则以纸帖之以我酌油知之C.瞬息可就蒙乃始就学D.乃密布字印乃取一葫芦置于地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介绍毕昇“布衣”普通百姓身份,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B.选文思路清晰,按照刻字、制版、印刷、拆板的先后顺序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C.本文通过“极为神速”“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等内容,生动地说明活板印刷的优越性。D.“每字为一印”说明板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字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二)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①。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祯《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选自清・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有删改)【注释】①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9.文中画波浪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多选不得分)(2分)至陆深《金台纪闻》【A】所云【B】铅字之法【C】则质柔易损【D】更为费日损工矣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11.毕昇的活字印刷技术有何利弊?请结合本文和《活板》,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4分)(三)诗歌阅读(7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作者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桂源铺作者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注释】①堂堂:形容水势盛大。12.下列对两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莫言下岭便无难”,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B.《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功。C.《桂源铺》这首诗是典型的写景之作,诗人看到那清纯的溪水从山的夹缝中潺潺流出,顿时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产生出无限的感慨。D.《桂源铺》中,作者寄予人生哲理: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只要像溪水一样具有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生活总会滚滚向前,无可阻挡。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两首诗歌中“拦”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分)(四)根据原文默写(10分)14.根据原文默写。(共10分)(1)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2),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4),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5)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绘乡村迎神祭祀的热闹场面,表达对古老传统文化赞美的诗句是:,。(6)《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表现出龚自珍虽辞官还乡,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7)韩愈在《晚春》中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即使年华老去,才华不显,也要积极进取的诗句是:,。三、现代文阅读(31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材料一】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汉服的形制以“四书五经”为中心,千百年来礼服严格遵循礼制,并未有太大变化。而百姓常服则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央视推出的节目《衣尚中国》,以服饰为题,聚焦服饰之美,力图通过艺术创意、年轻态的视觉营造中国服饰的审美意境。传统审美需要我们发掘、理解、驾驭和弘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衣尚中国》不是简单的提倡复古,而是引领大家深入地欣赏中国的传统美学,形成新的审美表达。【材料二】当下,“汉服”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但有一些设计重其表而轻其里。汉服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只有深入把握传统文化内涵,才能推进其创造性转化。中国服饰文化昭显着社会发展的印记,传达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内涵。以唐宋为例,唐朝服饰的色彩浓艳,再加上金银杂之。其装饰图案,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生趣盎然。“上襦下裙”,是唐代女子的主要服饰,颜色以红色居多,常常使用红绿搭配。而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朴,后来,朴素和理性就成了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中国服饰文化在各种文学体裁中也被反映和表达出来。小说中人物的服饰,是人物生活层面的写照,是人物外观形态的表露,也是人物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的体现,更是作家感情的曲折反映。【材料三】身着飘逸的唐裙,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青青草坪上,一群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留学生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裙幄宴。她们让海外友人感受到了中国汉服的魅力,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独特的中国文化体验,弘扬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海外,汉服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人喜欢。“墨尔本汉服社之前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个学生兴趣社团。”汉服社社长、墨尔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靳倩莹介绍,“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其他学校对汉服有兴趣的同学也想加入我们。后来,我们将汉服社扩大到面向全墨尔本。”不久前,汉服社在当地举办了“春日裙幄宴”汉服文化活动,靳倩莹说:“这次我们精心布置了公园,邀请热爱汉服的朋友来拍照打卡,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社交场合。那天,许多人说不仅领略了汉服文化的魅力,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15.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传承了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B.汉服的形制以“四书五经”为中心,千百年来,礼服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C.唐朝服饰色彩浓艳,装饰图案生趣盎然,而宋朝服饰以朴素和理性为主要特征。D.只要把多彩绚丽的中国元素绣在服饰上,就真正做到了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16.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衣尚中国》不仅简单的提倡复古,而且引领中国美学的深度发展。B.【材料二】第一段中的加点词语“之一”体现了文段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C.【材料三】体现了在海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汉服文化,领略汉服文化的魅力。D.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文化渠道宣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让中国汉服成为新时尚。17.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提三条合理建议。(6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背影张雪芳①下午五点多,工地上依旧忙得热火朝天,老秦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工地,他得收集散落在工地四处的工具,这活在老秦当小工时就已经做了,一做就做到了现在。按理,如今已是师傅级别的老秦完全可以让小工去做,但他却说:“随手的活,没事。”所以,在傍晚工人们都下工后寂静、空旷的工地上,那最后一个弯着腰在建筑群中游动的背影,准是老秦无疑。②工地上,很难看到工人的正面,大多数时间看到的都是他们忙碌的背影,魁梧的、瘦小的,站着的、弯着的,甚至趴着的,姿态千奇百怪。老秦说:“背影看得多了,也就跟认人长相似的,知道谁是谁。”但在我眼里,这些穿着同一色工作服的工人几乎都一个样。不过,老秦的背影我肯定是不会认错的。老秦是西安人,西安有秦岭,他的姓我一下就记住了。老秦的背影也好记,他的背上靠右的地方长了一个小山峰,就是我们常说的驼背。老秦生得瘦小,最小号的工作服穿在他身上也显得松松垮垮的,所以,老秦的背影我一看就知道。③刚到工地时,老秦在后勤干活。他是跟着老乡出来打工的,不会技术,在工地只能当小工,但做小工是靠力气吃饭的,老秦长得矮小,看着也没多少力气。工头说:“先在厨房帮忙干点杂活吧。”老秦告诉我,要不是他的老乡跟工头熟,估计工头也不会收留他。其实不是的,工头告诉我,他留下老秦是看中他的善良和勤劳。工头说,老秦来面试那天,他还同时面试了三个人。就在工地临时会议室里,因为刚开过会,桌子上堆满了杂物。在面试的四个人中,只有老秦收拾了杂物,用抹布擦了桌子。还有,看着提着水桶进来打扫的阿姨很吃力的样子,又是老秦帮忙提了进来。这些细节,这些背影,工头都一一看在了眼里。④去工地上干活是老秦自己提出来的,他偷偷告诉我,去工地上干活才能学到技术,只要好好学,总有一天他可以做大工的活。老秦说话的时候挺了挺背,像给自己鼓劲一样。⑤老秦去工地干活后,从不偷懒,累活脏活他都会冲在前面。拉电缆的时候,有时通过电缆井,他二话不说第一个跳下去,钻出来后,整个人沾满污水,臭气熏天。【甲】工人们拿他取乐,但也都说老秦这人实在,肯卖力。⑥工地上的水电活,除了搬水管拉电缆需要有力气外,其他都是技术活。【乙】工头说,老秦这人,粗中带细,是块干活的料。一年多下来,老秦虽然还是小工,但已经干大工的活了。工友让老秦跟工头提工资的事,大工工资可是小工的双倍呢。老秦憨憨地笑:“再干些日子吧,才干没多久呢。”⑦每次去工地,总看到他满头大汗。老秦的五官其实不丑,但很少有人会注意,他瘦小的身体和使不完的力气比他的五官更能让人记得住。在工地现场,老秦跑来跑去的背影,总是那么特别,不,不是矮小,是一天天变得清晰起来,且变得“威武”起来。⑧老秦是三年后正式拿的大工工资,其间,他还偷偷去考了电工证,其实也不算偷偷,至少跟我说过,因为要我帮忙买学习资料,还一再嘱咐不让说。我说:“这是好事,有啥怕告诉人的。”这个近四十岁的男人突然害羞起来,笑着说:“怕考不上,丢人呢。”还好,老秦脑袋瓜好使,一考就通过了,一度成为佳话。成了真正技术工的老秦,意味着此后的每个月可以寄之前双倍的工钱回家了,想起家里的两个孩子可以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老秦的背挺了挺。⑨老秦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工地上的人都为他高兴。节假日,老秦说要去看儿子,工友们提议得把自己收拾好。为这,老秦专门去买了一套对他而言有点奢侈的西装。那天,工友们看着老秦西装笔挺地出门了,每个人都呵呵地笑,老秦穿着西装的背影确实有点可笑,可是,笑着笑着,工友们的目光变得感慨起来。有人说,老秦好像不驼背了,他的背影很挺的。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记叙了老秦从做“小工”到干“大工”以及考取电工证的故事,展现了他的成长过程。B.【甲】【乙】两处画线句分别是工友们和工头对老秦的评价,属于正面描写。C.老秦长得矮小,看着没多少力气,他能留在工地,是因为他的老乡跟工头熟。D.文章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故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加点词“游动”的表达效果。(4分)所以,在傍晚工人们都下工后寂静、空旷的工地上,那最后一个弯着腰在建筑群中游动的背影,准是老秦无疑。20.文中第④⑧⑨段加点的三处细节描写“挺了挺背”“背挺了挺”“背影很挺的”各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21.本文写老秦,却以《背影》为题。请你说说以《背影》为题的好处。(6分)四、名著阅读(8分)阅读《骆驼祥子》整本书,梳理故事情节,探究悲剧原因,完成下面任务。(1)《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的关注和同情。(1分)(2)请根据阅读积累,将《骆驼祥子》中的相关主要情节脉络(如下图)补充完整。(3分)(3)小历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发现祥子前后有着巨大变化,请你和他一起探究祥子前后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4分)社会原因:。个人原因:。五、作文(60分)根据要求作文。美好,无处不在。夏日空中变化无穷的云朵,秋日园中欢声笑语的老人;博物馆中精致的画作,教室里同伴专注的眼神……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往往蕴含着生活的美好。用心看见,总会带来愉悦、感动、启发。请以《看见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答案1.答案:B解析:“陡(qiào)”应为“峭”,“(chù)立”应为“矗”,“油然而(shēng)”应为“生”,“蹒跚”读“pán”,“眺望”读“tiào”,“澎湃”读“pài”,故选B。2.答案:D解析:A项“浩浩荡荡”形容规模大、气势壮,不合语境;B项“不期而至”指未约定而到来,不合语境;C项“爬山越岭”是动词,不能作定语;D项“仙露琼浆”形容美好事物,此处形容登上山顶的畅快,正确。3.答案:C解析:①缺主语;②逻辑错误,应先“模仿”再“创新”;④缺宾语“的对象”;③无语病,故选C。4.答案:D解析:诗句结束用“。”和后引号,“等43种颜色”前用省略号,最后用逗号,故选D。5.①“拜访”改为“莅临”;②“拙见”改为“高见”;③格式:将“2024年6月15日”与“××中学全体同学”调换位置。6.答案:C解析:“亭亭净植”古今义均为“竖立”,C项分类错误。7.答案:D解析:A项“为”分别是“发明”“认为”;B项“以”分别是“用”“凭”;C项“就”分别是“完成”“从事”;D项“乃”均为“于是,就”,故选D。8.答案:D解析:“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试题及答案
- 街舞课题申报书
- 开放课题申报书模板
- 微生物检验完整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挤塑夹芯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项目管理认证考试动态发展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题型的分类与解读试题及答案
- 团建课题申报书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
- 教改课题申报书格式
- 2025年江苏盐城东方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药店零售医疗器械规章制度
- 【MOO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车间排产计划培训
- 无菌医疗器械培训课件
- DB51T 2429-2017 雨夜公路交通反光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 数字银行的监管政策与实践-洞察分析
-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模版(2篇)
- 2025年外研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全集(一年级起1-12全册)
- 探究中医药知识图谱-洞察分析
- 中建医院幕墙工程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