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

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撅: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

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笫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小船........"

“四周........""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卜・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幺学牛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呜”飘悖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9“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嘴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句看出划船

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笫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I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环绕(欣赏)自然

迎、洒、望、听(歌唱)热爱党

问谁安排(感情)祖国

2、学会查"无字词典"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

爸爸的解萍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学会杳“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一惊涛拍岸

3、我的外公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注视”造句。

3.理解外公说的两段话,懂得知识的浩瀚,学无止境的道理。知道只有从小虚心好学,不

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将来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得的人。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时:

1.板书课题:3、我的外公

2.齐读课题。

3.谈话过渡,“我的外公”是怎样的一个人?小朋友学了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生词,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b.读好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学习只读不写的生字。

学习读写生字。

学生按要求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说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②指名试读每个自然段。

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下面字音:识、似、穗、勤、品;

指导长句子划分;

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I……II……III……

三、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讨论:

我的外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什么我i有空就去外公家?

满肚子学问是什么意思?

过渡:外公满肚子学问该不要学习了吧!(下面再来学工第二段就会知道)

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仿照句子,正确搭配词语。

例子辛勤培育辛勒辛勤

充满敬意充满充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

读下面的字,把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二、细读课文:

细读第二自然段。

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我去外公家看了什么?听了什么?(有波浪线画出看到的,用横线画出听到的)

理解重点句子。

你觉得外公是怎样一个人?从哪儿看出来?

板书:厚厚的、圈圈点点、密密麻麻

从上面词语可以看由什么?

指导读第四句:

理解“沧海一粟二(形容非常渺小)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沧海,把什么比作一粟。这样比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读重点句子,看看有几层意思?

认真读,练习背诵。

三、细读课文第三段:

引导看图。

图上画的谁和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⑵这幅图和课文的那一自然段对应?

细读第三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

用波浪线画出外公的话。

理解外公的话。

指名读句子。(第一句)

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稻子很可爱。金黄、沉甸甸、黄澄澄学习第二句、

第三句。

”不炫耀“是什么意思(不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思考外公为什么是那么可爱

的稻谷

a、稻谷可爱低头弯腰吸取养分充实自己

b、不炫耀自己(品质好)颗粒饱满I可报农民。

c、我们应该怎样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呢?(吸收知识充实自己)

小结:

外公借稻子用“颗粒饱满”的稻穗去回报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培育作比,教育”我“要用知识来

充实自己,将来报效祖国.

三、总结课文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思考:

外公在屋内和我的谈话,对我有什么教育(吸取知识充实自己)

四、作业:

1、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2、组词:

工()只()以()空()识()似()

3、扩词:

勤()()()微1)()()

4、造句:

注视

练习一

一、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描红。

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

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

5、熟记8条成语。

6、朗读,背诵《新三字经》节选。

7、练习在不同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劝阻不安全、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数:4课时

三、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指名读题1=1。

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板书断学生回答一般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练习书空。

指导书空并说出笔画。

3、练习

指导学生坐正握好笔,在田字格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写边想笔顺。

行间指导,及时纠正。

二、教学笫二题:

1、审题

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第一行8个部首,老师讲解,这8个汉字的部首

出示部首卡片让学生认读。

认读每个部首的名称。

小结:弄清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据。

将卡片发至学生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起始笔画中寻找部首。

3、练习

学生在自己书上连线,然后找一学生到黑板上连线,及时纠正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作业:

1、写第三课的笔顺

2、找出第三课生字的部首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学生认读题目。

教师帮助学牛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指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这两个句子,比一比,看谁背得正确流利。

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回头填空。

指导学生书面填空,要求学生坐姿要正确。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并口头造句。

出示第一句:理解骄阳似火得意思。(让学生根据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用骄阳似火造旬

启发学生回忆夏天烈日当空时人们得感受。

出示第二句:理解密密麻麻得意思,并用该词造句。

3、练习:

重点指导反复朗读,在读准字音得基础上积累和巩固词句。

二、教学第四题:指导书写七、大女永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并说出8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如:

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练习

自由读

同桌互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意思。(第一句主要是讲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恒心,铁棒可以磨成

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句讲的是再穷也不放弃学习。第三句讲的是学习是无止境的,要

永不停步

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纠正字音。

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反馈。

检查朗读。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教师谈话,揭示话题:学会劝阻。

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2、指导。

指导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看出是在哪些公共场所,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高压线下放风筝打谷场上点燃爆竹

公共汽车站扔香蕉皮在操场边喝生水

指导练习在第一种场合下的劝阻。

让学生假设处在这种场合,你会怎么想。

让学生说说江小宁是怎样劝阻的,要求学生能展开说。

指导学生能各自练说,并与同桌同学配合表演。

请同学上台表演,老师作直指导。

3、练习。

分别选择一幅图,以第一种场合为例,自由练说。

同桌互相配合,分角色表演。

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有重点的辅导,注意发现好的配对,让他们准备在全班表演。

4、反馈。

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劝阻的内容,尽可能照顾到那些胆子不太大的同学,让他们有机会练

习说话。四幅图内容都要能说到。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请同桌起来分脚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同学上台来表演。

最后请四个同学在模拟的情境中表演,教师作课堂小结。

二、教学第八题

见写字备课

5、北大荒的秋天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

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己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七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绛紫透明波

纹燃烧山岭

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

自由读。

说说哪峻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耀舌宫,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

音)

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

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四、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组词: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