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BA教学案例】郑州新开普境内IPO综合案例
内容提要:历经奋斗11年,新开普用一张小小的卡片叩响高科技智
慧之门,以独特的规模化个性定制模式高效响应市场,以睿智的判断力
紧握机遇撬动资本市场。本案例介绍了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
上市情况,重点分析了新开普主营业务及市场情况、行业发展环境及行
业地位、发展机遇及竞争优势、近3年来的财务状况、上市方案、募集
资金主要用途等内容。通过本案例分析有利于熟悉公司上市的规范、程
序、工作事项以及方案制定,了解公司上市的动机、上市条件、股票发
行条件的规范和发行方式、销售方式、发行价格的确定,认识和关注高
科技公司在融资、投资等重要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并进一步深
入研究高科技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新开普,融资,IPO
引言
2011年7月29日,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开
普'',股票代码300248)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它的成功上市标
志着新开普的发展史册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开普为什么选择上市?“面临这样的问题,郑州新开普电子股
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维国的回答是:“新开普的上市是‘水到渠成’的结
果。”
任何一家企业公开上市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使得新开普的IPO由“挑战”变为“水到渠成”?
公司背景
新开普的前身是郑州新开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3月,经新
开普有限股东会议决议通过,新开普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火炬
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专业致力于开发以智能卡及RFID
技术㈠为基础的各类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面向城市、校园、企事业以
及银行和电信运营商,从事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平台软件、应用软件
及各类智能卡终端的研发、生产、集成、销售和服务业务。
公司产品线包括数字化校园及一卡通、城市一卡通综合管理、金
融IC卡行业应用省级运营管理、手机一卡通省市级运营管理、短信服
务省市运营管理、能源监控管理6大平台系统;各类身份识别、电子支
付、手机支付、能源计控等40余个应用功能子系统以及智能卡POS、车
载POS、多媒体自助终端、智能卡考勤机、门禁机、门锁、通道机、智
能电表、电控、智能水表、水控等26()多种不同型号规格版本的智能终
端系列产品,产品功能已从最初的餐饮消费功能拓展至银校圈存转账、
医院收费、多钱包账务处理、购物消费、楼宇门禁、员工考勤、课程
考勤、实验室及多媒体设备管理.、图书借阅、车辆出入管理.、会议签
到、无障碍通道、驾培管理、自助查询、联网水电表控制系统、能源
实时监控等40余项应用功能。公司陆续为北京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
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南昌大学、新疆石河子大
学、海南大学等学校,秦山核电公司、安阳钢铁集团、国投新集能源
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园、国家林业局、北京电视台、东方时尚驾
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南南阳、山东淄博、山东枣庄、四川眉山、湖
南长沙等城市共计180()多个社区型客户(不含经销商)提供了智能一卡通
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与定制服务。公司现拥有20项专利及近70项软件著
作权,公司产品先后通过了住建部信息中心、人民银行银联卡测试中
心、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电信研究所测试,公司通过了IS09001质量
体系认证和CMMI-3级认证,拥有工信部颁发的系统集成二级资质,被
中国软件协会评定为AAA级最高信用资质,并于2011年获得中国“RFID
优秀应用成果奖”。
随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RFID技术和智能一卡通应用技术的
推广以及物联网、手机一卡通的兴起,依托行业的先发优势、不断积
累的客户资源和持续提升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公司在产品系列、功
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业务领域也不断拓展,可适应客户多样化的需
求,提供相应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从而形成了独特而富有竞争力的
“规模化个性定制”的经营模式。该经营模式使得公司在通过定制性的
整体解决方案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通过具体产品、功能的
可复制性,取得规模效应所带来的成本领先优势。
受益于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及竞争力的不断加强,公司保持了较高
的盈利水平和较快的增长。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智能一卡通行
业代表性企业之一。
公司行业分析
一、行业分析
智能一卡通行业以非接触式智能卡为主要信息载体,进行智能一
卡通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集成以及技术服务等,是推进
我国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关键行业之一。智能一卡通行业是我国信息化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物联网产业链中“中间件及应用系统开
发和集成”的重点环节。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加快,智能一卡通企业与
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共同构建物联网将成为发展趋势。
智能一卡通行业的上游供应商为智能卡、芯片及其他电子元器件
制造企业,而其下游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只要有人群集中居住、生
活和工作的地方,就存在对智能一卡通系统的需求,即普遍适用于具
备“社区”概念的用户。不同的社区型用户有不同的应用需求,因而在校
园、企事业、城市公交、商户小额消费、公用事业缴费以及医疗、社
保等不同应用领域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智能一卡通解决方案。根据智能
一卡通解决方案及其所服务的社区型用户(即持卡人群体)的不同特点,
可将智能一卡通应用领域分为学校、企事业和城市三大应用领域(见
图
信息化建设
芯片制造商校园
卡片封装
电子元器件制造
其他原材料提供商
图11-1智能一卡通行业产业链定位
(一)校园一卡通市场
近年来,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校园一卡通系统在
国家实施的“校校通”、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关键性
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解决方案和系统平台层出不穷。随
着物联网、手机一卡通的兴起,校园一卡通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级,
其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慧聪网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6~2()09年,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分别为304.8亿元、336.7亿元、369.6亿
元、401.3亿元,而同期校园的一卡通建设相关投资在信息化投资
中占比不足2%。随着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加速,一卡通投资占比
缓慢提升,2006—2009年,校园一卡通建设投资规模分别为4.12亿元、
4.53亿元、5.12亿元、6.47亿元,2007s2009年的增长率分别为9.95%、
15.67%、23.4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3%(见图11-2)。
图11-22006-2(X)9年校园一卡通市场容量(二)企事业一卡通市场
企事业单位是智能一卡通行业的又一重要应用领域,企事业一卡
通系统能够覆盖包括企业考勤管理、餐饮收费、楼宇门禁、办公室门
锁、厂区出入通道、水电资源管控等方面,既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勤服务的重要设施。由于它和企事业单位的日
常经营管理息息相关,相比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企事业一卡通的建设
更能直接体现企事业单位优越的管理素质和信息化运作能力。近年来,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事业一卡通市场空间变得广阔。根据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2(X)8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报告》,截至
2008年年底全国企业数量为971.46万户,2008年新登记企业数量为
128.5万户㈡。即使按每年有10万家企业采购相关智能一卡通产品、
平均价格为10000元/套计算,其每年市场容量也能达10亿元。随着
企业智能化建设的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以物联网、手机
一卡通为代表的新技术、新解决方案在企事业单位中将更广泛、更深
入地应用。
(三)城市一~通市场
城市一卡通应用范围主要为综合交通、公用事业、商户小额消费三
大领域。目前,我国现已成为全球建设城市一卡通系统最多的国家。截
至2009年年底,我国已累计发行超过1.8亿张的以城市综合交通应用为
主的城市通卡,其中,20()8年和2009年新增发卡量均超过300()万张(见
图共计安装读卡终端设备529330台。㈢随着物联网、手机一卡
通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浪潮所推动的城市一卡通功能尤其是小额消费功
能的不断完善,加之运营商为代表的新投资主体的出现所带来的投资体
制的改善,城市一卡通的建设将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并为熟悉行业个性
化需求,能够提供软硬件良好结合、功能实现顺畅的智能一卡通整体
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台)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图11-32000-2009年我国城市交通领域一卡通年发卡量
二、行业地位
在以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推动力的智能一卡通行业中,面对较重
的研发任务与技术支持要求,多数一卡通系统供应商很难实现在满足
客户多样化定制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避免由此带来的经营
风险,而新开普独籽的规模化个性定制模式使其在智能一卡通行业中
取得了领先的竞争地位。该经营模式使得公司在通过定制性的整体解
决方案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通过具体产品、功能的可复制
性,取得了规模效应所带来的成本领先优势。
新开普软硬件产品齐全,是智能一卡通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几家综
合竞争力强、能够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产品应用遍及学校、企事业、
70000.00-i-9.45%
9.41%-9.40%
60000.00-
-9.35%
50000.00--9.30%
40000.00--9.25%
-9.20%
30000.00--9.15%
20000.00'-9.10%
-9.05%
10000.00■
-9.00%
0.00-8.95%
2007年2008年2009年
城市三大领域的企业之一。在智能一卡通应用最早、发展最快、功能
最全的校园一卡通领域,公司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不断提升自身
技术水平与定制开发能力,致力于实现“智慧的校园”,在最具“社区”性
质的校园领域积累了宝贵的智能一卡通系统建设经验和解决方案的能
年度2007年2008年2009年
新开普校园一卡通业务收入4126.644858.746090.41
校园一卡通市场容量45300.0052400.0064700.00
新开普校园一卡通市场占有率9.11%9.27%9.41%
力,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内居于前列。2()()7~20()9年,公司
一卡通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0%,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见表11-1和
图
表11-1新开普校园一卡通领域市场占有率
图11-42007—2009年新开普校园一卡通领域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公司在发展校园一卡通业务的基础上,加大了对企事业
和城市领域的一卡通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0年公司手机一卡通相关业务收入达到5089.68万元,占当期销售
收入的36.35%,占201()年手机近场支付市场总量的3.72%。未来,
新开普将充分利用在智能一卡通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软硬件结合
的全系列产品、对行业个性化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的
提供能力,积极把握手机支付业务爆发性增长的良好机遇,在手机
一卡通这一蓝海市场中获得更高的行业地位。
公司战略分析一、优势分析
公司凭借多年来在智能一卡通行业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对客户
需求的深刻理解,独特地采用了“规模化个性定制”的经营模式,
即由公司强大的定制能力满足众多客户复杂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实
现“多品种、小批量”的范围经济;同时,公司又将成功开发的具
有明显优势的个性化产品向其他客户进行推广和批量开发、生产,
从而获得成本优势,实现范围经济中的规模经济。基于上述独特的
经营模式,新开普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核心优势:
(一)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一站式整体解戾方案
总体来看,国内智能一卡通行业内的企业在研发实力、技术素
质、业务规模、涉及领域等多方面的差别较大,行业内以提供且一
功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居多,且多集中在餐饮收费、门禁、考勤
系统等传统功能板块,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而新开普是行
业内少数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整体化、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代表性
企业之一,公司通过更全面的产品线、更高的研发平台、更丰富的
业务功能、更强的集成能力,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为
客户提供多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站式的客户服务,以增加公司
产品和服务的经济附加值、不断增强客户黏性、扩大品牌影响度,
进而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空间。
(二)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强
新开普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火炬计划”重点高
新技术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研发投入,始终紧跟信息技术
发展前沿,并将技术创新的着眼点立足于符合客户需求、符合公司
资源现状、符合行业特点的应用技术创新上,在努力提升产品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更加突出市场需求对产品研发和服务的导向
作用,强调集成创新和研发成果的转化及应用,持续开发出具备行
业先进性、具有公司特色和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新开普现拥有
研发人员151人,占员工总数
的23.67%。公司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现拥有
20项国家专利、67项软件著作权。
(三)口碑良好、优质客户多
经过多年经营,新开普凭借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优质的客户
服务,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客户范围遍及校园、企事业、
城市等领域,其中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
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南昌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海南大学
等重点大学;秦山核电公司、安阳钢铁集团、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
限公司、苏州科技园、国家林业局、北京电视台等知名企事业理位
以及河南南阳、山东淄博、山东枣庄、四川眉山、湖南长沙等城市
一卡通类客户。凭借在智能一卡通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在手机一卡通领域,公司产品得到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
通三大运营商的一致认可,且均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7
年共有72家大学客户为公司带来1067.93万元收入(占当年公司直销校
园客户总收入的51.66%),客户黏度达87.50%。
(四)特色服务高效响应市场
基于一直以来以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
定制服务的业务特色,新开普能够深刻理解客户个性化需求,有针
对性地推进前端营销工作,并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新开
普建立了相应的营销、客服机构,设置了遍布全国的23个营销与客
服网点,以贴近客户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营销和技术支持,能够第
一手掌握客户的动态,发现新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公司创新的来源,
同时给予客户最及时的技术反馈和维护。
(五)业务模式快速复制能力强
新开普基于校园领域经验,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结合较强的研
发创新能力,已经具备了将目前的智能一卡通业务成功扩展、复制
到更广阔的企事业、城市等领域的能力。近年来,新开普将在小额
支付、身份识别、资源管控等特色功能解决方案实现方面的核心竞
争优势及产品成功地复制到企事业和城市领域。公司的A10-CZ型智
能卡车载机产品和A101型智能卡支付终端产品均已通过住房与城乡
建设部IC卡服务中心检测。截至2011年2月底,新开普已为河南、山
东、湖南、湖北、上海、安徽、四川等省份的13个城市提供了以公
交、小额消费功能为主的城市一卡通产品,累计合同金额1000多万
yco
(六)核心团队优势突出
公司核心团队主要由公司创业股东构成,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多年来专注于智能一卡通领域并积累了丰富
的行业经验,对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对市场发
展有着前瞻性的把握,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发展的机会,对业务
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从而形成了公司独特的规模化个性定制的经
营模式及多项竞争优势,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
核心管理层坚持开放式的管理思维和模式,通过核心人员直接持股
的方式,有效激励公司核心团队,努力提升经营业绩,为公司未来
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劣势分析
(一)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
智能一卡通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及定制化业
务特点对于研发投入、销售以及客户技术支持等费用要求较高。目
前新开普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近年来随着业务领域的快
速拓宽、技术升级的迫切要求、公司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新产品
的快速推出以及营销客服网络建设的迫切需求,资金不足已成为制
约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长远来看,这种完全依靠自我积累发
展和通过银行借款的融资方式,将限制公司的业务规模,制约公司
的发展。
(二)公司规模偏小、产能不足
近年来公司发展迅速,但由于受到资金瓶颈的限制,公司软硬
件的提供能力扩张速度低于需求增长速度,产能供应不足的问题日
益突出,有M为了保证重点客户的订单供应而不得不放弃部分小客
户订单及紧急交付订单。同时,近年来公司发展迅速,订单饱满,
常导致公司部分硬件外协类业务受到外协厂商供货能力不足的限制。
由此,公司的产能不足限制了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同
时也削弱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三、发展机遇
(一)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国目前正由原来的制造加工业大国,整体向工业化中期的后
半段转移,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对于我
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还亟待提高;通过企业信息
化、行业信息化推动整个信息化进程,已成为促成经济转型的重要
途径,信息强国正逐渐成为国家产业政策最为关注和支持的方向。
2011年,科技部将电子与信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十个领域中,
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
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显著促进和带动效应的重点新产品进行大力
支持。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软件服务、网络增值
服务等信息平台”被列入“重点支持领域”;“无线射频(RFID)芯
片、标签、读写器、中间件等产品和RFID行业及区域应用系统”也
被列入“支持领域”。
(二)物联网及手机一卡通的兴起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目前物联网已被国家正式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据新华社统计,预计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前景远远超过计算机、互
联网和移动通信等行业。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由运营商和
银联大力推动的手机一卡通业务既是物联网产业链的重点环节,也
是智能一卡通行业RFID和智能卡应用技术在手机载体上的典型应用。
由于一卡通企业作为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手机一卡通产业链中占
据重要的承上启下之地位,随着运营商及银联与一卡通行业在该领
域合作的深入,以及更大规模市场潜力的挖掘,智能一卡通行业将
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
(三)相关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
我国智能一卡通行业发展初期,上游芯片、模块、卡基和目子
元搭件等大部分都依赖于进口。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智能
一卡通产品在各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上游制造业以及软件开发行
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国内企业逐渐掌握了相关核心技
术,无论是芯片设计、制造和测试、模块封装、卡基生产、卡片印
刷,还是智能卡芯片操作系统(COS)和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水平和自
主创新能力都大幅提升,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各类差异性需求,智
能一卡通相关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
(四)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了市场需求空间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快体现在教育、企、业、金融、交通、城市
管理、政府管理等方面,这对于推动智能一卡通行业市场需求的不
断增长十分有利。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加快,作为信息社
会重要载体之一的智能卡,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巨大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智能一卡通及其相关行业已成为我国信
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金融EMV迁移、移动通信的
高速增长、第二代身份证的普及、数字化城市建设、学校和大中型
企业的数字化建设、电子标签的推广,等等,都将极大地扩展我国
智能一卡通行业的市场空间。
四、不利因素
(一)资金缺乏制约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智能一卡通行业是典型的“哑铃型”经营模式,即偏重于研发
和销售,此两个环节需要持续投资,而智能一卡通行业大部分企业
自身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这成为了创新型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
制约因素。开发设计环节需要大量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先进的设备
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销售环节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业务员、覆盖面广
的服务网络和贴近客户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集成能力提升需要配
备系统集成设备和场地、需要应用系统集成与调试工作环境;这些
都需要不断增加投资才能维持其运作并最终带来收益。资金缺乏是
制约智能一卡通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高端人才缺乏影响行业的长远发展
智能一卡通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发展与我国信息化建
设、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以及当前的物联网技术
发展都密切相关。上述行业在我国的起步均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国内技术发展和高端人才培养滞后。智能一卡通行业是新兴行业,
需要既对信息化领域相关技术及软硬件开发十分精通又了解不同客
户业务流程、管理模式、需求特点的复合型人才。现在国内市场技
术人才往往不能把握客户需求,了解客户需求的人往往又不懂技术,
这使得智能一卡通企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极为缺乏,严重制约了
企业研发设计能力的提升,对行业的长期快速发展不利。
(三)创新能力不足拉大了与国外的差距
虽然目前我国智能一卡通行业在重视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方面
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仍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对更进一步
实现智能化、智慧化功能的需求。科研基础的薄弱、投入研发经费
的不足、高级人才的匮乏,均制约了企业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
力。同时,行业应用性基础研究长期难以有效、系统地开展,许多
制约技术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与国外同行相比,我
国智能一卡通企业无论在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还是在研发领
域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我国智能一卡通行业在提升发
展水平、转变增长模式、实现新的突破上难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
撑和保障。
财务分析
一、资产结构总体分析
由下表11-2可见,在“哑铃式”经营模式下,公司资产主要由
流动资产构成,报告期间其占总资产比例平均为82.84%。公司流动
资产总体随'业务规模扩大而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72%;
非流动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7%,这使得报告期间流动资产占
比逐年增长,2008年年末至2010年年末分别为79.74%、81.37%和
87.42%,而非流动资产占比逐年下降。在流动资产的带动下,公司
总资产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81%。
表11-2新开普资产结构(单位:万元)
资产2010-12-312009-12-312008-12-31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货币资金4184.5421.68%2286.5620.75%1247.2413.93%
应收账款6624.8434.33%3891.8535.32%3513.3339.24%
预付款项510.602.65%151.431.37%287.623.21%
其他应收款526.062.73%435.933.96%416.354.65%
存货5024.8726.04%2200.2219.97%1674.9218.71%
流动资产合计16870.9187.42%8966.0481.37%7139.4679.74%
固定资产2219.8711.50%1920.4917.43%1649.9218.43%
递延所得税资产189.990.98%119.451.08%123.421.38%
其他非流动资产17.940.09%12.510.11%41.090.46%
非流动资产合计2427.8012.58%2052.4518.63%1814.4320.26%
资产总计19298.71100.00%11018.49100.00%8953.89100.0()%
注:其他非流动资产包括了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
产及长期待摊费用。二、负债结构总体分圻
从表11-3分析可见,新开普负债主要为流动负债,2008年年末
流动负债占比为100%,2009年年末和2010年年末,随政府补助所带
来的其他非流动负债的增加,流动负债占比下降为93.85%和92.23%。
公司流动负债主要为短期借款及商业信用所带来的应付账款和预收
账款,其报告期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平均分别为22.28%、43.42%和
13.92%,非流动负债全部为政府补助所带来的递延收益。
表11-3新开普负债结构(单位:万元)
项目2010-12-312009-12-312008-12-31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短期借款2000.0026.37%1465.0030.01%500.0010.45%
应付票据520.866.87%288.165.90%--
应付账款3016.5039.77%1965.0240.25%2403.7750.25%
预收款项915.2812.07%445.389.12%983.7820.57%
应付职T薪酬35.380.47%64.411.32%52.281.09%
应交税费466.536.15%337.036.90%273.135.71%
其他应付款41.400.55%16.630.34%570.2711.92%
流动负债合计6995.9492.23%4581.6393.85%4783.231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589.007.77%300.006.15%--
非流动负债合计589.007.77%300.006.15%--
负债合计7584.94100.00%4881.53100.00%4783.23100.0()%
三、财务比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由表11-4分析可见,为保证业务快速增长中对资金的需求,公
司在利用财务杠杆以银行借款方式获取经营发展所需资金的同时,
亦通过增资扩股不断增强资本实力。2008~2010年受益于净利润的
增加及增资扩股对资本实力的增强,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逐年
上升、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偿债能力指标逐年改善。同时,随着
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公司利息保障倍数虽有一定波动,但总体处
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付息能力提供了较高保障。
表11-4新开普偿债能力
财务指标2010-12-312009-12-312008-12-31
流动比率2.411.961.49
速动比率1.691.481.14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41.21%47.69%56.28%
财务指标201020092008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4239.492457.311572.66
利息保障倍数33.9050.1940.23
(二)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由表11.5分析可见,首先,应收账款周转率稳中有升,运转正
常。目前,公司客户主要为对公司后续服务有长期依赖的学校、拥
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代理商及有着良好信誉资质的运营商和银行,其
为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提供了较高保障。其
次,2008〜2010年,新开普存货周转率相对较高,体现了较好
的存货管理水平。因受经营业务快速增长的影响,公司的存货周转
率存在逐年略有下降的情形。由于公司采用计划采购与订单采购相
结合的采购模式,这种采购模式和生产计划安排,保
证了公司较好的存货质量,无存货滞销、积压等情况。最后,
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㈣,新开普总资产周转率显著较高,显示出较
好的总体资产运营效率。
表11-5新开普资产周转能力
财务指标2010-12-312009-12-312008-12-31
应收账款周转率2.432.131.99
存货周转率1.832.192.33
总资产周转率0.920.880.84
(三)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表11-6和图11.5分析可见,公司主营业务突出,是利润的
主要来源,公司营业收入及各项利润指标均保持了良好的上升态势,
显示了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2008〜2010年,公司非经常
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其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小。
表11-6新开普盈利能力
项目2010年2009年2008年复合增长率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14001.048740.736615.1445.48%
营业毛利7160.484496.803155.8750.63%
营业利润3155.441754.311120.8367.79%
利润总额3915.692259.651401.1167.17%
净利润3433.721966.191267.4864.59%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433.721966.191267.4864.5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3295.731831.591250.7462.33%
利润
图11-5新开普2()()8~2()1()年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变动趋势首次
公开发行和上市
一、发行方案
表11-7新开普IPO方案
股票种人民币普通股(A股)
类
每股面人民币1.00元
值
发行股112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4460万股的25.11%
数
发行价30.00元/股
格
发行方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发行与网上资金申购定价发行相结
式合的方式
发行对符合资格的询价对象和在证券交易所开户并有权进行创业板
象市场交易的境内自然人、法人等投资者(国家法
律、法规禁止的购买者除外)
承销方余额包销方式
式
二、方案实施
表11-8新开普IPO时间安排
序号口期发行安排
1「8(7月8日)刊登《初步询价及推介公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
创业板上市提示公告》
2T-7(7月11初步询价(通过网下发行电子平台)及现场推介(北京)
U)
3T-6(7月12初步询价(通过网下发行电子平台)
□)
4T-5(7月13初步询价(通过网下发行电子平台)及现场推介(上海)
日)
5T-4(7月14初步询价(通过网下发行电子平台)
日)
6T-3(7月15初步询价(通过网下发行电子平台)及现场推介(深圳)
日)初步询价(通过网下发行电子平台)初步询
价截止日(15:00)
7T-2(7月18确定发行价格、可参与网下申购的股票配售对象数量及
日)有效报价数量刊登《网上路演公告》
8r-i(7月19刊登《发行公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
日)上市投资风险特别公告》网上路演(下午
14:00-17:00)
9T(7月20日)网下申购缴款日(9:30-15:0();有效到账时间
15:00之前)网上发行申购日(9:30-11:
30,13:00-15:00)网下申购资金验资、网卜发行
配号
10T+l(7月21网下发行摇号抽签网上申购资金验资
日)
11T+2(7月22刊登《网上中签率公告》《网下中签及配售结果公告》
日)网上发行摇号抽签网卜申购资金解冻
12T+3(7月23刊登《网上定价发行摇号中签结果公告》网上申购资金
日)解冻、网上申购多余款项退还
表11-9新开普发行情况
发行网上发发冻结中签率实际发行
总数发行行价行资金募集资金后总股本
(万(万(元市(亿)(亿)(万股)
股)股))盈率
11209003040.6552.900.503.364460
表11-10新开普发行费用
项目保荐及承销审计及验资律师信息披露费用费用占每
费用费用费用及印刷合计比股发行
费
用
金额(万元)3060150180323371311%3.32
三、募集资金的使用
新开普登陆中国资本市场,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120
万股,募集资金约3.3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约为
29887.00万元,将投向智能一卡通整体解决方案技术升级及产业化
项目、研发中心升级扩建项目以及营销与客服网络扩建项目等(见表
11/1)。其中第一个为经营性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销售收入
19200万元,年利润总额6281.60万元,年税后利润5339.30万元。募
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提高新开普智能终端机具的技术装备水
平和生产能力,提高公司整体研发实力,延伸产品线,加快实现智
能一卡通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升级及产业化,保持公司产品和
技术在行业内的持续领先,从而更好地开拓智能一卡通市场,提升
市场份额,为新开普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表11-11新开普IPO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序号项目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养殖模式的创新试题及答案
- Unit 4 Time to celebrate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四课时 Developing Ideas Reading for writing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法律知识考点试题及答案
- 竞争力分析银行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2024网络编辑师考试应考指南与试题及答案
- 深入讨论风险管理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常见题型试题及答案
- 第八课个性你我他教学设计南大版初中心理健康九年级全一册
- 畜牧师职称考试边学边练的必要性及试题及答案
- 理财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试题及答案
- 石英砂过滤器技术参数及外形规格
- 小儿推拿简介-【PPT课件】
- 简单劳务合同样本
- 2021年高校管理岗招聘流程及面试试题攻略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荷叶圆圆》教案
- 平流层臭氧专业知识讲座
- 工程造价管理外文翻译文献
- 鼻腔冲洗护理技术团体标准解读
- 医德医风工作汇报总结通用5篇
- 分层回填现场抽样试验点位示意图
- GB/T 478-2008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