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常识应用与拓展试题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常识应用与拓展试题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常识应用与拓展试题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常识应用与拓展试题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常识应用与拓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常识应用与拓展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火药B.指南针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2.《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所著?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4.“温故而知新”出自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1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_。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___________提出的。3.“温故而知新”是___________提出的。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___________提出的。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____。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_____。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___________。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___________。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___________。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___________。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弟子规”的主要内容。2.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3.简述“温故而知新”的含义。4.简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含义。5.简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四、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以下节选自《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请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3分)2.请简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3分)3.请阐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所体现的儒家思想。(3分)五、古诗文默写题(每空1分,共10分)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2分)2.知之者不如__________。(2分)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2分)4.人而无信,__________。(2分)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2分)6.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2分)7.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2分)8.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2分)9.不愤不启,__________。(2分)10.不悱不发,__________。(2分)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15分)1.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5分)2.请举例说明“学而时习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5分)3.请结合《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谈谈你对“君子”的理解。(5分)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A解析:四大发明包括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火药是其中之一。2.A解析:《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记录了孔子的言行。3.A解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论述。4.A解析:“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强调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认识。5.A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原则。6.A解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表达了孔子对不义之财的淡泊态度。7.A解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论语》,强调君子应该不断自强。8.A解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论述。9.A解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人际交往的原则。10.A解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社会公平的观点。二、填空题1.教育规范解析:《弟子规》是中国古代一部教育规范书籍,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2.孔子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提出的道德原则。3.孔子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提出的关于学习方法的观点。4.孔子解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论述。5.《易经》解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强调君子应该自强不息。6.《论语》解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论述。7.《论语》解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人际交往的原则。8.《论语》解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是孔子对不义之财的淡泊态度。9.《论语》解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社会公平的观点。10.《论语》解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三、简答题1.《弟子规》主要内容是教育规范,包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勤奋学习等方面,旨在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是,自己不希望得到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3.“温故而知新”的含义是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认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回顾和总结。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含义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是不断变化的,君子应该不断自强,追求进步。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获得快乐和满足。四、阅读理解题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获得快乐和满足。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的思想是,有朋友从远方来,感到非常高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欢乐。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是,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体现了君子的宽容和修养。五、古诗文默写题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对知识的热爱比仅仅知道知识更为重要。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对知识的热爱比仅仅知道知识更为重要。3.学而不思则罔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学习必须结合思考,否则就会陷入迷茫。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是否可靠。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学到东西,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6.君子坦荡荡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君子应该胸怀坦荡,光明磊落。7.学而时习之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学习要不断复习和实践。8.温故而知新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认识。9.不愤不启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在学生没有充分思考之前,不要轻易启发。10.不悱不发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在学生没有充分表达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六、应用题1.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思想运用到日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