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枣庄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必刷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新华网报道,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科学家利用该科技实现了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
并H2s得到单质硫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正极
B.电路中每流过4mol电子,正极消耗ImolOz
+
C.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O2+4e+4H=2H2O
D.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2H2s+2。2-—2e-=S2+2H2O
2、菇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某菇类化合物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廿LOH
A.此菇类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IOHMO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烧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D.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生成两种芳香烯烧
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电子式「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也可以表示羟基
C.比例模型a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才,也可以表示37CT
4、X、Y、Z、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VV可以形成两种重要化合物ZW2、Z2W2,X、Y的原
子半径依次减小,X、Y、Z组成的一种化合物(ZXY)2:的结构式为Y三X・Z・Z・X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Z2W2中含有离子键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y>rw>rz
C.元素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D.X和Z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5、某溶液中有S2-、SO.?\Br-,F四种阴离子各O.lmol。现通入Cb,则通入Cb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溶液中相
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测定等浓度的Na2c和Na2sCh溶液的
A前者pH比后者大非金属性:S>C
pH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茂
B试纸不变蓝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NH4+
试纸置于试管口
用生埸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
C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将淀粉溶液与少量稀硫酸混合加热,然
D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未发生水解
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A.AB.BC.CD.D
7、设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与足量C(h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B.0.1mol聚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电子的数目为NA
D.1L0.1mol/LNaHS溶液中硫原子的数目小于0.1NA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C14分子的比例模型:8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学
2+
C.CaCI2的电子式:Ca[:Cl:>D.氮分子的结构式:N—N
9、亚磷酸(H3P03)是二元弱酸,主要用于农药中间体以及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的原料。常温下,向1L0.500moi1一环3P0.3
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6)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僦
0
里
而
葭
睾
:
案
〔b两点时,水电离出的c水(OHK之比为1.43:6.54
B.b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Na+)=3c(HPO32-)
C.反应H3PO3+HPO32-M^2H2P03-的平衡常数为10,”
I).当V(NaOH)=lL时,c(Na+)>aH2Po3)>aOH)>c(H+)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铜电解精炼时,粗铜、纯铜依次分别作阴极、阳极
B.5.6gFe在足量CL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X6.02X
c(NH;・HQ)
C.室温下,稀释0.1mol/LNH£1溶液,溶液中.NH')增大
c(C。;)
D.向BaC03、BaS0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溶液中减小
c(SOt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Fe3(h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可得到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加热条件下金属单质在空气中均可表现出还原性
C.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均不是电解质
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离子仅仅发生了定向移动
12、实验室分别用以下4个装置完成实验。下列有关装置、试剂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w■鱼w片nn
反雄a了r马t*■
■的石■__L
中碎瓷片为反应的催化剂,酸性KMnOw溶液褪色可证明有乙烯生成
所示装置(秒表未画出)可以测量锌与硫酸溶液反应的速率
C.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D.为铜锌原电池装置,盐桥中的阳离子向右池迁移起到形成闭合电路的作用
c«so.
13、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
好能被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NaNCh的物质的量为(已知:
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
A.0.2molB.0.4molC.0.6molD.().8mol
14、设代八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12g;4C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NA
C.25c时,1LpH=2的H*2O,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02NA
D.9.0g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0.3N八
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向苯中加入少量漠水、振荡,水层变成无色苯与溟水发生取代反应
向久置的NaSO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溶液,
B23部分被氧化
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垃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NazSOs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AlOf
DSO2通人含酚敌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SO:有漂白性
A.AB.BC.CD.D
1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如图电子天平称量固体,读数时侧门应关闭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2gNaOH固体时,将10g的硅码放在右盘,将游码移到0.2g的位置
C.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D.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醛的混合蒸气解毒
17、设2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pH=l的H2s04溶液中,H+的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56g丙烯与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4NA个碳原子
C.标准状况下,11.2LCHC1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5NA
D.常温下,Imol浓硝酸与足量Al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22
1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SO/一、「、S-o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
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H?B.SO?-C.Ba2+D.Na+
19、已知在100C、1.01x105Pa下,I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吸收436口能工演j脩放厂
:修:::!
当0?;吸收23味能量To口:(g):
二触zW
甲乙M
A.1molFhO®分解为2moiH与1molO时吸收930kJ热量
1
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AH=-490kJmor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乙一>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kJ
20、双极膜(BP)是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H2。解离成和OH,作为H+和OH-
离子源。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法电解食盐水可获得淡水、NaOH和HCL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M、N为离子交换膜。
下列说法不无确的是()
IBPM.t.NBPYI
阴极室处室阳极室
A.相同条件下,不考虑气体溶解,阴极得到气体体积是阳极两倍
B.电解过程中Na+向左迁移,N为阴离子膜
C.若去掉双极膜(BP),阳极室会有CL生成
D.电解结束后,阴极附近溶液酸性明显增强
21、模拟侯氏制碱法原理,在CaCb浓溶液中通入N%和C(h可制得纳米级材料,装置见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通入适量的C(h,b通入足量的NH3,纳米材料为Ca(HCCh)2
B.a通入足量的NH3,b通入适量的COz,纳米材料为CMHCXXOz
C.a通入适量的CO2,b通入足量的NH3,纳米材料为CaCCh
D.a通入少量的NH3,b通入足量的CO2,纳米材料为CaCCh
22、己知常温下HF酸性强于HCN,分别向ILImol/L的HF和HCN溶液中加NaOH固体调节pH(忽略温度和溶液
体积变化),溶液中恒士)(X表示F或者CN)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HX)
直线I对应的是电
c(HF)
B.I中a点到b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C.c点溶液中:c(Na+)>c(Xj=c(HX)>c(OH")>c(H+)
++
D.b点溶液和d点溶液相比:Cb(Na)<cd(N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M为一种医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为:
(1)A的名称o
(2)C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o
(3)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一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遇到FeCb溶液显紫色③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5)H与乙二醇可生成聚酯,请写出其反应方程式一
(6)写出化合物I与尿素(H2N・CO-NH2)以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参考题中信息,以1,3.丁二烯(CH2=CHCH=CH2)为原料,合成「《NH,写出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
任选)
24、(12分)结晶玫瑰广泛用于香料中,它的两条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两个羟基同时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结构不稳定,会发生脱水反应:
-(-OH门川3J-O+H2O
OH
完成下列填空:
(DA的俗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2)写出G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O+-HO-CHtH。,则可推知反应②发生时,会得到一种副产物,写出该副产
物的结构简式。
(4)G的同分异构体L遇FeCh溶液显色,与足量浓澳水反应未见白色沉淀产生,若L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能
反应,如共热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25、(12分)氮化硼(BN)是白色难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高温下易被氧化。实验室以硼粉(黑色)为原料制备氮化硼的装
置如图1所示:
(1)图2装置中可填入图1虚线框中的是—(填标号)。图2装置中盛放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
氯化钺
无
水
氯
化
代
(3)图1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
(4)当三颈烧瓶中出现—的现象时说明反应完全,此时应立即停止通入。2,原因是—0
(5)为测定制得的氮化硼样品纯度,设计以下实验;
i.称取。.0625g氮化硼样品,加入浓硫酸和催化剂,微热,令样品中的N元素全部转化为核盐;
ii.向筱盐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蒸出的氨用20.00mL0.1008moi・L”的稀硫酸吸收;
iii.fflO.lOOOmolL^NaOH溶液滴定剩余硫酸,消耗NaOH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32mL。
①氮化硼样品的纯度为一(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样品纯度测定结果偏高的是一(填标号)。
A.蒸出的氨未被稀硫酸完全吸收
B.滴定时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滴定时选用酚酰作指示剂
26、(10分)钱明矶(NH4A1(SO4)2-12H1O)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可通过硫酸铝溶液和硫酸核溶
液反应制备。用芒硝(NazSOolOHzO)制备纯碱和钱明矶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1:
Na2CO,
先冷、始烧
帏畸用
iBpH»2
溶液A1XSO),
过程口愦明队
B过程m
图1
完成下列填空:
(1)钱明肌溶液呈_________性,它可用于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向其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o
(2)写出过程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省略过程H,直接将硫酸铝溶液加入滤液A中,钱明帆的产率会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O
(4)已知钱明矶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加入硫酸铝后,经过程HI的系列实验得到钱明矶,该系列的操作是
加热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5)某同学用图2图示的装置探究钱明矶高温分解后气体的组成成份。
①夹住止水夹K”打开止水夹K2,用酒精喷灯充分灼烧。实验过程中,装置A和导管中未见红棕色气体;试管C中
的品红溶液褪色;在支口处可检验到NH3,方法是______________;在装置A与B之间的T型导管中出现白色固体,
该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任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另分析得出装置A试管中残留的白色固体是两性氧化物,
写出它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②该同学通过实验证明钱明矶高温分解后气体的组成成份是NH3、Na、503、SO2和H2O,且相同条件下测得生成N?
和SO2的体积比是定值,V(N2):V(SO2)=0
27、(12分)某学生对Na2s03与AgN(h在不同pH下的反应进行探究。
(1)测得Na2s03溶液pH=lLAgNOa溶液pH=5,二者水解的离子分别是。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pH现象
A10产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B6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未溶解
C2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状棕黑色物质X
查阅资料得知:
I.Ag2SOj: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Na2s03的溶液
II.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
①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03,离子方程式是。
②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04,推测的依据是<,
(3)取b、c中白色沉淀,置于Na2s03溶液中,沉淀溶解。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白色沉淀不是Ag2s04,实验方法
是:另取Ag2sO4固体置于溶液中,未溶解。
(4)将c中X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
I.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II.向X中加入过量浓HNOi,产生红棕色气体
DI.用Ba(N<h)2溶液、BaCb溶液检验H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I的目的是o
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X的性质和元素组成是o
③n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产生X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还原性增强。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
能性,实验如图所示:
*处理
含有白色沉淀凶浊浪
①气体Y是o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是
28、(14分)(10分)含碳物质的价值型转化,有利于“减碳”和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分子中化学键为CM)。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H—OC=Oc=oH—H
E/(kJmo「)4631075803436
1
CO(g)4-H2O(g),PO2(g)+Hz(g)AH=kJmolo下列有利于提高CO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
c.提高原料气中HzO的比例d.使用高效催化剂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KHCO3溶液,可将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酸根(HCOO-),然后进一步可以制得重要有机化工原
料甲酸。C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若电解过程中转移1mol电子,阳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标
准状况)为L。
(3)乙未催化脱氢制取苯乙烯的反应为:(^-CHLCH3(g)+CO2(gX=^《^~CH=CH“g)+CO(g)+H2O(g),
其反应历程如下:
①由原料到状态I能量(填“放出”或“吸收
②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乙苯和2molCCh,起始压强为po,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mol,
乙苯的转化率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0[气体分压(p分尸气体总压(p总)x
气体体积分数]
③乙苯平衡转化率与p(CO》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解释乙苯平衡转化率随着p(COz)变化而变化的原因
乙
不
平
衡
转
化80
率60
4()
亲20
1530
p(CO2)/kPa
29、(10分)(14分)氟化钙为无色结晶体或白色粉末,难溶于水,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建材三大行业,目前我国利
用氟硅酸(HzSiF6)生产氟化钙有多种方案,氨法碳酸钙法是制备氟化钙的常见方案,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下列问题:
(1)萤石含有较多的氟化钙,在炼钢过程中,要加入少量的萤石,推测萤石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还原剂B.助熔剂C.升温剂D.增碳剂
(2)请写出氨化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3)反应釜中产生两种气体,溶于水后一种显酸性,一种显碱性,请写出反应釜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分析,本工艺为了节约资源,经过必要的处理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本工艺用CaCCh作原料的优点为(任写两条);查文献可知
3Ca(OH)2+H2SiF6^=3CaF2+SiO2+4H2O,请叙述此方法制备CaFz的最大难点是______________°
(6)以ltl8%氟硅酸为原料,利用上述氨法碳酸钙法制备CaF2,最后洗涤、十燥、称量得到0・25t纯净的CaF2,
请计算CaF?的产率为%(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题分析】
A.电极a是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为电池负极,故A错误;
B.电路中每流过4moi电子,正极消耗ImolCh,故B正确;
C.电极b卜的电极反应:O2+4e-=2()2,故C错误:
D.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2H2S+2O2--4e-=S2+2H2O,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A
【解题分析】
A.由菇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ioHuO,故A正确;
B.菇类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属于芳香化合物,不属于芳香烧,故R错误;
C.拓类化合物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拓类化合物含有羟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的两个甲基是等效的,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只能生成一种芳
香烯危,故D错误;
故选A。
【题目点拨】
判断分子中共线、共面原子数的技巧
1.任何两个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任何满足狭煌结构的分子,其所有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3.苯环对位上的2个碳原子及与之相连的2个氢原子共4个原子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4.典型所有的原子一定共平面的有:CH2=CH2>CH=CH、苯;可能共平面的有:CH2=CH—CH=CH2.
CH-
5.只要出现CM、一CH.,或一CX3等,即只要出现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肯定不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3、D
【解题分析】
A、乙烯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
B、羟基是中性原子团,电子式为・6:H,氢氧根离子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电子式为[:。出「,所以电子式・6:H
••••
只能表示羟基,不能表示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
c、甲烷和四氯化碳分子均为正四面体结构,但ci原子半径大于c,所以母卜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但不可以表示
四氯化碳分子,故C错误;
D、35c「和37c「的中子数不同,但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均为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结构示
意图为。?故D正确;
故选:Do
【题目点拨】
有机化合物用比例式表示其结构时,需注意原子之间的半径相对大小以及空间结构;多原子组成的离子的电子式书写
需注意使用将离子团括起来,并注意电荷书写位置。
4、D
【解题分析】
X、Y、Z、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说明二者位于同一周期;X、Y、
Z组成的一种化合物(ZXY)2的结构式为YmX・Z・Z・X三Y,X形成4个共价键,位于WA族,Y形成3个共价键,位于
VA族,Z形成2个共价键,位于VIA族,则X为C元素,Y为N,Z为S元素。Z、W可以形成两种重要化合物ZW2、
Z2W2,则W为。元素,形成的物质分别为SCI2和S2c12。
A.化合物Z2WZ为S2cL,S最外层6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需要共用2个电子,C1最外层7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需要共用1个电子,则S2CI2中只含有共价键,结构是为Cl-S-S-Cl,A错误;
B.Y、Z、W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3一、S2-、cr,N3一核外只有2个电子层,半径最小;而S2一和C1一的核外电子
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S2-的半径大于C厂的半径,因此排序为S2->C厂>N3-,即
B错误;
C.W为S元素,Y为N元素,W的含氧酸有H2s03,为弱酸,其酸性比Y的含氧酸HNO3弱,C错误;
D.X为C元素,Z为S元素,C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需要共用4个电子,S要达到稳定结构需要共用2个电子,则1
个C原子和2个S原子均可达到稳定结构,分子式为CS2,结构是为S=C=S,D正确。
答案选D。
5、C
【解题分析】
离子还原性S2->SOj>r>Br,故首先发生反应S2-+C12=SJ+2CT,然后发生反应
SO;-+Cl2+H2O=SO:-+2C1-+2H+,再发生反应2F+C12=I24-2CP,最后发生反应2BL+。2=Br2+2C1\
根据发生反应顺序计算离子开始反应到该离子反应完毕时氯气的体积。
【题目详解】
A.由S2-+C[=SJ+2C1-可知,O.lmcis?一完全反应需要消耗O.lmol氯气,标准状况下的C1?的休积为
0.Imolx22.4L•mo『=2.24L,图象中氯气的体积不符合,A错误;
B.().1mo©-完全反应后,才发生SO;-+C12+H2O=SOj+2Cr+2H"().1010©-完全反应需要消耗0.111101氯
气,故开始反应时氯气的体积为2.24L,。.所0妗。;一完全反应消耗0.11«01氯气,故O.lmolSO;-完全反应时氯气的
体积为。2moix22.4L/mol=4.48L,图象中氯气的体积不符合,B错误;
c.0.1HI3s2-完全反应需要消耗O.lmol氯气,。.1010阳0;-完全反应消耗0.111】。1氯气,0.山】3「完全反应消耗0.05
氯气,故溟离子开始反应时氯气的体积为0.25molx22.4L/mol=5.6L,由2B「+C12=B12+2CT可知,O.lmolBr-
完全反应消耗0.05mol氯气,故Br一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氯气体积为0.3molx22.4L/mol=6.72L,图象与实际符合,
C正确;
D.O.lmod-完全反应需要消耗O.lmol氯气,SlmolS。:完全反应消耗0.1mol氯气,O.lmol「完全反应消耗
0.05mol氯气,故I一完全时消耗的氯气体积为0.25molx22.4L/mol=5.6L,图象中氯气的体积不符合,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氧化还原竞争型的离子反应,关键是熟记氧化性粒子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和还原性粒子还原性强弱顺序,然后按照越强
先反应原则依次分析。
6、B
【解题分析】
A.测定等浓度的Na2c03和Na£O3溶液的pH,可比较碳酸氢根离子与亚硫酸氢根离子的酸性;
B.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
C.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1的外面;
D.淀粉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
【题目详解】
A.测定等浓度的Na2c03和Na2s03溶液的pH,可比较HCOT与HSO3一的酸性,不能比较S、C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
强弱,A错误;
B.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试纸不变蓝,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NH4+,B正确;
C加热A1,表面的A1被氧化产生AI2O3,AI2O3是离子化合物,熔点高,包裹在AI的外面,使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
落下来,C错误;
D.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应该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检验,未将催化剂硫酸中和,操作不合理,因
此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7、A
【解题分析】
A.78gNazCh物质的量为ImoL由关系式NazOz-e",可得出转移电子数为NA,A正确;
B.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B不正确;
C.标准状况下,HzO呈液态,不能使用22.4L/mol计算含有电子的数目,C不正确;
D.ILOJmol/LNaHS溶液中不含有硫原子,D不正确;
故选A。
8、B
【解题分析】
A.原子半径C1>C,所以《、不能表示CCL分子的比例模型,A不符合题意;
B.F是9号元素,F原子获得1个电子变为F",电子层结构为2、8,所以F-的结构示意图为:色学,B正确;
C.CaCL是离子化合物,Ca?+与C1•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2个C1•不能合并写,应该表示为:Cl:f2[:C1?,
•・Ca+••
c错误;
D.N2分子中2个N原子共用三对电子,结构式为N三N,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o
9、C
【解题分析】
A.a点为H3PCh与NaH2P。3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水电离出的。水(OFT)等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贝lja点溶
1014
液中q/OH一尸——,b点为NazHPCh与NaH2P03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水电离出的c水(OH]等于溶液中的氢
氧根离子浓度,则b点溶液中以水(OH一尸谓T,则a、b两点时,水电离出的CAOIT)之比为A项错误;
B.由图可知,b点溶液呈酸性,贝ljc(H+)>c(OfT),且有以H2Po3-)=C(HPO32),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2+22
c(Na)+ciH)=c(OH)+c(H2PO3-)+2c(HPO3-),贝!Jc(Na)<c(H2PO3-)+2c(HPO3)=3c(HPO3),B项错误;
C.反应H3PO3+HPO32一三二2H2P03一的平衡常数为
C2(HF。;);人勤0;卜”)_降」叱
『)654
c(H3PoJc(HPO:)c(H3PoJc(HPOc(H+)KA2IO,,
D.当U(NaOH)=lL时,H3P<h与NaOH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H2P。3溶液,由图可知,该溶液显酸
性,则c[Na+)>c(H2PO3-)>C(H+)>C(OIT),D项错误;
答案选C。
10、C
【解题分析】
A.电解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含铜离子的电解质溶液,A错误;
B.5.6gFe物质的量为0.ImoL足量CL中完全燃烧生成氯化铁,转移电子数为0.3NA,B错误;
C(NH3<H2O)
C.氯化钱溶液中钱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加水稀释促进镀根的水解,溶液中c(NH:)增大故C正确;
cCK
(°3)_sP(BaCO5)
rr
D.BaCCh、BaSCh的饱和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BaCO(s)+SO-BaSO(s)+CO(aq),-
3443c(SO^jKsp(BaSO4)
溶度积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不变,比值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11、A
【解题分析】
A.纳米FesOj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可得到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
B.某些金属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如金、粕等金属,在加热条件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表现还原性,B项错误;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与自身是否导电无关,电解质在固态时不导电,C项错误;
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会有离子在电极表面放电而发生化学变化,D项错误;
【题目点拨】
C项是学生的易错点,不能片面地认为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判断给出的物质是不是电解质要先判断该物质属不
属于化合物,若为化合物,再进一步该物质在特定条件(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进而做出最终判断。
12、B
【解题分析】
A.酸性KMnCh溶液褪色可证明有烯烧或还原性气体生成,但不一定是有乙烯生成,A错误;
B.根据秒表可知反应时间,根据注射器中活塞的位置可知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故可测量锌与硫酸溶液反应的速率,
B正确;
C.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收集乙酸乙酯应用饱和碳酸饱溶液,不能用NaOH
溶液,C错误;
D.在铜锌原电池装置中,Cu电极要放入CuSO4溶液中,Zn电极放入ZnSO4溶液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向负电荷较多
的正极Cu电极移动,故应该向右池迁移起到形成闭合电路的作用,D错误;
故答案选Bo
13、A
【解题分析】
纵观反应始终,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到Cu(NO3)2,每个Cu升2价,失2个电子;另
512火
一个是HNO3到NaNCh,每个N降2价,得2个电子。51.2gCu共失电子乙:°x2=L6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
64g/mol।
可知,铜失去的电子等于HNO.)到NaNOz得到的电子,所以溶液中n(NaNOi)==0.8mol,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的
盐溶液为NaNO.3、NaNCh混合溶液,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NO.0+n(NaNOz)=n(Na+),所以溶液中n(NaNCh)
=n(Na+)-n(NaNOz)=0.5Lx2mol/L-0.8moi=0.2moL故选A。
14、A
【解题分析】
A.二者的反应方程式为2m2。2+2。3产2m2c0,+。2,当有2moi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时,一共转移2moi电子,因此
224L
当有---:------=0.1mol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时,转移0.Imol电子,A项正确;
22.4L7mol
12ii648
B.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丁j-=Gmol,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算出其1个原子内有8个中子,故一共有三~mol
14g/mol77
中子,B项错误;
C.pH=2的溶液中c(H+)=10-2moi/L,根据n=c-V算出H•的物质的量为10'mol,C项错误;
D.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nC)6,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二者的最简式不一样,因此无法计算,D项错误;
答案选A。
15、B
【解题分析】
A.向苯中加少量滨水,振荡,水层变成无色,是苯萃取漠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酸钢,溶解的是亚硫酸钢,所以亚硫酸钠只有部分被氧化,
故B正确;
C.向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NafiOa溶液或AgNO.i溶液等,故C错误;
D.SO2通入含酚配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是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的缘故,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16、B
【解题分析】
A.用如图电子天平称量固体,读数时侧门应关闭,防止气流影响读数,故A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2gNaOH固体时,将10g的祛码放在右盘,将游码移到0.2g的位置,但NaOH一般在小烧杯
中称量,硅码质量大于10g,故B错误;
C.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
D.酒精和乙酸具有麻醉作用,可减弱对呼吸道的刺激,减轻咳嗽,当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
酸的混合蒸气解毒,故D正确;
答案选B。
17、B
【解题分析】
A.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氢离子数目,故A错误;
B.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均为CH2,故56g混合物中含4moicFh原子团,故含4NA个碳原子,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CHCb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
D.常温下,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不能完全反应,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D错误;
答案选B
【题目点拨】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常温下,铁、铝遇到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反应会很快停止。
18、D
【解题分析】
由①可知溶液显弱酸性,上述离子只有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一定含有NHU+,而S2-水解显碱性,且其水解程度
比NH4+大,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S,再由氯水能氧化厂生成碘单质,而碘遇淀粉变蓝,而②中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
现象,贝!一定不含有r;又溶液呈电中性,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则溶液中有NH4+,必须同时存在阴离子,即SO42-
必然存在,而Ba2+、SO4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即一定不存在Ba2+;显然剩下的Na+是否存在
无法判断,则需检验的离子是Na+,故D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Do
19、D
【解题分析】
人.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11110111209)分解为211]0111与11】1010时吸收930。热量,A项正确;
B.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Hz(g)十;5(g)=H2O(g)414=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
=(436+249・930)1<小11101-1=-2451<肌11101一1,贝!)热化学方程式为:2?129)+029)=214209)AH=-245kJmoF,x2=-490kj-mol
B项正确;
C.甲吸收能量生成乙,乙释放能量生成丙,乙的能量最高,甲生成丙为放热反应,则甲的能量高于丙,则甲、乙、丙
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C项正确;
D.乙一丙的过程中生成气态水时,释放930kJ的能量,若生成液态水,气态水转变为液态水会继续释放能量,则释
放的能量将大于930kJ,D项错误;
答案选D。
20、D
【解题分析】
A.阴极室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的反应为2H++2-H2t,阳极反应为4OH--4e=O2t+2H2O,转移相同物质
的量的电子,生成氢气的体积是生成氧气体积的两倍,故A正确;
B.阴极生成氢氧化钠,钠离子向左穿过M进入阴极室,所以M为阳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故B正确;
C.若去掉双极膜(BP),氯离子进入阳极室阳放电生成氯气,故C正确;
D.阴极室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的反应为2H++2/=出3氢离子被消耗,酸性减弱,故D错误;
题目要求选错误选项,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注意审题,不再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由于双极膜(BP)是阴、阳复合膜的存在,使电解反应
变成了电解水,是易错点。阴极是物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21、C
【解题分析】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则a处通入CO?,b处通入氨气。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在氨气过量的条件下最终得到的是
碳酸钙;
答案选C。
22、D
【解题分析】
A.纵坐标为0时即端=1,此时)「(X)=«比),因此直线I对应的Ka=10^,直线H对应的Ka=10-叱由
t(HA)c(HX)
c(F]
于HF酸性强于HCN,因此直线I对应A正确;
c(HF)
B.a点到b点的过程中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个人工作计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计划
- 幼儿园教学反思与改进的策略计划
- 学校社团工作计划鼓励学生学科竞赛参与
-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
- 前台文员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计划
- 明智决策的月度分析计划
- 畜牧师职称考试挑战应对试题及答案
- 精准掌握2024年小语种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严谨态度推动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操练试题及答案
- 2024无人机测评规范
- 鲁班造桥课件
- 结肠镜检查的护理
- 危重症患者护理
- 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课件
- DB11∕T 686-2023 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范
- 山东虚拟电厂商业模式介绍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培训课件
- 敏捷开发管理咨询合同
- 病区安全管理新护士上岗前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