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基本技能培训考核规范_第1页
儿科基本技能培训考核规范_第2页
儿科基本技能培训考核规范_第3页
儿科基本技能培训考核规范_第4页
儿科基本技能培训考核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新生儿处理及抢救操作规程、评分标准及模拟

竞赛试题

一、新生儿出生时处理

(一)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室温应在20℃以上,空气流通。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物品准备:辐射床或温箱、生命监护仪、婴儿衣服及包被、帽子、婴儿名签、洗耳球或负压吸引器、

氧源、新生儿面罩、复苏囊、气管导管、喉镜、胎粪吸引器、预热的干毛巾或浴巾、脐带夹。

(3)药品准备:维生素K针、纳洛酮、肾上腺素(1:10000浓度)、生理盐水,必要时准备肺表面活性

物质。

2.操作步骤

(1)初步评估:新生儿娩出时需进行快速评估。正常新生儿娩出时呈粉红色,或四肢末端稍发维,

哭声洪亮。若为早产儿、出生时无哭声、肌张力降低则应立即进行新生儿复苏。

(2)保暖:娩出后应立即用预热的干毛巾或浴巾包裹后放在辐射床或温箱。操作完毕后给新生儿

穿上衣服,带上帽子,并用包被包裹。

(3)呼吸道处理:迅速用洗耳球或吸引器吸引口鼻(顺序:先口后鼻)。

(4)Apgar评分:生后1min和5min时各评估一次。

(5)脐带处理:在娩出后1〜2min内结扎脐带后包扎。

(6)眼睛处理:娩出后可用消毒纱布或脱脂棉清洁,必要时以抗生素滴眼液滴眼。

(7)皮肤处理:娩出擦干后,可用消毒软纱布蘸温开水清洗头皮、耳后、面部、颈部及其他皮肤皱褶

处。

(8)名签:娩出后给新生儿手腕或脚踝戴上一个名签,写明母亲姓名及床号、婴儿性别及出生时间。

(9)注射维生素跖:娩出后应予以维生素&针Img肌内注射以防止新生儿出血症。

第一节新生儿处理及抢救操作规程、评分标准及模拟竞赛试题酚163q

(10)体格检查并填写出生记录:对新生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有无先天性缺陷,填写出生记录。

3.操作后处理

(1)观察:新生儿娩出后1〜2h应与母亲一同在产房进行观察,无异常者可送人母婴同室。

(2)喂养:娩出后30min内应让婴儿吸吮母亲乳头,生后第一个24h应让婴儿勤吸吮,次数最好不少

于12次。

(二)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者应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每接触一个婴儿前后必须洗手,患感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应隔离。

(2)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

(3)如母亲为乙肝携带者,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h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00〜200IU)和乙肝

疫苗(10ug)o

表4-1-1新生儿出生时处理评分标准

满分得分

项目(分))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备注

(分)(分)

环境准备:室温应在20。C以上,阳光充足,空气流通5

准备(20)物品准备5

药品准备10

初步评估5

保暖5

操作(70)呼吸道处理5

1分钟5

Apgar评分

5分钟5

脐带处理5

眼睛处理5

皮肤处理5

名签5

维生素K1针肌内注射5

体格检查5

填写出生记录5

穿衣、包好后与母亲一同在产房观察1~2小时5

喂养:娩出后30分钟内应让婴儿吸吮母亲乳头5

熟练操作(5)5

人文关怀(5)5

共计100

裁判签名

(三)模拟竞赛试题

题1

题干1:孕妇,女,27岁,妊娠38周临产,胎心145次/min。产前检查发现母亲患有淋病。

要求1:请选手准备新生儿处理。

题干2:新生儿出生时,羊水田°污染,无哭声,肌张力差。(场景:在选手完成准备工作后出

示题板。)

要求2:请选手进行判断及抢救。

答案及思路:要求1:孕妇患淋病,处理新生儿时应戴手套防护,婴儿出生后应尽快用0.5%红

霉素眼膏预防淋菌性眼炎,并预防性使用头抱曲松(25-50mg/kg)单次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要

求2:羊水ni°污染,新生儿出生时无活力,应在初步复苏时给予气管插管引胎粪。

模型要求:新生儿复苏模型。

用品准备:辐射床或温箱、生命监护仪、婴儿衣服及包被、婴儿名签、洗耳球或负压吸引器、

氧源、新生儿面罩、复苏囊、气管导管、喉镜、胎粪吸引器、预热的干毛巾、小毯子,脐带夹、

无菌手套、维生素氏针、纳洛酮、肾上腺素(1:10000浓度)、生理盐水、0.5%红霉素眼膏、头

抱曲松注射液。

题2

题干L孕妇,女,35岁,妊娠36周临产,产前检查发现乙肝“大三阳”。

要求1:请选手进行新生儿处理。

题干2:新生儿出生后体检时发现特殊面容(鼻梁扁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伸舌、

通贯掌)。(场景:在选手完成操作后出示题板。)

要求2:请选手判断并处理。

答案及思路:要求1:母亲为乙肝“大三阳”,婴儿生后6h内肌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00〜

200IU和乙肝疫苗10ug。要求2:21-三体综合征诊断、染色体检查。

模型要求:新生儿复苏模型。

用品准备:辐射床或温箱、生命监护仪、婴儿衣服及包被、婴儿名签、洗耳球或负压

吸引器、氧源、新生儿面罩、复苏囊、气管导管、喉镜、胎粪吸引器、预热的干毛巾、小毯子,脐带

夹,维生素K针、纳洛酮、肾上腺素(1:10000浓度)、生理盐水。

二、新生儿盆浴

(一)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操作者准备:了解新生儿状态,测量体温,检查全身皮肤情况,估计常见的护理问题;操作前洗

手。

(2)物品准备:婴儿电子秤、身长测量仪、婴儿尿布及衣服、大毛巾、毛巾被及包布、

系带、面巾1块、浴巾2块、指甲刀、棉签、75%乙醇、爽身粉、液状石蜡、糅酸软膏、肥

皂或沐浴露。浴盆内备温热水(2/3满),洗时水温在冬季为38〜39℃,夏季为37〜38℃,备水时温度稍

高2〜3。C,另外,可在一水壶内放50〜60。C热水备用。

(3)新生儿准备:沐浴于喂奶前或喂奶后1h进行,以免呕吐和溢奶。

(4)环境准备: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在27。C左右。

2.操作步骤

(1)将婴儿抱至洗浴间,脱去衣服及包被,保留尿布,用大毛巾包裹婴儿全身。

(2)洗面。用面巾由内眦向外眦擦拭眼睛,更换面巾部位以同法擦另一眼,然后擦耳,

最后擦洗面部。禁用肥皂。

(3)洗头。抱起婴儿,以左手托住婴儿枕部,腋下夹住婴儿躯干,左手拇指和中指分

别将婴儿双耳郭向前折以堵住外耳道口,防止水流人耳内;右手将婴儿洗发水涂于手上,

洗头、颈、耳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吸干。

(4)洗身。于浴盆底部铺垫一块浴巾,以免婴儿在盆内滑跌。移开大毛巾及尿布,以

左手握住婴儿左臂靠近肩处使其颈枕于护士手腕处,再以右前臂托住婴儿双腿,用右手握

住婴儿左腿靠近腹股沟处使其臀部位于护士手掌上,轻放婴儿于水中。松开右手,用毛巾

淋湿婴儿全身,抹肥皂或沐浴露按顺序洗颈下、臂、手、胸背、腿、会阴、臀部,随洗随

冲净。在清洗过程中,操作者左手始终将婴儿握牢,洗净皮肤皱褶处,同时观察皮肤有无

异常情况。

(5)洗毕将婴儿抱出,用浴巾包裹全身并将水分吸干,对全身各部位从上到下按顺序

检查,给予相应的处理。必要时用液状石蜡棉签擦净女婴大阴唇及男婴包皮处污垢。

(6)测量婴儿身长、体重。

(7)更衣垫尿布,必要时修剪指甲。

(8)整理床单位,更换床单,物归原处,洗手,记录。

(;)减少暴露,注意保暖,动作轻快。

(2)耳、眼内不得有水或肥皂沫进入。

(3)对婴儿头颈部的皮脂结痂不可用力清洗,可涂液状石蜡浸润,待次日轻轻梳去结

痂后再予以洗净。

(4)若新生儿出现黄疸时,需要进行经皮胆红素测试或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

若胆红素值达到干预标准,需给予蓝光照射治疗。

(5)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如假“月经”、乳腺肿大、“马牙”等的处理。

(6)新生儿若出现脐轮红肿、脐窝潮湿或有分泌物,考虑新生儿脐炎。应予以脐带清洗(3%过氧化氢

清洗后涂络合碘,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7)新生儿若出现红臀,可予以糅酸软膏外涂。

表4-1-2新生儿盆浴评分标准

满分得分

项目(分)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备注

(分)(分)

棉布类:婴儿尿布及衣服、大毛巾、毛巾被及包布、系带、面巾1块、浴巾2块2

护理盘:指甲刀、棉签、75%的酒精、爽身粉、液状石蜡、鞍酸软膏、肥皂或沐

2

浴露

准备浴盆:内备温热水(2/3满)2

(20)喂奶前或喂奶后1小时进行5

打开婴儿包被,核对名签5

解开衣带,退去衣服,保留尿布2

用大毛巾包裹婴儿全身2

擦拭眼睛2

擦耳2

洗头、洗脸擦洗面部1

(10)抱起患儿,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向前折婴儿双耳郭以堵住外耳道口2

洗头、颈、耳后1

吸干2

移开大毛巾及尿布2

轻放婴儿于水中2

用毛巾淋湿婴儿全身,按顺序洗颈下、臂、手、胸背、腿、会阴、臀部4

清洗身体观察婴儿皮肤有无异常情况4

(25)洗毕,将婴儿抱出,用浴巾包裹全身并将水分吸干3

对全身各部位从上到下按顺序检查5

更衣垫尿布2

腋下和颈部搽爽身粉3

观察婴儿脐带及脐轮5

脐带未断者用左手轻轻提起结扎线,右手持无菌棉签蘸取少许络合碘消毒

脐带处理

脐带根部

(15)二选一10

若脐带已经脱落者,用左手拇指和示指轻轻分开脐部皮肤,用络合碘棉签

消毒

体重、身长测

体重、身长测量10

量(10)

穿衣、打好包穿衣5

被(10)打好包被,将婴儿轻轻抱起,放置在婴儿床上5

熟练程度(5)5

人文关怀(5)5

共计

裁判签名

(二)模拟竞赛试题

题1

题干1:一名生后3天新生儿,吃奶较少,每日小便量少。

要求1:请给该新生儿进行盆浴。

题干2:在洗澡过程中发现该新生儿头面部及躯干黄疸,腹部皮肤明显黄疸。(场景:

在洗澡完毕后出示题板。)

要求2:请选手判断并处理。

答案及思路:要求2:新生儿吃奶少、尿量少,黄疸出现较早,应抽血检查血常规、母婴血型、肝

功能、血型抗体、血培养等,同时可给予蓝光照射治疗。

模型要求:新生儿护理模型。

用品准备:婴儿尿布及衣服、大毛巾、毛巾被及包布、系带、面巾1块、浴巾2块。

指甲刀、棉签、75%乙醇、爽身粉、液状石蜡、糅酸软膏、肥皂或沐浴露、浴盆内备温热水、婴儿电

子秤、身长测量仪等。

题2

题干1:生后8天新生儿,吃奶可,大小便正常。

要求1:请给该新生儿进行盆浴。

题干2:在洗澡过程中发现该新生儿脐轮发红,脐窝潮湿,有脓性分泌物。(场景:在

患儿清洗身体时出示题板。)

要求2:请选手判断并处理。

答案及思路:要求2:脐轮发红,脐窝潮湿,有脓性分泌物应考虑新生儿脐炎,可予以3%过氧化氢清

洗后涂络合碘,必要时口服抗生素(如头抱菌素等)。

模型要求:新生儿护理模型。

用品准备:婴儿尿布及衣服、大毛巾、毛巾被及包布、系带、面巾1块、浴巾2块。

指甲刀、棉签、75%乙醇、3%过氧化氢、爽身粉、液状石蜡、糅酸软膏、肥皂或沐浴露、

浴盆内备温热水、婴儿电子秤、身长测量仪等。

三、新生儿预防接种

(一)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明确新生儿预防接种的适应证。

(2)明确新生儿预防接种的禁忌证:①患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者。②有明确过敏史者禁种乙肝疫苗(酵

母过敏或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③患有结核病、心脏病、湿疹及其他

皮肤病者不予接种卡介苗。④患肝炎,急性传染病(包括有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不宜

接种。⑤接种部位局部有红肿、硬结、瘢痕、破溃等。

(3)核对医嘱:新生儿期主要接种疫苗为卡介苗、乙肝疫苗。核对新生儿的姓名、床

号,接种疫苗品种及剂量。

(4)登记:分别在新生儿疫苗接种本、科室疫苗登记本和四联单上登记。

(5)用物准备:1ml无菌注射器、无菌纱布缸、砂轮、剪刀、无菌棉签、无菌持物钳、

75%乙醇、无菌盘、抢救盒。需检查无菌纱布缸、消毒液瓶的指示胶带有无变色,检查一

次性注射器及无菌棉签的生产批号、包装是否完好。

(6)疫苗检查:疫苗贮存在2〜8℃的冰箱冷藏。检查制品标签,包括名称、批号、有

效期及生产单位,检查药液有无发霉、异物、凝块、变色或冻结等。

2.操作步骤

(1)抽吸药液:用1ml注射器分别将疫苗稀释、溶解、抽取干净,置于无菌盘内。

(2)仔细核对床号、姓名,查看新生儿情况,如是否有发热,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

(3)用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2遍,在右外侧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乙肝疫苗(5ug/o.5ml);再在左

上臂三角肌上缘皮内注射卡介苗(0.1ml)。

(4)嘱家属或护理人员新生儿当日不洗澡,多饮水,注意观察有无发热等异常情况。

(5)将剩余药液注射器用开水浸泡。

3.操作后处理

(1)疼痛、局部红肿:可能会持续1〜2天,无需处理。

(2)发热:一般为轻到中度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若体温超过38%需用药物退热,

多饮水。

(3)皮疹:多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一般出现在身体局部,程度较轻。一般

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操作注意事项

(1)仔细核对接种对象是否有预防接种卡,确保有卡、新生儿未接种、一般情况良好、

体重达2.5kg以上方可进行接种。

(2)卡介苗应在生后3天内接种,乙肝疫苗应在生后24h内、1个月、6个月时各接种

1次,剂量为5ug。

(3)如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生后6h内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100-200IU,同时更换

部位接种乙肝疫苗lOugo

(4)只能用乙醇消毒,不能用络合碘。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

(6)及时记录,保证接种及时,避免重种、漏种。

(7)注射部位:一般卡介苗为左上臂三角肌外上缘,乙肝疫苗为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表4-1-3新生儿预防接种评分标准

满分得分

项目(分)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备注

(分)(分)

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床号5

核对医嘱及登记核对接种疫苗名称5

(20)核对疫苗剂量(必要时核对母亲乙肝6项检验单)5

分别在新生儿疫苗接种本、科室疫苗登记本和四联单上登记5

准备物品:1ml无菌注射器、无菌纱布缸、砂轮、笔、剪刀、无菌棉签、无菌

5

持物钳、75%酒精、无菌盘、抢救盒

疫苗贮存在2〜8℃的冰箱冷藏10

检查制品标签,包括名称、批号、有效期及生产单位10

准备(45)

检查药液有无发霉、异物、凝块、变色或冻结等10

检查无菌纱布缸、消毒液瓶的指示胶带有无变色5

检查一次性注射器及无菌棉签的生产批号、包装是否完好2

抽吸药液:用1ml注射器分别将疫苗稀释、溶解、抽取干净,置于无菌盘内3

核对新生儿床号、姓名、性别4

查看新生儿体温5

查看新生儿接种部位皮肤5

操作(25)

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肤2遍2

在新生儿右外侧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乙肝疫苗2

在新生儿左上臂三角肌上缘皮内注射卡介苗2

嘱家属或护理人员新生儿当日不洗澡,多饮水,注意观察有无发热等异常情况2

操作(25)

将剩余药液注射器用开水浸泡3

熟练程度(5)5

无菌观念(5)5

共计100

裁判签名

(三)模拟竞赛试题

题1

题干1:张宝宝,男,出生12h,体重3.3k9o

要求1:请选手给该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

题干2:核对医嘱时发现母亲为乙肝“大三阳”。(场景:在核对医嘱后出示题板。)

要求2:请选手进行判断及处理。

答案及思路:要求2:母亲为乙肝“大三阳”,婴儿应在生后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

价免疫球蛋白。

模型要求:新生儿护理模型。

用品准备:医嘱单、新生儿疫苗接种本、科室疫苗登记本和四联单、母亲乙肝六项检验单、1

ml无菌注射器、无菌纱布缸、砂轮、笔、剪刀、无菌棉签、无菌持物钳、75%乙醇、无菌盘、抢救盒、疫

苗(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题2

题干1:李宝宝,男,出生5h,体重3.2kgo

要求1:请选手给该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

题干2:检查皮肤时发现新生儿右侧上臂接种部位有一个2cmx2cm红色包块,质软,

有波动感。(场景:在选手查看接种部位时出示题板。)

要求2:请选手进行判断及处理。

答案及思路:要求2:接种部位考虑为血管瘤,可更换接种部位。

模型要求:新生儿护理模型。

用品准备:医嘱单、新生儿疫苗接种本、科室疫苗登记本和四联单、1ml无菌注射器、无菌纱布缸、

砂轮、笔、剪刀、无菌棉签、无菌持物钳、75%乙醇、无菌盘、抢救盒、疫

苗(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四'母乳喂养指导

(一)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清洁双手。

(2)环境准备: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明亮,屏风遮挡。

(3)物品准备:脚凳、温热水、清洁毛巾1条。

(4)评估:①产妇评估:分娩方式、身体状况、乳房及乳汁分泌情况、母乳喂养掌握

情况。②新生儿评估。

2.操作步骤

(1)查对和向产妇解释,取得产妇配合。讲解相关知识及技巧。

(2)指导产妇清洁双手,用温湿毛巾清洁乳房及乳头。

(3)指导产妇选择体位,正确托抱新生儿及含接乳头。产妇用一手前臂、手掌和手指

托住新生儿,使新生儿头部与躯干呈直线。新生儿与母亲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

另一只手呈“c”形(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托住乳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人新生

儿口中。

(4)指导产妇观察新生儿吞咽情况,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腔;吸空一侧乳房后再更

换另一侧;吸吮时间一般不超过20min。

(5)指导哺乳后正确退出乳头:新生儿停止吸乳后,轻按下颌使之张E1退出乳头,挤

出少量乳汁涂T—?L头自然干燥,将新生儿抱起,用空心掌轻拍其后背「2min,使新生儿

打嗝后再将其置于右侧卧位。

3.操作后处理:观察新生儿溢奶及吐奶情况。

(二)注意事项

(1)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2)掌握正确喂养姿势。产妇以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可以运用抱枕或被子来支撑自己或新生

儿。让新生儿同时含住乳晕与乳头,不能只含住乳头。同时要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发生窒息。

(3)指导产妇避免奶水太急导致新生儿呛奶。

(4)乳房的正确护理。乳胀、乳腺炎、乳头皴裂的护理。

(5)态度和蔼,关心体贴产妇,动作轻柔。

(6)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以出现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早发性黄疸一般为母乳喂养

不足(哺乳次数不够、乳量不足)引起,多在生后3〜4天出现,治疗上提倡早开奶、频繁喂奶;晚发性由

于母乳中含有3a-206酶和不饱和游离脂肪酸以及肠肝循环增加等引起,一般生后1周左右出现,高峰

期为生后5~15天,持续母乳喂养指导评分2〜3周甚至更长。一般不需停母乳,若黄疸程度较重,可暂

停母乳喂养并考虑给予蓝光照射。

表4-1-4母乳喂养指导评分标准

满分得分

项目(分)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备注

(分)(分)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清洁双手4

环境准备: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明亮,屏风遮挡4

准备及评估

物品准备:脚凳、温热水、清洁毛巾1条4

(20)

产妇评估:分娩方式、身体状况、乳房及乳汁分泌情况、母乳喂养掌握情况。4

新生儿评估4

查对和向产妇解释,讲解相关知识5

指导产妇清洁双手2

用温湿毛巾清洁乳房及乳头5

指导产妇选择体位2

指导产妇用一手前臂、手掌和手指托住新生儿,使新生儿头部与躯干呈直线5

新生儿与母亲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5

产妇另一只手呈“C”型(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托住乳房5

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新生儿口中5

操作(65)

指导产妇观察新生儿吞咽情况,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腔5

吸空一侧乳房后再更换另一侧5

吸吮时间不超过20分钟5

新生儿停止吸乳后,轻按下颌使之张口退出乳头2

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头自然干燥2

将新生儿抱起,用空心掌轻拍其后背1-2分钟5

使新生儿打嗝后再将其置于右侧卧位5

观察新生儿溢奶及吐奶情况2

内容正确(5)5

人文关怀(5)5

正确回答问题

5

(5)

共计100

裁判签名

(三)模拟竞赛试题

题1

题干1:产妇张某,女,25岁,loh前经阴道分娩出一足月男婴。

要求1:请选手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题干2:生后3天发现婴儿皮肤黄疸,婴儿精神睡眠均好,家属述母乳量较少,婴儿尿量

较少。(在操作完毕后出示题板。)

要求2:请选手判断并处理。

答案及思路:要求:婴儿黄疸出现时间较早,无病理情况,同时母乳量较少,婴儿尿量也较

少,考虑早发2性母乳性黄疸,故不需停止母乳喂养,应鼓励勤哺乳,增加哺乳次数。

模型要求:乳房模型、新生儿护理模型。

用物准备:清洁温开水、清洁毛巾。

题2

题干1:产妇魏某,女,30岁,8h前经阴道分娩出一足月男婴。

要求:请选手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题干2:产后3天,产妇发现左侧乳头饿裂、感疼痛。(场景:在完成操作后出示

题板。)

要求:请选手判断并处理。

答案及思路:要求2:乳头破裂的处理:不需停止母乳喂养,乳头正确含接及退出、哺乳完毕后

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头上。

模型要求:乳房模型、新生儿护理模型。

用物准备:清洁温开水、清洁毛巾。

第二节儿科基本技能操作规程、评分标准及模拟竞赛

试题

一'小儿腰椎穿刺术

(一)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明确需要腰椎穿刺的临床情况(适应证):①脑和脊髓炎症性病变及血管性病变的诊断。②早期颅

内高压的诊断性穿刺。③鞘内给药。④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放出脑脊液的操作方法减轻症状。

(2)判断患儿是否可以进行腰椎穿刺:①血友病。②穿刺部位感染或脊柱病变。③颅内占位性病变,

尤其是颅后窝占位性病变。④严重颅内高压或出现脑疝迹象者。

(3)与患儿家属沟通,签署穿刺同意书。告知其可能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损伤

周围组织(包括血管、神经)、穿刺不成功、麻醉意外以及其他不可预料的意外等。

(4)准备用物:小儿腰椎穿刺包、无菌测压管、无菌手套、消毒液、无菌棉签、5ml注射器、2%利多卡

因注射液、胶带、弯盘、无菌试管、垃圾桶、医疗废料桶、医疗锐器桶等。

2.操作步骤

(1)复习操作流程,准备好物品(消毒液、腰椎穿刺包、手套、麻醉药、胶布、无菌试管,必要时准备

培养瓶)。核对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查阅病历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确定有无适应证和禁忌证。

(2)与患儿及家长沟通:自我介绍,说明要进行的操作名称、目的、可能的不适与应对方法。

(3)再次确认患儿的病情:再次查体,确认需要的操作无误。

(4)帮助患儿摆好体位:患儿屈髓屈膝,充分低头弯腰,背部呈弓形,沿检查台边缘侧卧,充分暴露检

查部位的椎间隙。助手固定。穿刺点选择:位于患儿背后,用示指、中指触摸两侧骼骨崎,此连线的中点

即为第3。4腰椎棘突之间。小婴儿可选择腰4〜5间隙。

(5)消毒铺巾:①术者洗手,戴好口罩帽子。②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范围直径15cm,由内向外消毒

(络合碘消毒2遍;或碘酒消毒1遍后,再用75%乙醇消毒2遍),注意勿留空隙,棉签不要返回已消毒区

域。③检查穿刺包消毒日期,打开穿刺包外层,戴无菌手套(注意无菌观念),打开穿刺包内层,检查消毒

指示卡。④检查包内器械。⑤以穿刺点为中心铺孔巾,注意无菌原则,不可由有菌区向无菌区方向拉动孑

L巾。术者已戴手套,不可触碰未消毒的区域或物品。

(6)麻醉: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ml,按皮肤、皮下逐层麻醉、每次注药

0.5ml,注射前先回抽,无血液方可注射麻药。

(7)穿刺过程:左手拇指固定穿刺点上一棘突,右手持针,沿其下方水平穿刺至有落空感。取出针芯,

可见脑脊液流出,无菌管测压后,用无菌瓶或试管2个,每瓶接1〜2ml脑脊液送常规、生化和培养。重

新插上针芯。操作中注意无菌观念。

(8)标本送检:抽取的脑脊液进行标记(病室、床号、姓名)并送检。

3.操作后处理

(1)腰椎穿刺完毕后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片刻,消毒穿刺点,覆盖无

菌纱布,以胶布固定。

(2)嘱患儿术后去枕平卧4〜6h,检查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注意针刺处渗

血情况。

(3)穿刺结束后,冲洗穿刺针,将用过的手套、注射器、纱布放人指定医疗垃圾桶,将穿刺包放在指

定回收地点。

(―)操作注意事项

(1)检查前注意检查患儿凝血功能,有出血倾向者应特别注意,血友病患儿禁做腰椎

穿刺。注意核对患儿姓名,询问有无过敏史。操作前一定要检查有无禁忌证。

(2)颅内高压患儿在穿刺前应先用脱水剂,降低颅压后再行穿刺,并且放脑脊液时应

用部分针芯堵住针口,减慢滴出速度,防止脑疝发生。

(3)新生儿腰椎穿刺可用普通注射针头或静脉穿刺针进行。

(4)患儿年龄或胖瘦不同,达到脊髓腔的深度也不同,对瘦小者应缓慢进针以免损伤

椎管后壁引起出血。

(5)镇静。为防止小儿哭闹,可于操作前予以地西泮0.『0.3mg/kg静脉注射,或10%

水合氯醛0.5ml/k9口服或灌肠。

(6)穿刺时如发现患儿突然呼吸、脉搏、面色异常,应停止操作,并进行抢救。

(7)放液过程中如出现脑疝症状:瞳孔散大、意识不清、呼吸节律改变时,应立即停止放液,可向椎

管内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10〜20ml,或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如脑疝

小儿腰椎穿刺术评不能复位,迅速行脑室穿刺引流及立即手术。

(8)如鞘内注射给药,应注意剂量和浓度,避免化学刺激引起不良反应。

表4-2-1小儿腰椎穿刺术评分标准

满分得分

项目(分)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备注

(分)(分)

核对患儿姓名、床号、性别2

核对手术同意书,向家长交代腰椎穿刺及其注意事项2

准备(10)核对凝血功能和血常规2

准备穿刺包、手套、消毒液、弯盘、麻醉药2

哭闹者术前镇静(口述即可)2

体位(3)左侧卧位,屈髓屈膝,充分低头弯腰3

第3〜4腰椎间隙或第4〜5腰椎间隙5

定位(7)

穿刺点标记2

洗手、戴口罩、帽子1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皮肤,直径15cm1

络合碘消毒2遍1

注意勿留空隙,棉签不要返回已消毒区域1

消毒铺巾检查穿刺包消毒日期1

(10)戴无菌手套1

检查消毒指示卡1

检查包内器械1

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1

铺巾1

核对麻醉药(2%利多卡因)并抽吸2ml2

皮丘1

麻醉(5)

逐层麻醉垂直进针1

回抽1

左手拇指固定所选择的腰椎间隙上方的棘突5

右手持针,沿其下方穿刺至有落空感5

穿刺(35)

取出针芯观察,可见脑脊液流出(无脑脊液流出此分全扣)15

接无菌测压管测压5

病原体检查2

常规2

生化2

标本收集(10)

其他1

顺序:第一管送病原体检查,其余不定2

标本管标记1

重新插上针芯2

术后处理(10)拔针后按压1

消毒穿刺点1

续表

覆盖纱布,胶布固定1

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取枕平卧4〜6h)2

术后处理(10)

复测血压、脉搏并观察患儿反应1

整理用物2

人文关怀(5)5

无菌观念(5)5

总分100

是否扣分

如严重违反无菌原则(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在总分上扣除50分

□是

□穿刺前未消毒口穿刺前未戴手套口穿刺前未铺巾□操作中无菌用物或手套污染后直接使用

□否

裁判签名

(三)模拟竞赛试题

题1

题干1:张某,男,1岁,因“发热、咳嗽6天,抽搐半天”急诊就诊。查体:神志不

清,间有四肢抽动,颈抵抗(+),心肺听诊无特殊,腹隆起,肝右肋下4cm,脾未扪及,

四肢肌张力高,巴宾斯基征(+)。血常规示:WBC15.6X109/L,Hb122g/L,P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