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卷_第1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卷_第2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卷_第3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卷_第4页
安徽省黄山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答题前,请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宇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古典学”的构建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我们认为,中国古典学应以先秦时期元典性文献和上古文明为主要研究对象,所谓的“先秦时期元典性文献”,指的是先秦时期原创的作为中华文明源头的基础文献,不仅指历代公认的儒家经典、诸子百家,还包括先秦时期所有与中华文明有关的文字记录。同时,两汉以降,先秦元典性文献的传承传播以及历代整理研究和阐释成果,体现了先秦元典性文献对中华历史文明传承、演进的深远影响,也应作为中国古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古典学基本任务的“上古文明”研究,指着重于以先秦元典性文献为基础、结合考古发现所开展的先秦文明研究,与一般意义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既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从现代学科建设的角度看,西方古典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古典教育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学的构建具有启迪意义。我们应该在坚持发扬古典研究学术传统的同时,中西互鉴,熔铸新知,积极推进古典研究向具有现代学科属性的中国古典学转型发展。在我们看来,可从“文字”“文本”“文化”三个维度,系统开展先秦典籍与上古文明的整体性研究,进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学。“文字”指的是先秦古文字及其记录的上古汉语。文字是中华文明最为重要的载体,先秦时期典籍的形成、传承都依赖于文宇的发明和运用。中国古典学研究既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古今延续性的优势,也要留意古今语言文字演进对典籍训释的影响,在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古典文献研究积累的训释成果的同时,充分重视运用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的成果,以新材料和新成果检视传世文献和传统典籍的训释,在“文字”这个维度上为构建中国古典学莫定坚实的基础。“文本”是古代典籍文献的存在形式。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及其弟子的经学文献整理和传授、汉代对先秦以来典籍的全面整理都属于传统古典学的范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对古史、古书宣城市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的质疑和辨伪,七十年代以来战国秦汉出土文献考古新发现所引发的关于古书真伪、年代、体例、源流、校勘、解读等研究,是现代古典学的两次“重建”。倡导古典学的重建,一方面是基于对先秦典箱文本整理研究应归属于古典学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战国、秦汉文献抄本新发现带来的巨大影响。正如裟锡圭所宫:“我们不能照搬在很多方面都早已过时的传统古典学,也不能接受那种疑古过了头的古典学,必须进行古典学的重建。而古典学的重建是离不开出土文献的。"从“文化”这个维度出发,中国古典学要考索先秦典籍产生和流传的历史文化背景,并最终落实到对上古文明的形成、演进历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揭示和阐释。为此,中国古典学研究必然要充分利用现代考古新发现以及历史学、语言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知识、方法和成果,并以整体意识来溺释古代典籍的文化内涵,努力揭示我国上古文明的形成历史和发展情状。(摘编自黄德宽《关于中国古典学构建的几点认识》)材料二聚焦“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于2024年11月6只至8日在北京举行。中新社记者专访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没刘小祝。中新杜记者:在您看来,中国与西方在古典学研究领域有何异同?刘小枫:西方的古典学专指古希腊罗马研究,而中国的古典学则应从中华文明传统出发,除中国古典研究之外,还得包括西方的古典学,乃至古印度和阿拉伯文明的古典学,前者中国学界已有一定积累,后者几乎刚刚开始。在欧美学界,这些学科是分立的,我们也可以分立,但至少中国古典研究与西方古典研究不要分立,这与现代中国面临的历史挑战来自西方有关。中新杜记者:尼采曾主张从现代文明危机的视界出发看待古典学的意义,您怎样理解?刘小枫:尼采是德国古典学教育体制培育的,但他试图扭转德国古典学的实证史学取向,即主张古典学不仅肩负着守护古典文明遗产的使命,还负有用古典精神滋养每一代新人心性的责任。在他看来,年轻学子应“静下来和慢下来”阅读古典经典。“在一个匆忙、琐碎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古典学教年轻人“缓慢地、深入地、小心翼翼地”进入各种敝开大门的隐私思想。中新社记者:经典的传承在现代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如文化多元化、信息爆炸等。在这种环境下,如何确保古典血脉的传承?刘小枫:经典传承凭靠的是追求灵魂向善的心性,这种心性在任何时代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反之,无论什么时代,也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心性。从文明政治体的角度讲,若要确保古典血脉的传承,最重要的是在实用化、技术化的文教体系中,为古典研究提供足够空间和建制性保障,以免追求灵魂向善的心性没有立足之地。中新杜记者:中国学界应如何建设自己的古典学?刘小枫:我觉得重要的是确立三点基本认知。首先是传承中华文明血脉的历史担当意识;第二,懂得古典学不是为古之学,而是为了今天和未来的学问;第三,古典学的主体是经典研究,文献整理、文物品鉴、考古发掘都是辅助学科。中新社记者:古典学似乎更像是一门象牙塔里的学问。在当下中国建设文化强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式古典学的现实意义如何体现?刘小枫:古典学不是一门象牙塔里的学问,因为古代经典不是在象牙塔中产生的,其中包含大量实践智慧。如战国时期,《诗经》的言辞是邦国间外交辞令的基础。古典学之所以给人以像在象牙塔里做“纯粹学问”的印象,一方面是因为人们以为古典智识对解决现代人面对的种种问题派不上用场;另一方面,还因人们把古典学与古籍整理、文字训话等同。古典学在现代化大学中回然只是一个很小的专业,但却不可或缺。21世纪的中国学术若要有所成就,涵养未来中国学术的底气,宣城市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必须深入掌握西方传世经典,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中国传世经典。(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构建具有现代学科属性的中国古典学,既要充分发扬我国古典研究的优良传统,也要重视借鉴西方古典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当代中国古典学构建的一种路径选择。C.中国古典学研究应重点关注古今语言文字演变,运用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的成果检古典学问与现实政治的紧密关联。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开论述,显示出深厚的学术功底与清晰的逻辑脉络。B.材料一引用裘锡圭的观点意在强调出土文献对中国古典学构建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发掘出土文献的研究价值,才能完成中国古典学的重建。C.在材料二的访谈过程中,中新社记者始终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与刘小枫教授交谈,尼采观点的引入展现了刘小枫对古典学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D.相较于材料一,材料二中刘小枫教授基于现代中国面临的历史挑战这一背景,指出深入掌握西方经典是重新认识中国经典的前提,学术基础更为扎实。3.根据材料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古典学主要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C.对马王堆帛书的整理与释读D.《水经注》中河流的现代地理考证果的评估等维度综合考量。请选择其中的两项,对材料二中中新社记者的提问进行评价。5.教育部2024年3月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设立中国古典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专业设立的认识。(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李广田又悲凉的声音。宣城市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渐渐地、渐渐地,两只庞大的船身也从山崖转折处显示出来了。看见这两只大船,我们都变得严肃起来。这里的水路太难行了,山高路狭,而且又是逆水,多曲折、多石滩,然而那船上的负载却又是太重了。“装的什么货物呢?”仿佛并没有人这样问,但各人心里却都相信:“飞机零件、大炸弹、各种军火、武器……运到安康、汉中……保卫我们的领土、领船愈来愈近了,来到我们面前,我们把路让开来,肃然起敬地看着那大船向前移动,看着那些辛苦的弟兄们用着最后的力量,在挽进那只大船。真的,这是我们的大船啊,因为那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族,而在艰难地运输着;是为了打退我们的敌人,而在艰难地运输着。我们的民族,也正如这大船一样,正在负载着几乎不可胜任的重荷,在山谷间、在逆流中、在极端困苦中,向前行进着。而这只大船,是需要我们自己的弟兄们,尤其是我们的劳苦弟兄们,来共同挽进。现在,船向前移动了,然而动得多么迟缓,而我们的弟兄们正在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流着汗,流着淋漓的汗,汗水把他们湿“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一个人这样喊,无数的人都这样喊,大家用着一个声音,喘着同样的呼吸,迈着同样的步伐,向“哗——”似一阵暴雨,他们一齐伏下了,两只粗大的手掌紧抵着沙地,躬着腰,头触到沙地。“啪——”简直好像一个辉雳,他们又一齐起立了,陡然地站起来,他们用一个声音拍击着自己又是伏下,又是立起,暴雨与席雳的间奏。“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喊声随了起伏抑扬着,我们历来还没见过这样地使用着人力,这样壮烈,而又这样残酷。我们的眼里已不自觉地含了泪水,我们的心弦都拉得很紧很紧,我们被这民族的起舞与高歌所感动,简直为之迷惑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更不知是用怎样的方式开始了的,我们的手也都紧紧握住了纤绳,也随了那歌舞的节奏而起立、而低伏。“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我们也在和他们一齐唱着,我们在共挽着我们的大船,而大我们已忘记了我们的力量之薄弱,也不记得我们还另有其他目的,我们只是共同拉着,我们的肩并着房,踵接着踵,有时互相搀挽,有时互相扶持,我们拧成一个力量向前迈进。“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我们大家一齐喊。转过一个山脚,忽地豁然开朗,山势渐渐平坦了,水流也渐渐宽闷了,船在顺利地前进着,拉船的弟兄们已不再那么吃力了。我们把纤绳松开来,仍旧整饬了我们的队伍,惊喜于自己的手掌与肩背之发烧、酸痛,以及满身的泥土,我们以微笑接受他们的微笑,却并未交换一句言语。“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这歌声,又在我们的队伍中飘起,我们没有疲劳,没有扫兴,却有更多的快慰。我们还希望能为我们的大船多尽一些气力。十二月十二日文本二散文的特点就是“散”,尤其是把散文和诗歌小说互相比较的时候显得更清楚些。小说以人物行动为主,其人物之思想、情感、性格等,都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即使偶然描写一些自然景物,也还是为了人物的行动;散文则不必以人物行动为主,只写一个情节、一段心情、一片风景,也可以成为一篇很好的散文。宣城市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诗须简练,用最少的语言,说最多的事物;散文则无妨铺张。诗的语言以含蓄暗示为主,诗人所言,有时难免忆兮惚兮;散文则常常显豁,一五一十地摆在眼前,令人如闻如见。诗人可以夸张,夸张了,还令人并不觉得是夸张;散文则常常是老实朴素,令人感到日用家常。【注】①本文作于1938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方大片地区沦陷,李广田当时在山东济南任教,因战乱随学校南迁,本文写于南迁途中。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是一种既壮烈而又悲凉的声音”是“我们”置身于陡峭山势、青黑色岩壁和无数细流飞瀑构成的峭苍幽邃的环境中,听到船夫们呼声而产生的感受。于船夫们工作的艰辛,也感激于他们拉的是抗战物资。往往能战胜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D.当船在宽阔的水流中顺利前行后,我们以微笑回应船夫们的微笑,“却并未交换一句言语”,反映了我们之间思想和感情的默契。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中,标题用语气词营造亲切的氛围;“大家”既指文中的船夫和“我读者;感叹号的使用强化了情感表达。B.文本一以小见大,通过描写江岸边“大家一齐拉”的壮烈场景,折射出中华民族在抗日救亡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C.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样,文本一在记叙、描写中融入浓烈的情感,并通过鲜明的语言节奏增强了感染力。D.文本二通过将散文与小说、诗歌进行对比,言简意赅地陈述了三者的文体特征,呈现了作者对散文的独到见解。9.李广田认为,散文的“散”主要是同其他文学体裁特点相对而言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践行他的散文理念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馈遗,斗粟匹帛无所受焉。明宗入洛,迁刑部尚书、平章事。凡孤寒士子,宣城市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至伤爽,皆道与赵延寿阴护之所至也。是岁三月,随契丹北行,与晋室公卿俱抵常山。道在常山见有中国士女为契丹所俘者出案装以赎之皆寄于高尼精舍,后相次访其家以归之。(后周)太祖平内难,复拜太师、中书令,甚重之,每进对不以名呼。及太祖崩,世宗以道为山陵太祖山陵。时道已抱疾,及山陵礼毕,薨于其第,卒年七十有三。材料二冯道以宰相事四姓九君,议者讥共反君事仇,无士君子之操。大义既亏,虽有善,不录也。盖道发,皆非其过也。篡夺之际①,虽贵、育②无所致其勇,而道以拜跪谈笑却之,非盛德何以致此?而议者欢之曾不少借,甚矣。士生于五代,立于暴君骄将之间,日与虎兕为伍,弃之而去,食薇蕨,友糜鹿,易耳,而与自经于沟渎何异。不幸而仕于朝,如冯道犹无以自免,议者诚少恕哉。【注】①篡夺之际:指“契丹人汴”。②贲、育:指孟贲和夏育。皆为战国时代的著名勇士。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道在常山A见有中国B士女口为契丹回所俘者回出国案装G以赎之国皆寄国于高尼精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山陵使,掌皇帝丧葬之事,由大臣临时兼任。古代以“山陵崩”讳称帝王诸侯之死。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冯道历仕四朝,尽心辅佐君王。他以骑马为喻,劝谏明宗居安思危;也曾直言谏阻后周世宗亲征刘崇,劝他不要轻举妄动。B.晋高祖曾向冯道咨询用兵打仗的事,冯道恪守本分,委婉拒绝,引起晋高祖的不悦。晋少帝即位后便将他贬为同州节度使。C.契丹攻陷汴州后,面对契丹君主的询问,冯道态度谦卑,言辞逢迎,并与赵延寿暗中配合,使中原士族百姓免遭异族屠戮。D.“议者”批评冯道不守臣节、侍奉多君,认为他于大义有亏损;苏辙则将冯道置身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主张应宽容评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遇岁俭,所得体余悉赈于乡里,道之所居惟蓬茨而已。(2)不幸而仕于朝,如冯道犹无以自免,议者诚少恕哉。宣城市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14.材料二中苏辙评价冯道有“盛德”,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江(富春江桐庐县境河段又称桐江),耕读垂钓。15.下列对整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6.请从用字和写法两个方面赏析本诗颈联的艺术效果。(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3)成都旧有锦官城之称,也可简称为锦城,这一别称在唐代诗歌中十分多见,如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①抗战歌曲是中国苹命的“活化石”,②彭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③全面抗战期问,抗战歌咏运动作为遍及全国的群众性爱国活动,④大量诗人、音乐家热情饱满地投身抗战歌曲的创作热湖,⑤抗战前后出版的抗战歇曲集超过130余部。登载于期刊上的抗战歌曲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