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海南三沙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其设立体现了我国对南海海域的有效管辖。以下关于三沙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B.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C.三沙市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的城市D.三沙市成立于2010年答案:D。三沙市于2012年7月24日正式揭牌成立,并非2010年,A、B、C选项说法均正确。2.南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列不属于南海海洋资源的是()A.海洋石油和天然气B.可燃冰C.大熊猫D.珊瑚礁答案:C。大熊猫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珍稀动物,与海洋资源无关。南海拥有丰富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可燃冰资源,同时还有众多珊瑚礁,A、B、D选项均属于南海海洋资源。3.中国古代就有对南海诸岛的记载,以下哪部著作中对南海诸岛有相关描述()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更路簿》D.《农政全书》答案:C。《更路簿》是中国沿海渔民记录航海知识的手抄本,其中包含了对南海诸岛的航线、岛礁等的详细记载。《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A、B、D选项均与南海诸岛记载无关。4.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重要的国际海上通道,以下哪条航线不经过南海()A.东亚至欧洲的航线B.东亚至非洲的航线C.美洲至欧洲的航线D.东亚至大洋洲的航线答案:C。美洲至欧洲的航线主要经过大西洋,一般不经过南海。而东亚至欧洲、非洲、大洋洲的航线很多都会经过南海海域,A、B、D选项不符合题意。5.为了保护南海的生态环境,三沙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中,属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是()A.加强海洋渔业捕捞强度B.随意丢弃垃圾到海洋中C.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D.大规模填海造陆答案:C。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海洋渔业捕捞强度会破坏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平衡;随意丢弃垃圾到海洋中会造成海洋污染;大规模填海造陆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岸线。A、B、D选项均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6.南海诸岛中的许多岛礁是由珊瑚虫的骨骼堆积而成的。珊瑚虫属于()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环节动物答案: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B、C、D选项不符合珊瑚虫的特征。7.三沙市在旅游开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关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沙市没有美丽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B.三沙市的历史文化遗迹较少C.三沙市可以开展海洋探险、潜水等旅游项目D.三沙市不适合发展旅游业答案:C。三沙市拥有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也有一定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南海诸岛的古沉船遗址等。这些条件使得三沙市非常适合开展海洋探险、潜水等旅游项目,A、B、D选项说法错误。8.南海海域的气候特点是()A.终年寒冷干燥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答案:B。南海海域位于热带地区,终年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A选项描述的是寒带气候;C选项是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D选项是地中海气候的特点。9.三沙市的主要经济产业除了渔业外,还在积极发展()A.钢铁产业B.煤炭产业C.海洋旅游业D.汽车制造业答案:C。三沙市依托其独特的海洋资源和地理位置,在发展渔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三沙市缺乏发展钢铁产业、煤炭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所需的资源和产业基础,A、B、D选项不符合三沙市的实际情况。10.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可以证明这一点()A.郑和下西洋B.张骞出使西域C.玄奘西行D.鉴真东渡答案:A。郑和下西洋期间,船队多次经过南海诸岛,并对这些岛屿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勘察,这表明中国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对南海诸岛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和探索,证明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鉴真东渡传播了唐朝文化到日本。B、C、D选项与南海诸岛主权无关。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11.三沙的海洋风光宛如一幅________的画卷,每一处景色都让人陶醉其中。A.美轮美奂B.巧夺天工C.鬼斧神工D.精妙绝伦答案:C。“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常用来形容大自然的杰作,三沙的海洋风光是自然形成的,用“鬼斧神工”恰当。“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精妙绝伦”强调精致美妙到了极点,多形容作品等。A、B、D选项不符合语境。12.保护三沙的海洋生态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________,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A.身体力行B.责无旁贷C.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答案:A。“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强调亲自去做。这里强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亲自去行动,从自身做起,用“身体力行”合适。“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B、C、D选项侧重于责任和道义方面,不如“身体力行”贴合“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语境。13.随着三沙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________这片神秘的海域。A.向往B.憧憬C.神往D.期待答案:C。“神往”指心里向往,程度比“向往”更深,更能体现游客对三沙这片神秘海域的强烈向往之情。“向往”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憧憬”通常用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期待”指期望、等待。A、B、D选项的语义程度不如“神往”强烈。14.三沙的历史文化________,它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南海的开发和奋斗历程。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积厚流光D.厚积薄发答案:A。“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用来形容三沙的历史文化很合适,强调其历史的长久。“博大精深”侧重于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积厚流光”指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B、C、D选项均不符合形容历史文化的语境。15.尽管三沙的条件艰苦,但守岛官兵们始终________地守卫着祖国的海疆。A.锲而不舍B.坚韧不拔C.持之以恒D.坚定不移答案:D。“坚定不移”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强调在困难面前坚守信念。这里守岛官兵在艰苦条件下始终坚守岗位,用“坚定不移”能体现他们的坚定意志。“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更侧重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持之以恒”指长久地坚持下去。A、B、C选项与“守卫”这一行为结合不如“坚定不移”贴切。16.三沙的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________。A.潜力B.能力C.实力D.效力答案:A。“潜力”指潜在的尚未发挥出来的力量,海洋资源开发有很多未被挖掘的部分,蕴含着巨大的潜在力量,用“潜力”合适。“能力”通常指个人或组织具备的做事的本领;“实力”指实在的力量;“效力”指效劳、功能、效率等。B、C、D选项不符合语境。17.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________三沙的海洋经济发展。A.推动B.推进C.促进D.促使答案:C。“促进”指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强调对事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是常用搭配。“推动”侧重于用力使物体前进或摇动,使工作展开;“推进”指推动事业、工作使之前进;“促使”指推动使达到一定目的。A、B、D选项与“经济发展”的搭配不如“促进”自然。18.三沙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共同________出一幅独特的海岛风情画卷。A.勾勒B.描绘C.渲染D.刻画答案:B。“描绘”指描画、描述,用“描绘”能形象地表达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一幅海岛风情画卷的意思。“勾勒”通常指用线条画出轮廓;“渲染”多用于绘画或文学创作中对环境、气氛等的烘托;“刻画”一般用于对人物形象等的细致描写。A、C、D选项不符合语境。19.保护三沙的海洋生态是一项________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A.任重道远B.负重致远C.全力以赴D.坚持不懈答案:A。“任重道远”指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保护海洋生态是长期且责任重大的任务,用“任重道远”合适。“负重致远”指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比喻能肩挑重任;“全力以赴”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坚持不懈”指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B、C、D选项没有体现出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20.三沙的故事,是一部________的奋斗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守护这片蓝色国土而拼搏。A.可歌可泣B.荡气回肠C.惊天动地D.扣人心弦答案:A。“可歌可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值得歌颂并令人感动流泪,三沙的奋斗史充满了英勇和奉献,用“可歌可泣”能体现其事迹的伟大和感人。“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B、C、D选项不如“可歌可泣”能准确表达奋斗史的特点。第三部分数量关系21.三沙市某渔业公司计划捕捞一批鱼,原计划每天捕捞80吨,1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捕捞20吨,实际需要多少天完成任务?A.10B.11C.12D.13答案:C。首先计算这批鱼的总量,根据原计划,总量=每天捕捞量×天数,即80×15=1200吨。实际每天捕捞量为80+20=100吨,那么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总量÷实际每天捕捞量,即1200÷100=12天。22.三沙市某海岛要修建一条长3600米的环岛公路,甲工程队单独修需要2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修需要30天完成。若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条公路的修建?A.10B.11C.12D.13答案:C。甲工程队每天的工作效率=工作总量÷甲单独完成天数=3600÷20=180米/天;乙工程队每天的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乙单独完成天数=3600÷30=120米/天。两队合作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80+120=300米/天。那么两队合作完成公路修建需要的天数=工作总量÷两队合作工作效率,即3600÷300=12天。23.三沙市某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为成人票每张120元,儿童票每张60元。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人,儿童y人,该旅游团购买门票的总费用为多少元?A.120x+60yB.60x+120yC.180(x+y)D.90(x+y)答案:A。成人票每张120元,有x个成人,那么成人票的总费用为120x元;儿童票每张60元,有y个儿童,那么儿童票的总费用为60y元。所以该旅游团购买门票的总费用为120x+60y元。24.三沙市某海域的一艘渔船,顺水航行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逆水航行速度为每小时16千米。则该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分别是多少?A.18千米/小时,2千米/小时B.19千米/小时,1千米/小时C.17千米/小时,3千米/小时D.16千米/小时,4千米/小时答案:A。设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u千米/小时。根据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可得到方程组:v+u=20,v-u=16。将两式相加可得2v=36,解得v=18千米/小时,将v=18代入v+u=20,可得u=2千米/小时。25.三沙市某养殖场养殖一种鱼类,第一年鱼的数量增长了20%,第二年由于环境变化,鱼的数量减少了10%。则两年后鱼的数量与最初相比增长了多少?A.8%B.9%C.10%D.11%答案:A。设最初鱼的数量为a。第一年增长20%后,鱼的数量变为a(1+20%)=1.2a。第二年减少10%后,鱼的数量变为1.2a(1-10%)=1.2a×0.9=1.08a。那么两年后鱼的数量与最初相比增长了(1.08a-a)÷a×100%=8%。26.三沙市某学校组织学生去海岛参观,若每艘船坐45人,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每艘船坐60人,则刚好空出一艘船。问一共有多少艘船,多少名学生?A.5艘船,240名学生B.6艘船,285名学生C.7艘船,330名学生D.8艘船,375名学生答案:A。设一共有x艘船。根据学生人数不变可列方程:45x+15=60(x-1),展开得到45x+15=60x-60,移项可得60x-45x=15+60,即15x=75,解得x=5艘船。那么学生人数为45×5+15=240名。27.三沙市某工厂生产一种零件,原来每个零件的成本是100元,经过技术改进,连续两次降低成本,现在每个零件的成本是81元。则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是多少?A.10%B.15%C.20%D.25%答案:A。设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第一次降低成本后,每个零件的成本为100(1-x)元;第二次降低成本后,每个零件的成本为100(1-x)^2元。可列方程100(1-x)^2=81,即(1-x)^2=0.81,开方可得1-x=±0.9,解得x=0.1或x=1.9(舍去),所以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是10%。28.三沙市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一件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商品的进价为200元,则该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A.300B.350C.400D.450答案:A。设该商品的标价为x元。按标价的八折出售,售价为0.8x元。因为仍可获利20%,所以售价=进价×(1+利润率),即0.8x=200×(1+20%),0.8x=200×1.2=240,解得x=300元。29.三沙市某地区有一片海域,假设每天新生长的鱼量是固定的。这片海域可供10艘渔船捕捞20天,或可供15艘渔船捕捞10天。那么可供25艘渔船捕捞多少天?A.3B.4C.5D.6答案:C。设每艘渔船每天的捕捞量为1份,每天新生长的鱼量为x份,原有鱼量为y份。根据已知条件可列方程组:y=(10-x)×20,y=(15-x)×10。将第一个方程y=200-20x,第二个方程y=150-10x,因为y相等,所以200-20x=150-10x,移项可得10x=50,解得x=5份,那么y=(10-5)×20=100份。设25艘渔船可以捕捞t天,则100=(25-5)×t,解得t=5天。30.三沙市某海岛要种植一批树苗,若每行种20棵,可以种15行。如果要种25行,每行应种多少棵树苗?A.10B.12C.14D.16答案:B。树苗的总数=每行种植棵数×行数,即20×15=300棵。若种25行,则每行应种的树苗数=树苗总数÷行数,即300÷25=12棵。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图形推理3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应插入一道图形推理题的图形,但文本形式无法呈现,假设题干图形是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圆形等的组合,规律是图形的边数依次递增]答案:根据图形边数递增的规律,选择边数符合下一个递增数值的选项。3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左边五个图形一致性规律的选项。()[同样需插入图形,假设规律是图形的对称轴数量依次变化]答案:根据对称轴数量变化规律,选出对称轴数量符合规律的选项。3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假设图形是黑白方块的组合,规律是黑方块的移动路径]答案:根据黑方块的移动路径规律,选出黑方块位置符合规律的选项。34.下列选项中,能由左边的立方体展开而成的是()[给出一个立方体图形和四个展开图选项]答案:通过分析立方体的各个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邻关系,判断哪个展开图可以折叠成给定的立方体。35.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假设图形是一些线条的组合,规律是线条的交点数量变化]答案:根据线条交点数量的变化规律,选择交点数量符合下一个数值的选项。定义判断36.海洋生态补偿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因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而受到损害的海洋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补偿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海洋生态补偿的是()A.某渔业公司为了增加捕捞量,在某海域过度捕捞,导致该海域鱼类资源减少B.某石油公司在三沙海域开采石油,为了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投入资金用于建设人工鱼礁C.某旅游公司在三沙的海岛开发旅游项目,导致海岛周边环境受到一定破坏D.某工厂向三沙的海洋中排放污水,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答案:B。A选项某渔业公司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减少,没有进行生态补偿;C选项旅游公司开发项目破坏环境但未提及补偿行为;D选项工厂排放污水造成污染也没有进行补偿。B选项石油公司投入资金建设人工鱼礁,是对开采石油可能损害的海洋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补偿的行为,符合海洋生态补偿的定义。37.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以海洋文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创意、生产、销售等环节,将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海洋文化产业的是()A.三沙市的渔业捕捞业B.三沙市的海洋石油开采业C.三沙市的海洋旅游纪念品制造业D.三沙市的海水养殖业答案:C。A选项渔业捕捞业主要是获取海洋生物资源,不属于以海洋文化为核心;B选项海洋石油开采业是对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与海洋文化无关;D选项海水养殖业也是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殖,并非以海洋文化为核心。C选项海洋旅游纪念品制造业是以海洋文化为元素,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纪念品,符合海洋文化产业的定义。38.海洋灾害预警是指通过对海洋环境要素的监测和分析,提前发布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信息,以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防范措施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海洋灾害预警的是()A.某沿海地区发生了海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B.某气象部门通过监测发现某海域即将发生台风,及时发布了台风预警信息C.某渔民在海上作业时遭遇了风暴,船只受损D.某海洋科研机构对某海域的水质进行监测,但未发现异常情况答案:B。A选项是海啸已经发生,不属于提前预警;C选项是渔民已经遭遇风暴,不是提前预警;D选项未发现异常情况,没有发布灾害预警信息。B选项气象部门通过监测发现即将发生台风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符合海洋灾害预警的定义。39.海洋权益是指国家在海洋领域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总称,包括海洋主权、管辖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权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海洋权益范畴的是()A.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B.某企业在三沙海域开采石油的权利C.某渔民在公海捕鱼的自由D.三沙市对其管辖海域内的海洋环境进行保护的权力答案:C。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管辖范围,在公海捕鱼的自由是国际海洋法赋予的普遍权利,不属于某个国家的海洋权益范畴。A选项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属于海洋权益中的海洋主权;B选项企业在三沙海域开采石油的权利,属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权;D选项三沙市对其管辖海域内海洋环境进行保护的权力,属于管辖权的一部分。40.海洋生态旅游是指以海洋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欣赏海洋自然景观、体验海洋生态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海洋生态旅游的是()A.某游客在三沙的海滩上晒太阳、游泳B.某旅游团乘坐游轮在三沙海域观赏珊瑚礁和海洋生物C.某潜水爱好者在三沙海域进行潜水活动,但主要目的是挑战自我D.某渔民带领游客出海捕鱼,以获取经济收益答案:B。A选项游客在海滩晒太阳、游泳,没有突出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的欣赏和体验;C选项潜水爱好者主要目的是挑战自我,不是以欣赏海洋自然景观和体验生态文化为主要目的;D选项渔民带游客出海捕鱼主要是为了获取经济收益,并非以海洋生态旅游为核心。B选项旅游团乘坐游轮观赏珊瑚礁和海洋生物,是以海洋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欣赏海洋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符合海洋生态旅游的定义。类比推理41.三沙市:海南省A.北京市:中国B.纽约:美国C.东京:日本D.伦敦:英国答案:A。三沙市是海南省的一个地级市,是省级行政区下的一个城市。北京市是中国的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区,与题干的层级关系一致。B选项纽约是美国的一个城市,但美国是国家,与题干层级关系不同;C选项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城市与国家的关系;D选项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也是城市与国家的关系。42.海洋:珊瑚礁A.森林:树木B.沙漠:仙人掌C.草原:羊群D.天空:飞鸟答案:A。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海洋中的一种生物群落。树木是森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森林是由树木等多种生物和环境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选项仙人掌是沙漠中的一种植物,但沙漠不是以仙人掌为主体构成的生态系统;C选项羊群是草原上的生物,但草原不是以羊群为核心构成的;D选项飞鸟是天空中的生物,但天空不是以飞鸟为主体的生态系统。43.渔船:海洋A.汽车:公路B.飞机:天空C.火车:铁轨D.潜艇:海洋答案:D。渔船主要在海洋中航行和作业,潜艇也是主要在海洋中活动,二者都是专门在海洋环境中运行的工具。A选项汽车虽然在公路上行驶,但公路是陆地交通设施,与海洋环境不同;B选项飞机在天空飞行,但天空是一个更广泛的空间概念,与海洋的特定环境不同;C选项火车在铁轨上行驶,铁轨是陆地交通基础设施,与海洋无关。44.海洋资源:石油A.矿产资源:煤炭B.生物资源:植物C.水资源:淡水D.森林资源:木材答案:A。石油是海洋资源中的一种矿产资源,煤炭是矿产资源中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都是种属关系。B选项植物是生物资源的一部分,但生物资源的范畴更广,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太紧密;C选项淡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但表述方式与题干不同;D选项木材是森林资源的产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45.三沙旅游:海洋风光A.北京旅游:历史古迹B.上海旅游:现代建筑C.成都旅游:美食文化D.西安旅游:兵马俑答案:A。三沙旅游的主要特色是海洋风光,北京旅游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历史古迹,二者都是地区旅游与特色资源的对应关系。B选项上海旅游除了现代建筑还有其他特色;C选项成都旅游美食文化只是其中一方面;D选项兵马俑只是西安众多旅游资源中的一个代表,与题干逻辑关系的对应程度不如A选项。逻辑判断46.三沙市某海岛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有人认为应该限制游客数量以保护生态环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A.该海岛的旅游设施还不够完善B.游客的增多会带来更多的垃圾和污染C.该海岛的居民希望有更多游客来旅游D.目前该海岛的游客数量已经很多答案:B。论点是应该限制游客数量以保护生态环境。B选项指出游客增多会带来更多的垃圾和污染,说明游客数量的增加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支持了限制游客数量的观点。A选项旅游设施不完善与是否限制游客数量保护生态环境无关;C选项海岛居民希望有更多游客来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论点相悖;D选项目前游客数量多,但不明确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无法加强论点。47.三沙市某海域的渔业资源在过去几年有所减少。有人认为是过度捕捞导致的,也有人认为是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减少”这一观点?A.该海域的捕捞量在过去几年并没有明显增加B.该海域的海洋污染程度在过去几年逐渐加重C.其他海域也存在过度捕捞但渔业资源没有减少的情况D.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A。论点是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减少。A选项指出该海域的捕捞量在过去几年并没有明显增加,说明不是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减少,直接削弱了论点。B选项海洋污染程度加重只能说明可能是污染导致资源减少,但不能削弱过度捕捞导致资源减少的观点;C选项其他海域的情况与该海域无关;D选项说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但没有否定过度捕捞是原因之一,无法削弱。48.三沙市某海岛计划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有专家认为,如果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就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使专家的观点成立?A.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会吸引更多的游客B.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会提高旅游服务质量C.只有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才能开发新的旅游项目D.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答案:C。专家的观点是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C选项“只有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才能开发新的旅游项目”,翻译过来就是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专家观点一致,能使专家的观点成立。A选项开发新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无关;B选项加大投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也不能直接建立开发项目和加大投入的逻辑关系;D选项开发项目带来经济收益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没有必然联系。49.三沙市某海洋科研机构对某海域的水质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该海域的水质在某些指标上不符合国家标准。有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周边工厂排放污水造成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研究人员的观点?A.该海域周边有多家工厂B.这些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与超标指标相关的污染物C.该海域的其他方面环境良好D.该海域过去的水质一直很好答案:B。论点是该海域水质某些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可能是周边工厂排放污水造成的。B选项指出这些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与超标指标相关的污染物,建立了工厂排放污水和水质超标之间的联系,有力地加强了论点。A选项周边有多家工厂,但不确定这些工厂是否排放污水以及是否导致水质超标;C选项该海域其他方面环境良好与水质超标原因无关;D选项该海域过去水质好也不能说明现在水质超标就是工厂排放污水导致的。50.三沙市某海岛的居民对旅游开发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居民认为旅游开发可以带来经济收益,另一部分居民认为旅游开发会破坏海岛的生态环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调和这两种不同的看法?A.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B.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收益可以用于改善海岛的生态环境C.海岛的生态环境本身就很脆弱,不适合进行旅游开发D.只要控制好旅游开发的规模,就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答案:A。A选项指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说明可以找到一种方式既能满足一部分居民希望带来经济收益的想法,又能满足另一部分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调和了两种不同的看法。B选项只是说经济收益可用于改善生态环境,但没有表明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不会被破坏;C选项直接否定了旅游开发,不能调和两种看法;D选项只强调控制规模不破坏生态环境,没有提及经济收益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调和两种看法。第五部分资料分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51-55题。2024年三沙市某海岛的旅游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季度|旅游收入(万元)|游客数量(人次)||----|----|----||第一季度|200|5000||第二季度|350|8000||第三季度|450|10000||第四季度|150|3000|51.2024年该海岛全年的旅游收入是多少万元?A.1050B.1100C.1150D.1200答案:C。全年旅游收入=第一季度旅游收入+第二季度旅游收入+第三季度旅游收入+第四季度旅游收入=200+350+450+150=1150万元。52.2024年该海岛哪个季度的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最高?A.第一季度B.第二季度C.第三季度D.第四季度答案:A。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旅游收入÷游客数量。第一季度人均消费=2000000÷5000=400元;第二季度人均消费=3500000÷8000=437.5元;第三季度人均消费=4500000÷10000=450元;第四季度人均消费=1500000÷3000=500元。所以第四季度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房租赁合同修改协议
-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复习的高效阶段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变革实施中的难点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结构分析试题及答案
- 如何做好财务预算的修订计划
- 前台文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计划
- 项目管理职场技能问题及答案
- 轨道工程钢轨扣件(钢轨扣件中的聚酯垫板及尼龙件)材料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 建立知识框架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的流行病学分析及试题及答案
- 文职考试题库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医学影像试题及答案
- 锅炉施工安全文明方案
- 2024福建福州闽投海上风电汇流站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规模调查报告2025-2030年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河南林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小米创业思考(商业思考)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