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PAGEPAGE1广西桂林、北海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写照。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郭、茅、巴、老、曹”等,他们所以赢得后人的尊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与家人离散,在与妻子儿女分别三个年头后,杜甫终于可以去探望妻小,到家里写下著名的《羌村三首》。第一首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战争年代,死,也许是一种常态,而活着,哪怕苟且偷安,也不容易,反成偶然。夜深人静,这对饱受磨难的老夫老妻,执手相看泪眼,依然感觉像是梦一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我们的故事传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即使是死的主题,也要处理成爱和生命的胜利。一如梁山伯和祝英台故事中化作双飞蝶,将悲剧的题材处理成爱与生命的胜利。有情人不能成眷属,但是在理想的天国里,他们还是不放弃自己刻骨铭心的追求。窦娥含冤,死后也要化作冤魂昭示天下,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冤情最终得以昭雪。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力量,并由此得到升华。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用孔子的话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从中国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坚持合作理念。这种精神特质,与西方文化以利益为核心价值,强调天赋人权,崇尚个人主义,信奉丛林法则有着本质区别。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这些时代难题,中华文明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刘跃进《文学视野中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材料二: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构建和彰显中国形象的精神特质。中国精神是中国文艺的灵魂,弘扬中国精神,是新时代文艺的主题。新时代文艺体现中国精神,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努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所谓“新史诗”,就是对新的伟大时代、新的治国理政实践、新的奔梦圆梦历程的史诗性书写,是对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审美化表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恰好是这种“史诗性”书写的关键节点,由阿耐的长篇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改编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就是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前20年艰难历程的成功之作,该片以小见大,讲述了“小人物的大时代”,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收获了良好口碑,让主旋律真正成为“主流”。新时代文艺体现中国精神,应当聚焦形象塑造,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风貌的英雄书写。2017年创造了国产票房新纪录的影片《战狼Ⅱ》以及2018年春节档热映、赢得称赞的影片《红海行动》就是这方面的生动范例。前者塑造了“独狼式”的孤胆英雄冷锋,后者则塑造了特战分队的英雄群像,都探索了新时代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报国情怀如何通过逼真而生动的影像叙事来打动观众的艺术规律。影片的高票房和好口碑,对观众极大地发挥了影响和激励作用,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新时代文艺体现中国精神,应当放眼全球视域,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来塑造具有大国担当的中国形象。近期赢得广泛热议和良好口碑的影片《流浪地球》就是值得重视的成功案例。该片改编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第一部鲜明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电影,并且在科幻与灾难的类型电影中改变了以往习见的“逃离地球”模式,创造了举各国之力拯救地球,带着地球脱离险境的“拯救家园”模式。影片突出了应对地球灾难时中国的引领作用和大国担当,表现了危难之际中国人的坚忍不拔和自我牺牲精神,是以科幻电影来弘扬中国精神、启迪和激励观众的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摘编自中国作家网《论新时代文艺如何体现中国精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家在创作时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融入作品中,就能让自己的作品成为传世佳作。B.影片《战狼Ⅱ》展现了新时代的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塑造极具爱国报国情怀的英雄群像,让观众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C.弘扬中国精神,是新时代文艺的主题,新时代文艺创作应当从当代的、世界的维度来把握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努力彰显中国形象。D.《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赢得一致好评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第一部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创“拯救家园”模式的科幻电影。2.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引用杜甫《羌村三首》中的诗句,列举梁祝、窦娥冤的结局是为了说明我们的文学艺术会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华儿女坚强乐观、充满理想的精神品质。B.面对当今世界的时代难题,中华文明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与中华文化重责任、尚奉献、求大同等精神特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C.《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结局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用鸳鸯相向而鸣象征焦刘两人爱情的忠贞不渝,将悲剧的题材处理成爱与生命的力量终将得到胜利,这是坚强乐观民族精神的体现。D.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发生灾难时一群中国人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坚忍不拔、不惧牺牲、甘于奉献,生动地诠释着鲁迅笔下“中国脊梁”式精神。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大山的女儿》,通过讲述黄文秀主动请缨回到百坭村任职第一书记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新时代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历史意义。B.《山海情》以马得福、马得宝等人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呈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横跨30年的扶贫历史,对我国扶贫事业的伟大征程进行了全景式展示。C.《长津湖》通过讲述新兵伍万里从渔村小子蜕变成一位优秀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过程,书写了一段气壮山河、富有民族精神的战争史诗。D.《运河边的人们》通过河畔人家悲欢离合的叙事,对当代中国大运河的发展现状及运河人民的生活变迁做了生动的表现。4.材料二在论证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有人质疑孙犁小说《荷花淀》描写伏击战结束后水生与水生嫂相见的场景过于平淡,只是简单地提及水生嫂给水生送衣裳,水生说她们是“落后分子”并将打捞起来的饼干盒扔到船上后便再无更多的互动,应写得更为轰轰烈烈,才能体现出两人的感情深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一阐述你的理由。【答案】1.C2.A3.D4.①论证思路清晰。本文为总分结构,先表明中心论点,再从“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形象塑造”“放眼全球视域”三个角度进行详细论述。②论证方法多样。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两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5.不同意这种说法。①这对夫妻因战争要分离,简单的对话蕴藏着极为丰富深厚的思念与牵挂。②这段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充分展示出中国人所特有的美好心灵和崇高情感,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底蕴的真实体现。③这正是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是中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和谐共生科学的“真”,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的完整统一。【解析】【1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A.“就能让自己的作品成为传世佳作”错误,表述绝对。由“他们所以赢得后人的尊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可知,原文是分析屈原、鲁迅等人赢得后人尊重的根本原因,但并未说是充分条件。B.“通过塑造极具爱国报国情怀的英雄群像,让观众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错误,强加因果。由“影片的高票房和好口碑,……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知,是影片的高票房和好口碑,让观众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非是“通过塑造极具爱国报国情怀的英雄群像”。D.“赢得一致好评的根本原因在于……”错误,由“是第一部鲜明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电影,并且在科幻与灾难的类型电影中改变了……”等可知,原文并未说“是第一部鲜明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电影”是根本原因,且《流浪地球》获得好评原因很多。故选C。【2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A.“是为了说明我们的文学艺术……充分展现中华儿女坚强乐观、充满理想的精神品质”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第四段可知,是为了说明“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力量,并由此得到升华”。故选A。【3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新时代文艺体现中国精神,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努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A.“脱贫攻坚战略”紧扣时代脉搏,能体现中国精神。B.“对我国扶贫事业的伟大征程进行了全景式展示”紧扣时代脉搏,能体现中国精神。C.“抗美援朝”“富有民族精神的战争史诗”能体现中国精神。D.只讲述了河畔人家悲欢离合的故事,介绍了当代中国大运河的发展现状及运河人民的生活变迁,没有体现中国精神。故选D。【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证特点的能力。论证方面的特点可以从论证语言、论证结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点提出的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思路: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弘扬中国精神,是新时代文艺的主题。第二、三、四段分别从“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努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应当聚焦形象塑造,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风貌的英雄书写”“应当放眼全球视域,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来塑造具有大国担当的中国形象”三个角度进行论证。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方法:材料二列举了《大江大河》论证了第二段的分论点,列举《红海行动》论证了材料二的第二个分论点;并且“中华民族新史诗”“小人物的大时代”“拯救家园”等多处引用有力地论证了论点。【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题干的关键是“场景平淡”“无更多的互动”,因而不够轰轰烈烈,不能体现两人的感情深厚。这就需要结合文本中的观点“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含蓄内敛”“没有豪言壮语”等关键词进行分析。《荷花淀》描写伏击战结束后,描写水生嫂与水生相见的场景:水生嫂送衣裳,水生骂水生嫂是“落后分子”,以及扔饼干盒等动作和语言,在这简单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中,却蕴藏着极为丰富深厚的思念与牵挂。由原文“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可知,水生嫂给水生送衣裳体现水生嫂对水生的关心体贴;水生骂水生嫂是“落后分子”其实含着水生对水生嫂的肯定;扔饼干包含着水生对水生嫂的关心。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美好心灵和崇高情感,体现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底蕴。由“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可知,水生嫂和水生简单内敛的对话、简单的动作描写却是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是中华人文精神强调的“真”“善”“美”的统一。这种描写虽然平淡,但也表达了浓烈的情感,所以不同意题干中的观点。(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金翅鱼之歌(节选)陈集益二○○七年一月。“同学们啊!看到你们我很高兴,真的,你们在金华多好啊,一个电话就能聚在一起,我在北京没有朋友、亲人,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的……实不相瞒,我这次回来,希望你们能帮帮我呢……金塘河你们都知道呀,它从山乡流到平原,经汤溪在赤骑镇汇入衢江。可金翅鱼,你们听说过吗?”他神情悲哀地看着大家,自言自语起来,“目前在山乡水库和龙井之间,是金翅鱼最后生存的一片水域,可它们就要回不到龙井去产卵,就要灭绝了!唉,我救不了鱼,救不了河,我有什么脸面回家?”同学们一脸懵懂,没明白怎么回事,只见集科已经站起来,走到包厢的沙发那头,拿起麦克风,大声唱起一首咿咿哇哇的汤溪方言歌。这歌大伙儿没听过,刚开始以为集科喝多了胡闹,不料听着这歌既像山歌又像民谣,倒不难听。再一听,竟然是一首表现游子思念故乡的歌,几位同学大声地鼓掌,觉得新奇。至今流传的汤溪方言民谣、山歌,曲调都很简单,歌词更是粗陋,这一首则要复杂得多。这确实有点“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的意思。集科因为在同学聚会上唱了《金翅鱼之歌》,第二天晚上和夏炎同时被邀请到交通广播电台春节特别节目现场,与主持人畅聊游子归乡的话题。集科千里迢迢提前回家过年,本意是为了保护金塘河,可引起做记者的老同学兴趣并且决定广而告之的,却是《金翅鱼之歌》。节目播出后,事情的发展出乎节目制作人的预料,有听众热线打爆了,有讲汤溪话的,有讲普通话的,也有讲四川话、贵州话、湖南话、安徽话的。……笔者以为,山乡之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好政策、好机遇。过去,这里的乡亲主要以传统农耕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如今各村各组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几乎家家户户搭上了金翅鱼洄游这列乡村旅游致富快车。提起这一切改变的最初贡献者,不得不提到被山乡人交口称赞的那位从吴村走出去的建筑工程师、金华大剧院设计者之一,被誉为“金塘河之子”的陈集科先生的努力。十多年前,正是由于陈集科写成了献给家乡的《金翅鱼之歌》,金翅鱼这一珍稀物种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以上内容是集科在手机上,用手指滑动页面读完的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时间二○一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微信上有好几条留言。然后又看到王乡长发来的电子邀请函,邀请他“拨冗回山乡”参加旅游节。他点开邀请函,网页播放的音乐正是《金翅鱼之歌》。“……这是一条艰苦的路,在岩石激流中穿越,不畏险阻,奋勇前进。金翅鱼啊飞起来,这是一条团结之路,沿着祖辈的足迹,为了家乡发展,将爱与富裕撒播……”火车开开停停,仿佛前路没有尽头,又仿佛处处是尽头。夜深了,卧铺车厢熄灯了。车厢里安静下来,乘客们纷纷睡去。他想再入睡,却再也睡不着。火车在一个站点停靠,又重新震动起来,集科拉开枕边的窗帘,探头往外看,透过车窗他看到大地被黑暗笼罩,铺展在大地上的一条条铁轨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条条河流。远处有灯光像一颗颗颤动的星星。此时,火车正迎着浓得化不开的黑暗,就像轮船驶在无边的大海上。只有等到迎面有火车驶来,两车交会之际,那些阻挡火车前进的黑暗才会被瞬间撞飞。那短暂交会的几秒钟,给人的感觉是火车突然飞起来了。眨眼间,窗外犹如闪电划过,亮得晃眼。哐当,哐当,在两车短暂交会之后,车轮和铁轨继续发出有规律的摩擦声,继续驶向南方。集科合上书,看看窗外。窗外黏稠的黑暗早已回流、聚拢。火车正在驶过一个小镇,黑夜里突然出现了一大片光亮,只见车窗外成排的路灯一盏盏地闪过,就好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盏一盏,除了马莉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儿子的眼睛,还有夏炎的眼睛、刘局长的眼睛……还有许许多多一起合作过保护金塘河或者修建其他河流的鱼道的建设者、志愿者的眼睛;那一群群听过他环保讲座的孩子们的眼睛——他们多么渴盼着从大人们身上获得知识,获得榜样的力量。而他的爷爷,此刻在更高更远的夜空看着他,他的眼睛好亮好亮——集科感觉脸上痒痒的,一摸脸颊,发现自己又流泪了。他明白:他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他能够从一个埋头画图纸的建筑设计师,一步步成长为一个付诸实际行动的环保志愿者、一个鱼类洄游通道设计者,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推着他前行。这股力量如此强大,就像大自然召唤着普天之下的洄游之鱼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集结,它们跨越江河湖海,飞跃一道道瀑布,历经千难万险,勇往直前……这会儿,窗外的天还黑着。车厢里响着粗细不一的鼾声,就像鼾声也会传染一样,它们组成了一支奇怪的曲子。但是他知道,太阳这个永不熄灭的火球,很快就会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光芒洒满大地。他一直坐在走廊靠窗的座位上,等待火车在天明之后抵达故乡。(选自《人民文学》,2022年第11期,有删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人公在同学会上发言既展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小说的基本信息。B.从电台到微信,作者用信息传播载体的变化折射时代的变迁,与小说中叙述的时间长度切合。C.《金翅鱼之歌》因电台意外走红,引发世人对生态关注,这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突发事件。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限制视角进行叙述,通过视听结合、联想等表现手法表现主人公的所见所感。7.下列对文本特定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微信公众号文章与沈从文《边城(节选)》中人们过端午的场景,都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时代背景。B.“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阻挡火车前进的黑暗”等语句写出了自然环境的特点,也展示了社会环境。C.火车在黑夜中穿行,主人公的心理也随之变化,表现了他懂得感恩、心怀理想、不怕困难的形象。D.结尾“黑暗”与“太阳”“光芒”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象征意味,升华主题,引发读者深思。8.文中提及了许多“眼睛”,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9.“金翅鱼”是一个虚拟的生物,作者却以它为核心概念创作小说。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看法。【答案】6.D7.B8.①象征关注与期待,从家人到同事、从孩子到长辈,提及不同的“眼睛”代表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期待。②深化主题,“眼睛”的多次提及加深了作品的主题,即环境保护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每个人都是这一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③纪念和致敬,爷爷的“眼睛”在夜空中象征着对已故亲人的纪念和致敬,同时也可能暗示着祖先的智慧和传统的力量在激励着主人公及他的事业。9.①主题意蕴:金翅鱼象征那些受到威胁或正在消失的自然环境和物种,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和对自然生灵的尊重,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关注和珍视生态环境。②内容情节:尽管金翅鱼是虚构的,但它所串联起的故事和人物,反映出了当前真实的时代问题,即当下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和紧迫。③艺术效果:作者采用虚构的金翅鱼作为小说的核心线索,以“仿纪实”手法进行创作,使得小说既有现实的基础,又有超越现实的魅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解析】【6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采用第一人称限制视角进行叙述”错,分析不全,小说也采取了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故选D。【7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也展示了社会环境”错,“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阻挡火车前进的黑暗”写出了自然环境的黑暗特点,没有展示社会环境。故选B。【8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象征关注与期待:文中提及了不同的“眼睛”,代表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期待,如“马莉、父亲母亲、儿子”代表家庭,“夏炎、刘局长”代表同事和合作伙伴,“建设者、志愿者”象征为共同目标努力的群体的期待。从家人到同事、从孩子到长辈,每一个“眼睛”都反映了人们对于主人公所从事的环保事业的支持和关注。②深化主题:多次提及“眼睛”,强调社会责任,如“那一群群听过他环保讲座的孩子们的眼睛”,强调了教育下一代的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以及作为成年人的责任,为孩子们提供知识和榜样;同时加深了作品的主题,即环境保护需要多双“眼睛”共同见证,共同努力,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③纪念和致敬,“而他的爷爷,此刻在更高更远的夜空看着他,他的眼睛好亮好亮”,爷爷是已故亲人,爷爷的“眼睛”在夜空中,象征着对已故亲人的纪念和致敬;同时,爷爷是祖先,也象征着祖先的智慧和传统的力量,在激励着主人公及他的事业。【9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①主题意蕴:以虚拟物种金翅鱼为核心概念进行创作,具有深层次的隐喻和象征,象征那些在现代社会中受到威胁或正在消失的自然环境和物种,还象征着纯真与自然之美,它代表了作者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和对于自然界生灵的尊重,作者正是通过这一象征,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关注和珍视生态环境。②内容情节:反映了时代真实,尽管金翅鱼是虚构的,但通过它所串联起相关故事和人物,具有真实性,反映出了时代的本质真实,这种虚构与真实的结合,使得小说在探讨社会问题的同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③艺术效果: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作者采用虚构的金翅鱼作为小说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为线索设置情节,突出人物,这种“仿纪实”手法,为小说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得作品既有深度又具艺术魅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圣人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①,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望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节选自《吕氏春秋》)材料二: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诸生或避位发难②,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③。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节选自《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二年》)〖备注〗①成身:修养身心,完善自身。②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③爵士:爵位和封地。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尊A不至于B帝C智D不至于E圣F而欲G无尊H师I奚J由至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表原因,译为“……的原因”,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所以”词义相同。B.厌,指满足,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中的“厌”词义不同。C.执业,指捧书求教,犹言受业,与现在所说的“执业医师”中的“执业”词义不同。D.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嗣位”也指继承君主之位。此处用作动词,继承爵位。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氏春秋》认为圣人贤士无不尊敬老师,天子进入太学祭祀先圣,与曾经当自己老师的人并排站立,不把<他们)当作臣子看待,用以显示敬学与尊师。B.汉明帝曾到太常府探望,让桓荣坐在东面主位,并召集百官和桓荣门生数百人向桓荣行弟子之礼,汉明帝亲自捧着经书听讲受教。C.汉明帝亲自到桓荣家中询问病情,到了巷口就下车,捧着经书徒步走到病床前。从此以后,前来探病的诸侯、将军、大夫不敢再乘车。D.桓荣的儿子桓郁想把爵位让给他兄长的儿子桓泛,汉明帝不答应,桓郁于是接受封赏,继承爵位,却把封地的赋税收入全都给了桓泛。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2)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14.两则材料都围绕“圣人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这一观点进行阐述,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尊师学习的重要性。【答案】10.CFI11.B12.C13.(1)等到病重,(桓荣)呈上奏折叩谢皇恩,并辞让交还爵位和封地。(2)桓荣死后,明帝换上丧服亲临丧礼去送葬,在首山的南面赐他一块地修筑坟墓。14.①可以达到帝王圣人的境界;②可以教人仁义,使人得利;③可以使子女孝顺,臣子忠诚,君王公正。【解析】【10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人们地位没有达到帝王那样尊贵,才智没有达到圣人的境界,却想不尊重老师,这样有什么理由可以达到(帝王圣人的境界)的境地呢?“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结构一致,各自断开,即CF处断开;“欲无尊师”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奚……哉”是反问句,“奚”前即I处断开。故选CFI。【11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这正是此后五帝废绝的原因。/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B.错误。厌,都指满足。句意:就是喜好学习而不满足。/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C.正确。执业,指捧书求教,犹言受业。/是指(律师、医生、护士、会计和某些中介服务机构的人员等)进行业务活动。句意:明帝亲自捧着经书听讲受教。/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技术人员。D.正确。句意:桓荣的儿子桓郁应当继承爵位。故选B。【12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前来探病的诸侯、将军、大夫不敢再乘车”错,原文为“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意为前来探病的诸侯、将军、大夫,不敢再乘车坐到门口。故选C。【13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笃”,病重;“疏”,奏折;“让”,辞让。(2)“变服”,换上丧服;“临丧”,亲临丧礼;“首山之阳”,首山的南面。【1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①结合“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可概括出,可以达到帝王圣人的境界;②结合“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可概括出,可以教人仁义,使人得利;③结合“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可概括出,可以使子女孝顺,臣子忠诚,君王公正。参考译文:材料一:圣人贤士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如今人们地位没有达到帝王那样尊贵,才智没有达到圣人的境界,却想不尊重老师,这样有什么理由可以达到(帝王圣人的境界)的境地呢?这正是此后五帝废绝、三代盛世消亡不可再现的原因。……因此,教育人是一件非常仁义的事,学习是一件非常聪明的事。仁义的事没有比给人带来利益更大的了,而给人带来利益最大的,没有什么能超过教育。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如果自身的修养完成了,那么,做子女的不用支使就孝顺了,做臣下的不用命令就忠诚了,做君主的不用勉强就公正了,其中形势最有利的就可以做天下的君主了。所以子贡问孔子:“以后人们将怎样称道先生您呢?”孔子说:“我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我只是不停止(或者译为“(如果)不停止(一定要说)的话”),就是喜好学习而不满足,勤于教诲别人而不觉疲倦,大概仅此而已吧。”天子进入太学去祭拜先代圣人,与曾经当过(自己)老师的人并排站立,不把(他们)当作臣子看待,这是用来表示敬重学习和尊重老师(的做法)啊。材料二:明帝自从当上太子,向桓荣学习《尚书》,等登基为皇帝后,依旧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尊奉桓荣。他曾经亲自去太常府(桓荣已封太常)探望,让桓荣坐东面主位,摆下桌案手杖,召集百官和桓荣弟子数百人(来行弟子礼),明帝亲自捧着经书听讲受教;众位学生中有的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明帝(指着桓荣)谦让说:“有太师在这里。”结束后,把太官(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的官员)当日供应的器具都赐给了太常家。桓荣每次生病,汉明帝就派遣使者看望问候,太官跟御医们在路上可以前后相望(形容人络绎不绝)。等到病重,(桓荣)呈上奏折叩谢皇恩,并辞让交还爵位和封地。明帝亲自到他家询问病情,一到巷口就下车了,捧着经书徒步走到病床前,抚摸着桓荣的病体流泪,把床褥、帷帐、刀剑、衣被等赏赐给他,很久才离去。从此以后,前来探病的诸侯、将军、大夫,不敢再乘车坐到门口,都远远下车走到病榻前拜见。桓荣死后,明帝换上丧服亲临丧礼去送葬,在首山的南面赐他一块地修筑坟墓。桓荣的儿子桓郁应当继承爵位,想让给他兄长的儿子桓泛;明帝没有答应,桓郁于是接受封赐,却把封邑的租税收入全都给了桓泛。明帝任命桓郁为侍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宋]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②。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备注〗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临江仙”是词牌名,“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是题目,交代了词的内容。B.“只消闲处过平生”,词人认为人生只需要过得清闲自由,体现了词人无为的思想。C.“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是词人想象昔日风雨之夜、两人挑灯畅谈的画面。D.这首词是送别词,却无哀怨缠绵、悲戚忧伤之态,更多的是豁达与寄托。16.结合本词,请鉴赏“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的表现手法。【答案】15.B16.①比喻。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晓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②设问、虚写。结尾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回答了前一句的设问,想象朋友离别后的情景: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③以景结情,结尾两句通过描写山色青翠如黛眉,秋水如同镜子,清澈无波,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你不会因旅途孤独寂寞而哀伤,展现了作者的洒脱、豁达。【解析】【1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体现了词人无为的思想”错,“只消闲处过平生”是词人劝慰祐之不要因仕途失意而哀伤,应看淡顺逆、荣辱,诗意人生,体现了词人淡泊旷达的人生态度。故选B。【16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晓山青翠美好如同眉黛,秋水明净澄澈如同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山峰翠绿、秋水明净的特点。②上句写“问谁千里伴君行”设问,下句说“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作答,属于设问修辞手法。同时,“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是诗人想象族弟回浮梁沿途的镜框,想象族弟归途之中的情景,祝福他有青翠如眉黛的山、明亮如镜的水相伴前行,必然一路心情舒畅,这是想象、虚写。③诗歌最后两句“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写景作结,即以景结情,以青翠如眉黛的山、明亮如镜的水这样秀美的风景将伴你千里同行,你不会因旅途孤独寂寞而哀伤,体现出诗人豁达乐观、豪放洒脱的心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桂子和荷花是杭州的典型景物,杨万里曾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柳永在《望海潮》中也写到“______,______”。(2)《离骚》中,诗人看到草木凋零,感慨时光易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3)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乐衬哀”是指用美好的景物来衬托悲伤的情感,如诗句“______,______”。【答案】(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丰宁,是个不折不扣的“山城”。相比于A的名山大川,丰宁的山似显平凡。但丰宁的山有自己的韵味。来丰宁看山,你一定会惊叹于大自然的B。县城边上,九龙山如同九条巨龙,每个山坡曲折延绵,煞是气派。一到深秋,丰宁坝上的神仙谷中,秋风浸染着漫山遍野的树木,呈现出青、红、黄、橙、绿、棕、白的斑斓色彩,这是美不胜收的七彩森林。燕山山脉的第二高峰云雾山更是风光旖旎,常年云雾缭绕,树木枝繁叶茂,实乃人间仙境……听闻早些年,老百姓由于生火做饭、冬季取暖所需,经常来到山上砍柴、捕猎。这样一来,树砍没了,草踩没了,鸟兽少了,一座座青山被剃成了“秃头”。风一吹,沙就来了;雨一下,滑坡落石也跟着来。后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不仅收起了开山的斧,上缴了打猎的枪,还上山种起了各个品种的树苗。当山火频发的季节来临,有专人穿上统一的橙色制服,当起护林防火员,守护着自家门口的大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答案】18.A举世瞩目B鬼斧神工19.①多用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强,强调了老百姓乱砍滥伐带来的后果。②运用比拟修辞,将被砍光的青山,比作“秃头”,生动地写出了青山被滥砍滥伐后的特点。③运用排比句式,句式整齐,增强气势,突出强调了人们环保意识较弱,破坏了当地环境。【解析】【18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语境强调一些名山大川人人都知道,且与“平凡”相对,故填“举世瞩目”。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B处,强调丰宁自然风景的美丽,非人工可为,故填“鬼斧神工”。鬼斧神工:形容技能的精巧如同神鬼制作出来一般。【19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句子应当从语言风格、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用词、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句式上:“树砍没了”“草踩没了”“鸟兽少了”都是四字短句,既有较强的节奏感,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突出了人们乱砍滥伐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修辞上,“一座座青山被剃成了‘秃头’”运用比拟修辞,将“树被砍光、草被踩没、鸟兽少了”的青山比作人的“秃头”,生动形象地写出青山贫瘠的特点;“树砍没了,草踩没了,鸟兽少了”运用排比句式,句式相同,语意相关,用整齐的句式一气呵成地写出人们由于缺少环保意识,砍柴、捕猎,因此破坏了当地的环境。(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吃辣真的太爽了,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水煮鱼、麻辣烫、麻辣火锅……简直是“痛,并快乐着”……“爱吃辣对健康好与坏”的话题经常会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①?辛辣的食物不仅能让菜肴味道加倍,常吃辣对健康也有益处。首先,补充维生素C。辣椒可是蔬菜中的“维生素C之王”,不同品种的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甜椒、彩椒、小红尖辣椒、青尖椒。其次,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辣椒中的辣椒素具备潜在的保护心脏和抗肿瘤作用,食用辛辣食物可降低各种原因导致了死亡风险,尤其是与心脏相关的疾病的死亡风险。再次,②。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抗癌特性,可以抑制癌症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研究表明:在中国成年人中,经常吃辣可以降低某些胃肠道癌症患病风险……还有,可能有助于减肥。辣椒素干预可作用于脂肪组织的辣椒素受体,抑制脂肪合成和预防肥胖。所以,清淡的吃辣能提高点代谢,对减肥可能有用,但是很多人③,反而可能会发胖。虽然各项研究表明,吃辣对健康存在很多益处,但并不意味着吃辣越多越好。过度吃辣反而会导致口腔溃疡、胃疼、腹泻等疾病发生,危害健康。20.下列句子中的“还”与文中加点的“还”,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太阳已经这么高了,怎么还没起床?B.你做得太过分了,还不赶快给人家道歉!C.除了银河系外,宇宙中还存在许多星系。D.这些老同志干劲还这样大,我们年轻人更应加油干呀!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电产品销售合同范例
- 《致敬辛勤付出》课件
- 2025围墙建设承包合同标准版模板
- 2025教育机构股份转让合同范本
- 《复习课课件》课件
- 《全球战略格局》课件
- 《时尚潮流解析》课件
- 2025商业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外卖骑手接单技巧与职业能力提升培训
- 《网络传播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 五年级《欧洲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废品入库单模板
- PFMEA的严重度SOD的评分和优先级别
- INVOICE-商业发票样本格式
- 圆周率1000000位 完整版
- DB33-1036-20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岩芯鉴定手册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试讲PPT
- 甘肃历史与甘肃文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