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小蓝裙的故事
1-2渡河少年
1-3一千根弦
表达一一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2-1汉字家园(鸟)
2-2汉字家园(言)
2-3汉字家园(三字经)
2-4汉字家园(四字歌)
3-1西湖的绿
3-2梅雨潭
表达“绿色记事本”
4-1回乡偶书
4-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4表达:古诗里的故事
5-1颐和园
《水乡》
野荷摘
7-1南辕北辙
7-2滥竽充数
《爱美的梅花鹿》教学设计
9-2望洞庭
9-3望天门山
11-2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滥竽充数》扩写教学设计
课题习作6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
综合学习活动感受家乡
表达一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1-1小蓝裙的故事
第一课时总第一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
态度。
教学重点: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
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
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巾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1小蓝裙的故事
贡献协调鼓励不禁焕然一新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二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3.借助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
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
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
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
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4.教师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统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如
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的本身就
是美了。
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D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2)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3)学生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
(4)自愿者讲给全班听。
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三、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唤()两()冻()焕()俩()栋()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我不小心把手划破了。手被我不小心划破了。
(1)老师亲自把一件礼物送给了小女孩。
(2)我和妈妈把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
板书设计:
小蓝裙的故事
老师送小蓝裾一一小姑娘变成“小公主”
母女收拾屋子一一家里焕然一新
爸爸整理庭院一一房屋整洁亮丽
邻居行动起来一一街道整齐清洁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总第三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本课生字,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的,学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
2.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复述课文,感悟主题
1.指导学生抓住4次“不协调”记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组内讲,互相评议,再
到班上讲。
2.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说一说。
三、完成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指导学生预习《1-2渡河少年》
教学后记:
1-2渡河少年
第一课时总第四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美。
2、学习渡河少年那种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美。
2、学习渡河少年那种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句子含义。
2、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内在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渡河”,问学生“渡河”是什么意思?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文到底写了渡河少年的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看课文。
二读书指导。
1、学生自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文。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3、分自然段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
4、读后讨论:课文分几段?
5、指名按照部分来读课文。
三品读感悟,体会内涵。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少年在作者心中的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
2、作者是通过少年的哪些具体表现感受到“倔强”呢?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读一读课文,画出能体现少年倔强的句子。
3.学生交流有关句子。
4.组织讨论。
5.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少年内心活动并感受少年的倔强,这倔强从少年在秋风秋
水中的表现更加可以感受到。
组织学生交流。
6.引读12自然段。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省略号的理解。
7.少年渡过了这一条小河,他渡过的仅仅是这一条河吗?
8.实话实说:你欣赏这一位倔强的少年吗?
四、总结谈话
1.用一句话谈谈学完这一课的感受。
2.质疑。
3.总结:困难是条河,坚强可作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应对,则是舟上的舵。相
信同学们能渡好自己的人生之河。
板书设计:
执著向上
渡河少年倔强永不退缩
勇敢自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五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背相课文第10-12自然段。
3、体会渡河少年的倔强性格;感悟困境能够磨炼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体会渡河少年的倔强性格。
教学难点:
指导背诵课文第10T2自然段。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分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2、撑船老人是怎样对待这个少年的?他的想法有什么样的变化?
3、读老人说的话,读出老人先后说话是不同的语气。
4、这个少年为什么不坐老人的船而要有过河?
5、渡河少年为什么要感谢这位老人?
6、渡河少年在这封信中会怎样写?
7、加入这位老人并没有去世,受到了这封信,他又会说些什么呢?他怎样写回信
呢?
二、再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三、背诵课文第10—12自然段。
给学生提示:
不理一一落满彩霞的河水一一衬衣一一书包
奇葩—少年
躁上一一脊背一一跑了一一水线
四、识字、写字
1、认读字中注意“葩”的读音是而不是b。。
2、会写12个字。“蒙”这个字提醒学生不要丢掉中间的一小横;“哀”的第一个撇,
要从中心处起笔。
五、作业:(任选其一)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2、如果你是这个少年,你在心中会写些什么?把自己比作渡河少年,给撑船老人写
一封信。
板书设计:
渡河少年
背诵提示:
不理一一落满彩霞的河水一一衬衣一一书包
奇葩——少年
蹿上一一脊背一一跑了一一水线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总第六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本课生字,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
3.引导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倔强”。体会渡河少年的倔强性格;感悟困境能
够磨炼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倔强”。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提问:通过昨天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背诵课文,感悟主题
1.谁能背诵课文的10-12自然段呢?
2.你怎样看待少年的傀强?
三、完成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指导学生预习《1-3一千根弦》
教学后记:
「3一千根弦
第一课时总第八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拥有美好的向往能够使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拥有美好的向往能够使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故事)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
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
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一干根弦
保证效果琴师徒弟收藏
急不可待有生之年潸然泪下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九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借助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拥有美好的向往能够使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
值”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难点:
借助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保证效果琴师徒弟
收藏急不可待有生之年
2.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
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坚持”“希望“潸然泪下”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老人那‘一千根弦'
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盲人从无字的药方里悟出了什么?”。
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4.教师小结:“一千根弦”背后的含义蕴涵在“就为了这一个‘希望',"一千根
弦”是支持一位盲人琴师尽情弹奏五十三年的“希望”。那么你对这个无字的药方怎么
看?
5.学生试着复述故事。
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三、完成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指导学生预习《2-1汉字家园》
板书设计:
「3一千根弦
坚持希望
命若琴弦
教学后记:
表达一一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第一课时总第十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清晰流利的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掌握一些健康的小常识。
3、养成留心观察周隹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
受。
教学重点:
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清晰流利的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教学难点: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前几天啊,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下课玩耍时突然流起了鼻血,有的同学告诉他:
“用纸塞住。”有的同学则说:“把头仰起来,让血倒流。”这些同学的建议可行吗?为
什么?如果当时你在身边,会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识还挺管用。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介绍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
常识。
二、分组交流:
提醒学生在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认为有遗漏的地方可以补
充,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进行讨论。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介绍。注意要把话说清楚,
明白。
三、集体交流:
引导全体学生注意倾听。
各组轮流派代表上台,全班评议。
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向别人请教。四、教师总结
针对大家的听说总结。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无价之宝.健康的金钥匙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愿我们每
个人都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
板书设计:
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健康小常识
交流要求:语言准确
思路清晰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十一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
2、写作要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养成写好习作后,能够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
教学难点:
1、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写作要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
验。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明确写作要求。
这次习作是一次自由习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大家想些什么就写
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看看习作提示。
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二、交流想法,开启思路。
1、鼓励学生抛弃第一种选材,别处心裁,写别人所未写。
2、自己想一想,最想写些什么?
3、组内交流,也可以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按怎样的顺序写。
三、巡视指导。
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小组评议,修改习作。
1、选读习作,共同评议(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同评议)
2、提出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建议,引起全体注意。(每组推荐
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全班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议,发现优点,指出需要改
进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评议修改作文。
4、每组推荐一篇写得好的习作或一些优秀片断,全班同学共同赏析。
5、自己再次修改习作,抄在本子上。
板书设计:
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后记:
2-1汉字家园(鸟)
第一课时总第十二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体会不同的鸟类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进一步体会汉字的规律以及汉字所蕴涵的文
化。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体会不同的鸟类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汉字的规律以及汉字所蕴涵的文化。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定知道很多的鸟类,你们都喜欢什么鸟啊?(鸵鸟、鸽子、喜鹊……)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鸟。
二、初读感知
1、师贴图,学生回答这是什么鸟?
鸽子、喜鹊、鹦鹉、孔雀、雄鹰(师板书)
2、学生借助拼音读名字,读准字音。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根据自己的预习,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字
4、全班交流:“亦”是“腋”的本字,教材给出了“亦”的演变过程,注意引导
学生观察。古文字的“亦”字,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两臂之下的两个点是指示符号,
表示这里就是腋下。后来“亦”字多被借用为虚词,相当于“也”的意思。因此只好另
外造了一个从月(肉)夜声的“腋”字来代替“亦”的本义。
5、“酷”“鹦”“鹉”“雅”这几个字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结合原有的学习经
验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自主识记。
6、读一读这些词语。
7、思考这些鸟都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来形容。
鸽子一一热爱和平、孔雀一一举止高雅……
三、练习:再想想,大雁代表什么;企鹅、燕子呢?你还能列举出什么鸟类来?(小
组交流)
四、讨论交流:鸟的研究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天下的乌鸦不全是黑的;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
最大的飞鸟: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的柯利鸟,翅长2.56米,体重达18千克左右,是
世界上能飞行的鸟中体重最大者。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罗洲隼,体长15厘米,体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鸟:天鹅,超过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鸟:蜂鸟,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长的鸟:天堂大丽鹃,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
五、总结,布置作业: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鸟:鸽子一一酷爱和平
喜鹊一一传递佳音
雄鹰一一英勇无畏
教学后记:
2・2汉字家园(言)
第一课时总第十三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理解“预言、忠言、直言、真言、赠言、格言、净言、诺言”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预言、忠言、直言、真言、赠言、格言、
泽言、诺言”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言”。比如说:预言、直言、忠言……等等。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各种“言”,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件:预言、直言、净言、赠言、真言、忠言、诺言、格言。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你能了解那个名词?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4、全班交流。
5、根据自己的预习,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字
6、全班交流:“允”字的读音很容易读错,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强
调。“允”的读音是“yUn”,而不是“rUn”。
“净”字的读音是“zhEg”。“戒”是由“诫”拆出来的字,可以组词:戒严、
戒烟。古文字的“戒”字,像一个人两手拿着武器一一戈。它的本义为持戈的警戒,引
申为防备、警告;又引申为禁止、戒除等义,如戒烟、戒酒等。“诫”字是警告,劝人
警告,可以组词:告诫。
7、读一读这些字词。
三、练习:
1、读一读、填一填。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是赠言。
“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这句话是格言,劝告人们要珍惜时间。
2、你还知道哪些言?
格言: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一一诸葛亮
关于诺言的语句: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言必信,行必果
轻诺必寡信
五、总结,布置作业: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预言、忠言、直言、真言、
赠言、格言、誓言、诺言
教学后记:
2-3汉字家园(三字经)
第一课时总第十五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了解“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别是什么。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了解“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别是什么。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么?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三字经”?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段“三字经”。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件: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日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其。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解决生字。
4、全班交流:注意“粱”与“梁”的区别。
注意“豕”的读音。
5、你能试着了解那句话?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可借助各种资料。
6、全班交流。“黍”为谷物名,指黍米,性黏,可供食用或酿酒。《管子》:“黍
者,谷之美者也。”甲骨文的“黍”字像禾上结着累累果实而下垂的样子,有的禾下加
水,表示可用黍米酿酒的意思。黍即黄米。
“菽”豆类的总称。
“咸”字从戌从口。从甲骨文、金文看,戌是一种长柄大斧,口为人口,在这里表
示人头。大斧砍人头,所以咸的木义为杀戮。《说文解字》:“咸,皆也,悉也。”把“咸”
字释作皆、都、悉、尽之义,这其实也是咸字本义“杀尽”的引中。
7、读一读这些句子。可以试着拍手读。
三、练习:
1、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试着背诵《三字经》。
2、活动:猜一猜,讲一讲。
图中的汉字分别是:井、炙、猎、射、涉。
五、总结,布置作业: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三字经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日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教学后记:
2-4汉字家园(四字歌)
第一课时总第十六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与壮丽。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与壮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背诵《三字经》。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段“四字歌”,看看四字歌和三字经有什么
不同。
二、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四字歌全文。老师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解决生字。
4、全班交流:
州”为“洲”的本字。甲骨文、金文的“州”字,中间的小圆圈代表河中的小
沙丘一一洲。“州”字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即河流中高出水面的陆地。
古文字的“衍”字,从水(或川)从行(或“双人旁”),表示水在江中流行的意
思。它的本义指水流貌,引申为流行、推演、扩大、发展、衍生等义。
5、你最喜欢那句话,在小组里和你的同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为什么?
6、全班交流。师指导朗读。
本课“四字歌”中每句四字所组成的词语,高度概括出我国的地域风貌,所选景
物极具代表性,都是“瑰奇壮丽”之景色。因此读这样的文字就要铿锵有力,气宇轩昂。
7、读一读这些句子。可以试着拍手读。并试着背诵。
三、练习:
1、猜一猜。这六幅图分别表示:“木、泉、草、鸣、牧、鱼。
2、讲一讲。
“一泻千里”就是抓关键字“泻”,理解此一字可以弄懂全词;“钟灵毓秀”每
字代表的意思都不熟悉,可以杳词典。
五、总结,布置作业: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四字歌
绣昆壁壶腾仞
州洲篮禹
教学后记:
3”西湖的绿
第一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西湖“绿”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情,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的湖光山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这(指
图),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有谁到过那个地方?能谈谈感受吗?老师也去过杭州西湖,
想不想听听我对西湖的独特感受?(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生静静地听)
三、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1西湖的绿
苍翠蜿蜒古怪鲜嫩心旷神怡
漫步蓬勃布局幽静亭亭玉立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欣赏西湖的美,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木课的生字新词:
苍翠蜿蜒古怪鲜嫩心旷神怡
漫步蓬勃布局幽静亭亭玉立
2、谁来说一说通过昨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是需要大家一起讨论
来解决的。
2、请学生自由畅谈对课文的了解:
(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说到了西湖的“绿”?{3、4、5))
(1)请同学们再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来写西湖的“绿”的。从哪些
方面来写?
(2)读懂哪一处就说哪一处。并理解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写对西湖的印象。
(3)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再读读。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教学,学生说到西湖的“绿”则重点抓住西湖的“绿”
来讲。)
三、巩固
1、出示写西湖的诗文进行比较认识。
(根据学生的资料灵活进行。)
2、学生出示资料,并进行学习。
四、小结
作者用了比较,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西湖的“绿”,赞美了“绿”的生机,“绿”的
茁壮,这一切的美都是作者观察出来的,我们来时要多观察,多体会,才能写出好的文
章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2、学生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板书设计:
3-1西湖的绿
灵隐一一苏堤一一花港观鱼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L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本课生字,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
3.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
教学难点:
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苍翠蜿蜒古怪鲜嫩心旷神怡
漫步蓬勃布局幽静亭亭玉立
二、形近字组词
倾()炯()桅()激()访()
顷()迥()桅()敛()防()
般()溅()堤()
股()浅()提()
三、填空。
1、《西湖的绿》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一是(),看到的
西湖的“绿”;二是(),看到的西湖的“绿”;三是在(),看到的西湖的“绿”。
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
2、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峰下蜿蜒的小径:“()o”
此外还有溪水:“()”。
3、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这种苔绿,给“我”
的印象是()o
4、在花港现鱼,作者抓住了(),与()相比,“()。”
四、阅读欣赏:
读下面两首诗,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题临安邸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林升苏轼
山外青山楼外楼,黑云翻墨未遮山,
西湖歌舞几时休?白雨跳珠乱入船。
暖风熏得游人醉,卷地风来忽吹散,
直把杭州作汴州。望湖楼下水如天C
板书设计:
3-1西湖的绿
(相机板书)
教学后记:
3-2梅雨潭
第一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对句练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做个对句练习。我说上句,你们按照对句的一般要求,对出下
句。
师:碧玉妆成一树高(生: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日出江花红胜火(生:春来江水绿如蓝)
2、大家的对句中,都有一个什么字?二者的绿有区别吗?
3、对,一个“绿”字就现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江南春天。贺知章、白居易、王安
石都喜欢“绿”,朱自清更喜欢“绿”,朱自清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
种。这节课,我们就去梅雨潭和朱先生一起“惊诧”绿的丰韵!(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2梅雨潭
梅雨潭低矮呈现双翼薄片
一幅画棱角撞击粉碎锯齿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对梅雨亭、瀑、潭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3、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用比喻词句具体描绘的方法。
4、在学习课文的过称中,感受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对梅雨亭、瀑、潭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2、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用比喻词句具体描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对梅雨亭、瀑、潭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梅雨潭低矮呈现双翼薄片
一幅画棱角撞击粉碎锯齿
2、谁来说一说通过昨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是需要大家一起讨论
来解决的。
2、请学生自由畅谈对课文的了解:
(作者哪个自然段主要观察了瀑布?{3})
(1)请同学们再读这个自然段,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来写梅雨潭的“瀑布”的。从哪
些方面来写?
(2)读懂哪一处就说哪一处。并理解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写对瀑布的印象。
(3)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再读读。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教学。)
三、巩固
1、出示朱自清的其他写景散文进行比较认识。
(根据学生的资料灵活进行。)
2、学生出示资料,并进行学习。
四、小结
作者用了比较,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梅雨潭的“瀑布”,赞美了“瀑布”的生机,“瀑
布”的美丽,这一切的美都是作者观察出来的,我们来时要多观察,多体会,才能写出
好的文章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2、学生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板书设计:
3-2梅雨潭坐
在亭边走到山边一一站在水边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本课生字,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
3.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雨潭的“瀑布”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梅雨潭的独特
感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
教学难点:
了解梅雨潭的“瀑布”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梅雨潭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梅雨潭低矮呈现双翼薄片
一幅画棱角撞击粉碎锯齿
二、读一读,仔细品味加点的词。
1、这个亭距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
2、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3、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己被扯成大小的儿结儿;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这道题中“踞”和“扯”的用法,是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拟人手法的运
用会使描写的景物更形象;“流”对云的描写充满了动感,使读者感受起来如同身临其
境一般,云的样子被活化了。教学时,不必说得太详细,只要通过读能体会作者的用法
即可。)
三、比一比,说一说。
1、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2、像半个环儿拥着。
3、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4、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可以通过让学生先查字典再理解作者用词的妙处的方法来完成。目的是让学生知
道:灵活运用词语会使文章添色不少。)
四、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绿,那就让我们去找找生活中的“绿”吧!
(这道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望,为表达奠定一个良好的
基础。)
板书设计:
3-2梅雨潭
(相机板书)
教学后记:
表达“绿色记事本”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绿色记事本”所写的周一到周五的事,理解作者的用意。
2.能了解关于环保的有关知识并树立环保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
前要组织学生围绕“环保”这一主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资料。
2.课上先让学生汇报,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3.组织学生认真阅读书上的材料,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4.想一想自己身边是否发生过类似事件。
5.把自己身边的与本单元要求相符的事和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启发,有利于更全面、更
生动地把事叙述清楚。
6.形成一段或一篇文字也加入到“绿色记事本”里面。
4-1回乡偶书
第一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
二、初读感知
1、范读《回乡偶书》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客何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
5、质疑并适时解疑。
6、看图试着说说《同乡偶书》这首诗的大意。
7、我会说:
贺知章小时侯离开自己的家乡,直到老了才回来。在乡间小路上碰上了一群孩子,
孩子们()地问:“(
三、朗读,并试着背诵:
四、指导写字:音客何
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
1.指名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朗读感悟
1、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
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身边,你的心情会怎样?
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
(第一句:语速稍慢,读出诗人离乡之久。第二句:“无改”读得昂扬一些,“衰”读得
起伏一些,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之情"第三、四句:语速稍快,读出儿童的天
真活泼、惊奇。)
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三、实践活动
1、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回乡偶书》。
2、师生评价表演情况
四,拓展活动
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教学后记:
4-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一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齐读课题两遍。师范读。(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生齐读全诗。
二、解题。
解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放幻灯片1、2)(学生思考讨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
2.忆:想念,思念。
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
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
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
“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
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
”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 做更好的自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De Marchi in Brazil-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解方程教学设计
- 驾驶员配送兼职合同
- 城市照明项目路灯安装工程合同样本
- 个人借款合同协议范例
- 2025版权转让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汽车个人租赁合同标准范本范文
- 网约车司机服务合同范本
- 眼科“一科一品”特色护理服务
- 银行内控案防警示教育
- 初中劳动测试题及答案
-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中国镀锌钢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大模型备案-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
- 超市安全用电培训
- 电气火灾警示教育培训考试试题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中国移动泛终端产品白皮书(2025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