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地理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级行政区B.拥有亚洲第一大湿地——额尔古纳湿地C.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D.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答案:C。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其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降水集中在夏季,并非全年温和多雨。A选项,呼伦贝尔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级行政区;B选项,额尔古纳湿地是亚洲第一大湿地;D选项,呼伦贝尔境内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2.以下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文化,说法正确的是()A.成吉思汗陵位于呼伦贝尔市B.《格萨尔王传》是蒙古族著名的英雄史诗C.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盛大节日D.马头琴是维吾尔族的传统乐器答案:C。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有骑马、射箭、摔跤等传统项目。A选项,成吉思汗陵位于鄂尔多斯市;B选项,《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著名的英雄史诗,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是《江格尔》;D选项,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周年。A.70B.75C.80D.85答案:C。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20241947=77,但截至2025年考试时间计算的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80周年。4.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行动,在呼伦贝尔地区适用的是()A.大力发展煤炭开采产业B.全面禁止草原放牧C.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D.大规模开发湿地用于农业答案:C。呼伦贝尔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A选项,大力发展煤炭开采产业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B选项,全面禁止草原放牧不现实,合理的放牧是可以的;D选项,大规模开发湿地用于农业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5.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人大和政府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答案: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A选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B选项,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D选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而不是居住的地方。6.下列关于呼伦贝尔旅游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满洲里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B.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以火山遗迹和温泉著称C.呼伦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D.室韦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答案:C。呼伦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并非第三大。A选项,满洲里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B选项,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火山遗迹和丰富的温泉资源;D选项,室韦有很多俄罗斯族居民,充满浓郁的俄罗斯风情。7.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答案:C。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可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用一点少一点。8.2024年国家提出要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呼伦贝尔农村地区,以下措施有利于乡村振兴的是()A.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B.大规模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C.发展特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D.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答案:C。发展特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A选项,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B选项,大规模砍伐森林会破坏生态环境;D选项,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A.造纸术发明于东汉时期B.活字印刷术是由蔡伦发明的C.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D.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是在北宋时期答案:C。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A选项,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选项,活字印刷术是由毕昇发明的,蔡伦改进造纸术;D选项,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是在战国时期,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10.下列关于法律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B.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C.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财产等D.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答案:C。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没收财产是刑罚附加刑的一种,并非行政处罚种类。A选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B选项,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选项,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11.呼伦贝尔的草原如同一幅()的画卷,绿色的绒毯一直延伸到天边,让人陶醉其中。A.美轮美奂B.巧夺天工C.鬼斧神工D.五彩斑斓答案:D。“五彩斑斓”形容色彩多而灿烂,用来形容呼伦贝尔草原色彩丰富的画卷很合适。A选项“美轮美奂”一般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B选项“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一般用于人工制品;C选项“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多形容自然景观的奇特,但不如“五彩斑斓”能体现草原色彩的特点。12.尽管现代文明的浪潮汹涌而来,但呼伦贝尔的一些古老民俗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A.坚如磐石B.固若金汤C.一脉相承D.薪火相传答案:D。“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也可用于形容文化、传统等的传承,这里说呼伦贝尔古老民俗的传承很合适。A选项“坚如磐石”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一般用于形容意志等;B选项“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C选项“一脉相承”侧重于强调事物之间的继承关系,但“薪火相传”更能体现传承的动态过程。13.呼伦贝尔的冬季,大雪纷飞,整个世界仿佛被()了一层洁白的纱衣,银装素裹,美不胜收。A.覆盖B.笼罩C.包裹D.遮掩答案:A。“覆盖”强调从上往下遮盖,用于形容大雪覆盖大地很恰当。B选项“笼罩”一般用于形容烟雾、云雾等像笼子一样罩在上面;C选项“包裹”更侧重于把物体包扎起来;D选项“遮掩”有遮蔽、掩盖的意思,但不如“覆盖”贴切。14.要想真正领略呼伦贝尔的魅力,不能只是()地游览,而应该深入其中,用心去感受。A.走马观花B.浮光掠影C.蜻蜓点水D.浅尝辄止答案:A。“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强调观察的不细致、不深入,符合这里只是大略游览的意思。B选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更侧重于印象方面;C选项“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D选项“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15.呼伦贝尔的文化是多元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共同发展。A.包容B.宽容C.兼容D.容纳答案:A。“包容”有宽容、容纳不同事物的意思,能体现呼伦贝尔文化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接纳和融合,比其他几个词更能准确表达文化多元且相互融合的特点。B选项“宽容”主要侧重于对人的错误、过失等的容忍;C选项“兼容”强调同时容纳几个方面,但“包容”更具情感色彩;D选项“容纳”只是单纯表示能装下。16.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呼伦贝尔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而来,想要一睹这片神奇土地的风采。A.蜂拥B.簇拥C.蜂聚D.麇集答案:A。“蜂拥”形容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象地描绘了大量游客纷纷来到呼伦贝尔的情景。B选项“簇拥”指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护卫着;C选项“蜂聚”侧重于聚集在一起,但没有“蜂拥”那种动态的、拥挤过来的感觉;D选项“麇集”指成群聚集,比较书面化,没有“蜂拥”常用和生动。17.保护呼伦贝尔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A.义务B.责任C.职责D.使命答案:B。“责任”强调分内应做的事,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A选项“义务”侧重于法律或道德上应尽的责任,更强调外在的约束;C选项“职责”一般指职务上应尽的责任;D选项“使命”通常指重大的责任或任务,带有一定的使命感和神圣感,“责任”在这里更合适。18.呼伦贝尔的自然风光(),每一处景色都让人叹为观止,吸引了无数摄影师前来捕捉美丽瞬间。A.别具一格B.独树一帜C.匠心独运D.别出心裁答案:A。“别具一格”意思是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用来形容呼伦贝尔自然风光独特很恰当。B选项“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更侧重于在某个领域有独特的地位或风格;C选项“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一般用于形容艺术创作等;D选项“别出心裁”表示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19.面对呼伦贝尔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确保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A.未雨绸缪B.防患未然C.居安思危D.防微杜渐答案:A。“未雨绸缪”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面对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相关部门需要提前做好管理准备,符合语境。B选项“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C选项“居安思危”指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D选项“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20.呼伦贝尔的民俗文化就像一座()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传承。A.琳琅满目B.丰富多彩C.博大精深D.浩如烟海答案:C。“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也可用于形容文化等内涵丰富、深厚,用来形容呼伦贝尔民俗文化这座宝库很合适。A选项“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一般用于形容商品等;B选项“丰富多彩”强调内容丰富多样,但“博大精深”更能体现文化的深度和内涵;D选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第三部分数量关系21.某旅行社组织游客去呼伦贝尔旅游,租用了若干辆45座的大巴车,结果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大巴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车辆恰好坐满。问该旅行社组织了多少游客去呼伦贝尔旅游?A.240B.270C.300D.330答案:C。设租用了x辆大巴车。根据游客人数不变可列方程:45x+15=60(x1),45x+15=60x60,15x=75,x=5。则游客人数为60×(51)=240人。22.呼伦贝尔某牧场有一片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这片草地可供21头牛吃几周?A.10B.11C.12D.13答案:C。设每头牛每周吃“1”份草,草每周生长的速度为x份,原有草量为y份。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y=(27x)×6,y=(23x)×9,解得x=15,y=72。再设21头牛可以吃t周,则72=(2115)×t,t=12周。23.某旅游纪念品商店购进一批特色蒙古族饰品,进价为每个20元。当售价为每个30元时,每天可售出200个。经市场调查发现,售价每上涨1元,每天的销售量就会减少10个。若要使每天的利润达到2000元,且尽量减少库存,那么售价应定为每个多少元?A.30B.35C.40D.45答案:A。设售价上涨了x元,则每个饰品的售价为(30+x)元,每天的销售量为(20010x)个。根据利润公式: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可得(30+x20)(20010x)=2000,(10+x)(20010x)=2000,2000100x+200x10x²=2000,10x²+100x=0,x²10x=0,x(x10)=0,解得x=0或x=10。要尽量减少库存,则售价应定为30元。24.从呼伦贝尔到某城市的公路长36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多少千米?A.36B.72C.108D.144答案:B。两车相遇时间为360÷(60+40)=3.6小时。客车比货车每小时多行6040=20千米,那么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0×3.6=72千米。25.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62.8米,现在要在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34.54B.65.94C.98.56D.122.46答案:B。先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花坛的半径r=62.8÷(2×3.14)=10米。那么外圆半径R=10+1=11米。根据环形面积公式S=π(R²r²),可得小路面积为3.14×(11²10²)=3.14×(121100)=3.14×21=65.94平方米。26.某旅游团队共有40人,在一次游玩中要过一条河,河边只有一条小船,每次最多能坐6人(其中需1人划船回来)。那么,至少要渡几次才能让所有人都过河?A.7B.8C.9D.10答案:C。每次实际能过河的人数为61=5人,但最后一次不用返回,能坐6人。前面几次送过去的人数为406=34人,前面渡河次数为34÷5=6.8,向上取整为7次,再加上最后一次,共7+1=8次。但是这里要注意,最后一次虽然坐6人,但前面每次来回算一次渡河,最后一次过去不用回来也算一次渡河,总共是9次。27.某工厂生产一批旅游工艺品,原计划每天生产80个,1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个,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A.10B.11C.12D.13答案:C。这批工艺品的总数为80×15=1200个。实际每天生产80+20=100个,那么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为1200÷100=12天。28.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5,公差是3,项数是10。这个等差数列的总和是多少?A.185B.200C.215D.230答案:A。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a₁+n×(n1)×d÷2(其中n为项数,a₁为首项,d为公差),可得S=10×5+10×(101)×3÷2=50+10×9×3÷2=50+135=185。29.某商场在促销活动中,将一款旅游背包按进价提高50%后标价,再打八折销售,结果每个背包仍可获利20元。这款背包的进价是多少元?A.100B.120C.150D.200答案:A。设这款背包的进价是x元,标价为(1+50%)x=1.5x元,售价为1.5x×0.8=1.2x元。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可得1.2xx=20,0.2x=20,x=100元。30.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离B地3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A.12B.15C.18D.21答案:B。设A、B两地的距离是x千米。两人相遇时,甲走的路程是(x+3)千米,乙走的路程是(x3)千米,两人行走时间相同,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可得(x+3)÷6=(x3)÷4,4(x+3)=6(x3),4x+12=6x18,2x=30,x=15千米。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图形推理3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应给出图形,但文本形式无法呈现,假设图形是一些不同形状的图案按一定规律排列,例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依次递增数量的图案]答案:[根据具体图形规律给出答案,假设规律是图案数量依次递增1,且下一个应该是5个正方形图案,那么答案就是包含5个正方形的选项]。通过观察图形,发现每个图形中图案的数量呈现递增的规律,所以选择符合该规律的选项。3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左边五个图形一致性规律的选项:[给出一组图形,如线条的组合、封闭空间等有规律变化的图形]答案:[根据具体图形规律得出,假设规律是封闭空间数量依次为1、2、3、4、5,那么答案就是封闭空间为6的选项]。分析这组图形,发现封闭空间数量有明显的递增规律,从而确定答案。33.下列选项中,能由左边的立方体展开而成的是:[给出一个立方体的立体图和四个展开图选项]答案:[根据立方体的展开和折叠规律判断,假设通过分析面与面之间的相邻关系等确定是某个选项]。通过对立方体各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邻边等特征进行分析,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给出图形,可能是元素的旋转、平移等规律]答案:[根据具体图形规律,假设是元素顺时针旋转90度,那么就选符合该旋转规律的选项]。仔细观察图形中元素的位置变化,确定其运动规律,进而选择正确答案。35.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给出图形,如黑白块的分布、数量变化等规律]答案:[根据具体规律,假设是黑白块数量交替变化且位置有移动规律,选择符合此规律的选项]。对图形中黑白块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来确定答案。定义判断36.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旅游的是()A.某旅游团到呼伦贝尔草原,在草原上举办篝火晚会,随意丢弃垃圾B.游客到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徒步旅行,欣赏自然风光,同时了解当地的生态保护知识C.某旅行社组织游客到海边进行大规模的捕捞活动D.一些游客到山区采摘野生植物,制作标本答案:B。B选项游客到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徒步旅行,欣赏自然风光并了解生态保护知识,符合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等特点。A选项在草原上随意丢弃垃圾破坏了生态环境,不符合生态旅游要求;C选项大规模捕捞活动可能会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D选项采摘野生植物制作标本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37.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下列行为中,违反社会公德的是()A.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B.在图书馆里安静阅读,不喧哗C.在公园的草坪上随意践踏D.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答案:C。在公园草坪上随意践踏破坏了公共环境,违反了社会公德。A选项主动给老人让座体现了尊老爱幼的社会公德;B选项在图书馆安静阅读遵守了公共秩序;D选项遵守交通规则是基本的社会公德行为。38.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选购产品时,考虑到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选择对环境危害较少,甚至是有利的产品。下列不属于绿色消费的是()A.消费者购买无磷洗衣粉B.消费者购买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C.消费者购买节能型灯具D.消费者购买价格昂贵的名牌服装答案:D。购买价格昂贵的名牌服装没有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考虑,不属于绿色消费。A选项无磷洗衣粉对环境危害较小;B选项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有利于保护环境;C选项节能型灯具能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9.职业倦怠是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倦怠的是()A.小王刚参加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但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疲惫,想换个工作B.小李在某公司工作了多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感到十分乏味,工作效率低下C.小张工作能力很强,但最近因为家庭原因,工作时总是心不在焉D.小赵工作很努力,但最近领导总是批评他,他感到很委屈答案:B。小李在公司工作多年,每天重复同样工作,感到乏味且工作效率低下,符合职业倦怠是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A选项小王刚参加工作不久,不属于长时期压力;C选项小张是因为家庭原因工作心不在焉,不是工作压力导致的;D选项小赵是因为领导批评感到委屈,不是长时期工作压力的衰竭状态。40.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许可的是()A.某市政府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决定修建地铁B.某企业向环保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C.某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决定引进优秀教师D.某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答案:B。企业向环保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环保部门经依法审查后颁发许可证,赋予企业排污的法律资格,符合行政许可的定义。A选项市政府修建地铁是行政决策行为;C选项学校引进教师是学校内部的管理行为;D选项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是执法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类比推理41.呼伦贝尔:草原A.杭州:西湖B.上海:高楼C.北京:故宫D.重庆:火锅答案:A。呼伦贝尔以草原闻名,杭州以西湖闻名,都是地方与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景观的对应关系。B选项高楼不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特征;C选项故宫是北京的著名景点,但与题干的对应关系不如A紧密;D选项火锅是重庆的特色美食,但与题干的对应关系不一致。42.蒙古族:马头琴A.维吾尔族:冬不拉B.朝鲜族:长鼓C.哈萨克族:芦笙D.傣族:手鼓答案:B。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是马头琴,朝鲜族的传统乐器是长鼓,是民族与传统乐器的对应关系。A选项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C选项芦笙是苗族等民族的传统乐器;D选项手鼓是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传统乐器。43.旅游:休闲A.锻炼:健康B.工作:收入C.学习:知识D.购物:消费答案:A。旅游的目的之一是休闲,锻炼的目的之一是健康,都是行为与目的的对应关系。B选项工作的目的是获得收入,但这种对应关系没有A选项直接;C选项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途径;D选项购物是消费的一种方式。44.树木:森林A.水滴:海洋B.书本:书架C.雪花:雪地D.零件:机器答案:A。树木组成森林,水滴组成海洋,都是个体组成整体的关系。B选项书本放在书架上,是放置关系;C选项雪花堆积形成雪地,但与题干的组成关系有所不同;D选项零件组装成机器,强调了组装的过程,而题干更强调自然的组成。45.相机:拍照A.电脑:办公B.汽车:运输C.手表:计时D.手机:通讯答案:C。相机的主要功能是拍照,手表的主要功能是计时,都是物品与其主要功能的对应关系。A选项电脑除了办公还有娱乐等多种功能;B选项汽车除了运输还有载人等功能;D选项手机除了通讯还有娱乐、拍照等功能,C选项更符合主要功能的对应。逻辑判断46.某旅游景区规定,只有购买门票且遵守景区规定的游客才能进入景区游玩。已知小李进入了景区游玩,那么可以推出()A.小李购买了门票B.小李遵守了景区规定C.小李既购买了门票又遵守了景区规定D.小李或者购买了门票或者遵守了景区规定答案:C。根据“只有购买门票且遵守景区规定的游客才能进入景区游玩”,可以翻译为“进入景区游玩→购买门票且遵守景区规定”。已知小李进入了景区游玩,这是对前面翻译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小李既购买了门票又遵守了景区规定。47.有研究表明,经常去旅游的人比很少去旅游的人更健康。因此,旅游有助于身体健康。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身体健康的人更愿意去旅游B.旅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C.旅游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D.很少去旅游的人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答案:A。A选项指出是身体健康的人更愿意去旅游,而不是旅游导致身体健康,属于因果倒置,有力地削弱了“旅游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结论。B选项旅游花费时间和金钱与旅游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无关;C选项旅游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也与旅游是否有助于健康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很少去旅游的原因与旅游和健康的关系不相关。48.某旅行社推出了两条旅游线路,A线路和B线路。有游客说:“要么选A线路,要么选B线路。”以下哪项与该游客的意思一致?()A.选A线路就不选B线路B.选B线路就不选A线路C.不选A线路就选B线路D.以上都正确答案:D。“要么选A线路,要么选B线路”表示只能在A和B中选一个。A选项选A线路就不选B线路,符合只能选其一;B选项选B线路就不选A线路,也符合;C选项不选A线路就选B线路,同样符合,所以以上都正确。49.所有喜欢旅游的人都喜欢摄影。小赵喜欢旅游,所以小赵喜欢摄影。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形式相同?()A.所有的大学生都有文化。小李是大学生,所以小李有文化B.所有的教师都很有耐心。小张是医生,所以小张没有耐心C.所有的运动员都很健康。小王不是运动员,所以小王不健康D.所有的作家都很有才华。小赵不是作家,所以小赵没有才华答案:A。题干的推理形式是“所有A都是B,C是A,所以C是B”。A选项“所有的大学生都有文化。小李是大学生,所以小李有文化”,推理形式与题干一致;B选项推理形式为“所有A都是B,C不是A,所以C不是B”,与题干不同;C选项推理形式为“所有A都是B,C不是A,所以C不是B”,与题干不同;D选项推理形式为“所有A都是B,C不是A,所以C不是B”,与题干不同。50.某旅游景区计划提高门票价格,以增加景区的收入。但是有专家指出,提高门票价格可能会导致游客数量减少,从而无法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专家的观点?()A.该景区的门票价格已经处于较高水平B.其他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后游客数量都明显减少C.该景区的游客主要是价格敏感型游客D.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后,会增加一些服务项目答案:C。C选项指出该景区的游客主要是价格敏感型游客,说明提高门票价格很可能会使这部分游客减少,从而无法增加收入,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观点。A选项门票价格处于较高水平,但不确定提高价格是否会导致游客减少;B选项其他景区的情况不能直接类推到该景区;D选项增加服务项目与游客数量和收入的关系不明确。第五部分资料分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5155题。2024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共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国内游客11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28%。入境游客100万人次,同比下降10%;入境旅游收入20亿元,同比下降15%。从旅游客源地来看,来自华北地区的游客占30%,东北地区的游客占25%,华东地区的游客占20%,其他地区的游客占25%。51.2023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接待游客约多少万人次?A.900B.1000C.1100D.1200答案:B。设2023年上半年接待游客x万人次,根据公式: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可得1200=x×(1+20%),x=1200÷1.2=1000万人次。52.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A.77.8%B.88.9%C.90.0%D.92.3%答案:B。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100%=160÷180×100%≈88.9%。53.2024年上半年,入境旅游收入同比减少了约多少亿元?A.3B.4C.5D.6答案:A。入境旅游收入同比减少的金额=20÷(115%)×15%≈3亿元。54.2024年上半年,来自华北地区的游客约有多少万人次?A.300B.360C.400D.450答案:B。来自华北地区的游客数量=总游客数量×华北地区游客所占比重=1200×30%=360万人次。5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4年上半年,国内游客数量的同比增长率高于入境游客数量的同比增长率B.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的同比增长率低于入境旅游收入的同比增长率C.2024年上半年,来自东北地区的游客数量多于华东地区的游客数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A选项,国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2%,入境游客数量同比下降10%,所以国内游客数量的同比增长率高于入境游客数量的同比增长率,A正确;B选项,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