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过秦论》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
修中册
11.1《过秦论》作业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
非钻于钩戟长钱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
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黎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
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家,靖函为宫;一天作难而七庙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节选)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
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
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
可以得志。安有立淡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
屈原,纤郁愤闷,超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是
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
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
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
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
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
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慎其所发哉!
(苏轼《贾谊论》节选)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
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凉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B.“七庙”指天子的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
物,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C.洛阳,地名,在今河南。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
水南为阴。由此可知,“洛阳”应在洛水的北面。
D.愚,谦辞,用于自称,可译为“我二如,"愚谓大计不如迎
之”。古代表示谦称的词还有“家”“舍”“小”“老”“拙”“鄙”“敝”
“屈”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雍州之地—又皆高帝之旧将
B.非话于钩戟长镂也至于天绝
C.然秦以区区之地以决刘、吕之雌雄
D.为天下笑者,何也为贾生者,上得其君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论》节选部分阐述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以“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B.《过秦论》节选部分在对比陈涉和兀国时,都使用了排比的修
辞手法,语言气势磅礴,语意酣畅淋漓,没起来有一泻千里之感。
C.《贾谊论》节选第一段写了绛侯、灌婴等人与汉文帝的深厚情
谊,说明当时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由此苏轼认为贾谊应该从
容地、逐渐地与他们结交,使天子无疑虑,大臣无猜忌,这样就可以
实现自己的主张了C
D.《贾谊论》节选第二段作者再次讨论君主与贤人之间的关系,
千里马必须遇到伯乐才能有施展大志的机会,因此贤臣要有明主才能
大展抱负。苻坚用王猛之例说明汉文帝不能用贾谊是因为贾谊性格比
王猛怪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
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B.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
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C.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
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D.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
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紫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
语矣。
(2)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
之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
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
遂并起而亡秦族矣C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
非钻于钩戟长镂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
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粼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
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家,靖函为宫;一天作难而七庙果,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上篇)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
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
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
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
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
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
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
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日:“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
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
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过秦论》下篇)
6.下列对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
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B.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
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C.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
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D.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
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而倔起阡陌之中”与“越陌度阡”(《短歌行》)两句中的“阡
陌”含义不同。
B.“致万乘之势”与“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两
句中的“致”含义不同。
C.七庙,指天子供奉、祭祀祖先的场所,常用作国家的代称,
天子七庙,诸侯五庙。
D.“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与“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
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壅蔽”含义相同。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善用对比论证,把秦与六国对比、秦与陈涉对比、陈
涉与山东诸国对比等。
B.秦设置公卿、大夫和士,专门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导致
百姓怨恨,天下背叛。
C.周朝的政治制度合理并且合乎根本大道,所以国家才能够传
承一千多年而不断绝。
D.材料二告诫后人,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吸取经验教训,
取舍有序,变化适时。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10.秦一统天下,四海归一,但二世而亡,请你根据选文概括秦
亡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
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
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
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窠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销锋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
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竺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
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莪棘矜,
非钻于钩戟长钱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
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粼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
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家,靖函为宫;一天作难而七庙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乙)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
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
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
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
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
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
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
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
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
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
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
年少初学,专欲擅双,纷乱诸事J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
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二短的叫“扑
B.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
王勾践灭吴。
C.秦时,“山东”指靖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
D.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
令、文告的总称。
13.下列对甲文《过秦论》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
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后
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这一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
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这一段的鲜明特色,陈胜
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
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阅读《过秦论》回答下列各题。
过秦论
贾谊
秦孝公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
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
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
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
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
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
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
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
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
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镀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c于
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
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
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
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糜名城,杀豪杰;收
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铜,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然
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
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
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竺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
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
非钻于钩戟长钱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
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黎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
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家,靖函为宫;一天作难而七庙果,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5.对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⑥囊括四海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
言,以愚黔首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⑦/②⑥/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D.①⑥/②③⑤⑦/④
1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天下笑者,何也?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若属皆且为所虏!
17.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从事
B.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C.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遭受
D.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
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竺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
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锄模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镂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
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粼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
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境,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篇》)
【乙】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
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
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
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
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篇》,布删改)
【丙】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c然
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且梭白梃,望
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固,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
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
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
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
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
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
而立,指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c天
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篇》,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
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B.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
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C.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
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
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1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倔起阡陌之中”与“越陌度阡”(《短歌行》)两句中的“阡
陌”意思不同,前一个指田间小路,后一个比喻门路、途径。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与“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鸿门宴》)两句中的“山东”意思一样,都是靖山以东,泛指东方
六国之地。
③“然秦以区区之地”与“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
的“区区”意思相同。
④七庙,同“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的
“庙”,指天子或诸侯供奉祭祀祖先的场所,是王室国家的代称,只
不过天子七庙,诸侯五庙。
⑤“秦离战国而王天下”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
文之事》)的“王”读音、用法皆相同。
⑥“群臣之不信”与“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
疏》)中的“信”意思相同,都是诚信可靠的意思。
A.①②④⑤B.②③⑤⑥C.②④⑤⑥D.①③④⑥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秦与六国、秦与陈涉、陈涉与山东诸国进行对比,指出双
方实力悬殊,为抒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了有力的铺垫。
B.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比较商、周兴亡的往事,来
控制治理国家,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
亡的祸患。
C.秦朝吞并了六国诸侯以后,修筑渡n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
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成卒,却所
向无敌。
D.因为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又选取了中等以下的
辅佐之臣,所以虽然有险固的工事,沃野千里的关中之地,也难免秦
朝的败亡。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
而身为戮没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
非错于钩戟长镂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
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粼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
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家,靖函为宫;一天作难而七庙琼,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篇》)
【乙】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
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
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
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
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
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
内守外附而社稷存C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
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
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
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
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篇》,有删改)
【丙】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工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
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c不
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
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
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
制失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
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c酷
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
岂不悲哉/
B.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
岂不悲哉/
C.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
岂不悲哉/
D.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舌L奸/不上闻/
岂不悲哉/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匹敌,相当
秦无亡矢遗镶之费亡:失去
B.此其所以为得也得:得到,收获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北:北边的军队
C.而不委郡邑委:委托,委命
山东豪俊遂并远而亡秦族矣山东:靖山以东
D.遂过而不变过:犯了过错
然秦以区区之地区区:极小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善月对比论证,把秦与六国、秦与陈涉、陈涉与山东
诸国进行对比,指出双方实力悬殊,为抒发议论作了有力的铺垫。
B.【乙】文认为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进献忠言容易被杀
戮,因此秦王朝尽管也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却因恐惧而
不敢进言纠正主上之过。
C.【丙】文先写秦朝在统一了全国之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了郡
县,废除诸侯而任命了郡县长官,再加上它自身地形上的优势,有利
于它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D.【丙】文认为,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控制了地方,但
制度的先天缺陷,引发了老百姓的怨恨,导致了秦朝的衰亡。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
海内畔矣。
(2)一夫作难而七庙糜,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
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
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粟名城,杀豪杰;收
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铺,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然
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
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
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
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
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
非钻于钩戟长钱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
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粼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
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家,靖函为宫;一天作难而七庙集,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文段二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
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
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
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
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大中大
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
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
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
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c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
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
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J居顷之,拜贾
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c居
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
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
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
B.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
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
C.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
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
D.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
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
2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
名称,统称“百越1
B.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是黑色,秦朝百姓以黑色头
巾裹头,故名。
C.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
农三家影响最深远C
D.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
护社会秩序的稳定C
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第①段极力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军事、政治、文
化、防卫等方面的一系列举措,突出其暴虐的特点,暗寓由盛转败的
因素。
B.文段一第②段写陈涉起义与秦王朝的覆灭,通过凸显陈涉出
身低微、才能不足、士卒弱少、兵器粗糙等特点,为下文揭示主旨作
铺垫。
C.文段二中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
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表示自己也比不上他,并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
D.文段一辞采华丽,文脉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富于气势,
可见作者贾谊才华横溢,由此,他得到了文帝对他的信任和朝臣的钦
佩。
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
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鹿名城,杀豪杰,收
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锢,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然
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
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
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矣。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覆棘矜,
非钻于钩戟长钱也;……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巢,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奋六世之余烈奋:振兴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军队
C.而倔起阡陌之中阡陌:田间小路,这里代指田野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
力量强大
3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秦始皇统一天下。作者写到了秦始皇从政
治、军事、防卫三方面巩固政权的措施。
B.选文第②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极力写了陈涉的地
位低下、才智不足,缺乏作战能力,这其实是在为最终结论做铺垫。
C.选文第③段阐述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以“仁义不施而攻守
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D.选文在写秦的强盛和陈涉的地位身份时,都使用了排比的修
辞手法,语言气势磅礴,语意酣畅淋漓,读起来有一泻千里之感。
3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阅读贾谊的《过秦论》,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字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
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糜名城,杀豪杰,收
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铜,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然
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
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
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
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B.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委:交付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揭发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赢:担负
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
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果名城,杀豪杰,收
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然
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
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
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竺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
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
非钻于钩戟长镂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
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粼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
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家,靖函为宫;一天作难而七庙果,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5.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因遗策(由于)膏腴之地(肥沃)
B.亡矢遗镶(损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
C.瓮牖绳枢(窗户)据靖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D.履至尊(登上)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36.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与例句“天下云集响应”相同的一项
是()
A.南取百越之地B.以弱天下之民
C.吞二周而亡诸侯D.却匈奴七百余里
37.下面的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桂林、象郡以愚黔首
B.然后践华为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C.焚百家之言申之以孝悌之义
D.而耻学于师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8.与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非抗于九国之师也B.委命下吏
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一夫作难而七庙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嫁①,
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泠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
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
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
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
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
城,销锋镐,锄豪忝,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②,合从
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
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
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选自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乙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
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糜名城,杀豪杰;收
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铺,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然
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
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注】①嬷:转换、更换。②闾巷:街巷,借指民间。此指刘邦
出身微贱。下文“贤者”亦指刘邦。
3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
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B.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
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C.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
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D.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
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4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合从,即合纵,本指战国后期燕、齐、韩、赵、魏、楚六国
联合抗秦的策略。比处亦为此意。
B.表,《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一般为年表,因秦楚之际天下
未定,采取按月记述,列为月表。
C.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
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D.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即黑色。秦朝百姓一般用黑
色头巾包头,故称之为“黔首二
4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概括了秦楚之际政治形势的特点,即陈涉发难、项可灭
秦、刘邦称帝,而这些又都是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的事。
B.乙文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统一天下的过程和巩固政权时采
取的种种措施来看,他为其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
C.甲文回顾历史上几位君王或以德政或以武力统一天下的艰难
历程,结尾以多次发问来分析刘邦称帝之因,颇有余味。
D.乙文用铺陈的手法极力渲染秦王朝国势之强大,其用意在于
和下文陈涉起义之后秦朝的兵败如山倒形成强烈对比。
4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3.欧阳修有言:“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请结合
甲乙选文分析秦朝兴亡之因。
二、选择类
44.下列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序八州而朝同列B.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C.席卷天下,包举宇内D.天下云集响应
45.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
黔首
⑤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下之民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
景从
⑦囊括四海⑧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A.①⑥⑦'②④⑤'③⑧⑨B.①③④'②⑥⑦⑤⑧、⑨
C.①⑦'②④⑥〜③⑤⑧⑨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⑨
46.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销锋铜,铸以为金人十二—以为桂林、象郡
B.秦孝公据靖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因利乘便因河为池
D.赵奢之伦制其兵聚之咸阳
47.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赢:担负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伦:辈,类
B.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委:交给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C.非及乡时之士也乡:家乡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揭发
享国之日浅享:分享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池:护城河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窥:探看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尝:曾经
48.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一夫作难而七庙集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靖函之固,自若也
4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D.才能不及中人
5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孝公据靖函之固
②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③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④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⑤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⑥焚百家之言
⑦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A.①②③⑤/④⑥/⑦B.①②⑤⑥/③④/⑦
C.①②④⑤/③⑦/⑥D.①②④/③⑥/⑤⑦
5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C.外连衡而斗诸侯D.非及乡时之士也
5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②不爱(喜欢)珍器重
宝肥饶之地③致(导致)万乘之势④延(延续)及孝文王、庄
襄王,享国之日浅⑤蹑足(置身,参与)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
之中⑥谪戍之众,非抗(抵抗)于九国之师也⑦试使山东之国
与陈涉度长絮(衡量)大
A.①④⑤⑦B.①③④⑥⑦C.②③⑤⑥D.②③⑤⑥⑦
5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方正之不容也③秦孝公据靖函之固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⑥举贤以自佐⑦下道齐桓⑧然皆
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滨海县联考2025年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英语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江都国际校2024-2025学年初三考前模拟(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 合同代理与售后服务2025年
-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5月)联考物理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智慧农业农业科技园区的未来方向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周练九生物试题含解析
- 住宅购房诚意金合同正式版
- 版个人住宅租赁合同
-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农业推广》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
-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5《当环境改变了》教学设计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单招《职测》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提醒纳米颗粒对环境的影响
- 血液科护士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 HGE系列电梯安装调试手册(ELS05系统SW00004269,A.4 )
- 护理教学查房组织与实施
-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课件
- 机动车检测站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作业指导书
- 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X轴)设计
- 万千心理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治疗师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