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大《急救护理学》教案第2章 院前急救组织与管理_第1页
长春中医大《急救护理学》教案第2章 院前急救组织与管理_第2页
长春中医大《急救护理学》教案第2章 院前急救组织与管理_第3页
长春中医大《急救护理学》教案第2章 院前急救组织与管理_第4页
长春中医大《急救护理学》教案第2章 院前急救组织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救护理学教案

授课时间:2016年3月3日(周四)第2单元

教材内容第二章院前急救的组教学任务或了解: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和

(章、节)织与管理教学目标急救护理管理。

第一节概述熟悉:院前急救的质量标准。

第二节院前急救的组织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工作

体系特点、任务和原则;

1.院外急救的概念、含义。

重点难点2.院外急救的特点、任务。

3.院前急救的原则。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

1.提问方式导第二章院前急救的组织与管理应用多媒体课件

课第一节概述1.讲授法

2.强调学习目一、院前急救组织的质量标准2.启发法

标二、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和原则3.谈论法

3.讲授并插入第二节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

提问与讨论一、国外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4.课后小结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5.布置作业三、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

作业和作业:

学生学习参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考文献2.叙述院前急救药品、器械和医疗设备应如何管理?

参考文献:

1.《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张波桂莉,人民卫生出版社

2.《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万秀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工作特点、任务和原则;

课后小结

第二章院前急救的组织与管理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prehospitalemergencymedicalcare)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维持患者生命、防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止再损伤、减轻患

包括患者发生伤情的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者痛苦,为进一步

院前急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参与。治疗创造条件。

院前急救包括的4层含义:意义:提高抢救成

1.患者的病情紧急、危重,必须进行及时抢救。功率及减少伤残

2.患者发病地点在医院以外,急救的时间是在进入医院以前。率、死亡率。

3.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初期救治,以抢救生命为主,而不是救治的全过程。步骤包括:

4.经抢救的患者需要及时、安全地运送到就近医院进行延续、系统救治。呼救

现场急救

第一节概述安全转运和途中救

一、院前急救组织的质量标准护

共性环节包括:

1.通讯2.运输工具3急救技术4.急救器材装备5.急救网络6.调度管理

<-)通讯网络:构成

通讯:院前急救的灵魂

我国的急救呼救号码是:120

香港(英国):999,美国:911,法国:15,日本:119,德国:110

(二)运输工具

普通型救护车

监护型救护车

特种救护车

急救通讯指挥车

直升飞机

快艇

(三)专业急救人员

(四)急救用品

急救物品配备:临时够用即可。

(五)加强急救网络建设

1.急救中心的设置原则:一个城市原则上只能设置一个急救中心。

2.急救车辆与人员配备:一般按5万一10万人口配备1辆急救车为宜,

3.急救半径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急救网络建设

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前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了急救单元:是指由

院前急救的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急救通讯设备、急

城市急救半径W5000m(5km)救运输工具、急救

农村急救半径W15000m(15km)医疗设备、急救药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品和相应的急救人

是指从医疗急救呼救开始,到急救单元抵达现场并展开抢救所需要的员组成的,能够单

时间。包括通讯时间、出发时间、到达现场途中时间、到达患者身边独完成院前急救任

时间。平均急救反应时间W15min务的基本单位。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衡量EMSS功效的重要指标。

急救半径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反映院前急救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和原则

(一)院前急救的特点

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

2.时间紧急(病情和心情):时间就是生命

3病.种复杂多样

4.现场急救以对症治疗为主

5.急救环境和条件差

6.流动性大

7对.急救人员素质要求高

(二)院前急救的任务

1.对呼救患者的现场急救和运送(主要和经常性任务)

2.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院前急救

3.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

4.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5.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急救意识。

呼救患者分类

急救患者(10%〜15%):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就地抢救

现场救护目的:挽救患者生命或维持其生命体征后运送

(三)院前急救原则

基本原则:先救命,后治病。

强调速度,必须遵循以对症治疗为主的原则。

“急救白金十分钟”理念

1.立即使伤(病)员脱离险区,并快速评估病情

2坚.持先救命后治病的总原则

3.急救与呼救并重

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5.保留并正确保存离断肢体,随患者一同送往医院

6.先救治后运送,搬运与医护一致性

7.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

第二节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

一、国外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一)美国

(二)英国

(三)日本

(四)德国

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急救模式:

(一)北京模式(院前型)

(二)上海模式(集中性院前指挥型)

(三)广州模式(单纯性院前指挥型)

(四)重庆模式(院前附属医院型)

(五)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

三、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

(一)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

1.具有高尚的医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坚守岗位,能随时准备赶赴现场

3.掌握检伤分诊技术,实施有效救护

4.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理论和技术

5.掌握急救药品的作用机制、给药途径和注意事项

(二)院前急救药品、器械、医疔设备的管理

1急.救药品

2.医疗器械

急救护理学教案

授课时间:2016年3月8日(周二)第2单元

教材内容第二章院前急救的组教学任务或掌握:院前急救护理基本程

(章、节)织与管理教学目标序。

第三节院前急救护理的

基本程序

重点难点1.院前急救的护理程序。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

1.提问方式导第二章院前急救的组织与管理应用多媒体课件

课第三节院前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1.讲授法

2.强调学习目一、紧急呼救2.启发法

标二、现场伤情评估3.谈论法

3.讲授并插入三、伤病员现场分类

提问与讨论四、院前急救常用护理措施

4.课后小结五、安全转运

5.布置作业

作业和作业:

学生学习参1.叙述

考文献2叙.述

3.叙述

参考文献:

1.《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张波桂莉,人民卫生出版社

2.《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万秀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课后小结

第二章院前急救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院前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

一、紧急呼救:院前急救的灵魂

我国的医疗急救呼救号码是:120

香港(英国):999

如何拨打120电话?

拨打120电话时切勿惊慌,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易懂。

呼救者必须简要说清病人症状或伤情,便于准确派车;讲清现场地点,

留下呼救者姓名和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等车地点选择路口,公交车站,大建筑物等有明显标志处。

迅速清理楼道内杂物。

教育子女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向急救中心电话求助,不要随意拨打120

电话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如何拨打120电话?

等救护车时不要把病人提前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病人的救治。应

尽量提前接救护车,见到救护车时主动挥手示意接应。

120电话的自动排队功能。

24小时开通、自动录音、记录呼叫时间、自动现实呼叫方位、自动推

荐合适的急救分站等功能。

一般不许患者自己选择医院。

二、现场伤(病)情评估

环境评估和病情评估。

评估方法: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

评估程序:A-气道。B-呼吸。C-循环。D-决定。E-检查。

三、伤病员现场检伤分类

概念:是保证加快伤病员救治和转送速度的一种有效组织手段。其主

要目的是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掌握救治重点,确定救治和运送的

次序。

检伤分类:

急救伤病员分类

ICU伤病员分类

突发事故伤员分类

战场伤员分类

大规模伤员分类:适用于灾难救援时的伤员分类。

大规模伤员分类

大规模伤员分类:适用于灾难救援时的伤员分类。其目的是在资源有

限的情况下让尽可能多的伤员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这种分类方法仅在

救援人员、仪器设备、药品等可用资源有限时采用,是战时和各种灾

难发生时救治批量伤员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检伤的n的是分配急救优先权和确定需转送的伤员。是分级救治的基

础。

伤病员现场检伤分类的要求

边评估边分类。

指定专人承担。

分类依次进行:“先危后重,再一般(小伤势)”的原则。

分类应快速、准确、无误。

检伤分类的原则

优先救治病情危重但有存活希望的伤病员。

分类时不要在单个伤病员身上停留时间过长。

分类时只做简单可稳定伤情但不过多消耗人力的急救处理。

对没有存活希望的伤病员放弃治疗。

有明显感染征象的伤病员要及时隔离。

在转运过程中对伤病员动态评估和再次分类。

伤员现场分类标准和方法

以现场处理时间先后为标准分类

以伤病员病情轻重程度为标准分类

大规模伤员检伤分类种类:

收容分类:是接收伤病员的第一步。目的是将需要挽救的伤病员快速

识别出来,同时帮助伤病员脱离危险环境,安排到相应区域或科室进

一步检查和治疗。

救治分类:是决定救治实施顺序的分类。主要是将轻、中、重度伤病

员分开,以便确定救治优先权。(要结合伤员数和救治资源)

后送分类:是确定伤病员尽快转运到确定性医疗机构顺序的分类。

检伤分类方法——START

START:即简单分类、快速救治。

由美国学者提出,作为院前识别伤病员轻重缓急的工具,特别适用于

灾难现场分类,是灾难现场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评估指标:通气、循环和意识。

将伤员分四组;红色组(立即处理组)黄色组(延迟处理组)绿色组

(轻伤组)黑色组(死亡组)。

检伤分类标志

红色:危重伤,第一优先。伤情非常紧急,危急生命,生命体征不稳

定,需立即给予基本生命支持,并在1小时内转运到确定性医疗单位

救治。

黄色:中重伤,第二优先。生命体征稳定的严重损伤,有潜在危险。

应急救后优先后送,在4-6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

检伤分类标志

绿色:轻伤。第三优先。不紧急,能行走的伤病员,较小的损伤,可

能不需要立即入院治疗。

黑色:致命伤。指已经死亡、没有生还可能性、治疗为时已晚的伤病

员。

检伤分类标志

START分类流程

现场急救区的划分

收容区:伤病员集中区。检伤分类,挂卡,并提供必要的紧急更苏等,

急救区(治疗区):接收危重伤、重伤病员抢救、治疗。

后送区:接受能自己行走或较轻的伤病员。

太平区:停放死亡者。(专人看管)

现场救护范围:

呼吸、心跳骤停一一初级心肺复苏。

昏迷一一合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

张力性气胸穿刺排气。开放性气胸封闭包扎。

活动性出血---有效止血。

伤口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内脏脱出一一保护性包扎。

休克一一抗休克治疗。

现场救护范围:

有明显疼痛者一一给予止痛药。

大面积烧伤一一保护创面。

伤口污染严重一一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中毒患者一一及时给予解毒剂或排毒处理。

四、院前急救常用护理措施

采取合理体位:

无呼吸心跳者:复苏体位

昏迷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

清醒患者:据病情和受伤部位酌情放置

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功能。

充分暴露患者身体,处理外伤。

院前急救常用护理措施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对症治疗。

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心理护理。

五、安全转运

在现场检伤分类和救护的基础上,同时要按不同病情进行伤病员的快

速分流,以及时得到后续治疗和处理。

轻度伤者:一般处理后暂住处/社区医院/回家

中度伤者:对症应急处理后附近有条件医院

重度伤者:现场急救生命体征稍稳定附近有条件医院

死亡者:做好善后与遗体处理工倡

五、安全转运

转运前准备:正确掌握转送指征和时机。

1.现场实施的救治措施都已完成。

2.确保伤病员不会因搬动和转送而使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做好途中护理。

认真交接伤病员。

五、安全转运一一担架

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

担架:较舒适平卧,一般不受道路、地形影响,慢,费力,受气候条

件影响

汽车:速度快,颠簸,晕车现象

飞机:效率高、平稳,不受道路地形影响

轮船:运送平卧但速度慢,晕船

汽艇:速度快,多用于洪涝灾害

中医传统急救方法

“急救五招”,即切人中、抓肩井、抓腋下、切合谷及温开水,对于

休克、昏迷、眩晕、虚弱的患者十分实用有效。若能配合十宣穴微刺

出血,效果更佳。

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

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